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着名宗教社会学教授罗纳德•约翰斯通在研究社会个体宗教信仰成长的过程中,具体地指出有必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一生下来就能使宗教观念和宗教群体的实践内在化;另一种人是要在其生命的某个时期经受一种皈依的过程才能实现宗教信仰的内在化。把这两种区分运用于我国的具体情况,前者可以指具有家庭信仰,从小受洗的基督徒,后者则是后天皈依基督信仰的基督徒。社会学中称其为“先赋的基督徒”和“自致的基督徒”。照此划分,本研究选定的25位大学生基督徒中,自致的基督徒有16位,先赋的基督徒有9位。自致的大学生基督徒其信仰都发生在大学期间。当他们在讲述信仰历程的时候,总喜欢回忆起在某个时间结点上与基督教发生的“亲密接触”。这一个个记载着“亲密接触”的鲜活故事通常都从他们所遭遇的人生危机和挫折开始。

1.遭遇危机是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重要契机

人际关系危机

A,博士在读,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属于社会精英阶层。信教时间:大学本科。在友好的氛围中,A讲述她如何信仰基督的经历:

大学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些基督徒,但我对上帝一直怀疑。我跟上帝祷告,上帝呀,如果你是真的话,我希望你现在就能够改变我的生命。当时我和寝室同学的人际关系不是很好。但自从那次祷告以后,我发现我和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好了,就好像加了一种调和剂在里面。突然有一天,我很惊讶地发现,我会很主动地去关心他们。快放假了,有一次我主动送一个同学去车站。她的火车正好晚点了,我陪着她在火车站等了四五个小时,心理一点焦躁、浪费时间的感觉都没有,就是心甘情愿地帮助她。我非常感动于自己的改变,是上帝改变了我的生命。

A所叙述的经历对很多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调查问卷显示(本文中的调查结果均来自于笔者对上海大学生所做的《青年与基督信仰》问卷调查以及对上海大学生基督徒所做的《基督徒宗教认同》问卷调查),有21.9%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遭遇过人际关系危机。大学生离开家庭,来到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首先面临的适应问题就是如何与人相处。如果说,中学时代,同学之间的交往更多局限于教室和课堂,那么大学阶段的交往则更多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随之产生的人际冲突也更为频繁。大学生之间因为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原因带来摩擦,需要更多地相互体谅和磨合。年轻的学子们缺乏社会经验,人际交往成为他们的重要障碍。一方面,大学生在这样的摩擦中不肯屈服,骄傲地选择以自我为中心的独处;另一方面,在自我的中心里面,大学生面临无限的孤独与无助。为了应对这种孤独焦虑,有的大学生潜意识地选择了个人主义的孤独,将个体的灵魂交给了书籍等私人化的物质载体,从而割断了人际网络的纽带。然而,选择孤独只是逃避现实的表现,并不一定能平复内心的冲突和渴求。对绝大多数个体而言,依靠群体归属才是摈弃孤独的最好方式。

A说,跟基督徒在一起了之后,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些东西吸引着自己。是特别的、与众不同的东西,这个东西别人身上是没有的。她非常羡慕他们身上的这种东西,很愿意和他们在一起。这种特别的东西可能正是基督徒群体的那份平和、友爱和互助的精神,A在身边的同学群体中没能获得的归属感,基督徒群体给予了她补偿。

竞争与压力危机

B,博士在读,性格温和。信教时间:大学本科。她的信教经历呈现出不同于A的另一面。

大一的时候我们寝室里全是用功学习的。大家竞争很激烈,一开始跟仇敌一样。当时我心里特别郁闷,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甚至觉得自己心理不正常。我从小到大不嫉妒人,但这时有了嫉妒心。寝室里的同学天天追问彼此去哪里学习了,其实是想盘问人家,怕人家多学了什么。大家都掩饰说自己去玩了。我心里很瞧不起他们的做法。但是有一天,他们问我去哪里了,我只比他们好一点,我说,我今天去教室了,但是一整天都趴在桌子上睡觉。其实也是在骗人,我也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们卷入了,我怀疑自己怎么会成了这个样子。有一天,快考试了,我在学校散步。走过来两个美籍华人留学生。我只是随手画了个十字架,他们立刻很兴奋,一个劲儿告诉我真的有神,神创造了世界。我听了觉得非常可笑,但是因为当时面临的环境的缘故,我并没有完全的排斥。

B的访谈中,大学遭遇的过度竞争所带来的心理危机成为了她日后信教的契机。由于她当时所在的系是理科基地,分为基地班和普通班,成绩排名靠前的可以进入基地班,会对以后的考研带来很多“好处”。在这种“好处”的刺激下,同学之间近乎“恶性”的竞争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拉开了序幕。或许她的经历有些特殊,但对于那些顶着“天之骄子”的光环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在高手如林的大学中如何保持自己已有的优势常常成为困扰他们的问题。随着大学生数量的逐渐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与日俱增,今天的大学生再也不满足于“六十分万岁”了。虽然,对大学生的考评机制一再提倡综合考察,但实际上,学业成绩在学生的衡量标准中依然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优秀奖学金、直升研究生等机会都是建筑于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基础上,这必然刺激了大学生之间的学业竞争。大学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这更强化了他们的自我要求。每学期期末一次的考核方式,让同学对彼此之间的学习水平不甚了解,很有可能加剧彼此的猜忌防范之心。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37.2%的大学生遭遇过竞争危机。

失败危机

C,硕士在读,开朗活泼。信教时间:大学本科。C把高考的失利称为人生的第一次挫折。

我高考那年考的分数还是蛮高的,我觉得应该是人生的第一次挫折吧,那时候报W大,也没差几分,结果去了H大学,就是一般的大学,那时你会发现社会好像有一些不公正在里面。大一的时候就总觉得自己很厉害,总是逃课看书,思考人生,开始从基督教信仰中找答案。

相对于C学业上遭遇的危机,D所遭遇的则是生活中的挫折。D是一所着名大学理工科的研究生,已经获得提前攻博的资格。他讲述了信仰过程中的经历。

我很喜欢骑车,有一次骑车出去摔得很惨,很多地方摔破了。回来以后有基督徒朋友就对我说,如果你相信上帝,那么上帝就会保佑你,就不会出这种事情,这是对我的第一个冲击。接下来一段时间,我自己个人也遇到一些问题,感情上受到很大的打击,后来又大病一场,人很虚弱的时候就开始思考,他们再跟我这么一说,我就彻底相信了。当时就是有一个情绪的低潮。说来也很神奇,后来我骑车再也没有发生过事情。

D信仰的经历可能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信仰基督徒之初的状况。不少大学生在信教的时候都基本上处于情绪低落、想要有所寄托的状态。D承认,这样的信仰动机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大学生遭遇危机的时候,他们为何选择了通过信仰基督教为其消灾灭祸、度过难关呢?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教育在支持和帮助功能上的弱化呢?

信仰危机

E,硕士在读,善于交流,信教时间:大学本科。

我一开始也不是真正信。一直到了我大三的时候,我隔壁寝室的一个女孩子,和我关系很好的,她跳湖自杀了。她留了一封遗书,里面说,她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生,她自己没有价值。实际上,那个女孩子是很出色的。一个月之后,我们系的团支书,一个也很优秀的女孩子,一个人去了××(一旅游城市),从那里跳下去。一个月之内,在我们专业里面就出了两件这样的事情,而我们的老师还一直在说,我们这个专业是精神家园,因为我们学中文历史的,特别具有人文关怀,这就让人很迷惑,我们学了那么多的知识,好像懂了很多道理,为什么心里还是空的?还有那种不满足感?后来我越来越向这个信仰靠拢的时候,发现这个信仰给我更大的一个支撑,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真正信仰上帝了。

“空虚”、“失落”是被访谈者引用频率比较高的词汇。在问卷调查中,有25.9%的学生承认在大学期间曾经遭遇过生命的失落感。这似乎有些让人难以想象。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刚刚在千军万马的高考中杀出重围,应该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为何遭遇了强烈的失落感呢?环境的改变是重要的原因。

在大学生活逐渐展开之时,“大一学生”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发生了突变。在大一学生的心理上,高考的投影并未散去,高考所规定的价值与审判标准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他们的生活。在整个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他们都曾被一个巨大的目标所吸引,那就是考大学,考好大学。这是被家庭、学校、社会所普遍认同的主导价值,颇具合理性与正当性。学生对这个目标倾注全力追求,从而构成了他们意义世界的全部。他们为高考全力打拼而无怨无悔,但事实上,个人对上大学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缺乏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与人生远景规划,甚至很少考虑上大学是为了什么。而一旦进入大学,“高考”这个宏大的目标便成为“过去时”,考研、就业还很远,而现有的目标与期待无一能担负起生命与生活的意义。高中时代原有的生活平衡与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被完全摧毁了,大一学生原有的意义世界已不复存在。过去,“我”是为高考、为大学而存在和忙碌,“我”是身在弦上、不得不发地奔向大学之门的利箭。而一进入大学,弦松了,穿过目标的箭头又将射向哪里呢?

一方面大学生面对迷茫,需要寻找角色定位;另一方面,大学的自由环境为大学生思考人生意义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的教义很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基督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吸引正是“趁需而入”。

上述种种危机状况的描述并不能囊括大学生信教过程中所遭遇的所有危机,但却是本研究中所发现的最具典型性的危机类型。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让大学生找不到自身在群体中的位置,或者说,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应该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一片迷茫,无法自处,造成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之所以无法完成自身定位,与大学生所面临的责任模糊有关系。大学阶段,自身应该承载怎样的责任,树立怎样的目标?是以分数、荣誉、奖励为己任,还是以求知求真为根本?选择的过程必然会面临得失的比较,由此产生强烈的“我应该怎么办”的心理冲突。这些冲突的汇总,必然导致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反思和追问,强化或者动摇原有的自我认同。本研究发现,大学生信仰基督的过程,是伴随着对自我认同质疑和动摇的过程。传统的宗教心理学也强调“心理紧张”与宗教信仰的关联性。例如威廉•詹姆斯认为皈依主要是由于心理上的剧烈痛苦、混乱、绝望、冲突、罪恶感和其他类似的心理困扰而引起的。大学生遭遇危机是信仰基督教的契机,但并非是直接原因。他们通常是在危机的诱发之下,通过对基督教长时间的深入了解之后才皈依。在这一过程中,认知的推动成为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另一重要力量。在对大学生基督徒的问卷调查中,在回答“您最初接触基督教的动机是什么?”时,有39.2%基督徒选择了“寻求真理与智慧”。思想和认知对大学生信仰基督教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对普通民众的影响。

2.认知上对基督教的理解和接受是推动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重要力量

大学校园被人们称为知识的象牙塔,思想的圣殿。青年人告别压力沉重、生活枯燥的高三生活,刚一步入校门就被自由的学术氛围所吸引,开始有机会思考人生。大学对西方文化的广泛介绍为大学生了解基督教提供了渠道。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接触基督教正是从《圣经》开始的。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引发了大学生对圣经的关注,通过对圣经的阅读,了解基督教的教义,这种求知欲对接纳基督教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学生基督徒的思想和认知不仅仅停留在“文化兴趣”层面,在接触信仰的过程中,他们的认知追求逐渐衍化成不断的质疑和论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