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虎生

(「佛教线上」网站总干事、《佛门资讯》主编)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经过碰撞、激蕩和交融,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为优秀的组成部分,并且远播韩国、日本,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佛教深刻的义理所反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更是人类智慧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和平是全世界人民最根本利益之所在。没有和平便没有发展,乃至没有人类的生存。所以,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普遍关心的头等大事。∵∵∵∵然而,当今世界还存在着大量不稳定的因素,埋伏着各种严重的危机。不和谐乃至战争的随处可见,核武威胁和大规模生化武器仍然是高悬在人类头顶的毁灭之剑。因此,广泛团结一切热爱和平的人们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仍是当前全球仁人志士的迫切而光荣的任务,也是所有佛弟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今,世界上信仰各种宗教的人佔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宗教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特别是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看到这些宗教的影子。而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虽然在所有的宗教中最具有和平精神,但是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一直未能在社会主流领域裏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这不仅是所有佛弟子的遗憾,也是全人类的遗憾。∵∵∵∵传播和发扬佛教的和平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刻不容缓的任务。正如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说:「作为人类大家庭中的成员,我们同整个人类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对人类的和平与幸福有着共同的责任感。……我们坚信,时代的和平潮流是不可阻拦的,人类持久和平的理想终将变成现实。」他指出,「我们人类原来是一个因果相续,自他相依的整体!正因为如此,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应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共同致力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伟大的佛教革命家太虚大师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提出了世界佛教的理念,并毕生致力于佛教教育和佛教制度建设。赵朴初居士也明确指出,佛教只有现代化,才能化现代。这无疑指明了当今佛教应当具有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就笔者所见,要想实现人类永久的和平,实现大乘菩萨道普度众生的愿望,就应当团结一切有识之士,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採用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模式,结合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紧紧围绕人们的生活模式,不断提高人们生命品质,以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儘快建立世界佛教的大格局,诚如中国佛教协会一诚会长所言,「让世界了解佛教,让佛教走向世界。」∵∵∵∵“人间佛教”的理念和现代价值∵∵∵∵太虚大师在《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中强调。他说:「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裏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太虚大师明确提出新佛教应当从旧佛教消极出世、厌弃人生的处世态度向重视人生,进而注重社会的方向转变,使佛教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并将解决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当作自己的使命。这无疑是大乘菩萨道的具体显现,对于佛法的弘传和人类的和平幸福具有划时代的积极作用。∵∵∵∵“人间佛教”思想的建立,不仅是广大佛法信仰者的信仰实践有了清晰可行的路径,而且透过现代化、组织化和人间化的实施,广结善缘,使佛法广为流布,缘起、共生的思想成为社会大众、特别是精英阶层普遍共识,进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真正实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近代居士在佛教中的作用∵∵∵∵以龚自珍、魏源、杨文会、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份子,为了解决生命价值问题和终极关怀的理论依据,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佛教中来。他们成立了很多现代化的佛教组织,翻译刊刻,弘教演法,培养人才,并通过大量慈善活动,加强了社会大众对于佛教的了解,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他们通过身体力行的学修,为佛教的改革和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地,由于龚自珍、魏源、杨文会、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人本身就是当时的社会精神领袖,无疑也成为社会革命的呐喊者和先驱,佛教思想也就成为他们社会革命的重要精神支柱。以章太炎为例,他强调革命的事业就是道德重建的过程,革命的失败就是因为革命党人的不道德,因此他强调「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他希望「以勇猛无畏治怯懦心,以头陀净行治浮华心,以惟我***治猥贱心,以力戒诳语治作伪心。」这一点无疑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近现代著名的居士还有欧阳竟无、桂伯华、梅光羲,邱希明、韩清净、吕澄、夏莲居、赵朴初、黄念祖、贾题韬、南怀瑾、吴立民等人。通过参禅念佛、讲经说法、文化交流和出版流通,他们为佛教的发展和光扬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极为殊胜的成果。特别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他悲心深切,世出世法圆融无碍,为中国佛教的恢复和建设呕心沥血,奔走操劳。他利用一切机会,加强佛教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推进与世界各国佛教界、特别是韩国、日本佛教界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中韩日三国黄金纽带,继承和发扬了“人间佛教”的伟大思想,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居士是“人间佛教”实践的主体由于“人间佛教”需要实现深度的社会化,并通过以佛教理念来改良社会,建设人间净土,使国家社会民众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每个人都能由菩萨道而进至于成佛。因此,要想实现这一理想,必须充分发挥居士的作用,只有居士能够将佛教的理念贯彻到社会各界的各项具体工作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居士是传播佛法的生力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裏,僧主俗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由于片面的理解和有意的误导,不仅使“佛教为出家人的佛教,学佛等于出家”的错误概念广为流传,不仅妨碍了四众弟子合和共修,共同荷担如来家业,而且极大地抑制了居士群体参与佛教建设和弘法利生的积极性,使佛教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于佛法的渴求。印顺导师告诉我们:「复兴中国佛教,说起来千头万绪,然我们始终以为:应着重于青年的佛教,知识界的佛教,在家的佛教。今后的中国佛教,如果老是局限于~衰老的、知识水準不足的、出家的(不是说这些人不要学佛,是说不能着重在这些人),那么佛教的光明前途,将永远不会到来。在这三点中,在家的佛教更为重要。」诸法因缘生。当今社会,唯有大乘菩萨行——以出世心来作入世事——才能适合现代社会,大乘菩萨道的伟大,全从入世精神中表达出来。而大乘菩萨道的实践者,又以居士身居多。只要有人住的地方,不问城市和乡村,修菩萨行的,就应该到处去作种种利人事业,传播大乘法音。∵∵居士是僧团的基础我们相信,好的土地才能生长健壮的庄稼,也只有好的居士群体,才能为清净僧团的产生和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清静的僧团仍然是佛教的精神领袖。就像印顺法师所言,「如果出家众自身健全,深入佛法而适应众生,那一定会与在家佛教携手并进,而且在佛教中,始终会居于领导地位的。」∵佛教复兴的几个要点∵∵∵∵∵∵∵∵1、社会化,摆脱狭隘的教条主义,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採取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提高竞争能力;∵∵∵∵2、产业化,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模式,实现产业化进程,深入人们的生活,为大众提供更为广泛的、具有佛教文化内涵的产品;∵∵∵∵3、国际化,立足全球,建立宏观战略发展计画,积极推进各国、各地区的佛教交流,加强与其他宗教,特别是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相互沟通和了解,建立高层的宗教对话,在涉及到人类安全与发展的各个层面,立足佛教缘起和共生的观点,积极展开研究,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4、建立菩萨学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