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衣吃饭∵困来即眠

出自《古尊宿语录》第五卷,

《景德传灯录》第二十八卷。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经常讲“求佛求法,看经看教,皆是造业。”又说“无佛可求,无法可得。”他认为“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眠。”体现出禅法的自然方便。

又:

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①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律师杜②口。《五灯会元》卷第三∵

①师:指大珠慧海禅师。∵②杜:闭。∵

源律禅师问道:“和尚修持禅道,还用功吗?”大珠慧海禅师回答说:“用功。”问:“如何用功?”慧海禅师说:“肚子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源律禅师不理解,就问:“所有的人都是这个样子的,他们也同大师一样用功吗?”慧海禅师回答说:“不同。”源律禅师问道:“为什么不同呢?”慧海禅师说:“一般的人吃饭的时候不肯吃饭,总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该睡觉的时候又不肯睡觉,总有千般计较。所以是不同的。”源律禅师闭口沉思。(人生在世,能够不着非分的妄想,没有患得患失的计较分别,吃个安稳饭,睡个平安觉,该是多么美好。)

在家如何修行

出自《坛经》。

使君问:“和尚!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指授。”大师言:“善知识!惠能与道俗作《无相颂》,尽诵取,依此修行,常与惠能一处无别。”颂曰: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

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有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在这里,三障:佛家语,指烦恼障、业障、报障,又称“三毒”,认为尘俗诸多烦恼都来源于此。慧能大师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禅宗在家修行的实质性内容和方法。

一灯能除千年暗

出自《坛经》。

原文如下: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毒害化为富生,慈悲化为菩萨,知惠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自不知见。一念善,知惠即生。一灯能除干年暗,一知惠能灭万年愚。“知惠”即“智慧”。智慧之灯,足以消除干年的黑暗。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出自《五灯会元》第二卷。

原文如下:问:“达摩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且置,即今事作么生?”曰:“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师回:“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僧无语。师复曰:“理会么?”曰:“不会。”师曰:“自己分上作么生,干他达摩来与未来作么?他家来,大似卖卜汉。见汝不会,为汝锥破,卦文才生吉凶。尽在汝分上,一切自看。”

这里体现出禅宗重视自修自渡,并不特别看重外在力量的特色。这则公案讲的是崇慧禅师故事。崇慧(?~779),俗姓陈,唐四川彭州人,住安徽天柱山二十二年,是牛头宗五世智威禅师的弟子。“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长空万古存在,风月每日不同,隐指佛法长存,而禅语是每人自己的事,应该着眼自身,悟在目前。

太守危险尤甚

出自《五灯会元》第二卷。

原文如下:元和中,白居易侍郎出守兹郡,因入山谒师。问曰:“禅师住处甚危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白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作礼而退。

这则公案讲的是道林禅师故事。道林(741-824),俗姓潘,富阳(今浙江省内)人,是牛头宗道钦禅师的弟子。这则小故事,看似简单,其实道理非常深刻。世界上的事物往往是“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说总比行容易一些。能够说到的,却不一定能够做到。

若能心不妄

出自《五灯会元》第二卷。

原文如下:∵唐相国杜鸿渐出抚坤维,闻师名,思一瞻礼,遣使到山延请。时节度使崔宁亦命诸寺僧徒远出,迎引至空慧寺。时杜公与戎帅召三学硕德俱会寺中。致礼讫,公问曰:”弟子闻金和尚说无忆、无念、莫妄三句法门,是否?”师曰:“然。”公曰:”此三句是一是三?”师曰:“无忆名戒,无念名定,莫妄为慧。一心不生,具戒定慧,非一非三也。”公曰:“后句‘妄’字莫是从心之‘忘’乎?”曰:“从‘女’者是也。”公曰:“有据否?”师曰:“《法句经》云:若无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公闻疑情荡然。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