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国学者研究丝绸之路的背景与机构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人员、文化和思想交流的一条大动脉。在海上丝绸之路大举开通之前,陆路丝路东起中国,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波斯社会,一直通向希腊-罗马世界。丝路输送的并不仅仅是丝绸,而且从时空和交易额方面综观全局,丝路上的丝绸交易所占比例甚小。从狭义上讲,文化交流实际上与物质交流平分秋色,甚至还可能有过之;从广义上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那样:“丝绸之路是对话之路”。由陆路丝绸之路又衍生出了诸如“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草原之路”、“皮货之路”、“茶叶之路”、“沙漠之路”和“骆驼队之路”等形形色色的名称。虽然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之科学性和历史真相,尚有商榷余地,但它们在中外关系史上的作用却不容置疑。

“丝绸之路”的提法,最早是外国人的发明,后来又被中国学者认同和采纳,现已成为一个国际通用学术名词,远远地超越了“路”的地理范畴和“丝绸”的物质范畴。最早提出“丝绸之路”的是普鲁士舆地学和地质学家、近代地貌学的创始人、旅行家和东方学家李希托分(FerdinandvonRichthofen,1833—1905年)。他于1860年曾随德国经济代表团访问过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在他死后才陆续全部面世的5卷本巨着《中国亲程旅行记》(1877—1912年)中,当他谈到中国经中亚与希腊-罗马社会的交通路线时,首次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一名便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流传开了,而且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其外延也越来越大。甚至成了中西乃至整个中外多领域交流的代名词。

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片交通路线网,从陆路到海洋、从戈壁瀚海到绿洲,途经无数城邦、商品集散地、古代社会的大帝国。来往于这条道路上的有士兵与海员、商队与僧侣、朝圣者与游客、学者与技艺家、奴婢和使节、得胜之师和败北将军。这一幅幅历史画卷便形成了意义模糊的“丝绸之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唐代的景教、元代的方济各会会士)以及西域的巫教———祆教、摩尼教、犹太教等,都是经这条路线传入中国的。中国早期的养蚕术、造纸术和印刷术、治国良策、伦理道德和自然科学的无数内容也是经由该路传出去的。

欧洲的汉学研究最早是由几个航海大国发起的,如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等国。但是法国人很快就成了执欧洲乃至整个国外汉学之牛耳者。法国于1814年12月11日在法兰西学院创设了国外的第一个汉学讲座。汉学从此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西方大学的圣殿,这就是“汉语与鞑靼-满语和文学讲座”,由27岁的雷慕沙(AbelRémusat,1788—1832年)执掌教席。雷慕沙于1825—1829年出版的4卷本《亚洲论丛》中,有关高地亚洲语言和历史的精辟论文占有很大分量。其遗作《法显传·佛国记》的译注本于1836年面世,书中几乎荟萃了当时国外有关西域史的全部知识。1906—1908年,伯希和从敦煌和西域劫回6000余卷5—11世纪的汉文、藏文、回鹘文、粟特文、于阗文、吐火罗文、梵文写本与其他大量中世纪文物。它们成了法国研究西域和丝路的珍贵资料。1920年3月,由法国总统和中华民国总统共同赞助,利用“庚子赔款”在巴黎创建法国汉学研究所。该所在长期独立运行后,于1959年划属巴黎大学,1968年最终划归法兰西学院。该所除了从事教学、科研、图书工作之外,自1932年起陆续推出一套代表法国汉学研究最高水平的著作《法国汉学研究所文库》,现已出版名教授们的28部名着。如沙畹(EdouardChavannes,1865—1918年)《汉文三藏中的500个故事与寓言》(1932年),戴密微(PaulDemieville,1897—1979年)的《吐蕃僧诤记》(1952年)和《王梵志诗辑注》(1982年),石泰安(R·A·Stein,1911—1999年)的《***史诗与说唱艺人的研究》(1959年)和《汉藏走廊古部族》(1961年),哈密屯(J·R·Hamilton,1921—)的《五代回鹘史》(1955年),韩百诗(LonisHambis,1906—1978年)的《明代蒙古史料集》(1969年),童丕(EricTrombert,1947—)的《敦煌借贷文书》(1995年),拉切聂夫斯基(PaulRatchnevski)的《元典章》(1937—1985年,4卷本)等,它们均为法国研究西域史和丝路史的世界性名着。

1822年,法国亚细亚学会诞生。这是西方成立最早的亚洲研究学术团体,其会刊《亚细亚学报》已出版近300卷,其中中亚史与丝路史的文章分量最大。法国着名汉学家和西域史学家雷慕沙于1829—1932年,伯希和于1935—1945年曾出任该学会会长,一大批汉学家曾出任副会长。至于领导过该学会的伊斯兰学家、阿拉伯-波斯学家、突厥学家和印度学家则更大有人在。开办于1889年的吉美博物馆则专门收藏阿富汗以东的西域艺术品和文物。法国《亚细亚丛刊》中,也发现过不少有名的有关丝路的论着。

1898年12月15日,根据法国印度支那总督杜梅的命令,创建了法国印度支那古迹调查会,并将这一机构的学术监督权委托给了法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一年之后,又根据1900年1月20日的决议,该机构易名为法兰西远东学院。其宗旨是从事考古勘察、搜集稿本著作、保护古迹文物、研究从印度到日本的整个远东亚洲的语言文化遗产与历史文明。它虽然将重点放在南亚和东南亚,但也关注东北亚和中亚。三条丝路,特别是西南丝路与海上丝路,便成为其重点研究学科。

在考古学方面,从本世纪初叶起,法国远东学院便把在中国考古学的任务委托给沙畹,它也委托给该院第一位寄宿生伯希和率领另一个考察团,这些都成了划时代的事件。沙畹的考察团于1904年在华北活动。他们对汉代墓葬和中世纪佛教雕刻等重要文物进行了系统地勘察和研究(这是史无前例的)。1908年赴西域的伯希和考察团在敦煌得以搜集到6000余卷写本,其古老程度均被断代为公元6—11世纪,四分之三为汉文卷子,四分之一为藏文、突厥文、粟特文和于阗文写本。此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越南境内自汉至唐的所有古汉墓都由法兰西远东学院做了系统发掘,它们都是中国在该国移民地的遗迹。

在史学方面,法国汉学界在此领域中完成的大部分著作都应归于法国远东学院的老成员。

在宗教学和哲学方面,继伯希和于本世纪初有关中国的摩尼教和祆教的著作之后,便是马伯乐(佛教传入中国)、戴密微(中国禅宗)与谢和耐(神会禅师语录、寺院经济)等人对佛教的研究。

在语言和文学方面,首先应归功于伯希和以其奇迹般的学问而写成的语言学著作,主要是历史地理学和中文书目录。

在中国遗产的保存方面,法国远东学院积极地参与了由伯希和从敦煌携回并入藏巴黎国立图书馆的敦煌文书的整理编目和研究工作。法国远东学院的一名原成员苏远鸣(MichelSoymie),自1972年以来最终推动了对这批文献中汉文文书进行编目的工作(今天已完成)和及其有关的研究。这是在国家科研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的范围内完成的,法国远东学院的成员从未停止过参加其工作,陈祚龙、饶宗颐、戴仁(Jean-PierreDrege)(一部精辟论着《写本时代的中国图书》的作者,1991年)、郭丽英夫人(一部有关《中国佛教忏悔文》著作的作者,1994年)、杜丹王(WangToutain,她于1992年出版了一部有关地藏菩萨在中国事迹的颇为惹人瞩目的博士论文)。同样,法国远东学院的研究人员们(马克、劳格文和傅飞岚)也都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由施丹人(KristoferSchipper,他也是法国远东学院的原成员)主持的一项庞大的国际计划,即编写于15世纪中叶形成道藏中的15000部经文的目录。此外,饶宗颐完成并刊布了由莫里斯·古兰携回被断代为623—1119年的388通汉文碑碑铭的拓片,从而使它们得以于1981年问世(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

1989年,由法国汉学家考狄(HenriCordier,1849—1952年)与荷兰汉学家薛力赫(GustaveSchlegel,1840—1930年)联袂创办了东方学刊物《通报》(现已更名国际汉学刊物)。它当时是欧洲惟一的研究东亚的国际刊物。因为《法兰西远东学院学报》创刊于1901年,《德国东方学报》创刊于1912年,法国《亚细亚学报》创刊于1922年。由于先后参与《通报》主编的考狄、薛力赫、沙畹、伯希和、戴密微、何四维(Hulsewe,1910—1993年)均是研究中亚史的名家,所以其中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章很多,尤其在伯希和主政期间更为如此。当然,该刊物也广泛地覆盖了历史、语言、宗教、文学、考古、艺术。但直到20世纪前半叶之前,其重点始终是研究中国与其他地区的关系史。

法国从事汉学研究最早的机构还有高等实验学院、国立现代东方语言学院、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巴黎第三大学的突厥学研究所、法兰西学院亚洲研究所中亚和高地亚洲研究中心、国立科研中心与高等实验学院合办的敦煌学研究组(现更名为“中国写本、碑铭和肖像文献研究组”)、南特大学的蒙古学和人类学研究中心、国立科研中心与高等实验学院合作的藏学研究中心、国立科研中心的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组、阿拉伯世界、伊朗世界、吉美博物馆、中国***考古研究组、卢浮宫学院、喜马拉雅研究中心等。它们都是从事中亚、南亚和丝路研究的机构,形成了法国研究丝路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基础。

二战后的长时期内,虽然法国涌现出一批驰名世界的大汉学家,但法国的丝路学研究的基本形势却不尽如人意:学生人数很少,毕业后就业困难,工具书短缺,特别是没有高学位文凭。60年代中法建交后,法国大学才为中国语言和文明专业设立与英语或德语同等地位的学位文凭,为培养新一代汉学家创造了有利条件。本世纪80年代初,长期对外封闭的丝路中国东段向外国游客打开了门户,而过去对外开放的西段(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却由于战乱又同时被封闭了。故原属西段的游客也大举涌入了东段。在此期间,以“丝绸之路”为名的著作大量涌现,尽管水平参差不齐,但也不乏上乘的学术著作。

二、法国学者对陆路丝绸之路的研究

在二战后的法国汉学家中,首先从事陆路丝路研究的是着名汉学家格鲁塞(ReneGrousset,1885—1952年)。格鲁塞终生未踏入过中国国门,仅有一次利用会议而短渡东瀛。但这位“超级编书匠”却出版了数十部有关中国以及中亚和东亚的巨着。其著作既通俗可读,又有严谨的科学性。他的《从希腊到中国》(1948年)、《蒙古帝国》(1941年)、《草原帝国》(1939年)、《1071年之前亚美尼亚》(1948)等,都广泛地涉及到了丝路问题。他在《中国史》(1942年)中专辟14页的篇幅来论述“丝绸之路”。他深入研究了中国艺术,又在长时间内主持巴黎多家亚洲艺术博物馆,故而对丝路问题既有浓厚兴趣又具有渊博知识。他的另一部名着《沿着佛陀的足迹》(1947年)于1991年再版时被列入到《丝绸之路》丛书中了。

在法国于20世纪下半叶从事丝路研究的学者中,布尔努瓦夫人最具代表性。布尔努瓦夫人(LucetteBoulnois,1931—)毕业于巴黎东方文明语言学院(巴黎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院的前身),1972年在巴黎大学通过博士论文《1950年后中国与尼泊尔的社会经济关系》。布尔努瓦夫人于1963年出版了一本综合论着《丝绸之路》。这是法国出版的第一本真正科学的、具有严格限定意义的丝路专着。书中既使用了丰富的波斯-阿拉伯、希腊-罗马、汉文-藏文及印度古代资料,又使用了近现代各国学者的成果,特别是对丝绸之路沿途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探讨,重点研究的是丝路的历史概况和丝绸贸易史。此书在问世后的30多年间,其法文本先后修订两次重版(1986年和1992年),又陆续被译成德文(1964年)、西班牙文(1964年)、英文(1966年,第2版)、波兰文(1966年)、匈牙利文(1972年)、日文(1966年)和中文(1983和2001年出版的笔者的中译本)等文本出版。全书文笔优美,通俗易懂,是一部终久不衰的国际畅销书。布尔努瓦夫人于1994年在《第欧根尼》杂志发表的论文《天马与龙涎,12世纪之前丝绸之路上的物质文化传播》,也颇受学术界重视。

戴仁(Jean-PierreDrege,1946—)于1988年获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法国国立科研中心与高等实验学院联合组成的中国写本、碑铭和肖像学研究组主任、法兰西远东学院院长,同时又是高等实验学院的汉学教授。他与德国学者埃米尔·毕勒(EmileBihrer)合作,于1986年出版了《丝绸之路,风景与传说》的著作。这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力着,行文虽简练,资料却相当丰富。戴仁又于1988年推出了一本附有精美插图的《马可·波罗的丝绸之路》,我国大陆和***均出版了中译本。书中搜集了13世纪以来西方有关中国图画、素描画和绘画,均为稀世珍品。

雅克·昂克蒂尔(JacquesAnquetil,1932—)纺织世家出身,曾主编过《手工艺》和《创造性的手工艺》等丛书。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下,于1992年客串出版一本《丝绸之路》。雅克·昂克蒂尔于1995年还推出了另一部姊妹篇著作《丝绸之路资料集》。他辑录了丝路上口碑与文字记述、丝路最遥远起源的传说、美索不达米亚织物的残余、丝路之前的中国、养蚕业秘密的泄露、阿契美尼德时代的波斯、柏斯波利斯的粗呢、草原游牧民与丝绸之路、东西方交流的先驱(亚历山大大帝、塞琉西朝人、中国汉代人、安息人和罗马人)等方面的资料,它实际上是为撰写前一部论着而准备的资料集。

阿里·马扎海里(AlyMazaheri,1914—1991年)是法国伊朗裔的中亚史和伊斯兰史专家。他在伊朗完成初级学业后,于1927年赴法留学,此后一直在法国学习和工作,先后在巴黎国家图书馆和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供职。由于他具有阿拉伯和波斯文化的功底,又接受过希腊-罗马文化的培养,所以是最有资格研究丝路的专家之一。他于1983年出版了一部《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此书后来由他亲自译成波斯文在伊朗出版,我国中华书局于1993年出版笔者的中译本。

塞西尔·伯德莱(CecileBeurdeley)于1985年出版了一本《丝绸之路,艺术品的大旅行》。此书主要是论述从希腊时代到15世纪末,丝路上的艺术交流和某些艺术品(其中有许多收藏在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的大旅行。

法国的印度裔学者、吉美博物馆的特派员克里斯娜·里布(krishnaRiboud,1926—)夫人与法国古织物专家加布里埃尔·维亚尔(GabrielVial)合作,于1970年出版了伯希和探险团档案第13卷《吉美博物馆所藏敦煌织物》。这是研究中世纪丝路上织物的一部专着,填补了法国在该领域中的空白。法国的蒙古、突厥和中亚史专家,卢浮宫学院教授让·保尔·鲁(Jean2PaulRoux)的《中世纪探险家》(1985年)详细介绍了1200—1500年间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西方探险家。书中占很长篇幅的一章就叫做《丝绸之路》。作者的这本书与另外两部专着《瘸子帖木儿传》(1994年)和《巴布尔传》(1986年)均为法国有关丝路研究的畅销书。

让·保尔·鲁的有关陆路丝绸之路的代表作,则是他1997年于法雅尔出版社出版的《西域的历史和文明》。这部长达500多页的著作,共分29章,分别论述了西域的地区、人员、草原艺术和宗教、东西方的相会、中国中原人与北部胡人、贵霜人和佛教的胜利、游牧时代、突厥人的霸权、吐蕃王朝的诞生、绿洲文明、大食人的入侵、回鹘人与黠戛斯人、回鹘人的黄金时代、世界性宗教的发展、穆斯林突厥汗国的诞生、各汗国兴旺发达的历史事件、伊斯兰土地上的突厥人、西域的古典伊斯兰文明、成吉思汗、蒙古人的霸权、察合台汗国、瘸子帖木儿、16世纪的西域、帖木儿朝的复兴、1500年的大转折期、伊斯兰和佛教瓜分西域、“黄祸论”的兴起、俄国在中亚的殖民以及近代问题。总而言之,此书论述得虽不太深刻,侧重于宏观综述,但它可以使人们全面地了解丝路沿途诸民族的历史文明,也不失为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畅销书。

研究丝路问题,古代回鹘和突厥民族史是其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法国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具有悠久传统而又成果丰硕,涌现了几代着名大家。我们仅举其中的三位当代代表人物为例。

路易·巴赞(LouisBazin,1920—)是研究丝路上的重要民族回鹘族和突厥族历史的专家。他于1974年通过的国家级博士论文《突厥历法研究》于1991年正式出版。1992年,路易·巴赞的学生们通力协作出了一本《路易·巴赞纪念文集》(此书本应于1990年在巴赞70寿诞时出版,但因故延期),共收入西方突厥学界名流们的40篇高质量论文。巴赞先生自己的论文集《突厥民族,文字与人》于1994年出版,共收入作者48篇突厥语言和历史论文。哈密屯(JamesHamilton,1921—)是国立科研中心的研究导师,曾任巴黎第三大学突厥学研究所所长。他的突厥、回鹘史专着有《五代回鹘史》(1955年),《敦煌回鹘文本〈善恶两王子的故事〉》(1971年)、《9—10世纪敦煌回鹘文献汇编》(1986年)和《9—10世纪突厥-粟特文献汇编》(1990年)。他的20多篇有关回鹘史的论文正在汇辑出版。萨宾·特雷班札(SabineTrebinjac,1963—)是国家科研中心里昂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她是研究丝路上维吾尔古今音乐的专家,尤为重视对多浪木卡姆音乐的研究。她1993年于巴黎第十大学通过博士论文《***维吾尔多浪木卡姆音乐研究概论》。特雷班札1990年出版了两卷本的专着《中国***》,其第1卷为《木卡姆科学音乐》,第2卷为《维吾尔的民间传统》。她还于1993年出版过《巴达赫尚的塔吉克族音乐》,自1990年以来共发表了10多篇有关丝路上维吾尔族音乐的论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