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南惠济庙

作者:杨博贤

永定河之称谓始于康熙朝。康熙皇帝勤政,为人所共知;康熙皇帝大力治理浑河,将“无定河”改名为“永定河”,亦见诸史册。

康熙帝观永定河水势,是在他25岁那年。康熙十七年(1678)五月,康熙帝登石景山,观浑河水,在山上小住两日。

康熙皇帝明确提出彻底根治浑河的意见,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初便有记载:“浑河堤岸久未修筑,各处冲决……,为民生之忧。可详加勘察,估计工程,动正项钱粮修筑。不但民生之忧,永远有益,贫民借此工值,亦足以养赡家口。”将治河视为国计民生,不惜帑银,是很有些远见的。

大力治理永定河起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可见二月谕内阁旨。旨曰:“霸州、新安等处,此数年来,水发时,浑河之水与保定南之河水,常有泛涨,旗下及民人庄田皆被淹没。详询其故,盖因保定府南之河水,与浑河之水汇流于一处,势不能容,以致泛滥。”“此二河道,着左都御史于成龙前往;保定府南河,着原任总督王新命往。”“今值农事方兴,不可用百姓之力。遗旗下丁壮备器械,给以银米,令其修筑。”

工程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三月始,竣工于五月。“计里,延袤二百有余,广十有五丈。”“汤汤之水,湍波有归,横流遂偃。嘉此新河,既潴既平。”“自今蓄泄交资,高卑并序,民居安集,亦克有秋”,“用是锡河名曰永定,封为河神”,并“立庙于卢沟桥北”,称惠济庙。为与雍正年间建的北惠济庙相别,后称为南惠济庙。“新庙奕奕,丹雘崇饰。更颁翰墨,大书匾额,以答灵贶。”

封建王朝沿永定河建河神庙,不是自康熙朝始。据《永定河志》记载,“卢沟之有河神祠,自金大定十九年(1179)始。册封‘安平候’,春秋庙祭如令。”“元至元六十年(1279),进封‘显应洪济公’。明正统二年(1437),建河神庙于固安堤上。”不过那时不叫“永定河”,而称卢沟或浑河。如前所述,“永定河”河名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由康熙皇帝所赐,南惠济庙应是为永定河神建的第一座庙寺。

康熙皇帝爱惜民力,知道治河之时农忙初起,提出不用百姓之力,但民众仍踊跃参加,“庶民子来,畚锸去集”,他知道后,还是很受感动。康熙皇帝建庙的目的,既有敬神的一面,更有“纪兹实事,监于后人”的意义。为的是告诫官员“俾之水利有必可兴,水患有必当去,而勤于民事,神必相之。以劝我长吏,凡一渠一堰,咸所当尽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