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这里先文字简单的讲一下,然后再说这个内涵义理。“资于”,是说我们以侍候父亲的那个方式,去侍候母亲,那么在这一点上,爱,这爱相等的。另外一点呢,用侍候父亲的那个去侍候君,古代也就是国君,称为诸侯、天子等等,那这个敬,恭敬相同。“故母取其爱”,对母亲来说,特别重视的是爱,对国君来说,主要的是敬,而父亲呢,爱、敬两样东西都具足。所以这个父有他很特别的一个理由,为什么说母亲在这里讲,以爱为主而不讲敬呢?君为什么讲敬,而不讲爱呢?这个原因,在《孝经》上面他并没有明讲,将来我们透过佛法去观察,照理就比较简单。

我们一个凡夫之所以为凡夫,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习气,然后除了宿生带来的习气以外,还有这一生受这个境的影响、熏染。假定说,这两样东西没有,那只有圣人,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儒家讲的“天命之谓性”,跟佛法里面说,一个人本来的秉性,我们众生那个体性跟佛本身的体性是无二无别的,所以儒家讲的“天命之谓性”的这个“天命”,也就是佛法里边说我们的这个佛性,那为什么现在会显得跟佛、圣贤不一样呢?由于个人受烦恼所染污,无始以来习气,这样。

既然这样的话,所以在佛经上面告诉我们对任何一个境,外面是境,实际上这个境是什么?业所感得的,同样对境的时候,内心当中所起的念头,就是我们宿生的随眠。所以从小被母亲带大,那个时候真正重要的什么啊?就是爱。这是他的天性、天生的,但对那个国君没有这个,根本没有这个内容。假定说,单单这个爱,而没有这个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大家想想,这是什么现象?现在我们先不必回答,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现在的国君,渐渐地世界上的国君已经很少了,勉强还有一个君主立宪国家,如果不立宪,那个国君都被人推翻了,勉强如果跟国君相应的就是总统。现在的人,对一个国家的元首是不是跟古人相等呢?相同呢?不一样,有很大的差别,越向后,这个差别越大。古人对国君的态度是忠,现在对这个元首的态度不一定喔!有很多地方乃至于用什么啊?争,争论的争。你仔细去看一看,会发现这里很有趣的一个事实,我简单地来说一下。

现在的总统怎么来的?是不是民选的?真正世界上面所谓这个国家,除了君主立宪,他要立宪的,这个国君他没有权利的,反正有权利的这个头,那是民选的。民怎么选的啊?譬如说只有一个人,那无所谓选不选,是不是有不同的政党?譬如说我们现在这里***来说,现在有一个国民党跟民进党,在美国来说,一个共和党跟民主党,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党。假定说,一个是民主党,一个共和党的,我是这个党派,选出来那个总统是另外一个党派,那这个老百姓对那个总统之间,你说会不会有忠顺的心情啊?不一定!因为我希望的不是你啊!但是被你选上了,我也没办法好想。

那么请问:我希望的是另外一个,跟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有很多问题喔!如果拿我们现在一般的状态来看的话,如果我跟你有一点利害关系,你当选了,你可以得到很大大好处,我可以得到小好处,那我来选你,这样。世间就变成利害争夺的这种状态,谈那个忠、顺,那个根本没有的。忠是什么?忠诚,从内心当中,就像对自己的父母这种爱敬一样,只是把这个心情从自己的父亲身上移到那个国君,而产生这样的一个效果,跟现在的这个情形是完全不一样的。那请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拿我们眼前的那个眼光去看的话,为什么我要对你忠诚哪?所以,以现在的世间的眼光去看,有点说他不通的,我们也无法了解;但是,如果说你了解了佛法的特征去看的话,那就对了,而且必然会如此。

佛法讲些什么?一切都是业决定的。所以告诉我们,你造了什么业,就感得什么果。假定你造的是畜生业,你根本没父母的。没有一个畜生……都有父母,化生当然没有啦!实际上呢,一般我们看得见畜生有父母,为什么又说牠没有父母?牠虽然有父母,牠并不知道父母,也不认识父母,所以牠的因地当中,也并不了解这个重要,也没造这个业,所以完全得不到父母对子女的这个最大的恩惠。那在什么情况才能得到呢?业,你造了什么业,你就能得到。

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那个特点呢,我们就注意,这个人哪,如果说我们真正能够懂得了……譬如说现在,我们所以有这么多知识……师长教导的?那是不是都是父母?我们自己要去念书,啊,那最好不要念书,在家里边,是父母逼着我们去念,我们才去念了。实际上,念了书谁受用啊?我们自己受用,就这样。父母全心全意地把一生的心血,去赚了钱,自己不用,给我们用,是不是对我们有很大的恩哪?欸,我们不知道啊,但是能够得到了。为什么?那就是以前我们积累的业,因为造了这个业,那这今生,佛法才讲,喔,既然是这样的话,这个都何等地珍贵啊!我们只要努力不断地增上啊!可是假定不讲的话呢?眼前虽然有,那是宿生造的;这一生我们有没有再继续地造?没有。下一生有没有?没有了,所以我们下一生就变成畜生。

同样地,父母对我们有恩,那这个社会对我们有没有恩哪?也有恩,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以后,当然现在的人都想起来,有什么恩哪?他来赚我的钱,这个样的!你倒试试看哪!不赚那个钱,你自己到乡下里面种了田出来,然后呢样样东西自己做出来吃,你有没有办法维持我们现在的生活啊?你去种田,种了田以后,你才有的吃;你去造房子,造了房子才有的住;然后呢,交通工具,你要自己造汽车、要修马路……你说我们有没有这个可能哪?假定我们样样都做的话,只能维持一个野蛮生活,像畜生一样,我们要真正看清楚这个特点哪!所以同样的一个道理,我们也可以看成说,喔,他是为了赚我的钱,但是你反过来说,对我们有绝大的恩,古人从这个眼光去看,佛法呢?更彻底地说明这件事情。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父母固然是有恩,那个社会,佛法里面叫众生恩;然后还有国王恩,国王对我们有什么恩?这个人的有他的大的福德。也就是说由于这个人,古时候在上面的人行十善,像古代中国的天子,他觉得:“我是受天之命,要来帮助所有的这个老百姓。”因为这样的努力,所以这个国家天下太平盛世。那时候我们在这个里边,做为这个国土当中的老百姓的话,就安居乐业,所以做一个天子,他所缘的是整个天下的老百姓,父母缘的只是子女,一个诸侯所缘的是一个国家。当我们了解了这一点的话,这个人对我们有多大的恩!

所以从这个上面去看,我们就是什么啊?恭敬,所以佛法叫“观功念恩“,你懂得了这个业的特点以后,一定观功念恩,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特点,一定是观过念怨。懂不懂”观过念怨“哪?你们现在想想看,我们平常最容易犯的就是观过念怨:看看这个家伙为什么这样?这个人这个样……周围没有一个人好的,那就是观过念怨。所以,现在我们学这些,都不是讲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学了真正去做的话,那才是我们到这里来根本原因,我们学会了再去救别人。所以你从这里想,就清楚了为什么要对这个君要敬的根本原因,这样。

所以《广论》上面它告诉我们,净信为根本,要修那个净信,恭敬心怎么办呢?信,才有敬,然后那个时候你要观他的功,所以《广论》、佛法是针对完整的理路都告诉我们,现在因为这个《孝经》是世间圣人,他那个基本的很多完整的理论不告诉你,也没有说明的必要,我们也没这个条件,但如果照着去做,对我们有绝对的好处。所以说以“孝“的心去侍候那个君,那是用的心什么?相当于这个事父的敬,这种情况叫忠。那这种内涵,都是从里边的内心当中真正发出来的,不是说因为你国王有生杀大权,我只好听你;因为你是国王,给我很大的……很多的钱,我拿了这个钱,我就听你,那就变成现在这样的,像做生意,他是赚我的钱来的,那这样虽然做一个人,实际上我们造的业将来是畜生业,我们慢慢、慢慢地了解了这一点,渐渐、渐渐地要把它转变过来的。

所以说“故以孝事君”,这个以孝子这个心情,去用来侍候这个君长的时候,那叫忠。君王的时候、国君的时候,叫忠。除了这个呢,以此敬事其它的尊长,叫顺,这两个特点。

不管是忠也好、顺也好,并不仅仅是形式上面,而我们必须什么?从内心上面也要去学,刚开始慢慢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练,这个是对我们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