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习禅应注意的事项

什么是理想的坐禅环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理想的坐禅环境,对初学者极为重要。山中之水边、林下,郊外之寺院、精舍最适于坐禅。初学应勤于寺院与众共修,待完成基础训练,再居家独修。居家独修者更应重视环境选择,能有一间格调清幽、高雅的禅房最为理想,若无则利用卧室来作为习禅的处所亦无妨。应注意之重点如下:

(1)环境

空气须流通:静室不宜密闭,以免造成闷热、昏睡现象,影响身心健康。亦不宜让风直吹到身上以免风寒侵身。明暗要适中:光线太亮,容易刺激视觉神经,也易散乱;光线过暗,则易昏沉,或引起幻象,不易使心平静。光线柔和适中,较易得定。

免受干扰:吵杂人声、音响声,或时有人出入,皆会造成干扰,影响入静。坐禅时亦忌讳在静定之时受人骚扰;例如呼叫、碰触、摇动坐禅人的身体等。

应供圣者像: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于禅室中,安置佛菩萨或罗汉圣像,而常上香、供茶、献花,则能得护法善神、诸佛菩萨守护,不为一切鬼魔扰害。

(2)坐垫与衣物

坐垫:柔软,能耐久坐而不变形,大小两尺见方,高约四指,以椰丝、木棉或绿∵豆壳之质材为佳。

衣物:修道服以宽松为宜,另备毛巾毯裹膝盖。

居家习禅应具备什么“助道因缘”?

(1)∵近善知识坐禅修练之事,各家所说不同,若有体证,深浅难测,邪正难辨,故须亲近善知识,依之抉择修学,才不致造成伤害身心之遗憾。

(2)∵培养慈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恨是失种种善法的根本,坠入恶道的因由,其力甚于猛火,要常加防护,不使生起。培养慈悲心即是最佳之对治方法。慈悲之人,心性柔和,坐禅较能入静。

(3)∵止恶行善修学坐禅之人,一切大小恶事都不应犯,才不会导致心神不宁。若遇有过恶之事,无论大小,皆须忏悔,令心清净。遇有善事,不管大小,皆应随喜去做,以培修福德。

(4)∵不多攀缘不以欲心,攀缘外务;若多攀缘,心必多事,于坐禅时难得调静。

(5)∵善调饮食饮食者,饥饿病之药也。倘食过多,身满气急,百脉不通;若食过少,则营养不足,体力不充,坐时气羸心悬,意虑不能定。所食之物,亦须以蔬菜类之健康饮食为主,才有助于坐禅。

(6)∵善调睡眠不可贪睡,贪睡则心神闇蔽,增长愚痴,亦不宜刻意少睡,少睡则容易昏沉,无力坐禅。

(7)∵除掉悔盖好东游西走,跳动杂耍,名“身掉”。喜欢吟咏歌唱,或无意义之笑谈,名“口掉”。心情放荡,纵意攀缘,种种无意义之缘想,名“心掉”。此三类散掉,会破坏禅定,故须舍弃。“悔”是忧悔、懊悔之意。因思惟所作不谨慎之事,或可耻行为,心中放不下,而常忧悔。如能知非,忏悔不再作,且事后不再忆想念着,知罪性本空,自不妨碍坐禅。

(8)∵坚固信心

?信禅修因缘之难遭难遇、难思议,若非具足善根福德,何能闻修禅法,故当知缘惜缘,矢志精进参修,方不负此段好因缘。

?信教授师是有道之人,不可看师年轻,或行貌不庄重,便心生疑慢,真有道者,往往秘而不露,既从师受学,应信而不疑,恭敬如仪才是。

?信自己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具足人的三种特胜──忆念胜、勤勇胜、梵行胜,今日能闻道修法,必是宿世修来的人。

?信所修法门殊胜,不可执着自己妄心所想,对所修法起疑,既不能感发真信,如何深入修学,不能深入修学,则难得其益。

(9)∵礼佛忏悔《佛名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先忏悔一切诸罪。”每一个人在无量过去生中,都积集了无量无边障碍修道的罪业因缘。知礼佛忏悔才能除罪消愆,净化心灵。忏悔时,除忏悔往昔罪业外,更应重视每日思想行为上的过失检讨,并于佛前诚心忏罪,誓愿改过,永不再犯。

(10)每日发愿世出世法,无愿不成。想要舍离一切诸恶法,破除无量烦恼心,一定要先发大愿,以勇猛力学习诸佛菩萨的智慧和慈悲。如金刚藏菩萨于华严会上,令诸菩萨忆念本誓愿,普利一切众生,皆入不可思议智慧之门。所以,当发大心、立大愿,以愿力持心,直成佛道。

日常生活与习禅有何关系?

禅的诞生,众所周知的,是来自‘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这是很美妙、殊胜、庄严的事实。由于此一大事因缘,“禅”,开始了它生命的传承!

习禅有成之人,生活的本身即是“禅”的当体,在处事临众中,以往的谄曲、喜怒、忧虑、矛盾等,已为“禅心”所消融,生活中所展现皆是“禅”的妙用──无住与随缘。

以工作生活而言,在人际关系上,无论上司或下属,都乐于与之相处,与客户的应对交谈,也会因“禅”的注入,变得幽默,具有内涵,而不再是诵念刻板无趣的“生意经”。在调度、操作上则更得心应手。在工作观念上,则能够从以往“人为何要辛勤工作”的疑问观念,而转化成“工作就是修行”的观念,能潇洒的面对一切顺逆境界。

以家庭生活而言,心中有了“禅”,家庭即是禅堂──理想的禅修道场。不像以往,家是一个重壳子,每日周而复始的生活,使人觉得单调、乏味、厌倦,乃至压力,有股透不过气的感觉。禅能开阔心境,能调和出活泼、自在的生命色彩,而增添“诗情画意”的品味,使家庭更温馨、美满。这是说要用禅心去看这个“家”,融入“家”的生活中,如此才能给家人更多的体贴、谅解与关怀,以及纯挚的爱──一种无执、无染、无求的菩萨大爱。

禅,如何认识、体会?这须依于善知识的引导,从每日三十分到一小时的坐禅静虑学起。若能持之以恒,待因缘成熟,即可感发禅悟,体会禅趣,丰富人生。

如何安排居家禅修生活?

现代是个瞬息万变,复杂纷乱的时代,由于生活竞争激烈,及感官的过度享受,使人们迷失了自己的性灵。针对这样的时弊,“禅”是一剂最好的药方,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禅定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

初学坐禅,假使尚处在调身的阶段,由于身体粗糙、筋骨僵硬,每一上座,五分钟或十分钟,腿子即不听使唤,呈现酸、麻、胀、痛的觉受。再加上腰酸背痛,真是苦不堪言!如硬要久坐,可能会退失对坐禅的兴趣和道心。因此初学坐禅应以“座次多、时间短”为原则。一天坐禅时段的安排,可作如下参考:

(1)早上起床时:早晨精神状况好,坐禅功效甚佳。盥洗、暖身运动,或上香、礼佛后即可进行坐禅。

(2)晚上睡觉前:一天忙于事务,在睡前澄心静虑,将白天纷乱的心念沉淀下来,可得睡眠安稳,不作恶梦的利益。睡前坐禅,很重要。

(3)例假日休闲:早上与下午时段,可各安排二座,晚上则安排一座,每座以十分、廿分之时限,逐步训练。坐禅是最好的休闲活动,不仅身心能得调适,更可开阔心胸,享受空无、寂静的禅悦,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坐禅是最好的休闲生活。以上是提供给繁忙上班族的禅修参考,若家庭主妇则可视家事之多寡,作适当安排,大概是以早、午、晚为基准,选在身心最佳状态时,安排若干座次〈太饥、太饱、太倦、事未完,皆不宜坐〉。

此外,初学坐禅,最好自订功课表、功过表,要求自己,视坐禅为每天例行工作,如三餐、睡眠、盥洗等行事一样。坐一支香,就在功课表上打勾,并用心写日记,记录坐禅过程的变化,观察进展,检讨缺失,能善巧改进,则进步神速。

总之,“久坐必有禅”,只要能依于正确的坐禅方法,耐烦练习,假以时日,一但坐出宁静、轻安、喜悦、则自然获得坐禅利益,建立坐禅信心。最怕一曝十寒,腿痛腰酸,就退却不坐,若真如是,则必然一事无成。

居家习禅应注意的事项有那些?

家庭生活是全家共有的,除非拥有私人卧房、书房,否则想坐禅时,就会觉得不方便。因此,在家中设立禅房或佛堂是绝对必要的。

居家坐禅,独修或与妻儿子女共修皆宜。然坐禅时,应力求放下一切缘务,功夫才能得力。

平常上班工作繁忙,居家时又闲事纠缠,能定下来坐支香,甚有福报。若全家人支持,则好;若有人持反对态度,就必须多沟通,取得共识,以免横生枝节,于坐禅时遭受干扰,譬如:启门应轻声、音量要放小,访客与电话须代为接待处理,坐中不得推动、靠进身体……等等,“宁静”是坐禅最必要的助缘。另外,坐禅的地方不宜潮湿、炎热,空气须流通,光线要适中,不宜太亮;不可于风口下打坐,坐垫不宜太柔软,亦不可太硬〈坊间有专售坐禅用〉,高低必要调整合适。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宜。若觉凉意,须适时添衣,护好膝盖。坐禅前应先拜佛,或作简单的软身操,有助调身。亦可先诵段经文,但不宜大声,最好金刚念〈默念〉,具调息〈调呼吸〉功效。并对自己徽徽笑,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情。若使用闹钟,音声不宜太响,以免自己受惊。下坐后应作回向,培养悯念、与乐众生的慈悲心;并稍做运动,活动筋骨,舒通气血。坐禅完毕,步出禅房,应向护持家人致谢,以养成“感恩”德操。

习禅者如何调饮食?

饮食之所以为修持行法,是藉调和饮食资助行道。古德云:“***未转食轮先转。”足见饮食对修行者的重要。如果吃得太饱,则会呼吸急喘、肚胀,甚至导致百脉不能畅通,影响摄持心念,无法安心坐禅办道;如果吃得太少,则会身体虚弱,心意恍惚,精神无法集中,这两种饮食方法都不是善调之相。

古德言:“萝卜青菜无上清斋,黄荠野藿珍馐妙味”,吃素诚大善行,习禅者最好能戒“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因五辛中含多量剌激性物质。吃不洁食物,使人心识昏迷;吃不相宜食物,则会引发潜伏疾病,使身体四大不调。因此饮食调理得当,是初学坐禅者必须谨慎注意的。

此外,熟食使人生淫欲心,生吃则使人增瞋恚心,皆会蒙蔽智慧,增长愚痴,故不宜。刚开始由清淡入手,“味觉”逐渐淡化,即可渐除过分欲望。食不宜过量,七、八分饱即可,少量多餐亦甚佳。饮食须定时、定量,使胃肠能调适改变,食后应适当经行跑香,帮助蠕动。

习禅者,若欲禅修有成,在饮食上应多选择自然健康食品,如五榖类、蔬果类、干果类,新鲜蔬果藏有大量能量,属于悦性食物,很适合人体吸收,对身心健康有直接和明显的帮助。只要善巧调配,营养即能足够。

经云:“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一般人对饮食的要求,不但要美味,还讲究色香味俱全;好吃的就贪得无厌、暴饮暴食,不喜欢的就挑剔拣择,甚至未食即弃。而禅修者应重视从饮食中培养淡泊无欲、简朴惜褔的生活态度,饮食只不过是维持生命和医治饿病的药物,须常思来处不易,以感恩心受食。吃饭前,合掌称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以增长恭敬、慈悲之心。另有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佛门的“食存五观”是正念受食的殊胜口诀,能常系念作意修持,则道业日增。

习禅者如何调睡眠?

睡眠为无明之相,覆盖心性,令心昏昧不清,不可放纵。“休息是为走更远的路”,适当的睡眠很重要,参禅打坐必须要有体力作后盾,废寝忘食有时会导致不良后果,工夫得力除外。

不可贪睡,贪睡则心神闇敝,增长愚痴,亦不宜刻意少睡,少睡则容易昏沉,无力坐禅。《佛遗教经》说:“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阿那律***听佛陀说法时打瞌睡,被佛陀喝斥:“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心生惭愧,于是从此不睡,精进不懈,导至双眼失明。后来佛陀教以金刚照明三昧,而得天眼通,为佛弟子中,天眼第一。

佛言:“修行如调琴,琴弦太紧了,容易断掉;琴弦太松了,弹不出声音;要能不紧不松,才能弹出优美的曲调。”习禅者每日五或六小时睡眠是正常的;昼时若觉疲累,中午小睡三十分或四十分,也是应该的。

平时工作、读书之余,双眼闭目养神五分钟、十分钟是良好习惯。有人以为可以靠坐禅来提神养气,消除疲劳,这是对老参而言。对于初学者,常是一上座,没多久即出现昏沉现象,长久下去,易得禅病,影响身体姿势,有碍健康。应该在精神状况好的时候,再行坐禅,功夫才能得力。

佛陀教我们睡眠时,也应提起正念,所谓“勤修寤瑜伽”──睡前洗洗脚,睡时“吉祥卧”右胁而卧,把左足叠在右足上,也叫做狮子卧法,非常有益于身心。睡眠时,应作光明想;修习纯熟了,连睡梦中也是一片光明。这就不会过分的昏沉;不但容易醒觉,也不会作梦;即使作梦也不起烦恼,能念佛、念法、念僧。等到将要睡熟时,要保持警觉;要求在睡梦中,仍然工夫不失。这样的睡眠习惯了,对身心的修养,最为有效。而且不会乱梦颠倒,也不会懒惰而贪睡眠的佚乐。所以,睡眠也是一种修持。

什么是理想的坐禅环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