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善缘感悟

三宝弟子慧圆

我16岁皈依三宝,至今已6年有余,对经典和佛法了解太少,能诵读的也仅有寥寥几篇,其中含义更是知之甚少;而作为一名学子,没有出过社会,对人生的感悟也不透彻。写这些文字前看了很多师父以及师兄的文章,根本不敢也无法下笔。现在写起来十分心虚,也只能说些我的浅薄愚见。

我认识文慧尊师和了解普济会仅有短短的2个月,在这2个月内,普济会与灵泉寺组织的“慈善普济千户行”活动已为众多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并持续资助了许多贫困大学生和残障人士,于寒冬中给人们送去温暖。

这些善举促使我思考。

在当今社会倡导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与价值观,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种社会倡导方向正说明我们国家现在在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缺失,而中国传统的民族美德与道德规范在当下已为部分人所遗忘。因而,共同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传承民族美德,应当作为目前中国倡导的行为价值观。虽然现在的经济基础还未达到一定程度,导致善心善行只是些许个例而不能成为从善的主流。不过,社会仍还在不断的涌现出像郭明义这样无私奉献的人。

佛学自融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中华文化一份子,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引导着人们慈悲奉献,感染与动员了很多善心人士参与到积德行善的自我修行之中,最终汇成一股向善的洪流。现在,提倡这种行善的美德对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仍可起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佛学要求发心学佛之人“依佛的人格作为行持典范,依法的教理作为思想标准,依僧伽作为修学导师,为三宝弟子的信仰誓条”。我揣摩认识到,应由自己发愿、僧家普法、团队合作才能集众人之力,怀众生之心,悲苍生之苦,去帮助需要帮助之人。这是因为,相对于个人之力,这种群体行为的力量更大,能帮助的人更多,最终达到渡人渡己。佛说:“普欲度脱一切众生。”;孔子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佛陀、孔圣、亚圣对理想社会和大同之世的期望。

普济会与灵泉寺组织的这次“慈善普济千户行”活动,让我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中华传统美德和佛学德行,深深触动着我这个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着力践行并促进着社会和谐,对众生如菩萨般慈悲,真心实意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这是一种理应倡导的境界。

我认为,你如何做善事,在哪做,是追求心灵的升华或是追求道德的高级层面,必须保持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致,只有这样,那才是对的。行善举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懈的付出和善巧方便的行动,这样才能影响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最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现世成就极乐净土。

三宝弟子慧圆写于佛历2555年1月28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