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部宗轮论语体释∵∵开题

一不同译本的比较

本论是佛教分裂后的产物,内容说明部派分裂及思想分化的经过,在研究小乘部派方面,是部很重要的论典。但因译者的立场不同、思想不同、时代不同,译来我国有三种不同的译本:一、姚秦鸠摩罗什译的十八部论;二、陈时真谛译的部执异论;三、唐代玄奘译的异部宗轮论。前二译本,在频伽藏中,都署真谛译,但该藏的总目录中,又说十八部论是罗什译。虽有这样的记载不同,然详考论中的文意,十八部论为什公所译,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论前附有梁僧伽婆罗译的文殊师利问经分部品,那是后人加上的,不可因秦时未有此经,就怀疑该论非什公所译。相传真谛译出部执异论后,曾有解释此论的论疏数卷问世,可惜现在佚而不存了。本论三译,在文字和内容方面,间或稍有出入,但不能决定谁的译错。基师说陈译“词或爽于梵文,理有乖于本义”,未免有所贬抑。据今人研究真谛的译品,认为他的翻译,欠忠实是有的,说错误是不会的。异部宗轮论,是有部学者世友论师,对于学派分裂的一种叙述。此外,还有分别说系的传说,正量系的传说,大众系的传说等。他们各各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他派的分化,说得较为翔实,对自宗的分化,说得较为失真。所以研究学派思想的分化,不能为一系一派所蒙蔽,要从不同的角度,求得客观的评价,始合学者态度。唯识学采源部派佛教概说章中说:“比较的研究起来,分别说系的铜铄部与犊子系的正量部关于大众系的分派传说,大众部关于上座系的分派传说,要比较正确、适当。他们叙述另一系的分派,因为超身事外,所以还能作客观的叙述”。这是最活泼最合理的一种看法。本论既为有部系的学者所作,那他对于本系分化的解说,自不能全靠得住,所以得从其他部派的传说中,去求得正确的认识。不然,就会先人为主:以为唯有这是正论,余皆不足信的妄说了。

二本论论题的略释

无论那一部经或论,文前都有一个代表该经论意义的总名,藉以标明内容的所在。本题有通有别:论是遖题,凡后代佛干所作的,不问是宗经论,或释经谕,都名为论。论,是通于一切阿毗达磨藏的。异部宗轮是别题,此唯本论得此旌称,余论不得标此名的。异是不同,部足类别。不同的类别,是由学者对于论理的观感不同、解释不同,所以名为异部。宗是宗尚或主义的意思;轮是譬喻,有能动能转的意思。合言之,学者对于所宗尚的教义,时作不同的取舍,就如转动的轮盘,时此时彼,没有一定,所以名为宗轮。基师说:“人有殊途,厥称异部,法乖一致,爱号宗轮”。又轮为轮形的武器,有摧辗怨敌的功能;宗是所尊奉的理论,用以指导群迷者。作者的意思:教内教外,有各种不同的理论,致使学者莫知适从。今为成立佛法的正论,摧折内外的邪论,所以名为宗轮。论有分别抉择、教授敌诫的意思:教授足约指导后学说,教诫是约策励后学说。策励后学,勤求大法,坡名骂论。

三本论论文的组织

印度论师造论,各有作风不同,从多分说,大都在造论前,先申敬礼,次明动机。敬礼的对象,是佛法僧宝,但因作者的意趣不同:有的敬礼佛宝,有的敬礼法宝,有的敬礼僧宝,有的双礼二宝,有的具礼三宝。敬礼的用意,是求三宝加被及令人生信。本论风格迪异诸家,所以论前无礼敬文。其次,佛教学者对于经论的解释,为求段落分明,条目清楚,每作合理的科判,其为诸家共遵的轨范,则不外序说、正宗、流通的三分。序说,是叙明一经一论的缘起;正宗,是指出一经一论的宗要;流通,是嘱令此经此论的展转弘传。本论全文,分为偈颂与长行的两大段:倡颂说明作者造论的意趣,当于通常说的序分;长行说明全论的旨意,当于通常说的正宗分。结释的流通分,文中未出,所以又与诸家不同。不过,奘师译完此论后,曾做了一颂,劝诸学者勤学的,此可作本论的流通分看。再者,颂文的叙说,有三派的看法不同:有说这是作者自己做的,虽第三颂中,以“具大智觉慧,释种真苾刍”的话,称赞己德,但不能否认这是作者所为,因为举德自彰,是表所说可信的。有说颂是后人做的,长行才是作者作的,因为无论何人,没有自己称赞自己的道理的。有说不但论前的五颂,就是后面叙述的诸部木宗末宗同义异义,也是后人作的,论主只述说了中间的一小段,因为后面的述义,不尽是作者所宗的。比较诸说,我认为还是第一说可靠,因为本论没有归敬文,作者为了使人信受自己的所说,不得不彰德自赞。尤其是后面的本末宗义,更是论主所述的,作者决不会因不尽是自己所宗就不谈,假使如此的话,那又何必造论呢?所以我认定本论是论主一手所成的。

四关于作者与译者

本论是世友论师所造。他是北印度人,生于佛灭后四百年代。出家于小乘说一切有部,为婆沙的四大评家之一。传说迦腻色迦王,发心在迦湿弥罗国结集萨婆多部三藏时,世友***适在该地户外,补缀旧衣,诸阿罗汉见了对他说:“你是烦恼未断的人,对于我们所要作的清净议论,必多乖谬,请你远去他方,不要再在这儿,有碍我们的工作”!世友回答说:“这不对!你们是正法的弘扬者,是于法有正确的认识者,而今为欲统一正法制作正论,正宜邀我参加,怎可迫我离此他去?当知我虽是个鲁钝不敏的人:但于三藏玄文,五明至理,曾有过相当的研究,且得其旨趣的啊”!一不可这样说!假使你定要参与此会,你得先在偏僻的没人见到的地方,赶快的去求证圣果,待圣果证到了以后,再来参加,也不算迟”!诸罗汉又这样的对他说。一我的志趣是在求证最高的佛果,对于小乘无学,真是看得犹如涕唾一样,实在不愿去证他,假使要证的话,不是说大话,我手里的线团抛到空中去,不等他坠落到地上,就司证得无学圣果了”。诸阿罗汉听了他这样自大的话,一方面呵斥他是增上慢者,一方面催促他速证无学。于是世友就掷手中的线团,以证自己所说非虚,那知线团刚掷到空中,就为诸天接住而请求说:“方证佛果,次补慈氏,三界特尊,四生攸赖,如何于此欲证小果”?诸阿罗汉听了空中诸天这样的话,方知世友非同凡响,于是就向他忏谢,并推为婆沙会上的上座,凡有疑议,唯他是决。这传说,与王舍城五百结集时,迦叶逼令阿难断除残习以入会的情形相似,实在是不可靠的。依西域记说,仅世友一人为志求大道的菩萨,其他四百九十九人,均为声闻圣者;但据世亲传说,婆沙结集有一千人,菩萨罗汉各为五百;而***所传,又增世学五百人,共为一千五百人,且说世友为五百大乘僧的首长,由此可见当时大乘佛法流行的一斑了。他既出家于说一切有部:且为婆沙的四大评家之一,他的思想,当然是属说一切有部的;可是从他主张“灭定犹有细心”的见解看,又与经部的思想相同了。所以有人说这不是婆沙会上的世友,世友在印度,是有好几个的。奘师门下就说主张灭定有细心的世友,是经部异师。但另一部分的学者,认为这正是有部的世友,并不是经部的异师。谁是谁非,很难判定。不过有一点可以说的,就是婆沙会上的四大评家,有许多思想,是与经部接近而与婆沙相左的,所以造本论的世友,其思想不一定局限于有部。这点,学者不可不知。

本论的译本,上面说有三种,现在讲的是唐译本。关于译者的小史,略为谈一谈。考译者玄奘法师,为我国佛学译述界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所译经论,有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本论只是译品中的一种。据窥基法师说,此论是在大唐高宗龙朔二年七月十四日,在西安玉华宫庆福殴译的,当时基师并参与译场,且因随翻随领受论中旨趣,编有述记,流传后世,以益诸学者。

奘公是一少怀大志的非常儿童,这从他出家时所说的“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话厂可以想见。他有弟兄四人,父亲名陈惠,足河南洛州地方的人氏。在他未出家前,已有一个哥哥落发为僧了。所以他出家后,曾在和尚哥哥那儿,住过一个时候,并同逃难至长安,展转入于四川成都,受具于大慈寺。先后学教究律多年,且曾讲过摄论、昆昙。但他是个采求真理的学者,对所学所讲的,都感到不满,认为佛陀大法有所未尽,于是发心去佛教策源地的印度,学习佛教正法。所以慈恩传说:“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味,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诸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自贞观三年,由长安首途出发,到贞观十九年经于阗国返抵长安,前后达十七年。来回途中,备尝辛苦。此种为法不惜身,辛勤求大道的精神,太伟大大值得吾人学习了!

五学派分化的动因

现在所研究所了解的佛法!是敌租释迦牟尼佛所遗留下来的。从时空的整个佛法看:一时代有一时代的佛法,一方所有一方所的佛法,一派系有一派系的佛法,离合错综,真是复杂到极点了。所以有许多发心学法者,一入佛法之门,辙有汪洋兴叹之感。但佛法的本真,不是这样的,当佛陀开始创佛教弘正法于恒河两岸时,佛法是非常单纯而一味的。婆沙论说:“一切佛教从一智海之所生故,随一觉池之所出故,等力无畏所摄受故,同一大悲所等起故”,可见佛世时的佛教,是和合一味的,这和合一味的佛教,一直保持到佛灭后百有余年,才开始表现明显的变化。这是初期小乘佛教的演变。从小乘佛法言:未分化前,是原始的佛教;分化以后,名部派的佛教。可是我们要问:佛法原是一味的,僧伽本是和合的,和合而一味的佛教,后来怎么会产生这许多的派别呢?说来问题当然很多,但主要的动因,是由于佛教本身具有分化的可能性,而以种种关系开展出来的,并不是无因而偶然的。就主要的动因说:佛陀适应众生机宜而作方便说法的时候,有时作这样说,有时又作那样说,后人据此不同的言说,作不同的解释,于是思想就一天天的分化丁!比如有我无我的问题,不清说,佛教是彻底主张无我的,但犊子系的学者,却大胆的提出有我论的主张,建立非即蕴非离蕴的不可说我;在他认为这是正法,在别派却说他定附佛法的外道。在此思想各走极端的情态下,叫他不分化怎么能成?又如佛所说的三增上学,木为如鼎之三足而不可偏暖者,但后之学者,像本上座部就特重戒学,有部系特重定学,大众分别说系特重慧学。重于戒者,认为戒是无上菩提本,成为一切善法之始基,非戒无以了生死、得解脱,于是就强调戒学而忽视定、慧。重于定者,认为定能克服妄念,定能开发智慧,非定不足以破惑、得智慧,于是就强调定学而忽视戒、慧。重于慧者,认为慧能透视宇宙人生的真理,慧能照破大愚痴罗网,非慧不足以度生死河而登彼岸,非慧不足以圆悟性空而成正觉,于是就强调慧学而忽视定、戒。彼此思想既有这样的不同,欲求和合怎么可能?所以只好各各成立自己的思想小集团,以发挥自己的思想理论,因而学派就日趋繁多了。佛教中的这种情形,在社会的学团中也是有的,举明显的例子说:中山先生提倡的三民主义,本是并重而不悖的,可是后来的信徒们,有的特别强调民族主义的重要,认为民族不能获得自由解放与生存独立,根本谈不上如何运用民权及解决民生问题。有的特别强调民权主义的重要,认为人民不能掌握政治的实权,根本谈不上如何争取民族解放及民生充裕。有的特别强调民生主义的重要,认为民生问题不解决,一切都谈不上,因为人民的生活过不下去,鼓不起他们为民权而奋阂的兴趣,激不动他们为民族而牺牲的精神。说来各各都足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各各都忘记了三者的统一性与联系性,所以就有派系产生了。还有,佛说三界中的无色界,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说三界中的众生,有一类的生命,是但有精神而无物质的。可是从另一方面的圣教看,以及从有情生命内在去探索,所谓无色有情,是不餸成立的。圣教中说:“缘起遍三界”,有情依“名色”、“五蕴乙、二八处”、二八界”建立。名,是生命的精神界,色,是生命的物质界;五蕴中的后四蕴是名,前一蕴是色…六处中的前五处是色,后一处是名;六界也是兼名色而说的。所以就有情的业报说,生命的自体,是心色的和合,是在二者相即不相离、相依而相持的状态下,相续存在的。凡是存在的有情,没有一个是有心而无色、或有色而无心的。但是有部学者,据无色界的圣教,坚认无色有情无色,而大众部的学者,据“缘起遍三界,心色不相离”的圣教,坚认无色有情有色,于是二派成诤,不能和合。和合既不可能,只有走上分化的一途!除这主要的动因外,其他还有很多的原因:如有的主张保守,有的主张创新,有的倾向外化,有的唯求内证;还有因言语、师承的不同等等。所以佛教的分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形式也是不一的。研究本论,虽不能得学派的分化之真,但大概的情形及重要思想的差别所在,是可以知道的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