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田寺的传说

何学林

金田寺闻名遐迩,历史悠久,传说多而奇异,经久不衰,确有可慕可载者,受到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青睐,引来无数文人骚客观光、吟咏、采访。笔者亦跻身此一行列,冀存志焉。

正名

关于寺名之称,有“金田”、“金钿”、“金钱”之别,众说纷纷,各说一词,莫衷一是。笔者今得访问结果如下:

张远常,男,安溪镇临江村三组兽医,现年51岁。其爷爷张子亨,解放前金田寺老寨主,威望颇高,受寨人尊敬。其父张克勤,解放前曾任临江溪小学校长,亦有威信,解放后无寨主,但人恒以寨主呼之。

1982∵年病殁。生前张远常曾以寺庙究属何名问之,答日:“肯定是金田寺,你不知道以前上庙正面高墙上有‘古刹金田’四字么?”证据确凿,无容置疑。是以寺名确为“金田寺”,∵当成定论。

金田寺位于安溪镇临溪场左后侧(面南方)高山顶上∵,∵与青山岭大坪隔河相望。海拔400∵余米,与山下顺山公路垂直高约200余米,比隔河大坪山还高一个头。从富顺开往安溪的车,一过临溪场抬头仰望即可望其项背。两岭隔柯相夹,构成山翠河幽奇景,名之为“青山峡”,或“青峰峡”,顺流而下一段则有“小三峡”之称。金田寺属临江村九组,介于尖山坡山脉至起风之间,使临溪场依山傍水,倍加秀丽。

建寺时间

中国自南北朝以来佛教盛行。隋、唐是佛教在我国传播的极盛期。隋文帝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令百姓出钱营造佛像,抄写佛经。唐太宗亲自为玄奖写了《大唐三裁教序》,唐高宗又写了《大唐三藏教序记》∵,女皇武则天下令造大佛像(乐山大佛即建于此时),唐代宗、唐肃宗在宫里开设道场,养了几百个和尚拜佛念经。五代十国时期,各地佛教也盛行,宋太祖下令雕版刻印《大藏经》∵。宋真宗时,全国僧尼将近50∵万。南宋高宗时无节制地出卖允许出家的凭证,导致僧尼越来越多,当时有“无路不逢僧”的说法。元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蒙古人信仰佛教,元朝皇帝常常大作佛事,有时一个寺院的佛事一天就用上万只羊……∵。基于上述情况,金田寺建于以上任何朝代均有可能,因无实据,不敢臆断。但据历来传说,当初建文皇帝被明成祖击败后曾在金田寺当过和尚。据此,金田寺建于明朝以前,是比较合乎事理的,但其确切年代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规模

金田寺全系荒山,总面积近1000亩,现共居46户人家164∵口人。金田寺寨子全在山顶上,总面积200亩。原有城(寨)墙,设东、北、南门。西门为高山,筑一大炮台,设土炮六门。守御城寨,现炮址扰存(原城门1寸多厚,面上包有铁皮,异常坚固)。北门坡下20米处有左右相对两片高而陡的“关门石”,顺着“关门石”两侧修有狭长的夹道至北门墙。夹道中有人防守,北门城上更有专人守护,易守难攻。寨墙2米宽,1957年拆毁,将石头运往邓关修(邓关)大桥,后组上修麻疯病院亦是用的这寨上石头。寨门等均已拆除。

解放前,金田寺寨上人烟稠密,房屋甚多,因有坚固城墙防匪,有钱人家多住寨上。寨上专设有一张“案桌”每天杀一只猪销售得完。当年张远常的二公张明亨就在寨上杀猪卖肉。

金田寺在寨子东部。寨上庙子宽,传说走一早晨都打不湿鞋(尽走庙子房廊),足见其规模之大。寺庙分上庙、下庙和岩下尼庵,从北门岩脚下“广福纸厂”以上到山顶108幢房,因而有“百幢寺”之称。上庙宏大,占地约10∵亩,庙房无数,金碧辉煌,塑有18罗汉、4∵大天王,佛祖、雷神菩萨等神像(菩萨背上有一抓,洞中装有该神筒历)。塑像及壁画栩栩如生,设有机关,一触动即前仆,使小孩望而生畏、不敢走近。庙中诗句楹联颇多。除正殿外,还有偏殿,前、后殿、大山门、小山门。上庙外还有字窟(供烧字纸用)。据说规模比泸州方山(庙宇)还大。解放初反对神权,破除迷信,香火日渐冷落。

1953年拆毁上庙用其木料修18区***(安溪),诗联匾对等文物遗失罄尽,只剩下遗址残痕,依稀可辨而已。

下庙占地约2∵亩,有璧画、观音菩萨等,还有花墙等房廊。后大部拆毁,余下分给村民居住,只余中间2∵间,且已改头换面,面目全非。

北门岩下尼庵名法华庵,占地数亩,规模较大,有36幽尼之说,惜早已片瓦无存,只余下不少香炉脚子、石基、神完、泥塑木雄等残骸。除暴露在郊野的以外,在那一片废墟上,土着村民孙树云(男,73∵岁,等都普不时挖出一些遗物来(寨上村民陈君容家保存的石雕一长条香炉等即是明证),足见其面积之大了。但究为何时拆毁等,已无踪可寻。

传说之一

建文皇帝曾在金田寺挂单

旧皇室规定,皇帝传位传长不传幼,“皇帝爱长子”之说即源于此。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早丧,太祖驾崩后传位长孙朱允文,年号“建文”,史称“建文皇帝”。其四叔朱棣原封燕王,有谋略,怀异志,加之建文登基前采纳大医建议“削藩”,燕王朱棣既恐且愤,以“清君侧”为名,拥雄师南下,与侄子建文帝允文争战四年之久,最后攻入南京、坐上皇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建文帝去向不明,明成祖为此时常夜不能寐,派无数武林高手四处寻觅,意欲除掉,以绝后患,但始终不得其踪迹,这便成为明史上一桩有名的疑案。基子上述情形,历代传说纷纷。其中盛传建文帝曾隐迹进祸前发为僧于四川广元,并吟有一诗云:

紫霭漫馒君王欢。

忽觉春梦是云烟。

龙鳞脱去水中鲤,

不慕江山只慕仙。

又,川南一带还一直流传着建文帝托迹禅门,漂泊川南的野史。据说他在某寺挂单时,也曾题诗于壁:

阅罢愣严磐懒敲,

笑破茅屋雨云飘。

南来岭嶂千层回,

北望京都万里遥。

车载久辞飞凤荤,

袭装换却衰龙袍。

公卿今日归何处,

惟有群鸦早晚朝。

后来建文皇帝又到金田寺当和尚多年,留下不少传说和佳话。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建文皇帝的一首手迹木牌诗(木牌长2∵米、宽1∵米,黑板似的钉挂于上庙大殿壁上。毛笔书写)。就是这首诗,张克勤曾背诵给其子张远常和其学生刘明远(临溪场人,男,62∵岁,现健在)听过。寨上土着老人苏仁治〔∵男,73∵岁,现健在)、九组组长李建忠(男,65∵岁,现健在)等也都能背诵多数句子,但惜诗不能全,或有错讹。现将他们回忆的诗句抄录如下。

远自京陵遍九州,

金田庄步暂藏休。

苍生未遇真明主,

南国空林作楚囚。

大雁飞来无信息,

黑云遮影漫新愁。

山呼万岁今何用,

惟有群鸦早晚稠。

就是这首诗,引起了各级***的关注,欲索其源。据刘明远说他老师(张克勤)曾告诉他:52年省里来了两个女同志(身穿列宁服),把那木牌抬回成都去了。不知确否?此后木牌诗就杳无讯息。1983∵年省里一女同志尚专程来访张克勤,询问有关木牌诗情况,惜张已作古,帐然而返。

四十年后(明成祖朱棣在位22∵年),代宗景泰年间,建文皇帝回北京《∵明成祖当上皇帝后迁都北京),感慨其事斌归朝诗自况。诗云.

牢落西南四十秋,

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

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灵气散,

朝元阁上雨声收。

新蒲细柳年年绿,

野老吞声哭已休。

以上一诗便又是建文帝曾挂单金田寺当过和尚的又一注脚。

二;传说之二

传统剧目《游庵》∵与《盘贞认母》∵即发生于此寺。传说南豪中桂生一日游庵,与么尼姑王志贞照面。申桂生风流调发,王志贞美貌多娇。两个多情种子一见钟情,眉来眼去,前奔后赶意乱神迷。两情既相悦,鸳枕遂山盟,熟料百日正温暖,申桂生竟一命赴黄泉,王志贞生下申桂生遗腹子后不敢抚养,忍痛将婴儿丢弃子“申家桥”下。∵适逢徐太守桥过此地,鸣锣开道、马突嘶鸣不前,命人巡视,见桥下一血包婴儿,回案太守。太守大喜,因己无子,遂将婴儿拾回抚养,取名徐元宰,长大供其读书,十六岁考中“解元”∵。后元宰得知自己并非太守骨肉,四处寻母。一日,又游此庵,得见王志贞及生父画像,终得母子相认。

传说《游庵》∵与《盘贞认母》∵即发生于此寺之尼庵,当选年老之人皆能道其梗概。当日的“申家桥”即现在临溪场北50米许的老桥,与上面新修公路桥平行。在未修公路以前行人多走下面老桥,而今却是已行人冷落车马稀了。原老桥下刻有“申家桥”三字可证(又一说“申家桥”乃临溪场往群众村去不远处的‘双桥子”桥。此桥是尼庵前必纤之地,且离尼庵甚近,便于弃婴,又似觉可信。此桥早已毁)。

传说之三

建文帝金田寺奕棋趣事

金田寺山上“老鹰嘴”外存块石头形状象桌,叫桌子石。建文在金田当和尚时,有一老头常来此与他下棋,建文从未赢。有一天,眼看建文要胜棋,可是不知怎的,一眨眼还是输了。建文不禁怒骂了一声:“你莫非是个妖怪?"∵那人听了.陡然作起邪术,把对坐奕棋的一块大石头裂开一条大缝,要把建文连人带石陷落百丈深渊。建文一见不妙,立即将一枚通宝锡钱抛入裂开的石缝中,说道:只准碴,不准垮!”果然石头斜立岩边不动了。建文怒斥那老者:“你该遭雷打!”那老者气昏了,跳过河去,但在半河中,一个雷劈下来把那老头劈死了,头掉对岸河边就成了“人头石”。建文很满意,认为他到底是天子,还能呼动雷神,因此在北月石壁上塑下个雷神菩萨作纪念。当初下棋的那块石头叫“桌子石”,裂开的石头叫“碴口岩”,其迹至今犹存。

可供观赏的景点

异彩纷呈的北门景点

北门景点甚多,有的生动富有诗意,有的颇富传奇色彩。出北门下儿级石梯斜石上镌刻着“峻岭云飞”四字。字迹清爽有力,准确道出金田寺山头之高峻。

再下坡有“牛鼻子”、“牛舌头”、“牛心子”等石,形象惟肖。传说是西牛下凡,违背了御皇大帝旨意,被“五牛分尸”:牛肚丢在牛佛.牛皮甩在横溪上牛皮滩,牛耳朵抛在安溪纸厂旁,牛腿子扔在沱江下游多牛鼻子、牛舌头、牛心子则摔在金田寺北门山坡上。

“牛鼻子”等下面10∵米左右有一对“关门石”。传说原为高约5∵米长7∵米的大石,一老和尚喂有一对公鸡,公鸡打架,用力一登,大石两边一分厂分为两月,中间相隔2∵米左右,如刀切开,壁立似门,称“关门石”。

右侧“关门石”下有一大石高约6∵米,宽约5∵米,顶端稍窄。大石底部中间一椭圆石,直径约为50∵厘米。圆圈痕洛深而鲜明,异常句异,宛若高大石头中的石胆,成为石申石,引人注目。传说有一富人上山躲匪,走累了在此休息,忽听下面有人喧闹,忙将财物藏纳洞申。人离开石洞即闭拢,藏物关闭洞中,遂成此奇石。现迹犹存。

上述怪石左侧往外有两此巨石,高约7∵米,宽约6∵米,两石相间约50∵米。远石上镌刻“固形”二字,近石上镌粼“意存”二字。字体工整,遒劲、秀美。字大一尺见方,深一寸许。晴天站在40米高的北门上视之∵,清晰朗然,城一佳作,不知系何人之妙品,有何掌故,不敢杜撰。

傲字凌空的大炮台

位于寨西高山上的大炮台,建在本就很高的高山上,更显得突兀高标,直接苍弯。涉足顶上,令人顿生拔地凌空之感。须晴日,立足炮台,往泸州方向看,得见方山;朝富顺方向可清见锁江塔。极目四望,但见层山叠翠,葱岭透逸,云雾缭绕,峰峦隐现,沱江如练,公路似带,水田玻碎,碧地条条,真是傲宇凌空,一览而众山小了。

大炮台为约3丈见方的长方体,底部略大,随上稍小,因周砌石早已拆去。海拔近500∵米,若在炮台顶上再建一高层建筑或一塔,诚一绝妙的佳境和极佳的燎望合了。大炮合原有土炮6门,40∵年代就将炮杆等卖掉,现只余炮台旧址尚可追寻。

巧夺天工的碗砂洞

碗砂洞位于富顺精神病院(原麻疯病院)右后侧。洞终成于1957∵年,是因原安溪碗厂长期挖掘碗砂而成。日积月累,年复一年,遂成为洞内面积约一亩的奇妙多姿奇景。后因1957年碗厂迁址邓关,遂废弃不用。

洞内巷道约一人多高,洞口约2∵米宽、洞内蜿蜒曲折,随弯就弯,婉若天成。洞大几米、十几米、二十几米、三十几米不等。或高或低,或宽或窄,或平或陡,总的成坡形,如陶厂烧窑洞一般。有的地方上面挖洞,下面也挖洞,如二、三层似的。错落有致,巧夺天工。洞内冬暖夏凉,诚一消夏纳凉的好去处。惜因废弃太久,无人问津,洞外蓬简封蔽,截基一人多高,丰茂连绵,无径可寻,拨茅而入,亦甚准矣。如能开辟,加以修饰,亦不失为可观的景点。

其他

其他如有富顺文化名人周开岳撰联并书的金田寺公墓牌坊、金田寺公墓、精神病院、“和尚坟”等但可赏玩、参观,惜未装点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