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来历——法海开山得金

据《金山志》载,裴头陀生而胎素,颖异不群,乃河东裴相国休公之子也……后来润之金山塔旁岩洞中。每入禅观,降龙断臂,重修殿宇,功成而不知所之。宋相张商英题云:"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世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法海开山得金》演化了这个生动的传说……

传说,法海和尚是唐朝宰相裴休的儿子,从小聪颖,一家人都十分喜欢。可这孩子就是怪,荤腥味一点都不受,闻了就要吐,从小留了个光头,人都说,他是老夫人"胎里素"带下来的,都叫他"裴头陀",意思是个苦行僧。裴休对佛教崇敬,当儿子长到十来岁,他把儿子送到江西庐山出家,当了和尚,取名法海。

法海出家之后,就云游四方。一天到了镇江,看见大江中有座绿色小岛,形状像条大牯牛似的伏在江里。一问,果然叫伏牛山。法海雇了一条小渔船,来到岛上,越看越觉得这小岛美丽,十分寂静,真是个修心念佛的好地方!可惜山上寺庙已经东倒西歪。他不想走了,划船的老渔翁急了,胆怯怯地说:"大师父,我们赶紧回去吧!"

"怎么?"

人们都说这山上有妖怪,一到晚上就会出来吃人。

"我从没有杀过生,不会遭到祸害的。如果我真被妖怪吃了,那就是天意了。我已决心在这岛上过夜了。你先回去吧,如果我没遇害,我就把架裟挂在树梢,你看见了,就划船来接我吧。"

第二天,老渔翁一觉睡醒,只见岛上树梢有桔红似的火球在熠熠发光,树上正挂了件架裟呢!他忙将船划上小岛,果然见到法海和尚。

“大师父,昨日可曾碰到妖怪?”

法海双手合十,笑笑,"菩萨保佑,妖怪没碰到,倒遇到一条大蟒蛇!"

法海忙将昨夜情况说了一遍。原来,他送走老渔翁。就爬上山,在半山石洞里刚盘起双膝,准备参禅打坐,忽然刮来一阵狂风,伴有一股腥味。他一望,原来是一条水桶粗的大蟒蛇,盘在那里,仰着头,张着血盆大口呢!

法海并不慌张,说,"你要吃我吗?你就吃吧!不然,我要在这里参禅打坐了。"

那大蟒蛇还是不动。

法海和尚又说:"此山有我没你,有你无我。如果你肯帮助我的话呢,请你到江里去云游吧!等我修成证果,我一定渡你出苦海。"

说也真怪,那大蟒蛇点点头,掉转身子,慢漫游下扬子江,就再也没有回来。渔翁听了只是说,"大师父造化,功德无量!"

不几日,镇江城里到处传颂法海和尚心诚修炼赶蟒下江的故事。法海决心在山上修寺庙。他在佛像前发誓,并燃断手指一节。他又招来了一班小和尚,真的在岛上开山种地,筹集资金,修造寺庙了。

一天,法海带了一班和尚在江边挖土,忽然挖出好多好多金子。法海忙关照不要乱动,派人用箱子装好,送给地方官,说这是开山所得的金子。这山本是国家的,这金子嘛,也理应献给国家。地方官哪敢私收,又转送京城呈交给皇上。皇帝一听,这法海和尚赶蟒下江,燃指一节,修复寺宇,念佛心诚,拾金不私吞,是个四大皆空、面慈心善的真和尚,就下了一道圣旨,赖令不仅把这些金子,原封不动赐给法海,又加赐若干金子,要他好好在岛上修复庙宇做善事,并将山上原泽心寺敕名为金山寺。因为法海开山得金,这座江上小岛伏牛山也改名为金山。

法海和尚呢,也就成了金山寺的开山祖师。至今,在法海洞里还留下一首诗:

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夫不易磨;

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

附记:

儿童时代,牵着大人衣襟上金山,曾听到有关法海的传说。印象中,法海是个坏人,总是和白娘娘过不去。以后,人渐渐长大了,听到了不同的传说,又说法海是个好人,他赶蟒下江,挖金造寺庙,金山由此而得名。法海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直到若干年后,从事民间文化工作才明白,这原来是民间文学作品的变异性。拆散白娘娘和许仙婚姻的法海和开山挖金修复金山寺的法海,并不是一个人。"法海"这个名字,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不同的故事所表现的不同的主题,才是人民群众创作的本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