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出世道之共法──五戒

以十善法为核心的人天乘教法作为世间善道,通过对众生个体的道德净化与养成,能奠定种种和谐的基础,并保证和谐的次序、和谐的生存与和谐的发展。但要注意,不仅属于世间道的人天乘的十善法具有这种胜用,而且出世道的共法如「五戒」也是如此。五戒指对在家佛教徒所制之五种戒律,所谓不杀生、不偷盗(不与取)、不邪淫(非梵行)、不妄语(虚诳语)、不饮酒。其中的前四与十善中的相应四种意义相当,而不饮酒实际是指不饮用、吸食兴奋性、麻醉性强烈之物,古代如酒,现代如烈酒、毒品等,这些东西对个体的身体与精神负面影响甚大,其影响普遍更会危害社会,因而被佛教列为禁戒。

此五戒在佛典中可摄十善法,如不杀生摄不杀生、不瞋恚;不偷盗摄不偷盗、不贪欲;不邪淫摄不邪淫;不妄语摄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邪见在五戒中没有对应,是因为五戒的性质是为在家佛教徒制定的,而在家居士深信善恶因果是作为佛教徒的前提,所以不列入基本戒中。五戒要求在家佛教徒必须遵守,是直接体现在其行为中的;而十善法是对一般世俗人的期望,希望他们遵行。因此,按照佛教思想的看法,在家佛教徒是建构种种和谐的已然因素,而一般世俗人是未然但期许之因素。

(六)解脱道与菩提道

佛教的出世道分为解脱道与菩提道,前者即所谓的小乘,其精神趣向是离世之寂灭即解脱,而后者即所谓的大乘,其所趣各是即世而出世之觉悟。二者中,解脱道偏向自利,而菩提道则兼重自他两利。所以,就解脱道的本质而言,不太注重世间的建设,急欲断离世间凡俗尘累,离苦趣寂,成就烦恼永息之无余涅盘,与菩提道对待世间的态度大相径庭。菩提道是成佛之道,于世间出世间平等相待,不住世间不住出世间,即世间而离世间,成就永远度生而无暂舍之无住涅盘。具体而言,菩提道的特质在于菩萨精神,众生自发菩提心起,即有菩萨之名,而修六度四摄所摄万行,智悲双运,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直至经过三无数劫的漫长修行而福德、智慧资粮圆满,方成佛道,而且不仅在成佛前不舍众生,就是在成佛后,亦随缘任运度生,永不休息。

大乘菩萨精神在最初发心的内容中即体现出来。最初菩提心含两个向度之誓愿,一为求证无上正等正觉,一为普度一切众生。如《瑜伽师地论》云:「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菩,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盘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又诸菩萨缘大菩提及缘有情壹切义利发心希求,非无所缘。是故发心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切义利为所缘境。」

发菩提心的两个向度于此清楚地呈现。菩萨的一切行为皆围绕此二者建立与展开,换言之,一切菩萨行由指向觉悟之智慧与普度众生之慈悲此两面而作导引。通常,大乘菩萨行可归为六度(波罗蜜多)与四摄(摄事)。六度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对此二者,《瑜伽师地论》云:「其中所有波罗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所有摄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所谓「自成熟一切佛法」即相应于趋向无上正等正觉或说自度方面;「成熟他一切有情」意味普度众生或说度他方面。但不论是自度还是度他,六度与四摄皆是具备的,不过有所侧重而已。所以,大乘佛教的菩萨行是双向利导的;自利利他并重、自度度他兼顾的。要而言之,自利、自度方面重点在于净化自心,而利他、度他方面在于引导净化他心,建立友善、互信、互依、互助的良性的相互关系,最终的目的是共同走向菩提之路,而获得彻底的解脱与圆满的觉悟。

(七)悲智双运之菩萨精神

如果将大乘菩萨精神简略言之,即是智、悲双运。由智慧观察世间与出世间的平等而无住,由慈悲悲悯众生而不舍,以出世的精神办入世之事,与众生共同趋向解脱与菩提。特别要注意,慈悲的精神是菩萨行的基本精神,反映出大乘道的殊胜。菩萨的慈悲以大慈大悲为取向。《大智度论》云:「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在大乘的语境中,慈悲分为三个层次,即生缘、法缘、无缘慈悲。「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行者观一切众生在苦海中悲悯不舍,而予乐拔苦,这是凡夫之慈悲,称小慈悲。「法缘慈悲」,指行者悟入人无我之真理,观众生为五蕴和合之假名,但为随顺众生而起慈悲,这是声闻、缘觉、菩萨皆能起之慈悲,称中慈悲。「无缘慈悲」,指行者悟入人无我、法无我之空性,以无分别智见一切事物平等无差别,而生起与众生同体之慈悲,这是菩萨、佛能起之慈悲,特别是唯佛能圆满实现,称大慈悲。大慈悲指向包括自他众生在内的一切事物平等无差别之同体境界,在华严宗中称为理事无碍与事事无碍境界,是一切事物圆融与和谐的最高境界。

由此可见,大乘佛教菩萨道的智悲双运精神,展开自利利他的双翼,能够对佛教五戒、十善的精神予以深化与扩充,能够真正实现个体的道德净化并进而保证个体与集体的生存与发展的和谐。

结语

由此可见,和谐社会之构建,当从心灵建设入手,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从而达到社会环境的和谐美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应该把创建和谐社会与佛法的弘扬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义、教理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阐述。慈心与悲心是一种最大的力量,不仅为自身,也为他人,乃至整个社会、世界带来广大无尽的利益。(全文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