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临济峻烈、尚直截的禅风相比,曹洞家风细密、贵婉转。作为曹洞僧人,永寿法师秉承了这一家风,这在大佛禅院的建设中得到了体现。大佛禅院宏伟壮观、大气磅礴,与峨眉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地位相应;但另一方面,大佛禅院的建设又非常重视细节,永寿法师经常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在设计、选材、施工时,他都亲历亲为,严格把关,细致入微。“大佛禅院是永寿法师一手操办起来的,从禅院的构思到建设,他一直是整个过程的参与者与追踪者。为了能随时了解禅院的建设情况,他搬到工地来住,只要没有事情,他就呆在工地上,每天在工地巡视……”∵【注5】。禅者,定也!永寿法师二十多年如一日,心注一境,“以工场为道场”,止观双运、福慧***,为曹洞禅法中兴、为普贤道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当代峨眉山普贤道场建设理念的教理内涵

如上所述,“三个中心”理念主要来源于《华严经》及华严宗、曹洞宗,有深广的教理内涵,笔者不揣冒昧,抛砖引玉,作一初步梳理,以就教于方家。

1、《华严经》及华严宗的“法界”思想是“三个中心”理念的核心。

《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经典,有着丰富的佛学思想,该经主要发挥辗转一心、深入法界、无尽缘起的理论与普贤行践相一致的大乘瑜伽思想。其后,法藏及澄观以因果、缘起、理事法界为宗旨来解释此经,成为华严宗的共同见解。

《华严经》将一切诸法均看作法身佛的呈现,清净法身充满三界,众生无能例外,一切众生只是清净佛智的体现,众生无一不具有如来智慧。

在《入法界品》中,华严经明确将深入法界与顺随法界看作菩萨修行成佛之路。法界的含义一般有二,一虽泛指宇宙的万事万物,二是指决定事物的本性。法藏将界分为因义、性义、分齐义。将法界合称,即可看出法界有三义:一是法因,指成佛之根据即佛性;二是法性,指事物的本性即空性;三是法相,指具体事物的界限、差别相及事物的外在形状。《华严经》将法界看作成佛之因,并将其看作佛之境界及佛果,因此将以上看似有所分别的层面圆融起来强调整深入入法界,随顺法界。

笔者认为,“三个中心”理念就是对普贤道场诸要素的圆融,这里有两个层面,一是理事圆融,二是事事圆融。普贤菩萨是佛法之理的象征,又是佛之定力的象征,《华严经》又赋予他十大愿救序度众生的悲行。其三昧称为“一切诸佛毗奴遮那如来藏身”,蕴含了一切诸佛法身所有的神通之力和功德智慧,其法力与如来无别。贯串于华严这一精神始终的就是普贤十大愿。因此,峨眉山作为普贤道场,此处之理,应是普贤菩萨之象征及精神,即理德、定力、行德;此处之事,即指峨眉山山体、峨眉山佛教寺院。

在理事圆融方面,事理本来不二,必须依理成事,因事显理。一方面,峨眉山的自然、文化皆是普贤菩萨精神的体现和象征,是普贤精神的物化和落脚点;另一方面,峨眉山诸有形要素以普贤菩萨的精神为本体、本源,峨眉山与普贤菩萨精神为理事、本末之关系,不一不异、圆融不二。峨眉山佛寺星罗、秀甲天下,皆是峨眉山历代高僧植树造林、建寺造像,精勤实践普贤行愿精神的结果,因此,峨眉山山川、草木、寺院、文化诸“事”,无一不体现了普贤菩萨之“理”,显示出理与事互融无碍之法界。

在事事圆融方面,构成普贤道场诸要素皆有体有用,虽各随因缘而生,但皆因依普贤之理为体,虽看似诸事相对,然多缘互为相应成就一缘,且一缘亦助多缘。峨眉山为普贤菩萨有形之金身,乃“三个中心”之所依;而峨眉山之为普贤菩萨金身,又赖峨眉山僧众对普贤菩萨的精勤实践,而僧众又以“三个中心”依止。因此,“三个中心”理念中的“三要素”诸缘交涉、相即相入、圆融无碍,这样,峨眉山全山皆普贤之理的体现,在峨眉山践行普贤之理,即可得菩萨加持,证入华严藏庄严世界海。

2、对《起信》及曹洞禅法思想的吸收

诸法皆具“三大”是《起信》的重要思想。《论》曰:“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笔者认为,作为普贤道场峨眉山亦具此体、相、用“三大”,此三大相互圆融无碍:体,即“一座名山”,可分为无形之体与有形之体,无形之体为普贤之“理”、峨眉山诸要素皆依此“理”而存在,有形之体为峨眉山山体,可视为普贤菩萨之金身;相,即“三个中心”、峨眉山自然之风貌及人文之景观,包括青山翠竹、佛寺造像,皆为普贤菩萨之相;用,“三个中心”所发挥的朝圣、修持与文化教育功能,此为度化众生之手段,以实现佛教普度众生的终极目的,体现了大乘佛教“解脱不离世间”的路径。

笔者认为,建设理念也是“理、事、行”三要素的圆融。“深入法界”是《华严经》主旨之一,也是佛教宗教实践的纲领,其含义是显示自身“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并证入诸佛之世界,同时深入众生世间以实现救度之功德。在《入法界品》中,文殊的“信、解、智”与普贤的“理、事、行”相对,构成了文殊之“智”与普贤之“行”,“智”与“行”是圆融不二的。构成“智”、“行”之三要素是圆融的,对于“理、事、行”,澄观说“理若无行,理终不显。依体起行,行必称体。由行证理,理无行外之理。由理显行,无理外之行故。随即所证,无不具,一证一切证故。见普贤一毛所得法门,过前不可说倍。又是即体之用故,毛孔法门缘起无尽。由是普贤三事涉入重重。”∵【注6】而“三个中心”理念体现了峨眉山僧众“入普贤地”之愿与“深入法界”之行,普贤之“理”在这里可看作普贤无形之“体”,是理念中诸要素之依凭;“事”即普贤之有形之“体”(峨眉山)与“三个中心”;“行”即指峨眉山僧众对普贤行愿的精勤实践。以上三者,圆融无碍。

对于“三个中心”,永寿法师有多种表述。他认为,如果把峨眉山比作人的身体,结合佛、法、僧三宝,按功能特点,还可作进一步的划分:以金顶华藏寺为代表的高山段寺院表征普贤菩萨的头,为朝圣中心,代表“佛宝”;以万年寺、洗象池为代表的中山段寺院表征普贤菩萨的心脏,为修学行持中心,代表“法宝”;而以大佛禅院、报国寺为代表的低山段寺院表征普贤菩萨之足,为文化、教育中心,代表“僧宝”。“佛、法、僧”三宝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最核心的要素,永寿法师十分重视三宝和合,在2008年12月参访南京毗庐寺举行的座谈会上,他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佛、法、僧三者结合的有机整体,佛教寺院僧团是文化遗产中活态的遗产,对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加持的作用,三者也应同等重视。“可以认为,永寿法师提出“三个中心”的峨眉山普贤道场建设理念,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三宝”和合。

建设理念的形成还从曹洞宗禅学思想中吸取了营养。曹洞宗特别重视真如本体和现象世界之间的关系,并从理事交涉的关系中提取出“君臣五位”说,用“偏正回互”理论阐述其体用关系、理事关系,以表达曹洞宗“道合君臣,偏正回互”的世界观。所谓正位,是君位,含体、空、理,指本来无物,唯真如是本位。偏位即臣位,含用、色、事,指万物有事相。偏中正,即臣相君,指唯见真如,不见事相,舍事入理,摄用归体。正中偏,即君视臣,指唯见事相,不见真如,背理就事,从体引用。兼即君臣合道,指将体用、真俗、事理、净染统一起来,正偏兼带,事理混融,内外和合。在“三个中心”理念中,“正位”即普贤之“理”,“偏位”乃理念中之三要素,只有“偏正回互”,“兼带”、“君臣道合”,最终才能克服各种片面的认识,使峨眉山佛教诸要素由事见理,即事而真,事理圆融,混然内外,和融上下,达到于行者修道入于法界、于道场建设圆满殊胜之目标。

3、∵“三个中心”体现了山林佛教与都市佛教的统一。

山林佛教的形成是为了能更好地将精力专注于修行,必须抛却一切世俗事务的干扰,因此修行者有必要避开人群聚居的热闹之处,隐居于山林,同时,由此而发展起来的中国佛教农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态。但是“普度众生”就需要修行者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能脱离众生而修行。这种人世精神和济世情怀决定了大乘佛教、特别是当代中国佛教应当适应都市生活。

城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人口聚居的地方,佛教信徒和护法也相对比较集中。都市佛教贴近社会,能最大限度接近民众,从而在社会上产生更大的影响,直接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这符合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宗旨。

“普度众生”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目的,这是大乘佛教“动”与“向外”的需求;但修行者也有提高自身佛学素养与修行境界的内在愿望,这是修行者“静”与“向内”的需求。这两者之间并无矛盾,因为前者是目的,后者是基础;后者的价值在前者得到体现,因此,以追求个人解脱的山林佛教与以普度众生为目的的都市佛教应当是相辅相成、圆融一致的。

历史上,峨眉山佛教属山林佛教,因为绝大多数寺院均建于峨眉山深山之中,僧人专注于禅修,与外界接触不多。这种状况显然不符合新的历史时期对于佛教的要求,而大佛禅院的建成,则使这种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大佛禅院的建成,使峨眉山佛教寺院的区域和布局得到调整,并使峨眉山市与峨眉山“山寺一体”、“山城一体”,成为普贤道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峨眉山“朝山起点”;大佛禅院的建成,弥补了峨眉山市区无一座完整寺院的缺憾,重塑了峨眉山这座以佛教文化为底蕴的城市形象;大佛禅院的建成,为道济群生、庄严国土提供了一个无上道场,也为广大信众、游人提供了一个游览、观光、接受佛教文熏陶的场所。因此,“三个中心”的建成,使山林佛教与都市佛教的融合在普贤道场得到实现,这是当代峨眉山僧众对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峨眉山普贤道场建设理念的实践

在普贤道场建设理念形成后,佛协依据这一理念对普贤道场建设作出了总体规划,围绕普贤精神这个核心理念,彰显普贤精神,集全山之力进行道场建设,使这一理念在现实得得到实现。

1、建设普贤道场品牌的新标志,表达新时代峨眉山普贤文化新理念

在峨眉山漫长的发展史中,建立了许多标志性的建筑,如宋代普贤铜像,明代万年寺砖殿、金殿、清代报国寺,都成了峨眉山的名片。但清代以后,由于峨眉山佛教的衰落,近四百年全山没有新的标志性建筑的诞生,导致吸引力下降,新鲜性降低,震撼度缺乏,这对提高峨眉山在国内的知名度、弘扬普贤文化非常不利。特别是近年来,普陀山修建了观音青铜圣像,无锡修建了灵山大佛,海南有南海观音,更使峨眉山僧众产生了建设普贤道场新标志性建筑的紧迫感。

“云上金顶,天下峨眉”。金顶是峨眉全山的象征,为了改变金顶佛教氛围不够浓郁的缺憾,塑造一个真正的佛教名山之顶,佛协根据《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十大愿”,特别是“恒顺众生”、“普皆回向”两大愿的含义,决定在金顶新建一尊全世界唯一的、高48米的十方普贤菩萨坐相。历时两载,圣像于2005年建成,整尊圣像从设计造像理念、结构造型、视觉效果看,可称是世界佛教造像史上的巅峰之作,完善地展现了普贤菩萨的神圣和道场的庄严。经2006年6月18日隆重庄严开光后,十方普贤圣像耸立云霄,光照大千,满足了信众和游客朝圣的需要。该像的建成,不仅全面提升了峨眉山在中国佛教名山中的地位,把峨眉山建设成了世界着名的佛教朝圣中心,也有利于提升中国佛教文化在全世界的形象和普贤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段玉明教授认为:“就峨眉山佛教文化而言,此像的建成应是一个了不起的发展,其意义可与宋代的普贤巨像、明代的万年寺砖殿等等相提并论。几百年后回望今天,‘十方普贤’巨像或许将是今天留给峨眉山的一个闪光亮点。”∵【注7】

【注1】施言:《永寿法师心中的结》,《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第3期

【注2】施言:《永寿法师心中的结》,《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第3期∵【注3】印光:《峨眉山志》卷五,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1997年

【注4】参见惟慧:《永寿法师与峨眉山普贤道场建设》,《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第4期∵∵

【注5】施言:《永寿法师心中的结》,《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第3期

【注7】澄观:《三圣圆融观门》,《中国佛教思想资料汇编》第二卷第二册∵【注7】段玉明、吴开婉:《面对遗产:我们手足无措——关于峨眉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换位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