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以来,在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对以中国和印度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和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科技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医药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其中有不少的学术、理论、临床和文献与中医、藏医、蒙医和傣医等中国传统医药相互融合,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时至今日仍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因此,研究和探讨佛教经籍中的医学史料和医学思想,对弘扬民族医药文化、振兴民族医药事业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佛学界共翻译和编着了五千多种佛学著作,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哲学、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集佛教典籍之大成者,当首推《大藏经》。佛教《大藏经》是佛教典籍汇编而成的丛书的总名。这是它的初始涵义,后来发展到泛指一切文种的佛典所编成的大丛书。它包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和中国、印度、日本等高僧的着述,是以佛祖教诫的表现形式,阐述佛教宗旨的巨作。在我国有西夏文、藏文、满文、蒙文等《大藏经》;国外有巴利文、日文、高丽文等《大藏经》。可流传最早、在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还得数汉文《大藏经》。它的内容,以汉译的南亚次大陆佛典的经、律、论三藏为主,还包括一些中国及海外高僧大德的佛教撰述。编辑《大藏经》,在中国是从南北朝时代开始的,那时叫“一切经”。到隋朝的时候,有了《大藏经》这个新名称。《大藏经》历经增修,所收佛教经籍今达4200余种,共23000余卷。

在我国,佛教的传播是伴随着佛教经典的译介展开的。现存的汉译佛典绝大部分是在东汉到隋唐时期翻译的,自西晋南北朝始,中国僧人也有了自己的着述。从经序、注疏、论着以至目录、史传的编撰,丰富和发展了《大藏经》的内容,使佛教《大藏经》真正成为一部百科式的佛教全书。它收集广博,既是佛书,也是涉及哲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建筑等领域的包罗宏富的古籍,对中国和世界文化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大藏经》主要有:①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刊印的《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该藏收藏经籍3053部,11970卷,分装85册。并附有《昭和法宝总目录》三册,图像十二册,总计100册。②***文丰出版公司七十年代出版的70册装《卍正藏经》和150册装《卍续藏经》,以及它们的总目索引。③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大藏经》。该藏拟将2万余卷已入藏的佛教经籍全部收录,分为正续两编。两编所收经籍的总数达4200余种,23000余卷。④清代末期印行的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计40帙,414册,1916部,8416卷。

佛教吸收了古印度医药,并加以宗教性的解说,形成了佛教医方明,成为佛教“五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佛教传入我国,古印度医药知识就以“医方明”的形式被介绍进来,对中医学产生了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医学思想体系。

在《大藏经》中,涉及生理、心理、医论、医术、养生、禅定、瑜珈、药物等方面的文献有2000多部,有论及基础理论之病因、病机、生理、药性;有论及内科、外科、眼科和精神科等临床各科,有外科手术、金针拨内障的病例记载;有心理卫生、口腔卫生、饮食调养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文献史料。

《大藏经》中共出现了医药卫生方面的名词术语达4600多条,既有生理解剖、腑腑经脉方面的名词,也有医疗、药学、心理、病名和医事杂论方面的术语,内容涉猎之广,就是一般的医学词典也望尘莫及。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内容之丰富。

在《大藏经》中,专论医理或涉及医理的经书很多,既有医药卫生、生理病理记录,也有心理幻术、修心养性的载述,内容博异丰盈,独具释家特色。诸如《千手观音治病含药经》、《陀罗尼杂集》、《功发菩提心集》、《四十帖诀》等数十篇论及医药学的主要佛经,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