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梵净山老山(老金顶)建有通明殿,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户部郎中李芝彦为重修金顶寺庙而撰写的石碑立于此,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建,后又毁。在老山与金顶之间。还建有承恩寺(又名古茶殿),寺分上下二殿,山腰有一石墙和一拱门,门框上嵌一块石板,刻有“敕赐圣旨承恩寺”七字,至今仍清晰可见。在下茶殿之断垣残壁边,耸立着一块巨大石碑《梵净山茶殿碑》。

九皇洞依石壁而建,石墙上,刻有“洞天佛地”四个大字,笔锋隽秀。此外,梵净山还有水源寺、太平寺、白云寺、灵宫殿等,号称48寺庵,使梵净山寺庙成林,香火鼎盛。几百年来,湖南、湖北、四川、江西、贵州等省的香客,不远千里,前来朝拜,络绎不绝∵。

每当农历四月香会期,每天朝拜者数以干计,善男信女们各自成伍,举着各种香会名称旗号,一步一步朝山上走,过了脚庵,三步一跪,五步一拜,朝谒者怀着虔诚之心,脱掉鞋子,抓附铁链往上攀登。先过灵宫殿,进入观音洞,翻过“龙头石”,来到“定心池”,饮一口“定心水”后,仰面陡梯,蹈空而行,再从那危险的“挺脚石”过去,登上“天生桥”,到达绝顶。

“极顶,风声陡峭,(寺殿屋顶)不可瓦,皆冶铁瓦覆之。殿后各有天生石屏倚璋,即名说法台。两殿前有焚香化残石穴,右火穴,左风穴,皆于焚化时验之。供香只用檀,每朝山,旦暮香风飘渺,散满下界里许,殿前深壑石峰林立。巍然秀拔者为太子岩,磊落串珠者为供养岩、献果岩,顶平展布者为拜佛台,层叠若琅函缔轴者为藏经岩,有似钟乳石鼓者,有似猛兽狮象者,或如鹦鹉净瓶者,各高干余丈,皆从绝壑中拔地矗空,无所依附。种种灵奇谲怪,应接不暇”。“尤有异者,上峡至三天桥下石壁小坎有定心池,水容一勺,只供朝山人依次一喝,旋啜旋生,莫侧所出,饮饱升梯登桥,畏心始定,此天之效灵于佛,佛之灵应以待远迩皈依者”。∵(民国《贵州通志·古迹志》十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