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简说〈二〉∵子圆∵∵明伦月刊288期1998/10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至圣先师孔子说:「学习道、德、仁、艺,作个圣贤君子,要把握时机,有恒地练习,心中不就有喜悦的感受吗?学习有了成就,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愿来共学,切磋学问,不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假使别人对我所学不知道,正道无法推展,心中也没有一丝抱怨不平,不正是一位有德学的君子吗?」

「学而第一」,论语有二十篇经文,篇名是采用首章经文的前两字或三字来命名的,这是第一篇「学而」篇。

「子曰」是专指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和「悦」相同。孔子教人学「仁」,仁扩充来说,包括道、德、仁、艺,道德仁艺学成,就是一位君子,再进而为贤人、圣人。学习一则要把握时机,一则要像小鸟学飞一样,不断地练习,才能成为自利利人的真学问。大学一书说到,学习要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层功夫,才算是完整的学习,如果还欠缺了「笃行」的功夫,那只能算是书呆子。因为没有切实履行,如何能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感受呢?

「有朋自远方远来,不亦乐乎?」这段说明自己学习有成就後,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一起学习,眼看着愈来愈多人来学习仁德之学,未来一定有更多的人获得修己安人的利益,这是世间一大乐事啊!目前家庭、社会、甚至国家、地球,到处动荡不安,苦闷愁怅围绕,这乱源就是出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乱了分寸,违反了孔子所教导的五伦之道,这是最难处理的一环。所以,有人肯来一同来学习五伦,一起来营造祥和的世间,当然是人生一大乐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在这里提醒有德学的君子,纵然遇到逆境,仁道无法推展,心中不会怨天尤人,自己仍然「学而时习之」,时时含蕴着君子的德学,内心的喜悦依然不减!

明朝有名的理学家王阳明先生,三十多岁时,因为提出正义的谏言,得罪专政的太监刘瑾,被廷杖四十後,贬到中国大陆偏远的西南方,夹在万山之中的贵州省龙场驿。那儿到处是毒虫瘴气,又没有像样的房子住,所接触的全是言语不通的土人,更没有人知道阳明先生满怀的经世学问。阳明先生的遭遇,换作一般人必然颓丧而哀怨不已,但阳明先生反而藉着这个机会,超脱於外在的得失荣辱,将学过的经典道理,在生活上深切印证,觉得更加吻合,所以作了五经臆说一书。更从经典道理悟得「知行合一」的卓见,解开他多年追求最高理想的烦闷,让他此後的生命,绽放出充实怡悦自得的境界。

论语首章的「学」字,告诉我们要用真诚的心学习,和切实的力行,如此就能得到真实的受用。更要「活到老,学到老。」活着的一天,就要学习。例如学习论语,平时要对论语经文念熟背诵,明白经文的旨趣,遇到各种场合,依孔子的话来实际练习,心田必然涌现悦乐的泉源,滋润全身上下每一寸肌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