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水晶宫的立体照片

∵这是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期间,地球上最早一批发烧友们拍下的水晶宫照片,也是花了点银子的——不仅因为这是最早的立体照片,还因为摄影术的发明真的跟银子有关。1838年,法国人尼埃普斯和达盖尔通过十几年的探索,联合发明了发明了用碘化银曝光、用水银蒸汽显影、最后用食盐定影的银盐照相法。1839年8月19日,法国***宣告了这项伟大发明的诞生。从此,用颜料的画家,遇到了花银子的摄影师。水晶宫世博会,就是双方角逐的最初战场。

摄影术不普及的年代,画家们占据了“图像权”

∵看这幅彩绘画,描绘了观众们参观1851年世博会的蒸气农机展台。顺便说一句,我查了这家农机商的下落,发现它今天仍旧是世界领先公司,还多种经营呢。好,回到这幅画,150多年过去,画面细节仍旧生动逼真。再看下面的银盐钢版照片,岁月痕迹斑驳不堪,雕像的细节湮没在氧气对照片的腐蚀痕迹中。所以,当时的画家们对哼哧哼哧扛着笨重相机、大黑布蒙着头的摄影“潮人”们,很是不屑一顾:就这种糊里糊涂的银盐版子,充其量就是化学家的大玩具,还想流芳百年?!

早期银盐技术的缺陷,让流传至今的水晶宫影像被岁月侵蚀

∵水晶宫时代,勇于尝鲜的摄影师们要拍摄一张照片,颇费手脚。光是让涂上碘化银的金属板曝光,就得花上大约半小时。上面这张铜版照记录了水晶宫内的雕塑与大树,也只有这些“稳重的朋友”,才能30分钟保持同一姿势。

在当时,拍张照片可是大费周折

∵两台出现在照片前景里的相机笨重巨大,需要木制三脚架的支撑,背景则是不会动的雕塑。那时候,博物馆的静物、大自然的风景,以及愿意被固定在特制靠背椅上的人,成为最佳拍摄对象。请看下面这张照片里的水晶宫,房顶上飘扬着万国旗,可惜都是模糊不清。

万国旗飘扬在水晶宫

∵在第一届世博会圆满落幕后,博览会组织者“还园于公”,把水晶宫拆除迁建到伦敦郊外。现在流传的很多水晶宫照片,都是1854年后拍摄的。上面照片里开始出现人的身影了,两位绅士倚在水晶宫正在重新搭建的栏杆上。呵呵,只能倚着,银盐涂得再厚,曝光时间也不能短。距离简便易用的照相机出现,发烧友们还有些年头好等呢。

正在迁建的水晶宫,摄于1853年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应该知道了,照相技术越来越发展,胶卷上的银盐越来越灵敏和稳定,直到出现了1/8000秒的快门速度。下面这张照片,拍的是正用胶片相机拍摄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遗址的现代发烧友。您看,就算到了今天,人手一台数码利器,要彻底告别精美细腻的银盐胶片,恐怕还是遥遥无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