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讲的是“万法皆空”的佛理。∵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讲的是这个“万法皆空”;《楞严经》中,文殊菩萨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讲的是这个“万法皆空”;《法宝坛经》中六祖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讲的也是这个“万法皆空”;永嘉大师在《证道歌》说:“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讲的还是这个“万法皆空”。∵

宣化上人解释说:“不见一法即如来”:你若真是明白了,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不见有少法生,也不见有少法灭,忍可于心,这是得到“无生法忍”,一法都不立了,那还有甚么呢?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就是一法不立,何处惹尘埃,那还有甚么麻烦?还有甚么问题?所以不见一法即如来,你要是明白一法不立,万念俱空。“方得名为观自在”:这才真正的叫做观自在菩萨。因为你没有跑,你是做得主了,你没有向外驰求,你没有在六根门头上颠倒,所以才叫“观自在”。(读者可以参考《无生法忍》一章)∵

“万法”对于我们来说明明是“有”,为什么佛陀和菩萨要说它是“皆空”呢?原来,在佛教理论中的“空”,不是“没有”,也不是“不存在”,而是指“不真实”(幻有、妙有),“妙有”与“真空”的关系是“妙有非有”、∵“真空不空”。“万法皆空”的意思是说一切“幻有”、“妙有”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妄”的。因此,永嘉大师在《证道歌》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又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

《楞严经》中,文殊菩萨曰:“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味,迟速不同伦。”文中的∵“顺逆皆方便”说的是我们了解“万法皆空”这一佛理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顺观”——从“毕竟空”到“究竟有”的过程来了解“万法皆空”的佛理;也可以通过“逆观”——∵从“究竟有”∵到“毕竟空”∵的过程来了解“万法皆空”的佛理;因此说:“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无论是“顺观”还是“逆观”,重点是要了解“万法皆空”的实质,相对而言“逆观”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比如说有了“人类”,才有了“人类”的“万法”,在没有“人类”之前,“人类”的“万法”即是“空”;同样,有了“哺乳动物”,才有了“哺乳动物”的“万法”,在没有“哺乳动物”之前,“哺乳动物”的“万法”也是“空”;同理,“恐龙”、“两栖动物”、“鱼类”、“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也都是如此。∵

“顺观”是从“空”(无)到“有”的过程,“逆观”∵是从“有”到“空”(无)的过程,以“顺观”来说,“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鱼类”(水生动物)—“两栖动物”—∵“恐龙”(陆生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人类”,这是动物“进化的历程”。而这种“进化的历程”用佛理来说则是“因缘所生法”,《楞严经》云:“∵因缘和合虚妄名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佛学常说:“缘起性空”、“∵缘生如幻”,因缘和合则一切法生,因缘别离一切法则灭。“因”就是我们的“心”,好比“种子”,“∵缘”就是阳光、雨露、、温度、肥料等外部条件。微尘与微尘之间的“因缘”具足了,“单细胞生物”就产生了,“单细胞生物”产生了,则关于“单细胞生物”生存、繁衍的“万法”也随之产生,如此渐进到“多细胞生物”、∵“鱼类”(水生动物)、“两栖动物”、∵“恐龙”(陆生动物)一直到人类的产生都是如此。∵

讲到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四大和合,虚妄名生。四大别离,虚妄名灭。”我们人类的身体是“四大”假合的产物,“四大”即是地、水、火、风,我们源于泥土归于泥土的物质属“地”,我们人体里的水分属“水”,我们人体温度属“火”,我们的呼吸属“风”。“因缘”具足时,我们就从“四大”幻化成“人类”,关于人类的“万法”∵也随之产生,因此就有了“生”的“幻象”;∵“因缘”∵别离时,我们再从“人类”幻化成“四大”,∵因此就有了“死”的“幻象”。∵

∵如果讲具体一些,人们可能会把“万法皆空”的佛理看得更清晰。比如说我们人类是“哺乳动物”,哺乳类动物(Mammal)哺乳类是一种恒温、脊椎动物,身体有毛发,大部分都是胎生,并藉由乳腺哺育后代。哺乳动物是动物发展史上最高级的阶段,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个类群。哺乳动物具备了许多独特特征,因而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最重要的特征是:智力和感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保持恒温;繁殖效率的提高;获得食物及处理食物的能力的增强;体表有毛、胎生、哺乳身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着的特征。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兽直接产出胎儿。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仔兽。∵

∵这一切涉及身体各部分结构的改变,包括脑容量的增大和新脑皮的出现,视觉和嗅觉的高度发展,听觉比其他脊椎动物有更大的特化;牙齿和消化系统的特化有利于食物的有效利用;四肢的特化增强了活动能力。有助于获得食物和逃避敌害;呼吸、循环系统的完善和独特的毛被覆盖体表有助于维持其恒定的体温,从而保证它们在广阔的环境条件下生存。胎生、哺乳等特有特征,保证其后代有更高的成活率及一些种类的复杂社群行为的发展。∵

∵简单的说“哺乳动物”就是吃“乳汁”(奶水)长大的动物,以“哺乳”的形式来养育后代的方法,叫做“哺乳法”,“哺乳法”是随着“哺乳动物”的产生而产生的,“哺乳法”也只适用于“哺乳动物”,对于“非哺乳动物”而言,“哺乳法”毫无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哺乳动物”产生以前“哺乳法”是“空”,也就是佛学中的“无生”。因缘具足了,“哺乳动物”就产生了“哺乳法”也随之产生。∵

∵其他方面也都是如此,我们不但要从“顺向”来观察事物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逆向”来观察事物的“产生”过程,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因此一切事物的实质都是“空”,都是“无生”。如果我们的眼光过于狭隘就“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因此要有长远的眼光,才能了解“万法皆空”的实质,嘉大师在《证道歌》中说:“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宣化上人解释说:‘大千沙界海中沤’:三千大千世界在空里,就像大海里一个水泡一样,很渺小的,不要以为三千大千世界就很大,所以《楞严经》上说:‘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空在大觉觉性里,就像海里的水泡一样,那么渺小。‘一切圣贤如电拂’:那么这个时候,返本还原,一切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一切圣贤只是如电光,一掠而过,毫无踪迹。∵

∵∵我们再来看看释迦牟尼佛的眼光是何等的长远,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盘,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四十二章·达世如幻》∵

∵∵人们在读六祖所作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偈颂时,“菩提本无树”这一句可能就理解不了,“菩提树”确实是“树”,而且释迦牟尼成佛时的“菩提树”今天还依旧挺拔,为什么六祖要说“菩提本无树”呢?这个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解决。(我们把宣化上人的解说放在后文供读者参考。)下面我们了解一些关于“菩提树”的知识。∵

∵“菩提树”原产印度,因此通称印度菩提树,别名“觉悟树”、“智慧树”。相传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印度僧人智药三藏从西竺引种菩提树于广州光孝寺坛前。从此我国广东、云南均有菩提树生长。是印度国树。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它在《梵书》中称为“觉树”,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圣树,万分敬仰。∵

∵菩提树属桑科常绿乔木,大乔木。一般树高15米,直径2米。树皮黄白色或灰色,皮平滑或微具纵棱,冠幅广展;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荫覆地。叶互生,近革质,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长圆形,先端骤尖,延长成尾状,基部宽楔形至浅心形,全缘或波状;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作圣树的象征。∵

∵叶形美观,常用作诗画题材。花生于叶腋,不见真面目,称隐头花序成对腋生。无总梗,扁球形。雌雄同株;雄花很少,生内壁近口部,无柄,花被片3,雄蕊1枚;雌花有梗或无梗,花被片3-4,花柱近顶生。瘿花多数,花被片4-5;子房有柄,花柱线形。隐花果,扁平圆形,冬季成熟,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菩提树树干富有乳浆,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入药,有发汗解热之功。它适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类学中,菩提树的拉丁学名为Ficus∵religosa,有神圣宗教之意。∵

∵宣化上人解释说‘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着,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着,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着,你执着它做什么?你执着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着些什么?

∵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应该对“万法皆空”的佛理有更深刻的了解才对,可是由于人们沉迷与欲望,就变得越来越糊涂了。就“植物”而言,在“植物”产生之前,关于“植物”的“万法”皆是“空”,这里的“万法”包括了“植物”的生长、繁衍、变异、演化等一切“方法”。同样,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在“人类”产生之前,关于“人类”繁衍、生存的“万法”也是“空”。∵

∵依次类推,一切事物的实质都是“万法皆空”。“汽车”发明之前,一切关于“汽车”的“万法”也是“空”,比如说汽车的“制造方法”、“驾驶方法”以及随“汽车”产生而产生的“交通法规”、“交通标志”。同样,“手机”(移动电话)发明之前,一切关于“手机”的“万法”也是“空”;“电视机”发明之前,一切关于“电视机”的“万法”也就是“空”。∵

一切“万法”皆是“无中生有”,今天在我们看来十分宝贵的“石油”资源,对于不知道如何利用“石油”的原始人来说,“石油”毫无用处。“核能”也是如此,我们只有在掌握了这些“能源”的使用“方法”之后,这些“能源”对于我们来说才是“有用”的。《楞严经》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要知道“此岸”的一切都是“幻相”皆不久长,只有我们的“真心”是亘古不变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