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飞云寺不许典卖碑的传说

撰文/王耀洲

庐山莲花峰下的万家垅,在清光绪年间出了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名叫万本仁,他告倒了富甲江州的财主老爷唐家和。并且让江州府德化县的一班贪官污吏纷纷中箭落马。

此案起因是,大财主唐家和为了阴泽子孙,让风水先生为唐家找一块风水好的坟山宝地,哪知香火盛旺的飞云寺被风水先生看中了,他说此庙后有靠山莲花峰,前瞻长江,左有青龙右有白虎护卫,大庙前后都是苍松,翠竹、香樟,还有两条清溪,从庙的左右两侧流淌,山泉四季不断,庙址犹如是一座太师椅。风水先生说,如果将此庙改为唐家祖坟山地,今后唐家三代定会有三把皇伞御赐的大官出生。为了得到这块风水宝地,唐家和是不惜重金,不计一切代价,千万百计地想把这飞云寺弄到手。

八姓族长有七姓族长同意签字画押,同意拆迁飞云寺。只有万氏家族族长代表万本仁不肯画押。唐家在心中早就算计好了。那就是八姓有七姓签字画押,飞云寺和官府都支持他拆迁飞云寺,即使万家不签字也无关紧要。

那段时间里,唐家和选择黄道吉日,大造声势,破土开工。让飞云寺的和尚念经开光,请江州府的大小官员出席,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作陪,叫七姓族长率领乡亲捧场,大办流水席让宾客喝足吃饱。好一派声势,出尽了风头,耍尽了威风。

自从唐家和兴师动众,大肆操办飞云寺拆迁的破土动工开光庆典之后,万本仁是四处奔走到官府告状。正如唐家和所料,他是白跑了,白告了。他到德化县击鼓告状,升堂过审时,张知县不问青红皂白地审问后说:“飞云寺是八姓社庙,既然有七姓同意拆迁,你为何不方便大家,还要出头露面反对。”万本仁就这样被衙役轰了出来。

接着又到江州府公堂上,胡知府不听他细说分明,三句话都不问,又被赶了出来。

德化县江州府万本仁是告不进状了,怎么办?万本仁心想,无非是个等字,江州是驿道,朝廷总会派京官来视察的,到时再告吧。反正我现在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一不做二不休地继续上告,也要同唐家和斗下去,那怕被官府打拐一只脚,我也不怕。于是乎,他三天两头,不是到驿站,就是到码头探听消息,打听京城是否有大官路过江州,如果有,就是滚钉板他也要拦路挡桥告状。说来也巧,不出半月,果真有一位巡按要来江州,此巡按姓蔡名瀛洲,江州蔡家湾人氏,此行一是视察长江沿岸灾情,二是回乡省亲。过了二天,蔡巡按的船队就浩浩荡荡地从长江驶进了龙开河码头。

此时蹲在河边伪装钓鱼的万本仁,立即丢下钓鱼竿,沿着河边,一跛一拐地向官船靠近,他全然不顾站在码头上排成一行行的地方官员排队迎接蔡巡按,还一个劲儿地靠近官船。等官船把跳板放在岸上时,万本仁不等船上的旗牌官走下跳板,他就连跑带蹦地来到跳板前,卟通一声,立即跑在跳板上,双手举着一筒竹子,口里还喊着“冤枉啊!”他这一大喊大叫,立刻惊动了坐在船舱里的蔡大人,他命令旗牌官打开舱门,让他看看,同时让旗牌官把状纸接上来。

万本仁举的这个竹筒就是状纸,旗牌官接过来一看,是一根三尺长的竹筒,竹筒上还吊着一个荷叶包。蔡大人疑惑地把竹筒拿过来一看,用手一丈,正好是三尺长。再看两头都是空的,只有中间一节不通,奇怪的是竹筒里不是白的,而是用墨染黑了。“他说这是莲花峰上的青竹子”,旗牌官指着竹筒说道。接着又指着吊在竹筒上荷包说:“这是莲花洞的荷叶……”。蔡大人便问道包的什么?“庐山清明茶”。

原来万本仁是打哑谜告状,均被蔡大人猜中,其谜底是:举头三尺有青天,两头黑暗,现在只有他这一关能打通。希望蔡大人像爱莲说的周濂溪大人那样廉洁为民,明明白白地把这个官司(茶)查个明白无误。

蔡大人于是问道:“你姓氏名谁?江州何处人氏?&rdquo

ldquo;小人姓万名本仁,家住莲花峰下。”万本仁说到这里时,蔡大人一惊:啊,原来是恩师万青黎大人的宗族,怪不得这等聪明,此人虽不曾读诗书,悟性智慧却很高,看来不可小视他的冤情。

被蔡大人称为恩师的万青黎原来也是我们庐山莲花峰下之人,道光年间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和吏礼兵三部尚书及国子监祭酒、户、礼、兵、刑各部尚书,又是清朝同治皇帝的先生,数次出任全国会试的正副总裁,朝考阅卷大臣,武英殿总裁,翰林院掌院学士。

不用说,是万本仁打赢了官司。

飞云寺永远不得拆迁、典卖,唐家和倾家破产,李知县、胡知府革职查办,家财充公。

飞云寺主持和七姓族长卖寺所得的钱财没收,交给万家祠堂办学。

于是乎,就在飞云寺前立了一块永不典卖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