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类学(二)∵雪歌***

在这里我们安排的课程有“摄类学”、“地道”、《般若七十义》和《四部宗义》,我将这基础的主要课程,区分为三个部份。这些课程是什么样的基础呢?《般若七十义》和“地道”是学习广行法门的基础课程;《四部宗义》则是学习深见法门的基础课程;而我们为了要能够正确精准的学习好这两种法门,也是需要先加强训练我们自己使用逻辑分析的方法,那就一定要先学习好“摄类学”的课程。“摄类学”这门课程主要是教导我们学习运用分析的方式,还有,可以学习了解到许多佛典中使用的众多名词及其背后的涵义。所以,这三种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日课念诵“中论礼赞文”、“现观庄严论礼赞文”以及“释量论礼赞文”之缘故

在三大寺,也就是跟随着宗喀巴大师的黄教传承学习的人,我们每天做功课的时候,在仪轨中念诵完“皈依发心文”之后,一定会再念诵“中论的礼赞文”,还有“现观庄严论的礼赞文”,还有“释量论的礼赞文”。这三篇礼赞文,在我们念诵完“皈依发心文”之后,是一定会念诵的。你们有接触过格鲁教法传承的同学就会知道,在我们(三大寺)的每日功课中,最前面的就是“皈依发心文”,之后就是“中论的礼赞文”,“现观庄严论的礼赞文”,这两篇礼赞文都只有四句而已,再来就是要念诵“释量论的礼赞文”。为什么我们这么注重这三篇礼赞文呢?在还没有进行其他法类的开示之前,首先一定要念诵这三篇礼赞文。为什么这么注重呢,这一定有其理由的。第一个,这些礼赞文的内涵是代表了广行和深见两大法,还有我们要学习这两种法所必须要的正确逻辑思考方法,因此这三种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需要学习的,缺少任何一个都是不行的。再来看,广行派方便法门和深见派智慧法门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学习这两种法门所必须要的正确的逻辑分析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三种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广行法门的最根源的论典是《现观庄严论》,深见法门的最源头是什么论典呢,就是《中论》。而逻辑分析方法的最重要根源,则是法称论师所写的《释量论》。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我们一定会念诵这三篇礼赞文。

此三篇礼赞文包含礼赞与该论典浓缩的内涵

这三篇礼赞文非常重要又很有意思,一般经论的礼赞文不一定会说到其礼赞对象的内容,但是这三篇礼赞文,又是有礼赞的意思,又是其内涵浓缩的说明。不论是“中论的礼赞文”也好,或是“现观庄严论的礼赞文”也好,还是“释量论的礼赞文”,这三者都是如此。虽然每一个礼赞文都只有一个偈颂四句而已,但却是它(礼赞对象)整个的内涵浓缩的说明。所以我们念诵这三篇礼赞文的意义是,这些都是佛法中最主要的内涵,有这样的涵义!还有另一层的意思是,我们最主要真正必须要学习到的内涵,也是这三种法,《现观庄严论》的内容,《中论》的内容和《释量论》的内容,是有这样的意思在!所以,我们一边进行礼赞,一边学习着其主题内容。你们可能会觉得奇怪,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第一个是“中论的礼赞文”,我们在念诵这礼赞文的同时,一边是礼赞《中论》,另一边也是要思惟这礼赞文之中的内容,还要想这些《中论》的内容是佛陀的密意,是龙树菩萨的密意,这些内涵正是他们心续中通达空性的智慧,了空慧。因此,我们要一边思惟他们的功德,才能说出这样圆满殊胜的法。所以一边要想着他们认知空性的功德,另一边呢则是礼赞祈求,这样的法是多么殊胜圆满,法的来源又是多么殊胜啊,礼赞传承祖师们。所以是一边想《中论》的内容,另一边是想法的殊胜圆满,及其传承祖师们的功德。因此礼赞祈求,希望我们将来能够赶快修学到这样圆满殊胜的法!透过这些祖师们的加持,希望我们将来能够修学的圆满。对于“中论的礼赞文”,就是要这样的想!那一样的道理,在后面念诵着“现观庄严论的礼赞文”的时候,也是要这样的思惟。《现观庄严论》的礼赞对境是三佛母(注:三智),一切智、道智和相智这三个,是整个道次第修学的法。也是要想,这样的法是多么殊胜,它的来源的传承祖师们是多么殊胜,要这样的念诵。那一样的,在念诵“释量论的礼赞文”时,也是要这样的思惟。所以这三篇礼赞文,你们平常念诵也是非常好的,在“皈依发心文”之后念诵。

透过“摄类学”,可以更精准的了解及扎实的修学广行法门和深见法门

我们三大寺的基础课程安排,也是有这样的意思。刚才我已经说明了这三种课程的类别,“摄类学”就是学习《释量论》里面最基础的内容收摄归纳的一种课程;而《般若七十义》和“地道”则是为了学习《现观庄严论》的最基础课程;而为了学习《中论》内容,最基础的课程是《四部宗义》。因为《中论》的内容,也是有破除“唯识宗”,破除“毗婆沙宗”和“经部宗”等的见解;若是不知道这些下部宗他们的主张,那也是无法理解《中论》的主张见解。所以,我们安排了《四部宗义》这门课程,是为了将来要学习《中论》所作的前行准备。所以,三大寺的课程安排是这样的!那一样的,我们现在这里也如此安排课程,这些基础的课程是不学不行的,而是否要再进行后面那些更深更广的课程学习,那就要再看看每个人自己的学习情形和时间来决定了。但是这些基础课程是不学不行的!所以,现在我们这里就要开始来进行三大寺的基础课程的学习。透过这样的学习,对于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才可能有更扎实的了解。所以,在学习宗大师的道次第的前面广行法门部分,(从依止善知识一直到共上士道的六度四摄),这必须要先学习好《般若七十义》和“地道”,这些是非常有关系的!然后是后面的“毗婆舍那”部分,这就必须要先学好《四部宗义》的内涵,这样才能有更多更好的帮助。还有,这“摄类学”的课程,不管是对于学习广行法门的阶段也好,或是对深见法门“毗婆舍那”的阶段也好,都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这不仅是一种逻辑分析的方法,另一方面,从这课程中我们也会学习到很多佛法的名相及其背后的涵义。所以,在学习这课程之后,对于《道次第》的学习,可以更精准的了解,可以非常扎实的修学!因此,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方向,大家要先理解。

透过“摄类学”,学好逻辑分析的方法,以吸收《道次第》典籍的菁华与理解宗大师的思想

事实上,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每一文句都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呈现,从头到尾都是有理由证成的,都是有其逻辑分析的解释,所以我们要先学习好逻辑分析的方法,才可能吸收到一点这部《道次第》典籍的菁华(味道),才可能理解到一点宗大师的思想,他是如何进行逻辑推理的。如果我们没有学习过这些逻辑分析的方法,就很可能在解读宗大师的著作时会有很多的错误。安排这门课程,是有这样的一个作用!

但是,这些基础课程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学好的。在三大寺这基础课程,“摄类学”要学习三年,而且是每天学习,但是大家也不可能像三大寺那样的学习,这没有办法!那大家怎么学习“摄类学”呢?那就是从其中最主要的,最基本的,不学不行的部份开始来学习,这样对大家也是有相当大的帮助。所以,我们不需要像三大寺那样,学习的时间拉的那么长,也不用像三大寺那么(深细)扎实!这是因为(那样的学习方式)对大家来说,可能没有办法做到。

将“摄类学”看成是一种简单的分析方式就好,不必把这门课想成很难

上个礼拜上课时,我就发现到同学之中,也有一些人是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藏系佛法的,还有一些人是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佛法的,还有一些人是从来没有听过“摄类学”这名词的。所以呢,大家对于这门课程是非常的陌生,是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我就发现到好像上个礼拜所讲的内容,对大家好像没有什么帮助!所以我就想要多多了解同学们各种各样的程度,虽然没有办法配合每一个人的程度,但还是想要能够配合大多数同学们的程度。还有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大家将这门课看成是非常难,有非常多的内容,那样想也是错误的!其实在三大寺这门课是为初进寺院学习的小孩设计的,所以它是较简单的。所以如果将这课程一直想成是很难又有很多内容,这样想是错的。这门课就只是简单的分类,白色是白色,红色是红色,就是这样!所以,不用想这里面还有什么更深奥的意思在。若是将这门课想成很难---因为它是佛法,所以里面应该有很多的意义---这样想就错了!不可以这样子想。当然,一般的佛法,或是翻开《道次第》,那里面有很多的意义内容,前后段落彼此的关连性,这其中是有很多的内容的,这是没有错的。但是“摄类学”只是要教导我们一种逻辑分析的方式,并不是像《道次第》有那么丰富内涵的法。所以,不会像是里面包含了很多意思,而要大家一直猜测,不是这样的;而这门课比较像是已经打开了封面,可以一清二楚的看见里面有的东西,就是以这样清楚明白的方式教导我们。所以,大家不用再去想这里面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如果这么想,那反而是把自己懂得的变成为不懂了。不可以这样想!只要将它看成为是一种简单的分析方式就好了。如果还是有一些问题的话,那下课之后,大家再进行分组研讨,你们再提出来,应该会有同学帮忙来解决。如果还是有些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下一堂课再讲给我听,我再说明一下,或是改变一下解说的方式,看看在哪一个地方要再加强说明,或是在哪一个地方再作补充说明,那我就会尽量配合大家再调整一下。

大家要持续的学习下去

大家都有这本《理路幻钥》“小理路”的书吗?上个礼拜我们讲到,(小理路)“乙一、辩论红白颜色等”丙二、立自宗的部份。【理路幻钥第6页】你们现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我是很希望你们要继续学习下去,因为若是要以后再重新开始讲这门课可能很难,所以现在大家继续学习下去,是对自己有好处的。我就发现到,学习《广论》“奢摩他”这门课,若是刚开始没有来参加,现在才加入学习起来很辛苦,我就觉得大家刚开始没有接触学习,真的很可惜!现在“奢摩它”已经进行到快要讲完的阶段了,对于现在才加入的同学前面没有听到,我觉得心里很难过,要怎么样帮助他们呢,要如何补充呢,重新讲解也要花很多时间,这没有办法!但是从头到尾持续学习的同学们,现在《广论》“奢摩它”的段落差不多快要学习完了。如果是来一堂课就停止了,然后过了半年一年再出现一下又没有了,最后还是零啊!就是没有学习到。所以,希望大家一接触之后,就要持续的学习下去。虽然学习的成效不是会马上呈现出来,但是过了一阵子之后,大家还是能够感觉到这学习的成果。

物分三种:色法(物质)、心法(心识)、不相应行法(见分类表)

色法∵(复习∵甲一“小理路”之乙一“辩红白颜色等”之丙二“立自宗”的部份∵(第六页)

举例说明时,不可以含溷概括,必须要详细区分,分层讨论

大家有没有找到“立自宗”的部份?上礼拜的课程,我们讲到,色法分为内色、外色和内外色,但是在这本书里面就直接讲出来,色法(外色)∵分为五个,而没有讲到内色和内外色的部份。色法(外色)分为,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五个,就只有这样而已。我们很难去说明色处是什么。譬如说“这个桌子是色处”,“这个电脑是色处”,没有办法这样直接指出来说明,有些困难!因为这台电脑里面什么都有,它里面其实包含了很多,也有色处、声处、触处等,所以不可以说它(电脑、桌子)本身是色处。只有谈到它的颜色和形状,这两个(颜色、形状)才是色处。所以必须要这样的指出来!而电脑也有其材料的源头,那就是四大种就是触处,还有它的轻重、滑等,这些也是触处。所以不可以说它本身就是色处,必须再作个区分。那一样的,我们看到一个人,也不能就说他是色处,他这个人也是都有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什么都有的。所以要再作区分,哪一个部份是什么,所以举例说明要这样的说。还有一点不一样的是,人会趣向来世,也是会从前世而来的。所以不可以说人是色法,如果只是色法,那前、后世如何流转呢?所以,人是有心的。而电脑没有前、后世的流转,这样才是色法。而人虽然有色法的部份,但也是有不是色法的部份。电脑就是色法,若再作内色、外色和内外色的区分,那它是外色的,而不是内色。但若是将外色再详细区分为五种的话,那就无法精准的指出来电脑是哪一种了,因为它里面有很多种都是在一起的,色处、声处、触处等都是在一起的。所以,就没有办法说清楚电脑是外色中的哪一个部份。若是要举例子来说明,就是要这样的说。所以,你们看这书中辩论的部份,就会知道要说:“白法螺的颜色是白色”,而不能直接说︰“白法螺”是“白色”。因为“白法螺”本身,也有触处、味处等,都是在一起的,所以不可以说它是色处,只能说它的“颜色”是白色,而不是说它(法螺)本身是白色。这些你们看一下前、后段落就会知道,特别举出来这样的例子来说明。我们一般人会这样说(也这么想)︰白法螺就是白色。所以我们要区分出来,它“有”白色和它“是”白色,这两者的差异。因此是,它(白法螺)的“颜色”是白色,但是它(白法螺)“本身”却不是白色(颜色)。所以有时候,举出一个东西来说明时,不可以含溷概括的说,而必须要再作详细的区分,分别为几个层面来讨论,例如它的颜色是什么,它的形状是什么等等。以上这些说明是想要回答上个礼拜同学的问题,应该要如何举例说明。那一样的,后面的各种分类也是要这样的来说明。

分析“执受大种所生声”和“非执受大种所生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