禅林风雨

成佛之道──禅定偈颂讲记

欲乐不可着,散乱多众苦;依慈住净戒,修定最为乐。

调摄于三事,心一境名定;渐离于分别,苦乐次第尽。

四禅四空处,慈等四无量;佛说诸定法,次第而修习。

禅坐的功效

偈颂曰:「欲乐不可着,散乱多众苦;依慈住净戒,修定最为乐。」首先说明修定能产生怎样的功效?以下依个人的理解做比较有系统的归纳:

以佛法言之,众生就是「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的和合体。因此,禅定的功能亦分别表现在五蕴的变化中。

色蕴──就是指我们的身体,大家都知道打坐对身体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慢慢恢复健康。有些人本来有慢性病,延医就药都治不好,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坐之后,那些慢性病就慢慢好转了。打坐为什么能够治病呢?首先,打坐的姿势能使我们减少能量的浪费,尤其是双盘坐。我们平常的姿势,不管站着、卧着,两只手、两只脚都是散得开开的,这就会使很多能量在不知不觉之中散失了。很多人在冬天,尤其觉得身体不够温暖时,就会下意识地将身体紧缩起来,此乃缩得愈小,则能量的浪费就会愈少之故。所以,打坐即使不论方法,就以打坐的姿势(形成三个圆)就已能够减少能量的浪费,而增加身体的健康。其次,如果我们一直在打妄想、在攀缘,因为我们的心向外,则气也是向外。反之,在打坐时用方法,心向内集中,气也内敛;气内敛,则能量就比较不会散逸。人的身体之所以不健康,以中医的说法就是气不足,气不足就是平常浪费得太多。所以,以打坐的姿势、打坐的方法来收摄我们的身心,而使身体慢慢恢复健康。况且打坐之后,感官也能够变得比较敏锐。所谓感官,就是指我们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人的感官如用得愈久,就会像机器一样慢慢失去功能,而机械要恢复其功能,就必须停机整修。同样地,我们的器官不管是内在的五脏六腑,或是外在的眼、耳、鼻、舌、身,都必经打坐调养之后,才能慢慢恢复本来的功能。甚至说此功能,更因为我们打坐的成就,而能变得比原来更加敏锐,这种敏锐若超越凡人的极限,就是所谓的「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等。其次,对色蕴而言,静坐除了能增益健康之外,同时也能恢复我们的青春活力。一般人的身体、感官总是随着岁月而慢慢地萎缩老化,禅坐能够使一些萎缩的功能慢慢恢复,所以老化的身心就能慢慢恢复青春。

受蕴──受是指我们的情绪。受有五种:苦、乐、忧、喜、舍。外界给我们的感受,有时是快乐的,有时是苦恼的。我们的心,便像浪般地变化不停。但如果我们经打坐的训练后,则外界所给我们的刺激就相对会减少。彼因心容易被外界所牵动,所以才称其为「刺激」。反之,心能保持平静安稳,那因境界变化而反应的情绪就唯平淡而已!一个人经打坐的训练后,既不会暴喜,也不会暴怒,不会很容易的起情绪──如果起的话,也能很快地恢复平静。在此工商社会中,一般人都经常困溺于紧张忙碌的情绪下,而用打坐的方法,也能纾解紧张的情绪,进入轻安怡然的境界中。

想蕴──指思惟的作用。一个人经过打坐训练之后,他的记忆力能够增强。然所谓增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强记不忘。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打坐之后记忆力却衰退了,衰退的原因是不想记的就会忘掉,可是想记的仍可以记得很清楚,也就是说,它是有选择性的增强。其次,对「理解」的深刻──有些人平常看佛书,看得一知半解。但是,如经打坐之后,再回头看书或听开示,则此时的理解就比平常更深刻,所以打坐能够助成我们的理解。同样地,对「判断」也有相似的增益,有些时候,要用分析思惟的方法去判断一件事、一个人好象很困难,可是经过打坐之后,他就能以直觉的反应而作更准确的判断。还有,打坐之后比较有「灵感」。彼因人的思想都不免受过去所束缚,过去想什么,现在就跟着想什么,所以总没有办法突破。而在打坐中,我们能暂时把过去的习气、过去的成见,慢慢沉淀。沉淀之后,即使不用脑筋,也能映现出新的气象,展现出新的发明来。所以一些艺术家、科学家,甚至企业家,他们也期待接受禅坐的训练,以增益他们的记忆、理解、判断和灵感。

行蕴──行是指意志力。经过打坐训练的人意志力会比较坚强,这是心力能够集中的缘故。很多人平常要思考,没有办法专心思考,要工作没有办法专心工作,彼因妄想太多。而经打坐训练过后,他的心比较能够随意控制,安住在所要安住的地方。要思考,能够专注在思考;要工作,能够专注在工作。心力若能集中,意志才能坚强,那要做任何事,一定可达事半功倍之效。经云:「置心一处,无事不办。」

识蕴──是指一个人经过打坐训练之后,他的心态会变得比较开朗。有些人心理非常闭塞,心中有很多情绪,好象心内有很多黑暗的洞一样。但经过打坐的训练之后,它能使我们的心变得比较清明、比较开朗。同时,在意识型态上,有的人思想相当偏激,是所谓的偏见,极端的苦、极端的乐,或者太热情,或者太冷漠等。然而经过打坐的训练之后,他会慢慢趋向于中道──就是不苦不乐、不紧不松、不迎不拒、不取不舍。尤其以佛法而言,如果一个人打坐坐得好,他能够慢慢忘掉他的身体,甚至忘掉意识的存在。于是从坐中出来,那种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思想与行为就会比平常人少,比平常人淡。一般人都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来认清这个世界,来管理任何人事问题,因此免不了冲突与烦恼。而经过打坐训练的人,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就会减少,同时他的冲突、烦恼,也于不觉中逐渐远离了。

简言之,禅坐的功能,就是使我们于色、受、想、行、识中,都能得到健全的发展,因此对我们的身心,尤其对我们的智慧,会有比较大的帮助。所谓「水到渠成」,任何人只要好好用坐禅的方法,都一样可以达到以上的效果。

然而对学佛的人而言,修定最主要的意义在于「由定发慧」。因众生即使已用「闻思」的方法获知佛法的义理,但是大部分的人却仍然无法表现出有智慧的行为来,为什么?因为过去无始劫来的妄想习气力量太大,就好象我们身处一处激流之中,即使内心知道要往上游走;可是瀑流的力量太强,还是会把我们往下游冲。除非我们能把这股强势的习气、妄想降服下来,使我们的心像止水一样平静;否则,佛法的义理便只能说食数宝,而不能亲自受用。

定──妄想不生、习气不现形

所谓「定」,主要是相对于我们过去的妄想与习气,能够使妄想不生、习气不现形,这就是定的力量。定的力量产生作用之后,才能够运用佛法的知见,主导我们的身心,而表现出有智慧的行为。所以修定是观慧的前方便。定修好之后,再进一步修观。这也就是一般人所讲的止观,先止后观。

对一个佛教徒而言,先要确定该发什么心而来修定?发心是因,修证是果,有正因才有正果,在偈诵中讲:「欲乐不可着,散乱多众苦,依慈住净戒。」此处所提到的发心,还是不外乎佛法一向说的出离心、慈悲心,还有菩提心。

出离心──欲乐不贪着

「出离心」就是说欲乐不可贪着。在这世上的凡夫,大都是忙碌且盲目地追求五欲之乐,可是五欲之乐是要向外索取,而外在的东西本来就很有限,故势必产生纷争。譬如:大家都要钱、都要财产,可是世间的财产总是有限,如果每个人都贪得无餍,就会起纷争;或如大家都希望获得名位,可是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总统,一个公司也只有一个老板,如果每个人都想占有,那也会起纷争。争有时候还不是人与人争,些是人与天地争、与命运争。争则有得有失,失不一定是人为的因素使境界起变化,而是因为因缘在变化,所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由于欲乐不可靠,未得患得,已得患失。所以,很多人最初热中追求欲乐,可是最后得到的反而是痛苦。发「出离心」就是要发出离贪着欲乐的心。

「散乱多众苦」,真正的乐,是从「和谐」而有,而不是从「占有」而有。很多人都以为占有的愈多,就一定愈快乐;但是若以占有而破坏我们内外的和谐、身心的和谐,则这个占有反而是矛盾痛苦的根源。如果我们占有的很多、攀缘的很多,却无法使它们和谐的话,那一定会使心更散乱、使心愈痛苦。所以,为疏远欲乐,避免心的散乱,应发出离心来修定。

慈悲心──为利益众生

「慈悲心」则是说,我们修定的动机,是为利益众生。因为,定使我们身心比较有力量,而当我们比较有力量时,再去帮助众生,也才有这个把握。菩提心,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由定发慧,佛法最后所要成就的是智慧与解脱。所以,修定首先要确定发的是出离心、慈悲心,以及菩提心,而不是为了贪求一些神秘的感受、增长一些超人的能力如神通之类,而来修定。这样发心不正,则会产生很多后遗症。

所谓「住净戒」,既然是以出离心、慈悲心,及菩提心来修定。则因身心无障碍,而易成就。反之,如果没有净戒的基础而修定,那就比较容易着魔。

定于和谐之中

定,一般人把它想象成「什么都不想,念头一片空白」,以为这就叫做定。但依我个人的体会,定主要是安在和谐之中。因为,定与乱相较,定就是不乱之意,而乱是因于不和谐。如果我们能够调和身心,而使内外变成和谐的状态,那就是定了。非必要到什么念头都没有才是定,如是什么念头都没有,又如何能由定发慧?因此,「修定最为乐」,如前所说的,乐就是从和谐而有,而修定就是调理我们的身心使到达和谐的状态。如以身而言,身调得好,身体的障碍慢慢减少,自然变成健康与轻安。同样,以调心而言,我们人与物、自与他、内与外之间原有很多矛盾,如果能把我们内在的矛盾调理好,则得到小我的统一。如果进一步调和外在的矛盾,又得到大我的统一。最后再进一步把一切的妄想、邪见全部摆平,则得到无我的统一。所以,修定基本上都是从调和矛盾而得到身心的安乐,这一点我们要能够确定。否则,很多人会修定修到最后就变成无记、空白,那与佛法是绝对不相应的。

无住无为才是真定

在修定的方法中,不管是佛教,还是外道,表面上看起来似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但是就我所体验理解到的,其实只有一个原则,甚至说不用方法,为什么呢?如果把我们的心譬喻做一盆水,此水因被风所吹,上面有很多的残渣、污垢在那儿翻滚。而希望这水净下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水摆在一边去,然后不管它,则里面的污垢自然能够沉淀澄清。所以,定要怎么修呢?定就是心离境界,不要攀缘,不要分别,心能如此这就是定了。然而众生的心一向在攀缘之中,也一向在分们之中,所以心才不是定、心才不能定。心欲定而不能定,只好退而求其次,既然你一定要攀缘,那就专心攀缘一样好了,这一样就是所谓的方法,如数息、念佛之类。所以,在基本上要先肯定的是,定是无为法,就是要离攀缘行,离分别心,而得到真正的定。至于用一种特别的方法而求定,那只是「前方便」而已。

《金刚经》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众生一向心有所住,内住于有我,外住于有法,因此总是散乱不定。故当用观慧的方法,使之舍之又舍,则成无所住定,此定,不定在一点,不定在一个对象上(若仍有此,还是有住),而是定在广大圆满无碍的和谐中,大乘曰「无住大涅盘」也。

调摄于三事

发心之后就要有较确定的方法去演练,那就是调身、调息、调心。

调身:一般人说到调身,就以为单是所谓的七支坐法,即单盘腿、双盘腿、手结定印、头正颈直等等。事实上,调身还包括坐前的软身运动与坐后的按摩动作。在打坐之前,尤其是早上刚起床后,要先作软身运动;其次就坐之后,仍有头部运动、深呼吸等,这些都属于调身部分。瑜伽运动对一个修定者而言,是有相当的重要性,还有按摩运动等亦然。调身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把身体放松。很多人打坐,腿一盘上去,外型虽盘得很正,可是身体就僵住了,而不会放松。尤其是在观念上先入为主地把打坐当做太神圣的事看待,则一本正经的,不知该如何放松。调身最重要的两个大原则,就是一、身体姿势要坐正──即七支坐法。二、肌肉筋骨要放松。如果不会放松而想坐禅得力,那是很不容易的事。在中国禅宗比较少提到调身,尤其坐之前、坐之后的运动,但在道家、在密教讲得很多,可以参考。

呼吸的变化

调息:呼吸的粗细与心的安定有很大的关系,气愈粗的人,心愈不能定。我们常说「粗里粗气」,气很粗的话,则心不能细。或谓「屏气凝神」,当我们专注于某情境时,呼吸自然变细,以至于若有若无。所以,调息的要则,首先就是要使呼吸由粗而细,在《小止观》里提到呼吸四相──风、喘、气、息。风相、喘相是指呼吸比较粗重,速度快而不均匀。经调理后,慢慢地使之变成较细、较匀,这称为气相、息相。

第二,要使我们的呼吸由浅而深。何谓浅?如以胸息、腹息而言,胸息是以胸膛的起伏来呼吸,这就比较浅了;如果能够使气息进入小腹,进入丹田,那么呼吸就变得比较深了,如进而能到达胎息、龟息,那当然就愈来愈深。

第三,由短而长。一般人呼吸一分钟大概十五至十六次,打坐坐久的话,呼吸的问隔会慢慢加长,变成十次、八次……愈来愈长,若呼吸变成细、深、长,则表示我们已调得比较好了。事实上,调息能否变深、变细、变长,这与气脉是否畅通有很大的关系。譬如: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到达腹息,而有的人只能到达胸息呢?甚至,我们知道小孩子天生是腹息的,而中年后慢慢变成胸息,甚至到老年之后变成喉息,呼吸随着年龄愈变愈浅,这都为气脉愈来愈阻塞,阻塞得厉害,气吸不进去,所以就愈来愈浅。因此,要使呼吸变深,那一定要使气脉慢慢打通。老年人的喉息,经一段时间的打坐后,很多障碍慢慢消失,因此能够变成胸息;年轻人本来是胸息,能够变成腹息,这都与气脉的畅通有必然的关系。

同样地,为什么呼吸能够变得愈来愈细,此因一般人的呼吸在平时即存有用鼻子呼吸与用毛细孔呼吸两种。只是一般人用鼻息的比率较多,而用毛细孔的比率较少。而经打坐之后,鼻息就会慢慢减少,而毛细孔的呼吸才会相对地增加。因此鼻息乃由粗而慢慢变细!呼吸之由腹息变成胎息,并不是一下子变过去的,而是以毛细孔呼吸的比率愈来愈多,以至于取代了鼻息的呼吸。至于呼吸之能否变得愈来愈长,此也与我们呼吸管道的通畅有关系。如果气脉只能通到喉端,则一下子就吸饱了;一下了又吐出来了,时间很短就绕了一圈。反之如果能够吸到丹田,甚至气脉畅顺全身,则气进出的时间就愈来愈长。简言之,呼吸之能变深、变细、变长都与脉的畅通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佛教并不刻意去调气脉的畅通,但是有些调脉的方法我们可以习用,以减少因为脉不通所产生修定的障碍。

调心的渐次

调心的要领是「收摄六根,置心一处」。如前所说,修定其实不需要用方法,只要「不攀缘、不分别」就行了。但是一般人做不到,一定会攀缘。所以只好教他专攀缘一个对象好了。所谓「置心一处」,就是说把心念专注在一个对象上。然心要专注在一个对象上,那当然要先收摄六根,要使我们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统统不起作用,才能专注在一个对象上。此对象就是所谓的「方法」。其包括念佛、持咒、数息、观想等。于是因专注于此方法上,而能使心达于不昏沉、不散乱的境界。所以,「收摄六根,置心一处」是方法,而不昏沉、不散乱是结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