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禅定』,即用以治惑、生诸功德之四种根本禅定。亦即指色界中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故又称色界定。「禅」,禅那之简称,意译静虑,即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之意。

此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其用为「能审虑」,特点为已离欲界之感受,而与色界之观想、感受相应。自初禅至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或谓自修证过程而言,前三禅乃方便之阶梯,仅第四禅为真实之禅(真禅)。

四禅之差别,乃由所摄静虑不同,简述如下∶

1.初禅--虽已离欲界之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之喜、乐,但仍有寻、伺的粗细分别之心理活动。

2.二禅--寻、伺已断灭,形成信根,称为内等净,由此所得之喜、乐,乃对此禅定自身之感受,故称定生喜乐。

3.三禅--舍去二禅之喜、乐,住於非苦非乐之「行舍」之境地,以正念、正知继续修习而产生离喜妙乐。

4.四禅--舍三禅之妙乐,称为舍清静,唯念修养功德,称为念清静,由此得非苦非乐之感受。

修习四禅定所得报果之色界天(即色界之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第四禅天),据《俱舍论》卷八、卷八载∶

1.初禅天--此处已不食人间烟火,故无鼻、舌二识,但有眼、耳、身、意四识生起之喜乐二受和思惟能力。

2.第二禅天--无眼、耳、身三识,亦无思惟,但有意识及喜受、舍受相应。

3.第三禅天--唯有意识活动,与乐受、舍受相应。

4.第四禅天--唯有与舍受相应之意识活动。

前三禅天各有三天,第四禅天则有八天,合为色界十七天。

佛陀亦以禅定为最主要之行法,而於成道及涅盘之际,皆依四禅法而成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