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称颂的佛门管理理念

众悟

佛教自创教以来,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管理理念。释迦牟尼是一位高明、一流的管理专家。记得***佛光山星云大师说过:“佛教是一门最好的管理学……很多佛教经典,都可以应用于社会各团体、组织、企业的管理。《佛说孛经》就是一部政治管理学,《维摩诘经》就是一种社会的管理学,《地藏经》就是地狱管理学,《弥勒上生经》就是天堂的管理学。”

大家知道,东西方的管理思维是有差异的。西方是一分为二,一定要追究对与错,侧重于制度、法律来管理;东方是二分为三的,寻找一条中间路线,侧重于人性情感来管理。因为有些是非难以准确分清。其次目的上有差异。西方管理是要解决问题,这有时治标不治本,问题越解决越多;东方管理是要化解问题,化解问题与解决问题是不一样的,化解问题有些类似中医治病,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然而,佛陀出于对徒众修行悟道的需要,他把东西方管理理念的人性情感化和制度化熔于一炉,把化解人心的问题放在管理的首位。佛陀时代,随着徒众的增多,僧团的扩大,他从佛性情感层面上陆续制订了五戒、十戒等多种戒律。佛教到了中国,“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祖师们根据中国特点的实际需要,把佛陀时代的戒律具体细化。戒律也好,清规也罢,都是建立在人性化的理念上。二千多年来,佛教僧团秉持戒律,奉行规约,从而山门清净,海众安和,奠定了“正法久往”的根本基础。

个人认为,佛门最值得人们借鉴和赞赏的管理理念,大约有以下几方面。

一、管人治心,点亮心灯

大家都清楚,管理事情比较容易,因为事情很具体,看得见;金钱也好管,有账可算,只要是自己的,可任你摆布;只有管人难,管心更难,因为万法唯心造,万病因心起,人的心瞬息万变,捉摸不定。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由。佛门管理的妙决,就是设法让每个修行人将自己的一颗心管理好。除了让自己的心中有时间、空间的观念、有做人做事的原则、能合乎时代与道德以外,更重要的是自己心里有别人的存在,有大众的利益。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

僧徒进入禅堂,大家统统一样,静心听师父说法开示。目的让每个人内心开悟,想法去点亮心灯。久而久之,心灯亮了,心静下来了,不那么浮躁、固执了,心境变得柔和超脱、自在宽慰、身心愉悦。这个心灯,正是对管理的实质和人的本性的感悟。所以,佛门的戒律不同于国家法律,法律要强制执行,而佛门的戒律却是僧众通过长期修炼,发自内心,心甘情愿去遵守。

佛门得道高僧的说法开示,这形式就好象做人的政治思想工作一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人心理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让每个人的心凝聚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上来,齐心协力去成就佛道。佛门修行其实是在修心,修那颗贪嗔痴的心,修那颗烦恼不安分的心,让每个人的心达到无我自在的境界,这就是佛门点亮心灯的管理高妙之处。这也证实毛泽东曾说的,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此话千真万确。心念通了,一切都好办,有时精神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制度规章是人制订的,而管理核心对象是人,要人从心里去执行制度,就必须点亮其心灯,就是点亮心中感悟的那盏灯。佛教认为,如果僧徒心灯没点亮,那么和没修行的众生是一样的,即是摸黑走路,盲修瞎炼,这盏心灯,不但照亮自己,而且还要照亮他人,就是常说的度己度人。在寺庙丛林里,徒众的心灯都点亮了,这是一座以戒为师,管理最好的清静丛林。

二、人格尊严,众生平等

释迦牟尼为了挑战当时印度社会森严的种姓等级制度,提出了众生平等的主张,开启人类社会“人人平等”的先河,至少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提出的人人平等的口号要早一千多年。为了管理好僧团,实行“众生平等”的先进理念。为了落实这个管理理念,在僧团内部对僧徒提出了“六和敬”的行为准则。这是“众生平等”的重要保证。现将“六和敬”的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1、身和同住。在行动上,不侵犯他人,要相处和乐。彼此相互帮助、照顾、尊重、包容,平等相处,和合共住。

2、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气无诤,语言亲切、柔和、和平共处。

3、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不计人我得失,不计是非利害,心意和悦,同享法喜。

4、戒和同修。这是制度上的平等,晓明戒理,和平受持,共同遵守,一视同仁,进退有节,礼仪有据,行为举止,威仪庄严。

5、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统一思想,舍去分别执着,彼此见解一致,共同成就佛道。

6、利和同均。不论是简朴生活的财利,还是佛法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

佛陀强调众生平等,是因为他认为所在生命皆有佛性,应该平等互爱。这个平等,应该是佛性上的平等,是人格、尊严上的平等。但现实中,众生因“因果差别”、“福德厚浅不一”,也就有了凡圣之分。如果儿女与父母、师父与徒弟,要求平等,这是不懂伦理,讲平等,还要讲“长幼有序”;如果属下与上司,贡献小的与贡献大的,要求物质待遇平等,这是不懂规矩,因为物质平等要“尊卑有别”。平等所对应的应是尊重的普及和人格的无差别化,对每个人都应尊重,让每一个人都有尊严。这种尊重不需附加财富、权势这些条件。真正的平等是立足点的平等、人格尊严的平等,而非齐头并进式的平等、分浮财式的平等。

佛教“众生平等”的管理理念,对僧团的稳定、安宁、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空色圆融,海纳百川

“海纳百川”是喻指心量宽广、包容万物。包容、圆融在佛门的管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过去佛门丛林,组成成员来自社会各种行当。心里或多或少存有各种心理障碍,在社会上呆不下去了,才遁入空门,甚至还有江洋大盗。可是佛门接纳包容了他,用佛法开悟他,使其心软化、反省、忏悔。

“包容”可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空”。空即是色,空才能拥有,才能包容万物,“空”不是没有;而色即是空,是指万物由因缘合和而生,无法单独存在,所以,“空”包含“无”,也包含“有”。佛教在管理上就是要佛教徒“空”出心中的“贪嗔痴”,“空”出心中的一切执着烦恼,才能得到“有”,有超脱、愉悦的心境,有法喜充满,这样才能“了生死”,才能成圣成佛。“空”不是一般的知识,没有办法靠一般知识去了解,要靠证悟,才能悟到心空。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指如果我们心能象虚空一样,那就能容下大千世界。从管理上来说,我们的心能包容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包容才能和谐,个人就可以和谐各种人。如果有“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胸怀,在管理上就能行事周全,包容一切,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有些管理者喜欢用计策试探别人的忠诚,一旦被人识破,就不能被对方信服。所以最好的管理方式,应该对人信任、尊重、爱护,凡事以身作则,敢于承担,宽容属下的不足或过错,用“感动”来替代谋略,用“施恩”来当做“助缘”,必定更能令人信服,更易摄受人心。

弥勒菩萨海纳百川的包容大肚,启迪着古往今来许多志士仁人,收到众口齐赞的效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对管理者来说,海纳百川更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

四、顺势自然,无为而治

不管理的管理,是“无为”的管理,这是最高境界的管理。这无为的管理不能简单理解成什么都不做,而是强调有时做事不要太刻意,要顺其自然的状态,就象中国有句俗语所说“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意境。不要认为“无为”是真正的“无为”,通过表面的无为达到真正的有为,通过有为达到真正的无为,这才是禅的妙用。佛教禅宗把无为管理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一种不生不灭的大智慧。南岳佛门中“磨砖不能成镜,坐禅不能成佛”的公案,是因缘不具备的情况下,刻意而为并不能达到目的,不如“不为”,而顺其自然,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故近代高僧明真法师说:“有为法,是人生的现象,无为法,是人生的本质。”

唐朝丞相杜鸿渐慕名拜访保唐寺无住禅师,问:“什么叫不生?什么叫不灭?如何能得解脱?”禅师说:“对外界不起心念,叫做不生。既不生,当然不灭,既然不生不灭,就没有东西束缚你,当然随处解脱。”杜丞相大为赞赏。“对外界不起心念”就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讲的“无念”、“无修”、“无为”。禅宗认为,起心动念的修行都属因缘造作,它本身是生灭无常的。他们把这种修行喻为离弦之箭,贯力消失,自然坠落。同样,人为努力作用也有起势、间断、完结之时,因而依靠生灭造作活动建立起来的结果也不能长久,其原因就是我们的意念却执着或长留住于某种事物时,内心处于失去自由,受到限制的状态。黄檗禅师说得好:“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学道人若欲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可见,禅宗把“无为”管理的理念运用到接引学人,开示徒众方面,真是恰到好处。

古代有一个叫尘元禅师的师父想从尘元和慧明两弟子中选择衣钵传人,要两弟子爬崖顶,慧明选择从正面徒峭悬崖攀爬。结果屡爬屡摔倒,而无法爬上,最后摔伤晕倒。而尘元从山侧沿小溪、穿山林、越山谷,轻松顺利到达崖顶。师父当着众徒将衣钵锡杖传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说:“攀爬悬崖,意在堪验你们心境,能不入自心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这个攀崖顶、定衣钵的故事,告诉人们环境不合适时,就该放下,调整心态,选择“无为”,静观其变。这种顺势而为,逆势无为的顺其自然的管理理念,可以消除“费力不讨好”的窘困境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言而喻,佛门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是高明的,是值得赞赏的。

佛门“点亮心灯”、“众生平等”、“海纳百川”、“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已被许多国家的企业、团体的管理者把佛门管理智慧付诸实践,收效令人赞叹不已。这些理念的共同特点有三。一是以慈悲、赞美、鼓励的正面引导来辅助制度、规约的柔性管理,有时柔性的东西比刚硬的东西更有意想不到的穿透力。佛教指导人坐禅,目的就是培养柔软心,心地柔软的人才容易与人融合相处。心性慈悲柔和的人,往往制服顽强于无形。二是对“心”的自觉管理,所谓自觉,就是自我要求,自我忏悔,自我发觉问题,继而懂得自觉化解问题,这比强制管理,收效更佳;三是尊重、关爱、宽容的感动管理,必然更能令人心服、更易摄受人心。管理不是命令,不是权威,管理要懂得尊重、包容、平等,要让人心甘情愿,给人信心,让人欢喜跟随,这才是最高明的人事管理。

管理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佛门中高超的管理理念,实为管理学中的瑰宝,确实值得称颂和借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