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企业论坛论文发表人梁崇明

大千出版社社长

採访人:方继德

论文:在工作中悟道∵

放下我执∵创造职场新契机

放下既有框框∵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问:您从开始接触佛教,到创立自己的佛教出版事业,是不是能请梁社长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创业历程。∵答:当我接触佛教后,一直想要有机会能宣扬佛法教义,当时,最直接就是想到助印经书,所以我民国81年成立了一家大通,84年成立了大千出版社,透过书籍的印刷传播,来实现当时的梦想。∵问:听说您当时都没有出版业的经验,还有人预言您两个月内会关门大吉。∵答:呵呵,的确是的。以当时的状态竟然敢发这样愿,从旁人看起来,是真的很疯狂。因为不懂,所以一路上也跌跌撞撞吃了不少亏。但也因为我没有当时的出版业思维的禁锢,才有机会能以自己的想法,带领这个事业走出一条路,直到今天。∵问:有人说贩卖佛教经书,就是贩卖如来,您对这样的质疑怎么看待?答:嗯,这个问题很重要。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初发心,你当时发的愿力与动机,就会决定你的未来。成立公司来完成这样的愿力,是一种入世的手段。在佛教经典的部分,我们很认真的努力製作出,让大众能够接受与阅读的书籍。把过去比较艰涩难懂的佛理,透过符合现代人需求与口味来给予呈现。∵问:所以时代在变,观念也要变,我有观察到,有很多助印的佛经,但是常常堆在医院佛堂或公车站流通,放了两三年后也流通不完,最后发黄烂掉,实在罪过。∵答:的确有这样的现象。年轻人不会去拿这些经书,而中老年人可能家中就已经好多本了,所以也不会去拿。所以,为了佛法的推广,我们致力让这些佛理以更生活化的书籍呈现,让佛法进入人们生活当中。∵问:有关佛法与职场的书籍,像是:《当和尚遇到钻石》的作者麦可罗西、以及法鼓山圣严法语或慈济《静思语》等等,都有提到佛教修行者面对外境时应该有的心态。这次社长特别推荐的这一本:∵《在工作中悟道-开心工作的35项修练》。为什么您会特别想要推荐这本书呢?∵答:推荐的原因,很简单。他是我公司出版的书籍(笑)。当然,除了这个以外,这本书特别之处在于,书中有很多的实战经验与做法,透过很明确的步骤来帮助读者一步一步达成目标,相较一般只有格言或是理论式陈述的书籍,这本书把这个工作环境分析得更细腻清晰,我们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与入手方式。∵

压力与放鬆,工作与生活本为一体

问:常常有人会说,工作很痛苦,压力很大,请问梁社长为什么会痛苦呢?答:这是因为,很多人把「工作」与「休闲生活」,当成是两件事。所以他在工作的时候,觉得压力很大,而休闲的时候又当成是放鬆。因为,放鬆休闲是人的本性,所以渐渐的,他就把工作视为休闲的敌人,到最后工作就变成自己的敌人。这就是二元对立后,所产生的状态。一但有了对立,就会有偏好与分别心。而这就是工作痛苦的根源。∵问:所以社长您觉得工作与休闲、压力与放鬆是同一件事∵?∵这好像逻辑上说不通啊。∵答:哈哈。这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整体,不会有单独好的存在,也不会有单独坏的存在。因为有我执,所以有分别心,一有分别心,则会有好坏、好恶。所以如果没有放鬆,那么哪来的压力,没有压力,又哪来的放鬆呢?∵而常觉得职场有很大压力,通常是「为赚钱而工作」,你的目标是钱。所以,会有得失比较。如果是「为工作而赚钱」,这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努力工作,忘我投入,创造价值,钱自然就会过来。∵问:所以,这就是像中国的太极?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谁也分不开彼此。然后化成完整的圆?∵答:是的。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问:说到这我想要请教梁社长,这样的思维,落实到第一线的职场环境,还适用吗?∵会不会有点打高空不切实际?∵因为老闆VS员工、主管VS基层、设计VS∵企划、好员工VS∵坏员工,的确有太多立场的不同与冲突。∵答: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让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让这样的冲突越演越烈,结果会怎么样?∵问:当然是很惨啊,不但让冲突的双方充满仇恨,而且组织也无法好好地运转,严重影响公司的绩效。∵

放下我执,力量就来

答:是的。这就是因为组织内部两股力量没有很好的融合,这跟上位者或管理者有很大的关係。因为没有放下我执,导致产生分别心,所感招的业果。∵所以,老闆与员工不可以对立,主管与员工不可以对立。这样才能发挥组织最大的成效。让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方向与目标,互相发挥自己的强项,彼此依赖完成任务,这样就可以为组织产生一个良性的正向循环。∵∵问:说到底,根源就是在我执?∵答:是的。我执也会造成员工自己、主管自己、团队、或是整个公司,被困在原来的境界里面,走不出来。无法接受新思维,无法接受新作法,也无法有新的策略与行动。也因为有我执,公司反而变成没有力量,也无法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最后就会僵化。人僵就死,企业僵就会被市场吞灭。∵所以,放下我执,则一切资源都可为我所用。这样的力量更为强大持久。∵问:虽然说放下执着,一切随缘。但是,在公司运转的实务上还是会面临许多的冲突,那要怎么解决呢?∵答:首先,我必须要强调并纠正你。随缘不是随便与消极。随缘是指「随条件」,而尽心努力的去做。所以佛教修行者比任何人都积极,有任何的机会都不放过。眼观市场机会,了解自身条件后,一旦发现适合时机就像脱缰野马,就会一无反顾、直奔终点、尽力达成,这样成功率才会提高。∵∵∵至于你说的冲突该怎么解决,我想只有「慈悲与智慧双运」,才能圆满解答你的问题。∵∵

慈悲与智慧双运∵佛法才能真正入世

问∵:∵慈悲与智慧双运∵?∵∵答:随着我执渐渐消灭,你会发现你对任何事情就不会有执着,也会用更客观的方式来检视。当你看到非常执着的人事物时,你就会生起巨大的慈悲心,想要来帮助他们,这时候怜悯他们都来不及,哪里会有瞋恨或不满呢?∵∵∵∵接下来,就要利用智慧,以善巧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放下对立与执着。所以坏事也会变好事。∵∵∵所以,公司组织从上到下,一旦我执减少,这样的冲突就会大大降低,大家工作得很快乐。∵问∵:∵可是遇到能力或态度都不适合的员工,需要让他离开公司,这是否有为慈悲圆满本意∵?∵答: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微妙。我这里先跟你分享一个故事:∵∵有一个出家人要远行,搭乘一个贸易团体的船渡大海。船上有五百商主,其中有一个人起了一个恶念,想把其他的同伴害死。这个出家人有他心通,商人恶念一起,他就晓得了。这是利令智昏,不能劝他;你要是劝他,他想:「我的祕密被你洩漏了,头一个杀你灭口。」出家人不是为自己,如果真的被杀了,能防止他害别人,菩萨也愿意捨身救度一切众生。但是这个事情又不能商量,怎么办?趁他不防备的时候,先把他杀了,这是开了杀戒。∵∵∵出家人这么做,救了全部人,这是开缘。因为如果这个事情让坏人做成,其他同伴全部被杀死,财物被侵佔,他既犯杀戒又犯盗戒,果报在阿鼻地狱。他现在被人杀了,不堕阿鼻地狱;换言之,这是从阿鼻地狱把他救出来。∵∵∵所以,这个时候不能不开缘。除非你不知道,知道了,一定要救众生。佛法是活泼的,不是死板的,一定要懂得我是为利益众生,不是为自己。∵∵∵好,回到我们的主题。∵∵∵身为主管,让一个员工离开公司,这对这名员工可能是一种解脱,也可能让组织能够更好的继续运转。但不管结果如何,与离开的员工保持友善的关係与缘分,这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意才好。∵∵∵这件事情也凸显了你自己的问题,当时为什么会让这名员工进入公司,你自己也必须检讨思考,你的团队和看人的眼光发生了甚么事,并请检视你的初衷。∵问∵:∵最后一个问题请教社长,有的人经营企业是为了众生,有的人经营企业是为了自己,想请问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发心∵?∵答:为众生也好,为自己也罢。不管如何,你都会发现其实,你都是在为法界做奉献。你想看看,自己积累很多财富后,你可以买更贵且更好的东西,而卖这些东西的众生,也因为你而发财赚钱。总体来说,你也是奉献财富给法界。∵问:了解,非常谢谢梁社长的分享,谢谢您。答:不客气,阿弥陀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