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迁安白莽山出土的明代铜佛

2004年6月河北迁安夏官营镇耿庄村村民在村南白蟒山西侧取土时发现了两尊铜佛和一个莲花座,经鉴定这些文物属于明代,现收藏于迁安文保所。介绍如下:

1.镏金铜佛坐像(图1)∵∵面相丰润,∵五官端正,细眉凤目,直鼻薄唇,表情庄重柔和。两耳垂肩,耳戴圆花及叶装饰,头戴卷云纹佛冠,冠下露出一周发迹,佛冠正中有一钮,冠的两侧有丝带分三缕垂肩飘下,中间穗较长。云形披肩长裙。胸前有五缕丝珠装饰,右腿压左腿上,结跏趺坐,露双足,足心朝天。左臂压腿上,左手两指弯曲拿水盂,右手持法器,长袖及坐,袖子和披肩皆为太阳花纹。大佛通高39.2厘米,后背高31.2厘米,底空直径24厘米。莲花座直径27.2厘米。六层莲花下有四个花瓣和云形装饰,右侧从底向上伸出三缕小莲花形对称烛台,莲坐上面有两只小鸟。水池有圆形栏杆,六棱,圆柱中空在水池中央,水池通高10.2厘米。下有镂空兽足装饰,宽22.2厘米,柱杵6厘米,底长32厘米,宽19.3厘米。柱孔直径2.2厘米。栏杆残断,柱头残,底座外撇。

2.镏金铜佛(图2)∵∵面相丰润,∵五官端正,细眉凤目,直鼻薄唇,两耳垂肩,耳戴珥饰。佛冠正中为莲花座佛,四周为玉兰花,上有六片叶子上翅,帽顶钮残断,珥后的璎珞花纹流苏带孔一缕打节分三缕在双肩垂下,三缕并拢下垂,左丝残断。披肩下端,长袖口沿及长袍的边沿都饰刻细线的太阳花缠枝纹,脖子下有三层衣纹,胸前垂有三条珠坠,有四条弯曲向上成两点,下有两个乳丁。右手执法器,左手单指持盅。中层水池内有浪花和水的纹饰。护栏成六棱形长13厘米,围栏中空,下有方框纹装饰,六边有柱,柱上有柱头,水中有中空铜柱高7厘米,口径3厘米。莲花座分7层,下有四个小爪型柱,柱杵已残,直径26.2厘米,高10.5厘米。坐佛通高、后背30厘米,前面37.2厘米。

3.莲花座和水池2件(图3)∵∵莲花座口稍残,平沿莲花上翅,口内底有红锈,口径21.3厘米,通高19厘米,四层莲花,底有一杵长6厘米,水池四周有围栏,长方形六棱柱,水池正中有一圆柱中空,直径3厘米,柱两侧有把手装饰,有六兽足,兽足之上有围栏装饰,一兽足残缺,水池正中有四个小兽,水池长18厘米,宽11厘米,高6厘米。

这几件文物可能与当地隆兴寺有关。据《迁安文史》记载:隆兴寺建筑为仿宫殿式。高举明柱,松檩柏梁,山石为基,磨砖带灰,扣瓦飞檐,脊上悬兽。结构严谨壮观,为附近寺庙建筑之冠。前殿为立尊“四大金刚”,正殿为“如来佛祖”,后殿为“三霄殿”。坐像下供桌上有几百件铜佛像。隆兴寺历经三四百年后,毁于日本侵华时期,里面的建筑木料及铜佛等物均散落民间。(摄影:傅志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