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假借语言对真如进行描述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佛法和量子理论虽然同样认为“真空不空”,但佛法要比自然科学认识的更加深刻和具有内涵。

佛法认为真如是“实相无相”的。

所谓“无相”:是指真如无形无相,形似虚空弥漫虚空。

所谓“实相”:是指真如一方面作为物质的本源,世界的本体,永恒不变,如如不动;一方面她又是自足的,本身具足一切,可幻化万物,除了真如之外,佛主在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因为人生活在四维时空中,所以在人认识中的“虚空”是一种“假真空”,是一种“相对状态”,是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虚空。而真如作为“绝对状态”是时空的本源但并不具有“时空相”。“华严经:世界之初,先成虚空。”是说时空由真如幻生。因真如作为绝对状态是没有“时空相”的,所以在所谓“时间”上佛主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而在所谓“空间”上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我们反复强调“自然的真理和人生的真理本质上是同一的”,所以佛法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和描述是为了说明人生的真理。宇宙实际上是“全息”的,即“部分包含整体”,就象从人体上任意取下一个细胞就包含了整个人的全部遗传信息一样。所以人与宇宙是相通的,其本体是同一的,人的“自性”就是宇宙的“真如”。六祖慧能在坛经中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慧能想要说明的就是众生皆有佛性,皆有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就是真如,并具有真如本体的一切特征(本自清净、本无生灭、能生万法)。佛教也称自性为“如来藏”。也就是说“如来藏”就是人真正的“精神家园”。但是因为自然科学无法证明也无法否定如来藏的存在,所以从现实的角度如何印证如来藏的存在呢?佛主在2500年以前就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佛法,直到现在,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才逐步地印证佛法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那么在2500年前,在科学和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条件下,佛主怎么会拥有这样的大智慧呢?佛主的大智慧从何而来?佛主是如何洞悉世界奥秘的呢?多心经:“以天眼照见五蕴皆空”;大般若经:“世尊从三昧起,以天眼观世界……出大光明,遍照三千世界”。就是说佛主本身就具有大智慧,具有“以天眼观世界”的能力。可是为什么佛主本身就会具有这样的大智慧呢?这是因为“坛经: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即佛主在自证、自悟“如来藏”后“转识成智”拥有了洞悉世界的大智慧,而反过来也就是说实际上“佛主已经以自身的大智慧作为现实的例证证明了如来藏的存在”!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疑问:难道佛经上写的就一定是真的吗?佛主就没有可能对世人说假话吗?对此疑问,佛主在金刚经中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并且为了警醒众生,佛主在涅磐后留下肉身舍利,“多心经:舍利子,不生不灭”,因相即是非相,故此肉身舍利子非舍利子,是佛主用以暗示、警示、开悟众生之用,可叹世人愚昧,大都未能理解佛主的这一良苦用心。

既然众生皆有如来藏,为何众生依然是众生?坛经: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成佛。人因为生存的压力、名利的欲望、情感的困惑,特别是对客观世界的不识不解,因此在心灵深处各种烦恼、欲念、困惑犹如厚厚的尘土覆盖在本性之上,使自己迷失了自我,迷失了自性。如要找回自我,明心见性,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就必须对我们身处的客观世界有正确的认识。

那么客观世界到底是什么?如何来看待现实存在呢?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康德认为自然科学中朴素唯物主义所承认的真实客观世界首先意指直接的感性对象,人是通过感性“对象”来认识世界的,从认识上来说“对象就是存在”,而对象都是相对的,人的理性和科学的理性是无法认识绝对的,但真实的客观世界是绝对的,而绝对不可知,所以真实世界是不可知的。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客观世界虽独立于人类思想而真实存在,但客观世界的模样却是认识主体通过受控实验所感知的,并通过科学理论加以系统表达,可以说客观世界的模样要由人类的科学理论说了算。因此就认识的逻辑而言,没有所谓独立于人类认识的客观实在。量子理论中的观察渗透理论认为:纯粹客观的观察从来就没有过,科学家总是带着某种思想的有色眼睛来观察事物,他们只能看到他们想要看到的事实。例如关于粒子的“波粒二重性”,我们看到的粒子有时呈波动性有时呈粒子性,那么粒子的真实客观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只能说粒子的真实状态是不可知的。既然真实的存在是不可知的,所以在人类的认识中,所有的客观都是“主观中的客观”。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只是“我们的宇宙”,真实的宇宙并不是“我们的宇宙”,真实的宇宙只是通过我们的宇宙来展现自己而已。通过前文对世界本源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无论是佛学还是量子理论都认为世界的本质是虚无,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对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做一个结论性的概括:“现实世界是不可知的,其本质是虚无”。因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虚粒子构成的,世界的产生过程也是一个由虚到实的过程,所以佛主在金刚经中说:“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就是说如果世界确实存在,那么也只是由虚粒子聚合而成的一种虚相而已。我知道很多人对佛主的这种说法带有疑问:即使现实从深层次来看是虚无的,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世界却是“具体而坚实”的呢?其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因为现实世界不可知;一方面是因为人被感观性所蒙蔽。佛教称人的感官性为“六识”,六识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并经处理形成人内在的感官世界。为什么说人是被六识所蒙蔽呢?这是因为现实是多层次的,有更多更深的层次是人的六识无法感知的,六识只有能力对现实的浅层次进行感知,并且也只能感知浅层次的部分信息,大脑将浅层次的部分信息通过生化方式和数学方式进行处理形成内在的感官世界,并在感官世界中建立起“坚实的现实”。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现实并非现实,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我们内在的感官世界而已。而人正是被这种远离现实,远离现实本质的感官世界所蒙蔽和迷惑,才自迷本性。正因如此,佛主才会在金刚经中告戒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当我们对现实世界有了本质的认识之后,我们知道要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自见如来藏,就必须做到“破相”,即“见诸相非相”。那么如何做到“破相”呢?金刚经作为“破相”之经,佛主于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这里“住”指执着,欲望;“心”指清净无相之心,即如来藏。要做到“无所住”当然是十分困难的,当我们从自然科学、哲学和佛学的角度去看现实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虚无”;但当我们从社会的角度去看现实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无奈”,我们毕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思想家,更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向现实的无奈低头。因此“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回归我们精神家园的过程注定是漫长而痛苦的,注定是一个灵魂苦苦挣扎的漫长过程,但也正因如此,人生才有了意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人生应该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忘却自我,净化灵魂,回归本性”的过程。

二、自然科学和佛学是探索自然的两个相反方向:

自然科学对世界的探求其方向是“向外”的,而佛学则是“向内”的。佛学认为“诸法唯心造”,当明心见性后,世界自然也就真相大白。无论是“向外”还是“向内”都是我们探索世界、认识自我的两个必然的正确的方向,但是自然科学在“向外”探求的同时却忽略甚至否定了“向内”的探求方向,自然科学和人文的分裂无助于我们彻底地了解世界,而绝对状态的不可认知,注定了科学的局限性,也注定了到达世界真相最终彼岸的只能是“向内”的探求方式而不可能是“向外”。我们并不是反科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科学的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并没有觉得内心因此而变得更轻松,相反随着科学的发展竞争也在加剧,人的内心压力也在随之加剧。当科学的发展已经逐步伤害到人的心灵的时候,我们应该对探求世界的方向进行深刻的反思。

要认识科学的局限性就有必要了解霍金的奇性定理。奇性定理预言有两种奇性:一是恒星坍缩形成的黑洞视界里所包含的奇性;二是宇宙大爆炸开端处的奇点,那时我们宇宙时间的起点。从开端的奇点处膨胀的宇宙正好是恒星坍缩形成黑洞的相反过程。奇性定理说明时间是有限的,有起点和终点;时空中断的奇点是一种真空的绝对状态,奇点是因果性和科学预见性失效的地方,这就是说科学规律自己证明自己在这些地方不成立。霍金虽然引入了“虚时间”的概念试图解决“奇点困境”,但“虚时间”只是一个纯数学概念并没有实质性的物理意义。奇性定理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科学的局限性,也在提醒我们在“向外”探求世界的同时,更不要忘了反观自心,因为人的自性就是宇宙的自性,只有真正地了解我们自己,回归“如来藏”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真正地了解这个世界。

相关文章:佛学、科学、人生三者的关系(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