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象教话天宁

最近有位不认识的“的哥”打电话问我:夭宁寺门对面照壁上的“龙城象教”四字是什么意思,因为很多游客问他。其实,“龙城”就是常州,“象教”就是佛教,而这四字则是乾隆御笔。

说起天宁寺,它始建于唐代,初名“广福”、“齐云”;北宋以后改名“崇宁”、“天宁”;元代以来一直称为“夭宁”。千余年间,虽然屡有废兴,但仍完好地保存到今天,并且又兴建了一座大宝塔。

常州天宁寺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昊寺、宁波天童寺合称“禅宗四大丛林”。而天宁寺更有“东南第一丛林”之誉。晚清帝师常熟人翁同和曾有一联悬于此寺:“敷坐默然,大千世界;过江到此.第一丛林。”这并非常州人的目吹。

这里且来介绍一首赵翼(甄北)的七律:

抵垣楼段映霞丹,江北江南一刹竿

千载不透兵火厄,丰空直接斗星寒。

鸣钟声集高斋饭,汲纽痕深石井栏。

代有名僧为起皮,缘知福地占蒲团。

此诗原题是这样的:“常州东门外天宁寺最崇敞,殿宇百亩,僧徒常数千指江南一大丛林也。顾未有咏之者,僧了月修造工竣,诗以落成。”这就是说,诗人是为了月和尚重修天宁寺而表示祝贺的。

七律头两句便开门见山:天宁寺的崇楼宝殿(“抵垣”指佛寺的院墙)在红色的霞光里显得格外壮丽辉煌,它不愧为“东南第一丛林,’(“刹竿”即指佛寺,也指佛塔)。两句既作形象的描绘,也作地位的评价。

第三句先从历史角度看,说天宁寺已历千年,却未被各个朝代的战争和动乱所毁;第四句再从直观盯象说,它高大宏伟,简直可与天上的星斗相接,“手可摘星辰”(李白句)了。这领联从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状、实写与虚写等角度准确而生动地概括了天宁寺的特色。

五、六两句着重写天宁寺僧徒众多,气派恢宏,不仅吃饭时要鸣钟集合,而且用水之多、汲水之频,已使石井栏上留下深深的印痕(“极埂”即吊水的绳子)……这就体现了一种历史感,反映天宁寺规模之大和历史之久。

最后两句用赞扬的口吻,称许历代都有“名僧”在做“起废”工作,即不断地进行保护和修建(联系诗的第三句看,其实并非完全役有“遭厄”,而是由于能够不断“起废,’)。这既点清题目,又引出结句:“缘知福地占蒲团”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这里扩舌鸣吸改哭叉二而是奋撅风趣地说:不怪你们这天宁寺(“蒲团”在这里也即指佛寺)占了“福地”;反过来说,这“福地”合该由你们来占,—你们的“起废”精神值得人们深深礼赞啊!“缘”,字作“由此”讲,但与佛教讲“缘”也不无关系。

总的说来,此诗并未从风光景色多作描绘,而是从历史的角度,用特色的细节,准确而具体地给后人留下思考和记忆。(钱璱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