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戒疏(十二)

默∵∵如

五、迷离展转斗诤圆满

一、依经文而说

远离展转斗诤圆满略有六种:谓离六种斗诤根故。此中六种斗诤根者,谓忿恨等,广说如经。

六种斗诤根是:一、忿恨,二、覆恼,三、诳谄,四、无惭无

愧,五、悟沉睡眠,六、掉举恶作。此皆出于经文。∵∵

二、依六处而说

又依六处应知建立六斗诤根三石何六处?一者,不饶益相,二者,乐隐已过懦慢执持,三者,利养恭敬欲爱现行,四者,毁犯增上戒行,五者,毁犯烩上心行,六者,毁犯增上慧行。应知依第一处建立第一斗诤根本,乃至依第六处建立第六斗诤根本。

韩注:又依六处建立六斗诤根等者,谓依不饶益相,建立忿恨

为第一斗诤根本。依乐隐已过侨慢执持,建立覆恼为第二斗诤

根本。依利养恭敬欲爱现行,建立诳话为第三斗诤根本。依毁

犯增上戏学,建立无惭无愧为第四斗诤根本。依毁犯增上心学

,建立悟沉睡眠为第五斗诤根本。依毁犯增上慧,建立掉举恶

作为第六斗诤根本。又抉择分说:毁增上心,毁增上慧由三门

转:一、由毁止相门,二、由毁举相门,三、由毁舍相门。惛

、沉睡眠,由初依处生;掉举恶作,由第二依处生;不信乃至寻

伺,由第三依处生。

论文只说依六处建立六斗诤根,没有说明建立何种随烦为斗诤

根。韩注中,说明六斗诤根,依六处而各建立某种随烦恼为

斗诤根,当然比论文明白多了。而韩注,并末说明这是根据何

处而说的。随后韩注接着又引抉择分(见陵本五十五卷十一页

)文,说明毁犯增上心意的是那几种随烦恼,用“毁止举舍”

的三门来表出之。一、惛沉睡眠。是由毁止门而生的。掉举恶

作,是由毁举门而生的。不信,懈怠,放逸,妄念,散乱,不

正知,寻,伺的八种是由毁舍门而生的。五十五卷十一页此段

论文,是明廿四种随烦恼,计有九种依处之文,请查阅)。

三、依事相而说

谓有一类补特伽罗众所识知,广从他处多获利养,由是因缘有所毁犯,于所犯罪乐欲隐藏,不欲余他知己所犯。有诸苾刍既了知己,对一对二,或对众多举其犯事。彼由此故一向忧感烧恼身心。又由惰慢所执持故多生热恼,勿彼复对他众人前咎责于我。如是彼人先隐所犯,说名为覆;又复发起悟慢烦恼。此二合名乐隐己过懦慢执持,由是建立斗诤根本。

在这事相上来说明六种斗诤根中虽则也可说是解释前六处中六

斗诤根文,如要解释明白,势非用事实上的相态不可说明的,

所这一段实有必要性。而在这六斗诤根中用来事实上说的,

实际上,只说了二三两种,余皆从略。这又是何因呢?六中的

后三种,是毁增上戏增上心增上慧的三学,毁了三学,全然不

是个修道的人,当然会起斗诤的,不过三学的不健全虽是障道

,而斗诤相不过显着,所以不需定在文中用事相明之。六中的

前三种,第一种不饶益相,就是心理不痛快,表情欠缓和,不

高兴的样儿,人家见到他那种神情也会扫兴的,当然这也是会

做斗诤根的。不过,不饶益相是普遍的相,是通相,莫名其为

何不饶益呢?所以文中也未便用事相来说明。现在依文来先明

六中的第二,乐隐己过娇慢执持。”怎样说是乐隐己过,矫慢

执持?其中具有二种的意思。其一,是乐隐己过:过从何处生

的?原因,这一个人,有其相当的地位,大众都很赏识的,因

而他得到的利养也就特别的多,富乐的环境中滋生了他的欲念

,所以容易骄恣放逸而毁犯了戒。他对自所犯戒后,持着什么

态度呢?总是想把毁犯的这些情事隐藏起来,不想别人知道他

的底细的吧了。事实上,能否如愿不把事情泄漏外出昵?不然

,有些比丘们,了解内幕,会对一人二人,甚或好多的人前,

毕其所犯的。他听到人举罪怎样呢?他是很难过的,心里忧愁

不已,像火燃烧般底苦恼。其二,是侨慢执持:在这乐隐己过

而不定如愿的情势之下,反而侨慢起来,横竖是一样,叫人不

要宣布他的过错,咎责于他。此人先是乐隐己过,后来又侨慢

执持,所以合立一名为乐隐己过侨慢执持。这是六斗诤根中之

二。

复有苾刍恭敬利养欲爱现行,见有他人多饶财宝,众所知识具大福佑,则便亲附殷重承事;非爱非敬亦非乐法,专为利养恭敬因缘。如是思惟:摄取质直忍辱柔和为依止师,我于其处随意自在,彼于我所多有施为,而我于彼都无所作。如是思惟:摄取捷慧爱乐修福同梵行者以为助伴,所有僧事及其余事皆令彼作,我独萧然自得而住。如是或有毁犯禁戒,同梵行者正诘间时,便不分明假托余事而有所说。如是名为行矫伪行诳谄处所。由此因缘起诸斗诤。余随所应,当知其相。与是相遑有五种法,余未信者转增不信,舍已信者寻还变革。

此一立名,和第二斗诤根微有不同。第二的一个立名中,具有

二义,一是乐隐已过,便是覆,一是侨慢执持,也许就是恼,

(参考韩注)此一立名,利养恭敬欲爱现行,只有一种意思,

便是谄。依韩注,此第三中,也还是二义的,便是诳诏的二种

,论文中也如此的说到,而在立名上,只有一义。可以说:二

三的两种,立名不全同,而含义各二,却是一律的。本第三中

,先明恭敬利养欲爱现行,后明行诳处所。

恭敬利养欲爱现行究竟是会什么事?此分两截来说,先明恭敬

利养:一、恭敬利养的因缘:要明因缘,不妨先一说恭敬利养

欲爱现行的这个立名,本来一个道者该恭敬有德有学有品者,

才是正常应做的事。而现在不然,他是恭敬利养的,以利养为

恭敬的对象。因为要恭敬利养,崇拜金钱货物,做个拜金主义

者,自然他会爱欲现行了。爱欲是随着利养而现行的,如水向

下流一般,这是自然之势。由这个名字一看,可以思过半矣。

现在说到他的因缘:因缘是摆在现实上的耐味而诱惑性的事实

,发觉了面对着当前的大阔调的锋头主义富有僧阀,他的庙子

多,党徒多,钞票满把的摇钱树上一片一片的不绝的摇摇飞下

,福报大,侍者多,一呼百诺,随处欢迎。二、恭敬利养的动

作:本想不到的,竞有了这样美好的背景来了,碰上了这个大

富翁,怎不令人垂涎欲尝呢!随时打主义,去亲附他,供养他,恭敬他,效劳他。三、为什么要如此的恭敬他呢?并非是爱他这个人,也非敬重他的德,更不是乐他的法;老实说:专为着的利养,而表现其恭敬的,所以说是恭敬利养欲爱现行。四、此外,他还有什么欲爱的想念吧?他还有两种意识上的观念:一、想攀盼,或求取着性情柔和的人,有忍辱性的人,气质刚直爽朗的人,想认这些人做他的可依止的老师,有时到这些人家去可以随意自在一番,这些人如来我家,可以希望他们多多的施舍,我到他们那里去,就不要有所作了。二、想去摄取敏捷性有智之人,欢喜作福的人,勤修梵行的人,以这些人来和我作为伴侣,所有僧众的事,或其余的各行杂务事,统通叫他们去做,因此,我就不需劳作,独自逍遥而乐其所乐了。以上第一截是明的话的表现,再到诳的动态。二、行矫伪行诳谄处所又是怎样?一、原因:由于恭敬利养的人,根本不是以道为念的人,他虽出家,而是醉翁之意的,借出家而贪图利欲,对于毁犯禁戏的事是当然的,可能是昭然若揭。果然如此,不免有人要检举他的。二、作伪:有人诘问他犯戒的事实,他当然不肯坦白的陈述,他不是漂亮的人,也不是发心修行者,他的答问犯戒的事实,是吱唔其词的,没有明白的交代。或者,问东答西,移花折木,人向近处说,他是越说越不在题,说到越远了。这是一种落入虚伪谎诳的圈套,生起斗诤之根。论文说:“余随所应,当知其相”。在六斗诤根中。只在事相上,说明了二三两种,其余四种未明,应随其名而推知之!论文中“与是相违”下文,是明以上论文,乃就远离六斗诤根而令人生信的一边上说的,如与此生信原则不相同而多起斗诤,则便令人退失信心,使未信者更不信,已信者要变革。

第九、解五力

一、总标

复次:依里柰耶勤学苾刍成就五力,于一切种等意正行所有加行。云何五力?一、加行力。二、意乐力。三、开晓力。四、正智力。五、质直力。

于一切种等意正行所有加行,这句话,其中含意很多,像竹笋

般底一层层的剥开,大致析成敷个片段,一切种,一切种等,

一切种等意,一切种等意正行,一切种等意正行所有加行。怎

样说是一切种等意呢?这里是明五力的,五力而非一种,是多

种的;今不说五种,多种,而说一切种,这就意味深玄而微妙

了。并且可以不受种数多少的限制,可以超越五种之藩篱的,

所以在一切种下,又用等意二字。等字就指这五力也可以,说

这等字通于五力之外也可以。古人用字之妙,可见一斑。

二、别释

一、加行力

若有乐学,一切身分于诸学中正善修学。又于所学最极恭敬,为自调伏,为般涅盘,如是当知名加行力。

韩注:若有乐学一切身分者,思所成地头曰:诸身分劬劳,未

极底未渡。畏行释云:未离欲者,未得源底未到彼岸,于二种

法犹未具足。一、未得内心胜三摩他;二、虽已得增上慧法毗

钵含那未善清净。由阙内心最奢摩他故,乘如所得圣道浮囊;

为证内心奢摩他故运动如足勇猛精进;又复为合坩上慧法善清净故运动如手勇猛精进。∵∵(陵本十八卷十一页)此应准释。该段文中,由于天人请问世尊如何是真婆罗门。佛报白天人云:婆罗门有三种,二种有学,一是未离欲的人,二是已离欲的人。还有一种是无学的人。未离欲的人,要运动如足般底精修胜三摩他,要运动如手般底令昆钵舍那清净。已离欲的人,对于奢摩他昆钵舍那都已证得或善能清净,只要进断上分结,不必像未离欲的人那样运用手足般底作法来进修的了。到了无学的人,诸漏永尽,所作已办。

韩居士披寻记,顾名思义,便知道他的作法,他是把前文披寻对照着看的,而论文中每多“如某部分说应知”,他指出在某分;某页来,便利阅者检查,其功甚大。因而也不免有穿凿附会的地方。如本段中二切身分”四字,他用佛答天人的伽陀来说“此应准释”,多少有点戴着着色眼镜的观点的。该伽陀中的一切身分,长行解释是未离欲者修行止观,应如运用手足般底勤劳动作,以后进修,随果位增进可以减少的,无学的人所作已办,就不需功行。如以此混,准释此文,虽则偈中有身分二字,本文也有身分二字,不能说此身分就是彼身分吧!

本文中一切身分,究竟指什么,这是很难说的。人的身体部分也叫做身分,如天人偈中的如手足。那末,身口意也是身分。人的本位也是身分,在人本位上。又有各种身分,开会时,有主席列席出庸各种身分。推之佛教五乘三贤十地,四果四向,皆各有身份。如这些身份,都有他的事业的,如士农工商,各因其职业而定身份。那末,推之佛教,由凡入圣,无不是和闻思修或教理行果而有关系的。

那末,这些便都是身分了。如用天人偈中所谓如手足的身分。

何不如用这里所说的五乘十圣四果四向,三业四辩,以及教理

行证等为身分呢!

我觉得这里所说的二切身分”四字,就是相同于文中所谓“

于一切种等意正行所有加行”。也就是通指五力而言。五力中

,第一叫做加行力,其他如“意乐力”等,虽皆有他的本名,

而加行力是他的通名,如“意乐力”,意乐便是加行,如不加

行,意乐从何而有呢!推之其他力,亦复如是。五力叫做五力

为什么说是一切身分呢?人物皆各有身分,何独五力就没有身

分啦!

二、意乐力

若有所犯,由意乐故速还出离,如是当知名意乐力。

三、开晓力

若于学处,时时请问持三藏者所有自爱诸善男子应所修学。亦能开示,如是当知名开晓力。

要得学有进步,需时时请问于人,不宜自满。满招损、谦受益

。能不耻下问,而后能指示于人,为人之师·,自学而使人学。

如此,就得自他皆得充实,发生开晓力。

四、正智力

从他闻己,若于其中是真是宜无倒摄受。若于其中伪里柰耶像似正法诸恶言说违背法性如实了知。虽不至彼躬申请间所未开晓,而多闻故于佛世尊所不遮止亦不开许,能自思惟于沙门性是能随顺是能违逆。既了知己,如其所应能正修行能正远离。如是当知名正智力。

对于事理认识清楚,不为邪欲伪说恶境歪曲所蒙蔽着,便是正

智力。论中列出四点:一、对于真实的事理,能够不颠倒的去

领受他。二、对于邪说,恶说,像似的教法,外道的思想,善

能分别,实际的了解。三、有些事,佛也没有遮止叫人不做,

也没有许可叫人去做,由于自己一向多闻佛法,也用不着躬自

去向人申请咨问,就能知道如此是合乎随顺佛法的;不如此,

就违背佛法了。四、既然自己知道了是非曲直的关键之所在,

便能把不合佛法的搁置一边,而去实际的推行合乎随顺佛法的

一边的。这样:便是叫做正智力。

五、质直力

若信解力离诸诳谄,无有少分诈妄分别。非于少分所开许中增益多分而起现行,非于多分所开许中损减少分而起现行,其所现行不增不减;如是最初自生欣庆,后舍自他安乐而住。修行正行,非眩惑他。如是当知名质直力。

世界上,三天卖不到一担真,一天卖到三担假。人多爱好虚诳

诈伪的言行,彼此相投,气息相通,殊不知这是有昧于因果和

事实的,学道者当引以为戒。所谓质直力,便是诈伪行的相对

者,是菩提心、菩萨行,是一点邪私仇曲不得有的。这是论中

的质直力的第一种。世间的事,无量无边,佛说法,因时因机

,因事因理,当然在开许中有多分的,有少分的。真正的修道

者,自必依佛所说而行,不得在少分中而增为多分,也不得在

多分中减为少分而行的。这是质直力的第二种。因此之故,初

发心如是做,心中就感到快慰,后来呢,自他都能安乐而住,

这是推行质直力的收获——效果。以正行为所行,绝不眩惑他

人。宁可不受人欢迎;说谎话,做伪行,任凭多少万般的钩引

都无法顺从的。这是质直力的第三种。

第十、明等字中二复次

一、第一复次

一、明五补特伽罗

复次依昆柰耶所学加行,应知有五补特伽罗品类差别:谓有一类补特伽罗,于善说法昆柰耶中依出家法始将发趣,虽欲发趣仍未出家,便生烦恼邪欲寻求,以是缘故遂不出家。复有一类既出家已,烦恼炽盛故思犯罪,由是因缘多诸忧悔,便生烦恼邪欲寻求。复有一类既出家已,于出家法不生喜乐,于舍所学将欲发趣,及于出家发生忧悔。而作是念:“非我好作,所谓出家”。彼由二缘,发生烦恼邪欲寻求。复有一类既出家已,命难因缘,不起故思违越所学。乃至尽命爱乐出家勤修梵行。彼非二缘,发生烦恼邪欲寻求。如是四种补特伽罗是异生类。复有一类,谓诸有学未得解脱,即此为依,于后第一心慧解脱,通达升进如实了知,是名第五补特伽罗。

论文很是明显的,其中五种补特伽罗。前四种是凡夫,后一种

是证果的人。前四种中。第一种人,是想于佛制律中依出家法

而求出家,才有这个想念,马上就把这一想念遏止下去,生起

烦恼来,便不出家。二三的二种人,都是已经出了家了,第二

种人,烦恼盛,常常想犯罪,因此,多忧悔,寻求邪欲。第三

种人,他有二种因缘;,发生烦恼邪欲寻求:一、不欢喜出家法

,要舍所学,二、对于出众生活无兴趣,不乐出家。第五种人

是证得有学位的初果以上的圣者,还没有究竟解脱,可是对于

以后第一究竟果上所得的心意两种解脱,需要通达而求升进如

实了知,就以此有学地位为所依的,这已进入圣者之门。

二、解脱:即慧解脱和心解脱的二种,智慧能离一切烦恼障可

以证得捏盘的叫做慧解脱。心能离一切定障而入灭尽定的叫做

心解脱。又解:即慧解脱和俱解脱:慧离烦恼证捏盘曰慧解脱

,与慧解脱相共而得的定解脱曰俱解脱。

二、明差别与平等即此第五望前第四诸异生类,由调善可爱有学解脱。于后解脱通达升进而有差别。即此当知已见谛迹。此中前三补特伽罗如其所应,于发趣所生,忧悔所生,及俱所生所有烦恼邪欲寻求,应正除遗;于上解脱,应正了知。第四,唯于后上解脱,应正了知。若能如是,一切当得平等平等。

此中有二段文,第一、明差别,第二、明平等,如次分鲛:怎

样辩差别?“即此第五望前第四”:第五是有学人,在四果以

上的二三一果,都在有学的地位。所谓“望前第四”,第四是

毕生出家,纵遇命难也不会改变的。这个“望”字,虽则是望

第四,第四近于第五,是近望,望于前四,是远望,实在说,

通于远近二望的。前四都是凡夫,第五才是圣人。以圣人望凡

夫来说:觉得圣人和凡夫相差率的距离很大,圣人毕竟是调私

善顺的,是居在有学位而得到少分解脱的;凡夫便不如此,固

然未得解脱,连调和善顺的四个字都数不上的,所以圣凡差别

。而且,有学的圣人,对于向后位上的心解脱慧解脱可以通达

而得升进的,这更不是凡夫梦寐中所能想像得到的事吧!论中

说:“即此当知已见谛迹”。“谛迹”,是四谛的真理,是择

灭无为。即因证得真理,无漏智现前,断去八十八使的见惑,

才堪证人圣位。

又怎样说是平等?综上五种补特伽罗,论文说:“此中前三补

特伽罗如其所应,于发趣所生,忧悔所生,及俱所生所有烦恼

寻求应正除遗”。论主的意思,要前三种人一改他的思想,初

一种人,由于将发趣所生的烦恼,二一种人,由于忧悔生起的

烦恼,三一种人,由于发起忧悔俱起的烦恼,他们三者必需一

概真正的除遗掉。并且还要对于以上出世的烦恼进求解脱的道

路,也应正式的了知。如此,解脱也有他们三种人的分享的。

还有第四种人呢?论文说:“第四,唯于后上解脱应正了知”

。第四种人,决心出家不变初衷的,他不因出家而生烦恼,所

以没有别的邪思妄念,论主主张他,唯有对于后去的解脱之道

上多多用功,求得切实的了知和升进。论文:“若能如是,一

切当得平等平等”。前三种人和第四种人,一齐都向解脱道上

迈进,发心证果二不别,那么,当然平等平等。

二、第二复次

复次于三学中,当知略有三种邪行,谓有一类补特伽罗,先求涅盘而乐出家;出家以后,为天妙欲爱味所漂,所受持戒回向善趣,唯护尸罗便生喜足。是名外结补特伽罗于增上戒第一邪行。复有一类补特伽罗,不唯护戒便生喜足,而能趣证上诸世间随一静定,即于此定深生味染,不进上求圣谛现观。是名内结补特伽罗于增上心第二邪行。复有一类补特伽罗,是其有学已见谛迹,由住放逸,于现法中不般涅盘。当知是名于增上慧第三邪行。

佛法的修学法门,具有戏定慧的三种,而要证得的是三乘的捏

盘,而要究竟证得的是无住大般涅盘。如不克证得,亦需求证

声闻捏盘。戒定慧的三学,叫做无漏三学,是以这三学取证无

漏的,涅盘才是无漏的归宿。三学本身是无漏性,涅盘是无漏

体,体与性合,发生如此妙用,才是适当正常的相应。如果表

相上是持成,是修定,是观行,而不趣向涅盘,更不谈涅盘,

唯以生天味定为宗旨,那非佛法的戒定慧,根本便失去成定慧

的本旨,徒然的利用,反为邪外气焰伸张的帮凶,殊为愧对释

尊化世之至意。行者请反复思之!

文中的三种补特伽罗,却就犯了应用戒定慧不以入捏盘为意趣

的宗旨。第一种人认为唯护尸罗得能不入三途而可达到生天的

目的;他受戒后,便为天妙欲爱所漂,以戒德回向善趣,这是

坩上戒的邪行。第二种人,他不以维护戏行求生天趣为满足,

他要取证世间有漏禅定,味着定乐不求上进,这是坩上心的邪

行。第三种人,住有学位,已见真谛,由于放逸不证捏盘,这

是增上慧的邪行。文中有外结内结二名。大概指滞着妙欲者叫

做外结,味着定乐者叫做内结,殆为假立之名。

三、劝觉了如是略引随顺此论境智相应调伏宗要摩怛理迦,其余一切,随此方隅,皆当觉了。

这是调伏事全文最后一段的结劝大文。全文到此告终,也需有

个归结,所以用这简短的文来作结。古注都没有解释,这里约

略言之:第一句文长,分三段来说:由役向前叙说:一、“调

伏宗要摩怛理迦”,先明摩怛理迦:此云本母。梵音字母,可

作本母解,文字皆从字母生出来的。又:问答辩析,得能出生

种种义理来,并能出生思考和智慧来,所以叶做本母。又华言

叫做论,三藏中的论藏叫做摩伹理迦,因论能抉择分别义理,发启人的智慧,故以名之。调伏宗要,调伏的梵语是昆柰耶。戒能调治身心伏除诸恶故。宗要,是大宗的要义。合而言之:便是指着调伏身心的大宗要义的论说,略说:便是戏论。二、“随顺此论,境智相应”:此论叫做瑜伽,瑜伽的华言,便是相应。所谓相应者,主要的便是境和智的相应。境智相应,才能统一精神,发生定慧的功用,证得无漏智慧。随顺此论境智相应者,就是指着戒论而言的,概谓戒论是随顺此论的。又:此论是境智相应的,戒论也是境智相应的,此论随顺戒论,戒论亦随顺此论故。三、如是略引等:上来是略将顺合本论大乘宗旨的戒律纲宗要义引入而统摄集中起来了,还有其余一切各种戒论未能采撷得到的,请以此中论义比例推断。∵∵(全文完)

摘自《海潮音》第66卷第12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