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与“造神”

丁小平

今天,佛教作为一种文化,还处在被边缘化的地位,尚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与此相应,佛教徒这一宗教身份,也还没有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同度,甚至可以说社会地位偏低,在家、出家皆是如此。大部分人一谈起佛教徒,内心多少会生起一些误解,或认为是在搞迷信,或认为是自私、消极,或认为是逃避现实,或认为心灵或神经有点不太正常;有的人甚至不屑一顾,对佛教徒很是看不起。

这种现实,很多佛教徒都体会颇深。笔者当年初信佛时,身边的同学、朋友、亲人大多都不理解,质疑者有之,规劝者有之,叹息者有之,讽刺挖苦者有之。与笔者有相似之遭遇与感受的佛教徒,当不在少数。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很多佛教徒信佛之后,往往都处于私密或半私密的状态,除了少数人知道之外,一般情况下,往往不愿、不敢承认自己信佛的事实,更遑论在公开场合以佛教徒的身份面世。

这种现实,也导致了不少佛教徒内心深处有一种隐隐的自卑,有的佛教徒则因为他人的误解而产生一种愤懑。自卑也好,愤懑也罢,都不是正常的心态,是对内心平衡和谐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佛教徒便寻求一种心理补偿,来缓解自卑或愤懑,重新达到内心的平衡和谐。而“封神”或“造神”的行为,无疑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而又狂热、盲目、愚昧的选择。

笔者初信佛时,有位佛友师兄因为读的佛教书籍相对较多,所以赢得了大家较长时间的信任。师兄在我们那个学佛的小圈子里,多年来一直在做同一件事——“封神”。记得当年他曾封一位刘师姐,说她是大阿罗汉转世;封一位黄大师姐是弥勒菩萨转世,而黄大师姐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封一位徐师兄是肉身菩萨……笔者当时内心里面有一种很强的愿望:师兄哪天也给我封一个罗汉、菩萨啥的当当,那该多好啊!你看,就凭咱俩的交情,你也总得,总得……是吧?当然,罗汉还是低了点,最好是封个菩萨——肉身菩萨那是最起码的,最好是跟弥勒菩萨差不多就好了。师兄后来自封说,他是从紫竹林那里来的,是观世音菩萨派来的,还说我们圈子中的好几个都是,其中包括我。虽然,菩萨派来的,跟菩萨本身还是有差距的,不过,嗯嗯,也就将就将就吧,嗯嗯……

如果说“封神”的心理动机是无知、狂妄和傲慢的话,那么“造神”的心理动机则是愚昧、盲目和迷信。

当然,“造神”和“封神”并不是彼此割裂的,“造神”往往是以“封神”为基础的。现在佛教内部,总有人喜欢自封已经开悟,或者自封为“***”、“大师”,骗一些人上当受骗。而这些上当受骗者在“开悟者”、“***”、“大师”的暗示下,开始广泛地宣传和吹嘘,把自己投靠的这位师傅吹捧成什么佛、什么菩萨、什么祖师的化身或转世,把其功德吹嘘得天花乱坠,说什么“见他一面,能够七世不堕恶道”、“供养他一万元(当然越多越好),能够多少劫人间天上享不完荣华富贵”、“跟他睡几觉搞几次男女***,能够往生什么什么净土甚至即生成佛”……吹不烂的牛皮、耍不完的把戏、变不尽的花样,这样以讹传讹,越传越神,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上当受骗。

就在“封神”的自我催眠或“造神”的自我欺骗过程中,很多佛教徒却获得了内心的平衡和谐。如上所述,这些佛教徒因为自卑或者愤懑而内心失去了平衡和谐,所以需要心理的补偿,而“封神”或“造神”却用狂妄、傲慢填满了自卑的坑,用盲目、迷信安抚了愤懑的脸;或用对自我的无限扩大和拔高,消解内心的愤懑,用对“开悟者”、“***”、“大师”的盲目崇拜,抗衡他人的误解。

然而,这种平衡和谐显然因为其基础的虚假,而显得极不牢靠。而这种不牢靠,要么在惨痛的事实面前被打破,最终自我唤醒而从迷梦中醒来;要么就自己不断地、更深地自我欺骗,对一切惨痛的教训都给予“合理”的解释,从而再次获得那可怜的内心的平衡和谐。例如我的那位师兄,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还在从事他的老本行,任你如何劝告甚至批评,他还是照封不误,封人或者自封,封啊封,不知何时是个尽头。而且这种可笑而可悲的事情,今天仍在佛教徒的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里上演着,上演着。

要想早点醒来,或者是一开始就避开这种“封神”和“造神”的怪圈,那首先就得认清佛教的本质追求是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建立在冷静、清醒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的;一切狂热、盲目等都从属于迷信的范畴,与佛教完全背道而驰。任何以狂热、盲目等为基础的对佛教的迷信,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而且也是对佛教的歪曲和亵渎。

此外,一般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从大乘佛典的描述中了解佛、菩萨的真实功德,例如《华严经》的描述就非常详细。对佛、菩萨无量、广大的功德了解得越多,内心的标准就会越清晰,就越不会因为“开悟者”、“***”、“大师”们自我吹嘘的一点点所谓神通,就无限地拔高和神化,而将之等同于佛,导致“造神”而又同时谤佛的后果。二、在学佛过程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自己与佛、菩萨之间的关系。佛陀和菩萨,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仅仅是极为优秀的老师,而不是求取保佑的对象。我们与佛、菩萨的人格是平等的,对佛、菩萨的崇信,并不意味着要丧失自己的人格,更不意味着需要用金钱甚至肉体去讨好。既然对佛、菩萨都是这样,那么对现实生活中佛法方面的老师,也应该如此。当然,“视师如佛”是一种极好的传统,有着很深的道理,但是这种传统的精髓仍在于以恭敬、谦虚的心态去学习、实践佛法,就如同当年佛弟子们皈依佛陀是“视佛如师”,其重点是落在皈依法上一样。三、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学佛的目的、内心的烦恼、人格的状况、信仰的根基等等。只有如实地认识自己,才能较好地防范虚荣心的膨胀,从而不会希冀和接受他人的暗示和催眠,不会轻易地相信对他人的“神化”和对自己的“封赏”。四、认真地研读佛典,实实在在地去了解佛法,建立起对佛法的正确见解,进而建立起对宇宙人生的正确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付诸生活实践。只有这样,我们的信仰才可能正确和真实,我们的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平衡和谐。

当我们以正常的心态学佛,比一般人更加理性、清醒、正常的时候,“封神”与“造神”的现象才会逐渐绝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