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竺摩大师一九一三年八月出生于中国浙江雁荡山麓,俗姓陈名德安,别名「雁荡山僧」。髫龄剃度黄塘寿昌寺白云上人座下,年十六受具足戒于宁波观宗寺谛闲上人座前,学教于太虚大师门下,卒业于闽南、武昌之佛教最高学府。

一九三七年日军侵占中国,大师毅然放弃赴日留学,亲赴前线投身抗日救难运动。后辗转港澳,主办《觉音》、《无尽灯》杂志,弘扬佛法,宣传抗日救亡活动。一纸风行,声名藉甚。后又南渡槟城,广建道场,游化世界各地,弘扬佛法。领导创建马来西亚佛教总会,被推拥主席,连任多届;创办马来西亚佛学院,荣任院长;讲说经论,培植佛教人才,着书立说,提倡人间佛教。平时喜爱中华文化,吟诗作画。多次在世界各地举办书画展,为弘扬佛法和对外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

竺摩大师不仅精通佛法,学识渊博,而且才华横溢。被称为诗、书、画三绝,是继苏曼殊.弘一大师之后的一代才子高僧。着有《竺摩长老佛学全书》、《篆香室文集》、《篆香室书画集》、《篆香室诗集》,以及诸多弘法着述,广为流传。

竺摩大师门下的出家徒弟一百三十三人,在家皈依弟子七万余人,遍及世界各地。其中不乏高僧大德,政界高官,工商巨子,专家学者,艺术名人。

竺摩大师是一位扬名全球的一代高僧,是着名的教育家、书画家、诗人。为弘扬大乘佛教和传播中华文化贡献一生。因此被马来西亚誉为「大马汉系佛教之父」,受封为DMPN高级拿督勋衔的高僧。

二○○二年二月四日大师在槟城圆寂,遗舍利子逾百颗,一代慧星殒落,人天共仰,竺公慧业永垂不朽。

二、少年披缁、投身空门

竺摩大师于一九一三年八月十三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河深桥村,俗姓陈,名德安,尊人陈永旺,号红梅居士,母王氏,皆虔诚佛教徒,大师天资聪颖,生性洁净,自少喜食素菜,常随其父到本村净宗寺和附近居士林听经学佛,幼濡庭训这是日后献身佛道的最初因缘。

一九二四年,竺摩大师十二岁时,随父到黄塘寿昌寺听钦汉法师讲地藏经,如痴如醉,如沐甘霖。讲经法师见其不同凡器,随劝其父让他出家,遂礼寺中方丈白云上人祝发,法名默诚,字守志,按传承法统为临济宗四十三世,从此,走上献身佛教的人生道路。期间,其兄多次劝他回家,不让出家,他坚如磐石,决意投身空门。

三、勤修苦练、勇猛精进

竺摩大师为沙弥时,对日常课诵,佛学经典过目成诵,熟背如流。一九二五年为师叔芝峰法师护关,芝峰法师教他学习古诗词和禅宗典藉,为后来学佛着述和诗词吟唱打下扎实的基础。期间,拜见驻锡温州城下寮福庆寺闭关的弘一大师,喜获墨宝,得益匪浅。

一九二六年到宁波静宗寺学习经忏唱念和佛教仪规一年。后转入宁波观宗寺参学。一日根慧法师草拟法语第三句,「一炉缥缈香烟起」接不下去,时年仅十五的小沙弥竺摩大师在旁接着说,「百鸟衔花遍界香」。根公喜其聪慧,叹为奇才。一九二八年依天台名宿谛闲上人受具足戒,转入弘法研究社,受天台名家静权,宝静二法师的经教,勇猛精进。又能「复讲小座」、众皆以「小法师」称誉,在天台宗佛教界传为佳话。

四、负笈闽院,初试啼声

一九三○年随芝峰法师进入饮誉国内之佛教最高学府「闽南佛学院」,研究唯识学及诸宗教义,兼习日文。大师原具深厚佛学基础,又勤奋学习,成绩名列前矛,深受太虚大师器重,曾在课余写下一万五千余字的「成实论概要」,并在《现代僧伽》刊物发表论文,初试啼声,积极鼓吹佛教改革,提倡人生佛教。

一九三三年闽南佛学院毕业后,随太虚大师到潮州教学。不久转入武昌佛学院为研究员。出任《海潮音》助理编辑,兼任世界佛学苑编译部编译员,曾翻译日本松本三郎的《六祖坛经志学之研究》、《无著的学说》。着述了《苏东坡的佛教思想》、《唯识学的种子》、《论佛教的知难易行》等大量的佛学论文,并相继在「海潮音」和「现代佛教」杂志上发表。

竺摩大师从二十一岁开始到以后誉满僧林,四众共仰,所有著作,分别以竺摩、雁荡山僧、为霖、昙伦、慧森、大厂、慧海、非非、梅林、羼提、贝叶、篆香室主、释迦罪人等二十多个笔名着书题画。

[NextPage]五、勇赴国难,投身抗战

一九三七年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原定赴日本大正大学留学五年竺摩大师毅然中断学业,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慈溪抗日后援宣传组」工作,为宣传抗战救国而奔走呼号。不久旋赴武汉,又奉派往陇海铁路前线担任救伤工作。几经危难,出生入死,毫无畏惧。

一九三八年南下广州,转赴香港,开展救济难民的募捐和支前活动。在繁忙工作中,以笔做武器,写了不少反映战地救伤和离难生活文章。在《大公报》、《宇宙风》、《大风》等报刊发表,因此与《大公报》主编萧乾、《大风》主编陆丹林、《宇宙风》主编陶亢德以及许地山、叶灵凤、萧军、萧红、杨刚、杨庆光等港澳文化界名流,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竺摩大师的爱国爱教的救世情怀,在佛教界和文化界影响很大。

六、讲说维摩、主编《觉音》

一九三九年竺摩大师应邀到澳门创办「佛学研究社」,开讲「维摩经」。以明白通俗语言,把佛教义理与救国救难的客观要求结合一起。唤起人们爱国救难,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主编《觉音》月刊,刊登佛教义理和契应时代要求的佛教文化作品。特别关注内地抗战救国活动,积极宣传和鼓励以寺僧为代表的佛教界奋起抗日的爱教精神。使「觉音」成为华南地区战时的重要刊物,得到广大读者,尤其海内外名流、高僧大德的大力支持和赞扬。着名人士叶恭绰、高剑父为之题写刊名,弘一大师撰稿题词。着名抗战爱国英雄、澳门中华教育会负责人梁彦明撰文「大哉竺摩大智慧」,「动员僧侣别开生面」,称赞竺摩大师是佛门中爱国爱教的龙象,对繁荣战时澳门佛教文化,推动海内外佛教文化交流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七、游艺耽禅、广结善缘

竺摩大师是一位深谙佛法、精通佛典的高僧。通过讲经说法,编辑《觉音》,广泛地开展海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极大地推动港澳佛教文化的发展,实际上竺摩大师已成为抗战时期港澳佛教文化界的着名代表,交往人物之多和范围之广。如南来的内地文化界名流有:叶恭绰、高剑父、许地山、梁彦明、张纯初、林子青、江歉、陈静涛、张圣慧、岑学吕、刘承泽和霭亭、海仁、宝乘、通一、妙音、印顺、如幻等;有内地的林语堂、郭沫若、老舍、田汉、柳亚子、夏丐尊、丰子恺、欧阳予倩、李仙根、胡不归、赵百辛、张云雷、弘一.太虚、巨赞、芝峰、大醒、苇航、法尊、演培、木鱼……还有缅甸的法航.达居及新加坡的陈慧修、李俊彦等等。竺摩大师好为群彦交往,为云中白鹤,天半朱霞、水乳交融,以文会友。岭南画派画坛魁首高剑父到功德林拜访竺摩大师,两位名人对佛法的共同信仰和中华文化的爱好走到一起,相见恨晚。竺摩大师学画拜高剑父为师,高剑父学佛拜竺摩为师,就这样,游于艺、耽于禅、时相过从、在僧林艺坛上传为美谈。

八、北归受阻,办刊育材

一九四一年秋,应沪芝峰,大醒二公之约,拟北归雁荡,诸艺友促其开一留别画展。清游会名士张逸、龙思鹤、叶夏静等等数十人,假妈祖庙为之饯别,名家张谷雏作「送别竺摩上人归雁荡山图」。陈寂园作「妈阁饯僧记」竺摩大师也赋诗二律,有「……贻我佳篇逾百幅,满船书画似襄阳……」。诸友争相奉和,相继在报刊发表,近百位名士聚会,吟诗作画,是澳门文化史上的盛举,一时轰动港澳文化界。现留下的佳作真迹六十余幅,珍藏在槟城三慧讲堂。名士叶恭绰将(赵文度送生明法师还雪窦图》与诸文豪诗翁送师归雁荡图相提并论,谓之,先辉后映。中秋节后,竺摩大师整装北归,抵达油麻地码头,遇日机空袭,顿成泡影,暂避香港,后冒险再回澳门。一九四八年移锡澳门佛学社,开坛弘法。先后出版《地藏经讲话》、《金刚经讲话》、《佛学问题座谈》等著作。

一九五一年在澳门创办了《无尽灯》佛教文化杂志,风行港澳和海内外,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无尽灯》后又随竺师转香港到槟城,至今仍是大马重要佛教文化刊物,影响深远。一九五三年受聘香港栖霞佛学院任副院长兼教务主任,培养不少海内外高僧大德。

九、奉安尊宿、弘扬大乘

一九五四年,竺摩大师赴泰国主持太虚大师舍利入塔大典。曼谷佛教缁素、文化、教育、工商各界巨子、新闻记者举行盛大欢迎宴会,曼谷各报以惹人注目篇幅报道竺摩大师莅临龙华盛会的各项活动;四月十五日宣讲龙华佛教和人间净土,四月十六日宣讲太虚大师弘化史迹,四月十七日主持太虚大师舍利入塔典礼、泰国僧王为舍利加点法粉,当晚讲《弥勒上生经》。前后到中华佛学研究社又讲了三天的《心经》大意,盛极一时。竺摩大师大力宣扬大乘佛教,为佛增光,为国争光。其间,在曼谷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反映热烈。所有展品除自留做纪念几幅外,其余很快被购置一空。泰国之旅历时一月,佛国道友殷勤相送,曼谷报章跟踪报导,后来把泰国之旅写成《南游寄语》一书在一九九五年出版。

十、槟城结夙缘、南天育幼苗

一九五四年五月四日,竺摩大师飞抵槟城,受到全槟佛教四众代表的盛大欢迎,并受聘菩提学院导师,兼任菩提中学佛学课程。当时竺摩大师是一位名声显赫的高僧、讲经说法誉满香江、名传神州大地的大法师,来槟担任初中的教职,面对一群无知佛学常识的青少年,法缘前定,只能说是因缘的安排。竺摩大师在泰国考察时,深知华人,不知大乘教义,其原因就是缺少华文教育,对此,感慨不已。面对马来西亚难得有佛教华文学院,信众又神佛混杂,深感自己肩负责任重大,他决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启蒙教育作起,尽心培植菩提幼苗,他自编初中佛学课本,使用后效果很好,很快被港澳及东南亚各佛教中学采用,成为各地佛教中学的必备教科书。当年九月在槟城举办画展,出版了《竺摩法师书画集》第一册,再版《金刚经讲话》所得款项全部捐助菩中科学馆和《无尽灯》刊物。

[NextPage]十一、星洲播佛法、北传扬东南

竺摩大师在槟城安单后,应新加坡佛教界的邀请,为星洲菩提阁主持剪彩开光,并讲《菩提漫论》三日,星洲佛教总会及菩提学校举行隆重欢迎会,星洲灵峰菩提学院和菩提兰若聘任他为导师,星洲中华佛教会、世界佛教友谊会新加坡分会、星洲英文佛教会也礼请他为导师。每逢槟城假期,飞星讲说,频繁往来十余年,先后讲了《唯识大意》、《普贤十愿》、《佛教与现实人生》等等,并在星洲电台广播《菩提与公民》,使一度沉寂冷落的新加坡佛教文化,顿时热起来,迅速地得到发展,竺摩大师也深受信众敬仰,皈依弟子达五至六千人。

十二、世佛赞大乘,揽胜留诗文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廿六日,竺摩大师代表槟城僧众赴缅甸出席第三次世界佛教友谊大会。竺摩大师同各国佛教界人士进行广泛地接触,对佛教国家的长短、得失都做了比较,认为中国的大乘教典保存不失,是东方最高宝库,值得夸耀世界佛教,并做了《佛教与和平》的演讲,大家对竺师的渊博知识,深感惊叹!

一九五六年十月,竺摩大师任新加坡佛教代表团团长,赴尼泊尔出席第四届世界佛教友谊大会。道经仰光,二千多华侨在机场迎接,竺师作了《佛教和平之准备》的演讲,阐扬了佛教与世界和平的意义,这次赴会西游,诗兴勃发,以诗记游,共得诗四十九首,以后整理结集,出版了《西游诗草》。

十三、檀岛播佛法,儒佛证互融

一九五七年十一月,竺摩大师受美国檀香山侨领的邀请,飞檀弘法。夏威夷中华佛教总会及四大侨团联合在总商会举行欢迎会,竺摩大师即席作了《佛法为太空时代所需要》的演讲。后又在教育联合会讲《从华侨兴学谈到儒佛的教育》。被聘为中华佛教总会导师,檀华寺住持,启华学校校长。在檀一年,宣讲《华严经》中之普贤十大行愿。在卡湖电台创设「檀华播音社」,殷切希望在提倡现代新教育和孔教外,更要提倡佛教的教育,以儒佛互融,见机施教,致力宣传佛教和中华文化。此外,还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好评如潮。

十四、创建马佛总、拥戴为主席

一九五八年竺摩大师返回槟城进一步发动筹备马来西亚佛教会。一九五九年四月十九日,假槟城极乐寺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各州代表、***长官、地方缙绅、各佛国驻马使节、中西来宾二千余人,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亲自莅临主持剪彩。竺摩大师以建会有功。德高望重,众望所归,一致被公推为马来西亚佛教会首届主席。

马佛总在竺摩大师的领导下,成绩巨大。先后组织规模宏大的环岛弘法团,讲经说法,宣扬佛教慈悲无我的文化、建立各州分会,扩大在全国的影响;争取和维护佛教信徒的权益、建成佛总大厦、开办佛教义学和赠医施药所、培植贫苦失学青年、救济贫病、致力与世界各国佛教文化交流、提倡人生佛教、建全发展汉系北传佛教仪规。竺摩大师功绩卓着,连任佛总主席三届达十二年。

十五、建三慧讲堂、创立佛学院

竺摩大师在马声誉日隆,皈依弟子日益增多。原驻锡五年的竺园精舍不足容纳弘法的需要。一九六二年购入原美国领事馆旧址大洋楼,改建成「三慧讲堂」开展讲经弘法活动。把佛教由膜拜形式转向学讲闻法,竺摩大师亲自在讲堂讲经或开示佛理,同时成立「佛法研修会」、「周日义校」、「人生佛学中心」、「慧堂印经会」和「竺摩法师基金会」。竺摩大师擅长诗文书画、接引知识分子学佛,因此也是雅士、文人墨客咏唱聚地。此外还办起图书馆。竺摩大师在此潜心研究佛学、着书立说、孜孜不倦地宣扬佛法,传播中华佛教文化。

竺摩大师一贯主张培养僧伽人才,提倡佛教教育。一九七○年三月,在竺摩大师全力奔走下创立了马来西亚佛学院,亲自拟定「慈慧勤舍」四字为院训,编教材,执教鞭,主讲经论,他带头捐出信徒供养的果仪、又招募资金,为大马培养了一批批的佛教人才。为马来西亚佛教教育事业的开创、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

[NextPage]十六、弘法为宗、广辟道场

竺摩大师建成三慧讲堂,是他长期驻锡说法的场所。不仅为广大信众提供闻法共修的道场,也是与国内外高僧与居士谛结法缘的桥梁。由于竺师的声誉远扬,各地信众,争相诚请,相继兴建讲堂寺院,广辟弘法道场,由他担任寺院住持的有:丹绒马林的佛宝林;新加坡的佛缘林;吉隆玻的宝林法苑;昔加末的观音堂;怡保的菩提心;吉打的佛法林……所以竺摩大师渡化四众,无法定居于某一处、遇到重要庆典活动,都要亲临主持。为培养僧材,弘扬佛法大业,还热情地支持佛教青年总会。

十七、游化世界、普施法雨

竺摩大师驻锡槟城四十余年,日无昝暇,行脚马来西亚十三州,往来新加坡弘法不辍,奔走香港、澳门、泰国、印尼、缅甸、印度、斯里兰卡、中国大陆,而且远赴澳洲、美国、加拿大、日本。他不辞劳苦地弘扬佛法和传播中华文化,把菩提种子广播世界各地。

十八、弘化环宇、桃李满园

竺摩大师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法音远播、四众景仰。因此前来求法开导、虔诚皈依,逐日增多。一九五六年在柔佛昔加末弘法,为邓观培剃度出家,法名释继圣,字文贤。之后相继出家徒弟有澳洲雪梨定慧学舍住持和星洲佛缘林住持的释继明法师、马来西亚佛学院院长释继程法师、现任三慧讲堂住持的释继传法师、美国芝加哥南华埠正觉寺住持的释继如法师、新加坡的释继声法师等……一百三十三位;皈依弟子达七万多人。其中不乏文人专家、教授名医、政界高官、工商巨子、艺人名星。如《大华晚报》社长李鹤年、《星洲日报》主笔黄荫文、马来西亚大学教授胡博渊、马来西亚艺术学院院长郑浩千、槟州首席部长许子根、槟城行政议员丁福南医生、「锡王」张国林等等分布在世界各地。

十九、着书立说、千古流传

竺摩大师文思敏捷、聪颖过人。古今文辞,了然胸次。文学造诣,早已闻名僧林。在讲经说法之余,经常执笔为文,阐扬佛法,针砭时事。当时马来西亚很少有中文佛书,竺摩大师在办好《无尽灯》外,还致力整理弘法资料,编辑出版书集。其中有:《经典讲记》十册、《佛理论述》七册、《佛学知识》四册、《艺文书画》七册、《文集丛书》四套四十五册,其他三册。洋洋洒洒达数十种。其在大马佛教乃至汉系佛教的影响之大,难以定论和评估。从而促进了马来西亚佛教文化的发展、开创了着书立说之风气。

二十、宏扬汉粹、诗名远扬

竺摩大师从二十岁开始写诗,其诗作深含禅意,自然敦厚、隽永清新、优美典雅,流露着高逸格调,以醒化人群,堪称一绝。

一九三五年,他写下一万七千余字的《佛学与诗漫论》,同时出版了《石火集》(与通一法师合作),《菊花联吟》。抗日期间,他以诗无情控诉侵略者凶残暴行。如「满地干戈腾物怨,星空炮火地动哀」……何等悲怆愤慨,又如「尚余悲愤填中膺,留将身子逐狼豺」。「发大宏愿涤腥膻,降伏群魔一指弹」等。充分表达诗僧嫉恶如仇,舍生忘死的爱国胸襟。在山居诗中的「平生甘澹泊,是以入禅林……,最是开怀处,松林坐月明」。流露了他淡泊的生涯况味,豁达飘逸的个性与追求崇高境界的理想。在澳门应邀参加清游会诗社,在槟城参加泰马诗人雅会,在众多诗友中,独领风骚,深受拥戴。一九五六年赴尼泊尔出席世界佛教会以诗记实出版了《西游诗草》。平时常以诗会友,接引学佛,其诗部份汇集为《篆香室诗集》之中。

[NextPage]二十一、才子书艺、自成一家

竺摩大师的书法造诣很深,篆隶行草无所不精,他融合各家的笔法,写出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体、脱俗入化、别成一格、动感形象奇拙,气象奔放。其书作飘逸而入苍劲,豪放而有端庄,尤以各体参合,字体大小长短呼应生动。偶而掺入一两个甲骨文,令人回味无穷。张大千、叶公超、梁寒操对竺摩大师书法曾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足以「自成一家」,「不让板桥专美」。其书法是他艺术天分才华中的流露,而称之「才子字」,平时常以书法艺术作为弘法善巧。接引学佛,自成一绝。

二十二、丹青妙笔、艺技非凡

竺摩大师是一位才艺超绝,觉行圆满的雅僧,受岭南画派高剑父大师的薪传,对于绘画十三部门,了于胸次,进窥其妙。山水人物、花鸟虫香、走兽无不精湛,他的画里都蕴含一种忘尘的禅意。把佛家禅意与哲理融入画中,耐人寻味。从一九四一年开始,在澳门、香港、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多次举行个人画展,反映热烈,所得款项也都献给发展佛教伟大事业和教育经济之用。

画是无声诗,诗是无声画。竺摩大师把画意、书法、诗禅融在一体,以其博学妙文,广交天下时彦俊硕,尤于诗文酬唱,题书作画,获得「诗、书、画」三绝的雅誉,扬名海外。

竺摩大师喜爱金石艺术的创作,刻下近百方金石作品,反映了高逸的审美意趣,同时也是在佛教艺术领域的一项贡献。

二十三、誉满僧林、荣膺勋衔

竺摩大师一生讲经说法,办学兴教,建寺造塔,着书立说,艺文弘法,桃李满天下,足迹遍世界,他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无畏忘我献身精神,而誉满僧林。特别为振兴马来西亚的佛教付出近半世纪的心力,使大乘佛教在马来西亚萌芽、成长,结出丰硕的佛果,不愧被称为「马来西亚北传佛教之父」。有鉴于竺摩大师对马来西亚佛教的突出功绩和卓越贡献。一九九八年九月,槟州元首向竺摩大师封赐DMPN高级拿督勋衔。这是马来西亚佛教界首位出家人荣膺***的最高封赐,作为一个华人的佛教长老,在异国获得这一殊荣,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和光荣。

二十四、情系故土、魂萦雁荡

竺摩大师行脚天涯,云游海外,但消磨不了对祖国和故土的无限思念。一九三五年秋,他出家十年后,第一次准假回乡,朝礼天台国清寺,雁荡山灵岩寺,回到故乡虹桥镇河深桥村与家人团聚,祭拜慈亲亡灵,还应邀到乐清居士林讲经,他的佛法修养和口才以及优美书法;名士张云雷,胡奉坒及亲友无不赞叹称奇。

一九四一年,在澳门整装北上,抵达码头,受日机空袭,欲归归不得。

一九八七年,马来西亚***放宽华人回国探亲的限制,竺摩大师率领朝礼祖国四大名山佛教旅行团,回到阔别了半个世纪的祖国。朝拜了峨嵋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四大佛教名山,游览了广州、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最后回到故乡,再次与家人团聚,在雁荡山灵岩寺,虹桥净宗寺,短短几天,前来皈依弟子达七百六十五人。二○○一年五月竺摩大师年事已高,思乡之情日增,遂派遗弟子前往故乡访问,接受当地***提议,兴建雁荡山竺摩书画院。

二十五、一代慧星,殒落南天

二○○二年二月四日下午三时三十五分,竺摩大师在槟城安祥舍报,圆寂于三慧讲堂。按照他三年前立下的遗书,丧礼从简。驻锡世界各地的徒弟、徒孙、曾徒孙和四众弟子闻讣后,陆续前来瞻仰遗容,祭拜长老。在吉隆坡的马来西亚房产及地方***部长黄家定和正在美国访问的槟州首席部长许子根等***高官和社会贤达,从各地赶来,对这位享誉佛教界高僧,全马佛教界的精神领袖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深切地哀悼。

二月十一日,马来西亚佛教总会,僧伽总会联合会等佛教界团体,海外佛团以及相关的各社团,学校、***长官暨国、州议员及大师俗眷,举行了隆重的公祭。送殡五千多人,队伍长达一公里,行程三公里,大师遗体火化后,得舍利子逾百颗。

二十六、南天留慧业、两岸共怀念

竺摩大师圆寂后,佛教界及社会相关团体以各种形式表示悼念。马来西亚佛教总会,僧伽总会等佛教团体和香港、***及中国大陆有关团体和***部门发来唁电挽联,深致哀悼。其中曾任世界佛教僧伽会副会长、香港佛教僧伽会会长的超尘长老的挽联是:「德之余者,集文诗书画于一身,当今无两;化所及焉,综星马港澳将万众,溯古难寻。」***佛光山宗长星云大师的挽联是:「诗文书画,教界称第一;慈悲喜舍,长老最为尊。」故乡乐清市人民***、乐清市佛教协会、雁荡山管理局等等也拍来唁电,深表痛惜和哀悼。

竺摩大师的故乡各界信众在河深桥净宗寺设立灵堂、诵经七日,信众络绎不绝。

竺摩大师圆寂后四十九天,四众弟子在马来西亚佛总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思大典。三慧讲堂和竺师生前住持的道场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悼念活动。

为追怀竺摩大师一生的辉煌业绩,大陆雁荡山和***高雄,已分别兴建竺摩大师纪念馆,展出大师的生平伟绩和大师遗物、著作、书画和诗词作品,供世人瞻仰。竺摩大师慧业永垂千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