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叙说(十二)

默∵∵如

第二十二憍慢不求禅法(障定一)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舍心住,欲定其心,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轿师所求请教授,是名有犯有所违犯,是染违犯。懒惰懈怠而不请者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遇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其师颠倒教授,若自多闻,自有智力能舍心定,若先已得所应教授而不请者,无所违犯。

学习禅定有二种人,其一,随信行人,需要承受师教,才能有所遵循,不致走入歧途。修定的程序,声闻地第三十卷中,说有九种心住:一、内住,二、等住,三、安住,四、近住,五、调顺,六、寂静,七、最极寂静,八、专注一趣,九、等持,文中为仑心住,是通指九种心住。欲定其心,就是指第九等持心住。此一段行程,需要师传丽要相当的功夫的,如由侨慢心生不请师教,是染违犯。

其二,在无违犯中共有五种,如文可知。其中第四,随法行人,自能随顺多闻而行,亦自有智力,通达法相,所以不须师承,所以这是无违犯者。余如文说。

第二十三不除五盖定障(障定二)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贪欲盖,忍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断除生起乐欲发动精进,烦恼猛利蔽抑心故时时现超。如贪欲盖,如是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及与疑盖,当知亦尔。

贪欲,就是染酱性的贪爱心,嗔恚,就是仇恨性的报复心,昏

沉,就是痴迷性的昏醉心,掉誉,就是心志不停止性跳动心,

恶作,就是追悔性的纠正心,疑,就是反覆无常性猜忌心,这

叫做五盖。有了这五中之一,心就定不下来了,况有五种呢!

他是能盖覆其心的,是修定者的最大障碍。住戒菩萨,以修三

学为恒课的,如对这五盖,或一乃至或五,小积极舍除,而能

安心忍受,如是的任随过去,这便是打染违犯。

无违犯,加文,参考以上所说。

第二十四贪味静虑(障定三)

若谱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如前。

外道凡夫修六行观,厌下苦粗障,欣上静妙离,约修四禅四空

而说。定中的境界,非常轻安适悦,世间任何五欲的快乐都比

不上的,有些凡外,因此味着禅定之乐,变成有染性的而不克

出离三界了。菩萨不是为享乐而修定的,是借定力来克服欲界

的乱心,更进而修习出世的智慧,达到定慧均等,断除惑染,

证得涅盘,以为旨趣。菩萨若加凡外,味着定乐,不求出离,

成就解脱,这只与外凡相同,生天享乐,退失菩萨心路,是染

违犯。无违犯者,“广说如前”,印是不断五盖中说:“若为

断除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猛利蔽抑心故,时时现起”。

第二十五起见立不许学小(障慧一)

(障慧中八,前五约法,后三就人)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不应修学。菩萨何月于声闻乘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菩萨尚于外道书论精勤研究,况于佛语。无违犯者,为舍一向习小法者舍彼欲故法作如是说。

本文分三:外道立论:菩萨第一不应听声闻法教;第二不应受

持,第三不应修学二这是将他的主见从言论中立出。外道再用

反诘词来责难:菩萨何必要用声闻乘的法教来作为听闻?叉河

用声闻法来受持与修学呢?外道从这反正的两面来立说,是斩

钉截铁断语。二、论主解说:何以故下,菩萨是博学一切的,

要应一切机,便要学一切法,世间的一切的外典,社会上各种

的学科,都得精通,况且声闻法教出于佛语,怎么可以不习学

呢!三,示不违犯:如是一向专习小乘而不肯发大心者,菩萨

为要他舍除小志而方便劝化,作如此说,庶不为犯。

第二十六学大未精舍大学小(障慧二)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韩注:十二分教方广一分唯菩萨藏,所余诸分,有声闲藏(陵

本三十八卷力种性品说)。

第二十七来精佛教研学异论(障慧三)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

现有佛教卜谓在当今现在存有佛教,这表示佛教尚在世间流行

,并非佛法不住于世。世间既有佛法存在,住戒菩萨,该精研

修学。如不精研佛法习诸外道具论,是染违犯。

无违犯者:一、若是上根,聪敏有智,于佛正见,不会为异论

所劲。二、于佛教法,而能快速领受。三、对于佛法,能经久

时不会忘失。四、此人对于佛法,已能作如理的观察,纵使习

学外论,他能将佛法和外论俱时同加研究;在这佛法和外论同

时学习的时候,他对佛法是有决定性的认识和觉察的,决不会

被异论和他说所能转动而改变他的思想上的理念的。此即论文

中“成就俱行无动觉者”。六、当在每日,二分学佛,一分学

外。

韩注:“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此中觉言,谓

真实义觉,一切所作智与俱行,所得胜解不可引夺不从他缘,

故名无劲。由四寻思证如实智,如是说言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

动觉者”。∵∵(今录于此以备参考,拙见不必用此高论,使初学

者望而生畏,难以入门。——默)。

第二十八越菩萨法研求异道(障慧四)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宽玩,爱乐味着,非如辛药而习近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习学异论,愿为明其所以,藉以化导异端,引诱有情睬向佛法

而已。因此,对于异学方便研习,应如辛药之味,带有苦湿性

者,加深心玩弄,作为珍宝性的爱着,非菩萨行,是染违犯。

第二十九阕菩萨藏于佛神力不生信解(障慧五)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菩萨藏,于甚深处,最胜甚深真寅法义,诸佛菩萨难思神力,不生信解僧背毁谤,不能引义不能引法,非如来说,不能利益安乐有情,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如是毁谤,或由自内非理作意,或随顺他而作是说。

菩萨藏中,所谓最极甚深真实义处,便是离言法性,唯佛的根

本智之所证得者。诸佛菩萨的难思神力,四智六通,十八不共

法等,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如无真实的信解力而起僧背毁

谤之心而下断语,说菩萨藏,不能引生真实的法义,并非是如

来所说的,也不能于众生有利益的。这是有染违犯。像这样的

毁谤,或由自己内心与生起非理作意而生起的,或者轻信他人

顺从人意作如是说的。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若闻甚深最甚深处心不信解,菩萨尔时应疆信受,应无谄曲,应如是学。我为非善盲无慧目,于如来眼随宜宣说,于诸如来密意语言而生诽谤。菩萨如是自处无知,仰推如来于诸佛法无不现知等随观见,如是正行无所违犯,虽无信解然不诽谤。

此文是接上文障慧五而来的。上文是有染违犯,此文是违犯者

。怎样是无违犯呢?对于最甚深义,纵不能确切的信解,也应

当强加信受,而这强加信受,还要真诚率直的不可带有谙曲性

的心来假意相信,该如此学习。自己该如是想,如是说:“我

自己有所不是,如生盲一般,没有智慧,对于如来的法眼上所

证见境界,他随处随时所宣说的一切教法,还有如来密意所诠

示的一切法,我因不能深悟而起了毁谤了”。菩萨这样的认为

自己无知,而能推遵如来对于一切佛法无不现知的,无不是平

等随顺事理而作观见的。这便是无所违犯。

第三十有爱有恚自赞毁他(障慧六)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爱染心,有嗔恚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搐伏诸恶外道,若为住持如来罂教。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欲舍其未净信者发生净信,己净善者倍复增长。∵∵

此自赞毁他戒,依续明法师的看法,其与四种他胜处中的自赞

毁他戒不同,他胜处中,是自赞而又毁他的,是将自他一一人相

形对照,从较量上,故作对自煊染,对他贬抑,而为自赞毁他

,所以结重。是出于贪心所起。此处是由贪心而自赞,由恚心

而毁他,二事分别而起,并非同时的,所以结轻。菩萨如于自

己徒众有爱染心而自赞,或于他徒众有嗔恚心而毁他,这是有

染违犯。

续师为解说轻重二戒的不同点,作如此说,并非不当。而论文

是含混的,未作殿判。他又拉出自他的徒众来分别作成赞和毁

,也是别出心材的解说。

无违犯者:一、“若为摧伏诸恶外道”,外道邪说猖狂,欲制

其势照,称自佛法、毁其立说、不犯。二、“为住待如来圣教

”。以上破邪,此为显正。为欲住持佛法,势须自赞,欲彰外

论缺失,也非毁他不可。三、“若为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

处安立善处。令其舍彼之过,从我之善。四、叹己悔他,是要

末信生信、信者增长。

第三十一闻说正法怀恨不听(障慧七)∵∵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说正法论议抉择,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往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怠懈怠所蔽而不往听,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不觉知,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倒说,若为护彼说法有心,若正了知彼所说义,是数所闻所持所了,若已多闻,具足闻持,其闻积极,若欲无闻于境住心,若勤引发菩萨胜定,着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虽于所缘摄心舍定,不往听者皆无违犯。

怀侨慢心而不听法者是染违犯。

懒惰懈怠而不听法者非染违犯。

无违犯者:一、续:对于法师语言不能知晓。本人再作一说:

根本不知道某处有某法师谈经说论,所以末听。二、有病,三

、无气力行动,四、彼所说者是颠倒法,五、文说:“若为护

彼说法者心”,续:说法者见解劣等。往听反令不安,故不听

。本人另作一说:此说法者对于听众作不平等观,有些人,他

很高兴,也有是他所不欢迎的。当然就不必去领教了。六、彼

所说法,是自己常所听闻过的·七、自己向多精研,不必徒增

劳往。八、正在专心息诸扰乱,从事静住,九、志求引发胜定

,十、自己钝根,难以领悟。

第三十二于说法师轻毁嗤笑(障慧八)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说法师故思轻毁,不深恭敬,嗤笑调弄,但依于文不依于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般无知之徒,没有教养,往往轻浮狂浪,真又不似,假又不

是,这是社会和家庭的耻辱,人类的害虫。如对法师加以轻毁

,没有恭敬心,玩弄调俏,嗤笑刁滑,作种种鬼怪祸祟的行动

。但在文字上相求,不去采求义理的深求,向法师捣蛋,这是

有染违犯。

二、次犯十一轻障于四摄饶益有情成

第一不为助伴戒(障同事一)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有情所应作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助伴。谓于能办所应作事:或于道路若往若来,或于正说事业加行,或于掌护所有财宝,或于和好乖离诤讼,或于吉会,或于福业不为助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助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有疹疾,若无气力,若了知彼自能成办,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能引非义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先许余为作助伴,若转请他有力者助,若于善品正勤修业不欲暂废,若性愚钝于所闻法难受难持,如前广说,若为将护多有情意,若护僧制不为助伴皆无违犯。

一、于有情怀嫌恨恚恼心,于其所应作事不为助伴,是染违犯。

二、怠惰而不助伴,非染违犯。三、不犯计十二种。

那些是于有情所应作事:一、往来于道路上行走的事,年老或

有患者要人扶持,远近游行要有川资路粮。二、正说事业加行

。三聚戒饶益有情戒中,叫做无倒事业加持。无倒便是正说,

所行的事是不颠倒的,事不颠倒就可说是正顺的,所以说是正

说事业。也就是当所膳做的事,那末,就应助伴。三、代为掌

护财宝。四、令他和合,乖离诤讼。五、对于集会之事而作帮

助。六、修作幅业之事,助其成就。

那些是可叫做不违犯的事?一、有疾。二、无气力。三、彼须

无助伴而自能成办。四、彼自有助伴可依。五、彼所作事能引

非义非法。六、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出不善处安立善

处。七、事先已允为除人助伴。八、自无能力转请他人助伴。

九、白于闻思修专精作业不欲暂废。十、若性愚钝,于所闻法

,难受、难持,如前广说难于所缘摄心合定。十一、如为助伴

,得生多人反感,怨恨恼乱,“为将护多有情意”。十二、有

些助伴不为僧制所许可者,从之。

摘自《海潮音》第67卷第12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