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的中国,一个关于孩子及民族未来的话题,成为社会各界热情关注的焦点,甚至引起激烈的争论,无疑会有益于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可以说,绝大多数参加或关注这场讨论的人,都怀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

4月11日的《中国教育报》,发表了陈锐军同志的长篇文章《关于<夏令营中的较量>答客问》(以下简称《答客问》),作为《夏令营中的较量》(以下简称《较量》)的作者,读后自然感慨颇深。

假若,我们把各种不同意见粗略的归为两类,也许会发现双方都是为了孩子为了民族未来,都有一颗爱心,而关键的分歧在于什么是真正的爱,我们应当怎样对民族未来负责。并不夸张地说,今日中国孩子及教育的现状,与这一关键性分歧密切相关。因此,若能把这个重大分歧讨论清楚,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较量》叙述的基本事实都是客观存在的,我已在《并非杜撰也并非神话》(刊于∵3月16日《中国教育报》)中充分说明,并得到当事人的多次确认,这里不再赘言。本文只想剖析一下上述关键性分歧。

吃苦对孩子没有意义了吗?

--爱在实践中天壤之别

据《答客问》透露,有的同志说:“吃苦对孩子有什么意义呢?这些孩子的父辈大都下过乡,苦头吃得还少吗?可到头来终究是被耽误的一代。吃苦并不能换来现代化,对于一代孩子来说,吸收更多的现代化知识,培养现代化的意识才是更为重要的。与其花那么大劲让孩子们在荒山野地里吃苦受累,还不如将夏令营办到香港、日本去,让他们亲眼见识一下什么是现代化,不是更有收获吗?”看看周围的现实,我们会非常清楚,这段话颇有代表性,它代表了一种爱心和思想。

譬如,不少家长对孩子常念叨这样一句话:“只要你能学习好,别的什么都不用你做。”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导向之下,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表现出明显的缺陷,特别突出的表现在生存意识、实践能力及意志品格等方面。这是袁纯清同志代表28位全国政协委员不久前发出的郑重呼吁。据天津对1500名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74.4∵%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据新华社3月24日消息,去年10月,长春市曾对104辆接送孩子上学的公车牌号通过媒介曝光,近日此风重新抬头。该市再次对47辆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公车进行曝光,并制定了《关于严肃查处用公车接送学生上下学的暂行规定》。读者明察,这哪是一个长春市的问题,而娇宠孩子的做法又何止公车接送一种。

说到让孩子去香港、日本看看,倒也巧了。《参考消息》3月26日发了日本《产经新闻》记者高梨美穗子一则报道——《中国“小贵族”在日本》。据介绍,这群广州孩子在东京等地大把大把花钱,平均开支约∵25000元人民币。此举连世界首富的日本人都为之震惊,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遗憾的是,我们尚未能来得及考察一下,这些孩子心目中的现代化是什么,他们日本之行“更有收获”的又是什么?

小孩子出手大方是因为家长支持,而家长慷慨皆源自爱心。一位家长讲得透彻:“让孩子吃什么苦?我连孙子辈的苦都替他们吃完了,如今瞧着孩子享福,是我的一种心理享受!”因此,不让孩子吃苦,只求孩子享乐与成才,成了愈演愈烈的社会风气,正是上述思想观念在起作用。

中国有句漂亮的口号:“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在许多人的理解中,“最美好的东西”即物质的东西,如最好的教学设施、最好的食品、最好的衣服、最好的图书等等。不错,应当把这些给孩子。然而,“最美好的东西”是否也包括精神在内呢?

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爱孩子都是人类共同的美德,只是这爱的方式显着不同。

在一次座谈会上,全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罗英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她说:“我去过美国的迪斯尼乐园,那儿的缆车非常高也非常快。一个母亲让自己非常小的孩子坐上去,那孩子哭着往母亲身上扑,母亲推开了他。事后我问这位母亲:‘您这样对待孩子心里不难过吗?’她回答:‘孩子如果没有这点胆量,他就不要做人!’我觉得,美国人在培养一个人顽强的性格方面,心是狠的,实际上也是爱得最深的,这是真正的爱,”我们是否可以说,这也是给孩子的“最美好的东西”呢?

与美国人一样,多数日本人主张让孩子从小吃点苦。据中日儿童草原探险夏令营的日方主办者河边新一先生介绍,日本科技和经济的高度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教育科学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孩子们普遍安于现代化的家庭生活,心理生理上都很懦弱,不愿意到学校学习。仅在福冈市,这种懦弱的儿童就占10%左右。现象反映在孩子身上,实质是一种社会性的问题。改变这种状态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如组织孩子到中国草原冒险。在冒险活动中有不可预测的情况将要发生,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冒险中的紧张情绪和疑惑心理,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很大好处。

相比之下,我们有些同志“小富即足”,不肯让孩子再吃苦磨练,这种爱是否进入了某种误区?以至成为一种变质的爱,一种让孩子不能独立更难以成才的爱。请问,这样的爱还叫爱吗?令人欣慰的是,赞成孩子吃苦的毕竟是多数。如在(较量》的争论中,《人民日报》发表了《请过苦桥》等评论,并发出呼吁——“让我们家长和教师叫响一个口号:‘真爱,就要让孩子多吃点苦!’”

如何正确看待下一代

—∵—传递的方向与质量

在有的同志看来,社会对这几代青少年的担忧是多余的,“如同前面的一代代人一样,这一代人也必将是可以信赖的一代。”这一代孩子“是中国历史上受到空前的良好教育(包括德智体美教育)的一代……”

的确,一代胜似一代是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希望所在。我写《较量》也绝非认为中国孩子一无是处,而是为了提出一个教育危机来警示社会。假如,我对这一代孩子没有信心,干嘛会写《英雄少年赖宁》?干嘛会写全国十佳少先队员杜瑶瑶和苏进?在我为孩子写的四部作品中,头一部即是报告文学集《少年巨人》!我赞同当代孩子“将是更接近世界和现代化的一代”的看法,对他们寄予厚望,同时也认为他们身上有必须克服的致命弱点。

指出问题与“可以信赖”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越是因为信赖越要指出问题,并且力促解决问题。否则,我们信赖什么呢?

这一代孩子在改革开放年代里长大,便是“中国历史上受到空前的良好教育的一代”吗?恐怕不能如此简单的推论。智育也许“空前的良好”,德育、体育和美育若说“空前的良好”,国人难以置信。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即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社会对青少年的担忧是有充分依据的,是责任感的体现。

作为“生在红旗下”那一代人的一员,我在自信的同时从不否认,我们是有严重缺憾的一代。3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文章《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对此作了少有的冷静剖析。《较量》写的那些孩子正是我们这代人的孩子,他们的弱点正折射出了我们的弱点,尽管这并非全部原因。

由此可以谈谈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换句话说,教育是生活经验的传递。任何一代人既不可能拒绝上一代人的传递,也不应该放弃向下一代人传递的责任。实际上,这种传递每时每刻都在悄然进行着,在每个家庭、在每所学校、甚至在社会各个场所。一代人的素质如何,与这种传递的方向和质量大有关系。

说得具体一些,在代与代之间传递的生活经验中,爱的观念及方式占据重要位置。不幸的是,有些爱的观念是近视的:我爱你孩子,就千方百计让你少吃苦多享福,或干脆包你一辈子。于是,家长们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让孩子像“小皇帝”一样生活,还要帮他们安排工作、成立家庭和照看孩子。经过这样传递的孩子早已习惯了被人“包”的生活,在家靠父母“包”,上班靠单位“包”,还有什么独立人格和风险意识?固然,并非人人都被“包”大,可被“包”大的不在少数,他们往往成了改革的惰性因素,也使民族腾飞的翅膀成了“沉重的翅膀”。

与此相反,许多西方国家在生活经验的传递中,独立性成了爱的重要观念及方式。于是,他们让孩子很小便独居一室;上学后即使总统或亿万富翁的孩子,也免不了打工之苦;18岁后更是要依靠自己生活,若依赖父母则被社会视为无能等等。在浓厚的独立氛围中长大,自然会养成自立自强的牢固意识。

人类都在向后代传递生活经验。各国不同的传递方向与质量,为各国孩子在未来世界的共存与竞争理下了伏笔。《较量》只不过将这种共存与竞争撩开了小小的一角。真正惊心动魄的故事还在后头。

居安思危乃兴国之道

——决定未来命运的选择

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似乎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忧患意识。日本这个岛国,国土窄狭,资源贫乏,人口超载,似乎上帝对他们过于苛刻,但唯独不缺忧患意识。因此,它才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公认的经济强国。”这是《中国妇女报》在《且说<较量>风波》(详见该报3月21日第4版)一文中最精辟的一段话。

据悉,日本的教育或说向下一代传递生活经验过程中,忧患意识相当强烈。这非但没使日本人的后代悲观沮丧,反而激发了他们奋发拼搏求生存的精神。中国同样如此。当《较量》被广为转载和讨论之时,许多人是被刺痛了,忧心如焚,如坐针毡。可是,被惊醒的人们不是怨天尤人,而是纷纷振作精神,采取各种行动。

我们看到,孩子们的远足活动增多了,节俭的风气开始恢复,体育锻炼在加强,以自学、自理、自抒、自强、自律为内容的“五自学习实践活动”逐步展开。一句话,中国孩子正努力像雏鹰一样磨练自已的翅膀,渴望飞向新世纪的辽阔天空。这就是可敬的教育界的反应——当《较量》提出教育危机时,他们非但不以“中国教育的固有优势及对下一代人的本质估计”来辩解开脱,反倒比作者更清醒更有责任心更有远见卓识,这真正∵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从另一角度说,凡是有头脑的人都会明白,《较量》旨在提出问题,既不否定教育的巨大成就,更不改变“对下一代人的本质估计”。一篇提出某种危机感的短文,难道必须纳入“成绩是主要的,然而也有问题”的模式吗?

在我们的教育中,应当包括危机感的教育,也应当把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如实告诉孩子,故意蒙上孩子的眼睛是一种罪过。譬如,关于“对手”之类的话,值得引导孩子理解其含意,即各国孩子之间既是友谊的伙伴,也是竞争的对手。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丝毫不必大惊小怪。

据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少年》杂志介绍:

1990年,一群美国中学生曾在北京某中学向中国同龄人发出挑战。

1993年,美国学生代表团在成都,通过《中外少年》杂志向中国学生再次发出挑战:“在下个世纪,我们将会是竞争的对手,小心你们会输给我们!”

(详见《中外少年》1993年第6期《2000新人类神秘对话》)

美国学生毫不避讳地道出了实情:各国孩子将会是竞争的对手。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正是在竞争中世界才会进步得更快,人类才会进入文明的更高层次。

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改革尤其是教育改革坚持下去,中国孩子在国际竞争中会成为胜利者。自然,首先应对危机有足够的认识,这危机来自成人世界,特别来自那种盲目而虚假的爱心!

记得1991年6月,当我采访着名作家冰心时,这位饱经沧桑的92岁老人说道:“有时候,母爱并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她还指出:“‘小皇帝’的出现,就是因为母爱不健康。”

也许,我还会被人指责拿“政治放大镜”看问题,我依然执拗地说----

中国的家长们,请在两种爱心当中选择吧,这是关于孩子未来命运的选择!也是关于中国未来命运的选择!

原载1994年4月29日《中国教育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