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第四章∵龙树──中道缘起与假名空性之统一

第七节∵中道——中论与中观

一、缘起、空性、假名、中道(p.255~p.256)

【(一)龙树《中论》的「空假中偈」】

《中论》〈观四谛品第24〉云: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1

在缘起即空,亦是假名以下,接着说:亦是中道。

【(二)《阿含经》的缘起、中道】

上文曾经说到:中道的缘起,是《阿含经》说。2

【(三)《般若经》的空性、假名】

《般若经》的特色,是「但有假名(无实)」,「本性空与自性空」。3

自性空,约胜义空性说。4

到「中本般若」末后阶段,才以「从缘和合生无自性」,解说「自性空」。5

【(四)龙树以「无自性」贯通《阿含经》的「缘起中道」与《般若经》的「空性假名」】

自性空有了无自性故空的意义,于是龙树起来,一以贯之,而说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6──大乘佛法中最着名的一偈。

二、不落二边的中道(p.256~p.257)

【(一)《阿含经》的中道(p.256)】

中道,是佛法也是佛弟子遵循的唯一原则。一切行为,一切知见7,最正确而又最恰当的,就是中道,中是不落于二边──偏邪、极端的。8

1、「行为」的中道(p.256)

以「行」来说:

(1)离苦乐二边之中道

《拘楼瘦无诤经》说:耽着庸俗的欲乐是一边,无义利的自苦行是一边,「离此二边,则有中道」,中道是八圣道。9

这一教授,是多种「经」、「律」10所说到的。

(2)不急不缓、心住平等之中道

如佛教化二十亿耳说:如「弹琴调弦,不急不缓,适得其中,为有和音可爱乐」。所以「极大精进,令心调掉举乱;不极精进,令心懈怠。是故汝当分别此时,观察此相」11。

修行也要适得其中,是要观察自己身心,善巧调整的。如炼金那样,不能「一向鼓[糒-米+韦]12」,「一向水洒」,「一向俱舍」,而要或止、或举、或舍,随时适当处理的,这才能「心则正定,尽诸有漏」13。

因此,修行成就无相心三昧的,「是不踊不没」,心住平等的。14

2、「知见」的中道(p.256~p.257)

这一原则,应用于知见的,就是「处中说法」15的缘起,缘起法不落二边──「一与异,断与常,有与无」的。正确而恰当的中道,不是折中,不是模棱两可,更不是两极端的调和,而是出离种种执见,息灭一切戏论的。16

【(二)《般若经》的「假名、空性」是对「缘起中道说」的充分阐明(p.257)】

从这一原则去观察,《般若经》的「但名无实,自性皆空」,只是「缘起中道说」的充分阐明。

缘起法为什么是中?

缘起法是无自性的,所以但有假名(无实);

缘起法是无自性的,所以即是空。

空,所以无自性,是假名的缘起。

假名的缘起,所以离见而空寂。

【(三)《中论》的八不中道:世俗假名有,胜义毕竟空(p.257)】

以假名即空──性空唯名来说缘起的中道,中道是离二边的,也就是《中论》所说的八不。

依中道──八不的缘起(假名),能成立世俗谛中世出世间一切法。

依中道──缘起的八不(空),能不落诸见,契如实义(胜义)。

所以《中论》最着名的一颂,可表解如下:

[Fig]

三、从「二谛」说「中道」(p.257~p.260)

【(一)二谛:世俗谛、第一义谛(p.257~p.258)】

「中本般若」后分,一再的说到二谛。17

《中论》也是以二谛来说明佛法的,如卷4说: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盘。18

佛为众生说法,不能不安立二谛;如没有相对的「二」,那就一切不可说了。

如世间众生所知那样的,确实如此,名为世俗谛,「谛」是不颠倒的意思。

第一义谛──胜义谛,是圣者所知的真实义。

众生世间所知,虽然共知共见,确实如此,其实是迷惑颠倒,所以生死不已。

求胜义的佛法,是要于世间一切法,离颠倒迷惑而通达实义,这是安立二谛的根本意趣。

【(二)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p.258)】

然第一义谛,世间的名、相、虚妄分别,是不能表达的,所以说胜义谛如何如何,还是依世俗谛方便说的。如:

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4〈问相品∵第49〉说:

如是(空性)等相,是深般若波罗蜜相。佛为众生,用世间法故说,非第一义。19

2、《大智度论》卷42〈释集散品∵第9〉:

若名字因缘和合无,则世俗语言众事都灭;世谛无故,第一义谛亦无。20

世俗谛是众生迷谬所知的,虽是惑乱,却是重要的,我们凡夫正是处在这一情境中呀!所以要依止世俗谛,才能表示第一义谛;才能从勘破世俗迷妄中,去通达胜义谛。

【(三)依缘起而离边见,正确体见真实义,即是中道(p.258~p.259)】

依《中论》的二谛来观察龙树最着名的一偈21:

众生迷妄所知的世俗谛,佛说是缘起的;

依缘起而离边见,能正确的体见实义,这就是中道。

但一般人,部派佛教者,不能如实地理解缘起,到头来总是陷入「依实立假」的窠臼,不能自拔。22

所以,《般若经》说:一切法是假名,通达自性空寂,这就是二谛说。

《中论》依缘起立论:缘起法即空性,显第一义;缘起即假名,明世俗谛。23

这样的假有即性空,性空(也是依假名说)不碍假有,就是缘起离二边的中道。

说缘起即空、亦假、亦中(《回诤论》说缘起、空、中道是同一内容24),而只是二谛说。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谛说,不是龙树论意。25

【(四)世俗名言是「二」,无决定性,在观行中应随时善巧把握「中道」(p.259~p.260)】

引人转迷向觉,依世俗谛说法:缘起无自性故空,空故依缘起有──中道说,能善立一切法,远离一切见,可说是非常善巧的教说!

不过世俗的名言是「二」,是没有决定性的;名义内在的相对性,在适应众生,随时随地而流行中,不免会引起异议,那也是世间常法。

依第一义谛,空,无生等,只是一个符号,并不等于第一义。如空以离诸见为用,着空也就不是中了,所以说:「空亦复空」,「空亦不可得」。

而且,在缘起即空的观行中,正如上引经文所说,要随时善巧的适得其中,

《大智度论》这样说:

【1】卷70〈释问相品∵第49〉

般若波罗蜜,离二边,说中道:虽空而不着空,故为说罪福;虽说罪福,不生常邪见,亦于空无碍。26

【2】卷91〈释照明品∵第81〉

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不但说空,不但说有;为爱着众生故说空,为取相着空众生故说有,有无中二处不染。27

【3】卷61〈释随喜回向品∵第39〉

有相是一边,无相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诸法实相。28

【4】卷43〈释集散品∵第9下〉

般若波罗蜜者是一切诸法实相,……常是一边,断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此般若波罗蜜是一边,此非般若波罗蜜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罗蜜。29

【1】【2】是为众生说中道。

【1】说者说有而不生常等见,说空而不着空。

【2】对治众生的偏执,为着空者说有,为着有者说空。这样,才是善说中道。

【3】【4】是「中道行」。在般若行中,有相是一边,无相──空也是一边;是般若与非般若的分别,也都是一边。

般若行是以不取着为原则的,如心有取着,即使是善行、空行,也都是边而非中。《般若经》称之为「顺道法爱生」30;譬喻为「如杂毒食」31。

举《阿含经》所说,观空、无所有、无相不应生着,若生着即不得解脱

佛所开示的解脱道,如空,无所有,无相,《阿含经》32早已指出:

有的以慧得解脱,染着的不得解脱,就生在无所有处;33

有的以慧得解脱,如染着而不得解脱,就生在无想处──非想非非想处。34

「中论」与「中观」

原理与方法,是有准则的,但还是世俗的,是否能善巧适中,那真如中国所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学者应注意佛法的实践性,不只是「中论」而更是「中观」才得!

注解

^1∵《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大正30,33b11~12。参见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p.469~p.475。万金川《中观思想讲录》p.140~p.142。

^2参见《空之探究》第四章?第二节〈《中论》与《阿含经》〉p.210~p.211。

^3《空之探究》第三章?第四节〈空之发展与类集〉p.163∵~∵p.164:

统观「中本般若」全经,从不同事义以显示空性,以「本性空」、「毕竟空」、「自性空」、「自相空」,特别是自性空与自相空,应用得最为广泛。

^4

(1)《空之探究》第三章?第七节〈自性空与无自性空〉p.183:

般若法门本是直观深法性的,空(性)是涅盘的异名,所以自性也约胜义自性说。然般若法门的开展,不但为久行说,为邻近不退者说,也为初学说;不但为利根说,也为钝根说。这一甚深法,在分别、思惟、观察,非勘破现前事相的虚妄不实,从虚妄不实去求突破不可。这所以多说一切法「无性」,一切法「无自性」了。

(2)《空之探究》第三章?第七节〈自性空与无自性空〉p.184:

《般若经》中处处说本性空,也处处说自性空,意义也大致相同。自性空,本是胜义自性空,如说:「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无生故」(《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8,228b;《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8,159c)。这是以空、离来表示自性;自性空并非没有自性。由于「假名无实」,「虚妄无实」,与空的空虚义相关联,而自性空有了无世俗自性的意义,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4(大正8,398b)说:「是名,但有空名,虚妄忆想分别中生。……此事本末皆无,自性空故」。

^5

(1)《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13:「云何自性空?自性谓诸法能和合自性,当知此中自性由自性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善现!是为自性空。」(大正7,73c15~17)

(2)「自性空」,鸠摩罗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译为「有法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5:「何等为有法空?「有法」名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是「有法」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有法空。」(大正8,250c23~25);(参见《大智度论》卷46,大正25,394a18~21)。

(3)《空之探究》第三章?第五节〈空之解说〉p.169:自性空(svabhāva-?ūnyatā):自性是「诸法和合中有自性相」;或作「诸法能和合自性」。自性是不可得的,名自性空。

(4)《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7〈十无品第25〉:「如我,诸法亦如是无自性,舍利弗!诸法和合生故无自性」。(大正8,269a23-24)

(5)《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2〈道树品第71〉:「世尊!何因缘故,诸法自性无?佛言:诸法和合因缘生,法中无自性,若无自性,是名无法。以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当知一切法无性,何以故?一切法性空故,以是故,当知一切法无性。」(大正8,378a25~29)

^6《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大正30,33b11~12。

^7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10:

知是行的触角,是行的一端,在正行中,知才能深刻而如实。离了中道的正行,没有正知,所以佛法的正见真谛,近于哲学而与世间的哲学不同。同时,八正道的最后是正定,是寂然不动而能体证解脱的。这正定的体证解脱,从中道的德行中来,所以近于宗教的神秘经验,而与神教者的定境、幻境不同。也就因此,中道行者有崇高的理智,有无上解脱的自由,虽说是道德的善,也与世间的道德不同。中道统一了真谛与解脱,显出释尊正觉的达磨的全貌。

^8

(1)印顺法师《中观今论》p.8∵~∵p.9:

正见缘起的中道,为释迦本教的宗要。不苦不乐是「行的中道」;不有不无等是「理的中道」,这仅是相对的区分而已。实则行的中道里,以正见为先导,即包含有悟理的正见中道;唯有如此,才能不落苦乐两边的情本论。同时,悟理即是正行的项目,正见缘起,贯彻自利利他的一切正行,两者是相依相待而不可缺的。依于正见缘起,能离断常、有无等二边的戏论,发为人生的实践,自然是不落苦乐二边的中道。

(2)∵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p.22∵~∵p.23:

中道,本形容中正不偏。《阿含经》中,就「行为实践」上说的,是离苦乐二边的不苦不乐的中道行(八正道)。在「事理」上说的,即缘起法。缘起法是佛教的中道法,为什么呢?因为缘起法可以离诸边邪执见。如《杂阿含》300经与961经,说缘起以离常断二边见;926经与262经,说缘起以离有无二边见;297经说缘起以离一异二边见。这断常、有无、一异等偏邪执见,均可由这缘起法来远离它;反过来,可显示缘起法的不断不常、非有非无、不一不异。一面破诸外道的偏邪,一面显示诸法的实相,所以缘起法是中道。

^9

(1)《中阿含经》卷43(169经)《拘楼瘦无诤经》:「莫求欲乐、极下贱业,为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义相应者,因此故说。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涅盘者,此何因说?有圣道八支:正见,乃至正定,是谓为八。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涅盘者,因此故说。」(大正1,701c11-17)

(2)《中部》(139经)《无诤分别经》(日译南传11下,p.320~p.321)。

^10∵《五分律》卷15,大正22,104b22~28:「佛复告曰:世有二边不应亲近。一者、贪着爱欲说欲无过,二者、邪见苦形无有道迹,舍此二边便得中道,生眼、智、明、觉,向于泥洹。何谓中道?所谓八正,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为中道。」

^11

(1)《杂阿含经》∵卷9(254经),大正2,62c。

(2)《中阿含经》卷29(123经)《沙门二十亿经》,大正1,612a~b。

(3)《增支部》「六集」(日译南传20,p.129)。

^12[糒-米+韦]:皮鼓风囊,俗称风箱。(《汉语大字典》,第7册,p.4509)

^13

(1)《杂阿含经》卷47(1247经),大正2,342a6~20: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应当专心方便,随时思惟三相。云何为三?随时思惟止相,随时∵思惟举相,随时思惟舍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则于是处其心下劣。若复一向思惟举相,则于是处掉乱心起。若复一向思惟舍相,则于是处不得正定,尽诸有漏。以彼比丘随时思惟止相,随时思惟举相,随时思惟舍相故,心则正定,尽诸有漏。如巧金师、金师弟子,以生金着于炉中增火,随时扇[糒-米+韦],随时水洒,随时俱舍。若一向鼓[糒-米+韦]者,即于是处生金焦尽。一向水洒,则于是处生金坚强。若一向俱舍,则于是处生金不熟,则无所用。是故巧金师、金师弟子,于彼生金,随时鼓[糒-米+韦],随时水洒,随时两舍,如是生金得等调适,随事所用。如是比丘!专心方便,时时思惟忆念三相,乃至漏尽」。

(2)《增支部》「三集」(日译南传17,p.422~p.423)。

(3)《瑜伽师地论》卷13,大正30,344a;卷31,大正30,456a~b,详述「止、止相、止时;观、观相、观时;举、举相、举时;舍、舍相、舍时」。

^14

(1)《杂阿含经》卷20(556经),大正2,145c21~26:

时诸比丘尼白佛言:「世尊!若无相心三昧,不踊、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无相心三昧,世尊说是何果、何功德」?佛告诸比丘尼:「若无相心三昧,不踊、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无相心三昧,智果、智功德。」

(2)《增支部》「九集」(日译南传22上,p.126~p.127)。

(3)《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六节〈无相〉,p.36∵~∵p.37:

智果智功德的无相心三昧,《大毗婆沙论》以为是空三摩地的别名(卷104,大正27,541b~c)。《瑜伽师地论》对无相心三摩地的解说,如卷12(大正30,337b)说:「云何无相心三摩地?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如经言:无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又二因缘入无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无相界故。由不思惟一切相故,于彼诸相不厌不坏,唯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于无相界正思惟故,于彼无相不坚执着,故名不昂」。不低不昂的无相心三昧,正是经中所说,不勇不没的,智果智功德的三昧。《瑜伽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