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九十集)∵∵1984/12∵∵

***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1-03-090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一五七页:

∵∵玄义【又若书写则化被苍生,讲演则祥符白鹤。】

∵∵自古以来,受持《弥陀经》有许许多多不思议的感应,这一段讲到写经。在从前经书的流通要靠书写,印刷术是在宋元以后才逐渐兴起。方册的经典,就是我们现在看的这种线装书,这样把它装订成本的,佛经采取这样装订的方法是明朝末年才开始的,明朝寒山大师提倡的,这叫方册本。在这以前,唐朝是卷子,像书画一样卷起来的,到以后就摺叠本,由摺本再演变成装订成册的方册本。

∵∵但是那个时候印刷术很不发达,木刻版本最先都是要写出来,写好之后再刻到木板上,一个字一个字的雕刻。印也是很不方便,一块木板,就是一张一页的这个经书是一块木板。那时没有油墨,用松烟印;就是松树籽烧起来,用松烟。你看我们这古本的书,松烟印的,手一摸,手就黑了,油墨不会。松烟刷的,因此成本就相当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现在人修福比古人方便太多了。古人想流通经书,要雇人来抄写,抄一部给他多少钱。有一些念书人,考试没有考取,怎么办?就常常到寺庙去抄经。寺庙给他工钱,抄一部经给他多少钱,供给他吃、供给他住,他的工作专门抄写经典。那时候的流通用这个方式。注解里面,他举的例子都是事实。

∵∵疏【书写者,唐善导大师,凡得衬施,用写弥陀经十万卷。】

∵∵『衬施』就是信徒供养他的钱,他用这个钱请人写《弥陀经》。不容易!《弥陀经》能普遍的流通,实在是得力于善导大师的提倡。当然这个经不算太长,一个卷子就可以写一部,是一卷经。他请人写《弥陀经》,这数量可观,十万卷!今天印刷术这样发达,哪一个人发心去印《弥陀经》十万卷?今天做容易!比善导大师那时候容易太多了。他这十万卷经要写多少年?我们今天印十万本书,一个月就印出来,而且价钱比从前低得太多。这是流通经卷的。

∵∵疏【劝人受持,亦有读诵至十万遍者,五十万遍者。】

∵∵这是讲受持念这个经的人。所以念经,同修们要注意,不要念得太多太杂。念经的目的一定要搞清楚,我们念《弥陀经》的目的在哪里?实在讲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我们既然一心一意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再去念其他的经典就叫做打閑岔。法门的可贵,贵在专修!这部经念熟了,心也定了、专一了,就能得一心不乱。如果念许许多多经论,这个一心不乱不容易成就,为什么?念这个经,想到那个经还没念,那个念完了,还有些没有念的,你这个心里就打妄想,心不专。所以真正想得到修行的利益,一定要专,念的经要专,修行的法门也要专,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其他的都用不着了。

∵∵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蕅益大师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一句阿弥陀佛是「圆摄五宗,该罗八教」,一句阿弥陀佛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典,所说的一切法门,统统都包括了,一条都不漏。不但包括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乃至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这一句阿弥陀佛也都包括了。我们不念阿弥陀佛念什么?不念《弥陀经》念什么经?

∵∵善导大师这个人很了不起,唐朝时候人。传记里面记载,他是专念阿弥陀佛的,所以他是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他念一声佛号,口里面有一道光,光中有一尊化佛,就是阿弥陀佛的像,声声都是如此。这是传记上记载的,「口放光明,光中化佛」。历史上,传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永明延寿、丰干和尚也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

∵∵疏【僧俗归仰,至有感极焚身供养,得念佛三昧者,不可胜纪。】

∵∵这都是指善导大师教化的功德,后世尊他为净土宗的祖师。感动到了极处,『焚身供养』,燃指、燃臂这些都属于焚身的一部分。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事一心不乱,跟善导大师修学,得到一心不乱的人很多很多。

∵∵疏【讲演者。】

∵∵就是讲这部经。

∵∵疏【宋沈三郎。】

∵∵宋朝时候的人。

∵∵疏【晚岁回心念佛。】

∵∵这是晚年,年岁很大了,这才学佛,相信这净土法门,发心念佛。

∵∵疏【因病,请僧讲弥陀经,易衣而终。】

∵∵在病中请法师给他讲《弥陀经》。在换衣服的时候,他命终了。

∵∵疏【缩膝欲起,二子局于名教,以易龛为难,曳其胫直之。将入敛,忽举首出衣被,瞿然而坐,举家大惊。二子急前扶卫,乃以肘节捶之。子曰:助父坐脱耳。竟坐逝。荼毗,有白鹤二十九只,飞鸣云表,久之西去。】

∵∵沈三郎的传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这是已经死了,他在没有走之前,他给儿子交代他想坐龛,这是坐脱,坐着走的。『名教』,这是儒家的,儒家的大殓,人死了以候一定是入殓装棺材。所以儿子就不听话,把他照一般人的方式来大殓。把他的腿弄直,用棺材来入殓。这个时候忽然他坐起来,这真是很吓人的事情。他家里人明白了,晓得他的志愿是要坐着走的,不愿意躺着走。所以他的儿子帮助他把腿盘起来,让他坐脱。『荼毗』就是火化,火化的时候有二十九只白鹤,等于说来送他。化完之后,这些白鹤往西方飞去,有这种瑞相。『祥符白鹤』,这就是礼请法师来讲《弥陀经》,他在听经的时候往生的,有这种瑞应。

∵∵玄义【现前感应,则宝地遥观,克取往生,则涅槃非比,如斯感应,屡见古今。】

∵∵这是讲现前的感应,实在也非常之多,这里是略举几个人。

∵∵疏【宝地遥观者,唐大行禅师。】

∵∵唐朝时候的大行禅师。

∵∵疏【初修普贤忏。】

∵∵以前他修行是礼普贤忏法,就是普贤菩萨《忏愿仪》,他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

∵∵疏【后入大藏,随手取卷,得弥陀经。】

∵∵古人常常用这个方法。经典这么多,我应该学什么?在佛前许愿,我在《大藏经》里面抽一部,我就照这个学,这是一个方法。有的时候拈阄,像蕅益大师常常用这个办法。他所喜欢的这些经论法门,他都写成纸条,把它放在佛前面,每天礼拜供养,拜了七天在那里拈一个,用这种方法。他在《大藏经》里面抽一卷,抽到《弥陀经》。

∵∵疏【日夜诵咏。】

∵∵『诵』是读诵,『咏』是歌唱。古人读书的腔调很好听,梵腔也非常好听。

∵∵疏【至三七日。】

∵∵他日夜念这部《弥陀经》,念了二十一天。

∵∵疏【睹琉璃地上,佛及二大士现前。】

∵∵这个相现前了,现前看到的。他看到西方极乐世界大地是琉璃地。琉璃,我们现在称之为翡翠,就是绿色的玉。大地是绿色的玉。阿弥陀佛、观音势至都现像给他看。

∵∵疏【僖宗闻其事。】

∵∵唐朝僖宗皇帝听说这桩事情。

∵∵疏【诏入内庭,赐号常精进菩萨。】

∵∵大行禅师原来学禅的,以后从禅回归到净土,他是真精进,专念《弥陀经》,日夜不断的念,念二十一天,得这样的感应。所以僖宗皇帝赐他一个号,叫『常精进菩萨』。

∵∵疏【后琉璃地复见,即日命终,异香经旬,肉身不坏。】

∵∵这位法师留肉身。他往生的时候,这个相又现前,现前的时候他往生。『异香经旬』,旬是十天,他往生的时候这种香气十天都不散。

∵∵疏【涅槃非比者。】

∵∵《涅槃经》比不上《弥陀经》。

∵∵疏【梁道珍法师。】

∵∵五代时候的梁朝,道珍法师讲《涅槃经》。

∵∵疏【天监中。】

∵∵天监是年号。

∵∵疏【憩锡卢山。】

∵∵憩息是住下来。他游方参学到江西庐山,就住下来了。

∵∵疏【慕远公净业。】

∵∵对于慧远大师东林念佛堂专修净土,他非常的羡慕。

∵∵疏【禅坐中,忽见海上数百人乘宝舫前迈。】

∵∵这是定中的境界。他在入定的时候,现的是大海,海上有几百人乘坐一条大船。『宝舫』,这个船当时非常之名贵,是七宝所造的。乘着宝船往前去。

∵∵疏【师问何之。】

∵∵道珍法师就问他们:你们到哪里去?

∵∵疏【答曰往极乐国。】

∵∵我们这个船要开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他听了之后:

∵∵疏【因求附载。】

∵∵我可不可以搭你这个船一道去?

∵∵疏【报云。】

∵∵那个人就回答他:

∵∵疏【法师虽善讲涅槃经。】

∵∵你很会讲《涅槃经》。

∵∵疏【亦大不可思议。】

∵∵这个功德不可思议。

∵∵疏【然未诵弥陀经,岂得同往?】

∵∵你没有念过《弥陀经》,怎么可以同去?这就是说一生都在那里弘扬《涅槃经》、讲《涅槃经》,不能往生西方。他没有念《弥陀经》不行,不愿意载他一道去。

∵∵疏【师遂废讲念佛。】

∵∵这个法师在定中有这样境界之后,他不讲经了,专门念佛了。

∵∵疏【诵弥陀经及二万遍。】

∵∵定中没有遇到这个境界,这个心发不起来。遇到这个境界,这真正发起来。

∵∵疏【将终四七日前。】

∵∵这也是预知时至,他在往生『四七前』,二十八天,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样子,一个月前。

∵∵疏【夜四鼓。】

∵∵四更天的时候。

∵∵疏【见西方银台来至,空中皎如白日。声云:法师当乘此台往生。】

∵∵有这个瑞相现前。

∵∵疏【时众咸闻天乐异香。】

∵∵当时大众听到空中有天乐,而且闻到异香。

∵∵疏【数日香犹未散。】

∵∵几天这个香气都不散。

∵∵疏【其夜峰顶寺僧,遥见谷口火炬数十,明燎彻夜,次日乃知师逝。】

∵∵『峰顶寺』,这个寺庙建筑在很高的地方,所以它的视线广阔,能看得很远,看到山谷谷口有许多火把,一直到天明的时候,火把还能看得见。这些都是瑞相,到第二天才晓得法师往生了。

∵∵疏【如上所录。】

∵∵这是记录的。

∵∵疏【皆修因证果,此感彼应。】

∵∵修行的人有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有应。

∵∵疏【叠见层出,自古及今,未及枚举。】

∵∵这些感应的事情实实在在太多了,《净土圣贤录》跟《往生传》里面所记载的,挂一漏万。尤其是古时候,消息传递不容易,多少往生有瑞相的,写书的人没有听说、没有见到,漏掉了。他能搜集到的资料实在讲很有限,遗漏的很多。所以这个法门在中国,不知道度多少人往生西方世界。

∵∵◎【四、明持】

∵∵『持』就是受持,受持的感应。

∵∵玄义【若持名者,或一念而飞一光,或一声而出一佛,或响弥林谷,或音彻宫闱,或六时系念,而依正盈空,或十字标心,而圣贤入会,洎乎昭代,续有名流。】

∵∵这也引用了不少的公案。

∵∵疏【此正明执持名号也。】

∵∵这是讲念佛的这种殊胜的感应。

∵∵疏【净业诸贤,多不繁载。】

∵∵『载』就是记载。太多了,记载不完。

∵∵疏【姑举昭灼世人耳目者一二,以为激劝。】

∵∵历代最著名的,人所共知的,举出几个来劝勉我们后学。

∵∵疏【飞光者。】

∵∵这就是一念,『飞光』,口里头出光,刚才跟诸位提到的善导大师。

∵∵疏【唐善导大师,人问念佛得生净土否?】

∵∵这是有人问他老人家:念佛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疏【答曰:如汝所念,遂汝所愿。】

∵∵善导大师答覆,只要你念一定能满你的愿,你肯念,你一定能往生。

∵∵疏【于是导乃自念阿弥陀佛一声。】

∵∵他自己念,他念一声佛就有一道光。

∵∵疏【则有一光从其口出,十声至百,光亦如之。】

∵∵他念佛,口出光。

∵∵疏【光明满室。】

∵∵他念多了,房子里面统统是光明的。

∵∵疏【帝闻其事。】

∵∵当时皇帝听到有这样的异相也召见他。

∵∵疏【敕所居为光明寺,后登柳树端坐而化。】

∵∵他住的这个地方,皇帝送给他一个匾额,叫『光明寺』。念佛口出光明。

∵∵疏【出佛者,少康法师。】

∵∵这也是净土宗一位祖师。

∵∵疏【在乌龙山,建净土道场,劝人念佛,众见师念佛一声,口出一佛,至于十念,十佛次出,犹若连珠。】

∵∵他念佛,口里有佛像出来,念一声一尊佛,念十声十尊佛,念一百声一百尊佛,佛连着出来,有这样的瑞相。

∵∵疏【临终之日,口放异光数道,奄然而逝。】

∵∵这也是念佛在当时就有不可思议的祥瑞,足能够感动天心。

∵∵疏【响弥者,唐道绰禅师,平居为众讲无量寿经,将二百遍。】

∵∵这也是净土宗的祖师,一生专讲《无量寿经》,讲过二百多遍。

∵∵疏【人各掐珠,口称佛号,或时散席,声播林谷。】

∵∵大众听经的人都拿着念珠念佛。寺庙都是建筑在深山,拿现在的话来说,都是风水最好的地方,都是在深山,念佛声音响彻『林谷』,谷是山谷。这是感应,不是感应的话不可能。我们就是用念佛堂,大家在这里一块共修的音声,要能外面山谷树林当中都听到,这个不是感应决定做不到。尤其是散席之后,音声还在林谷。

∵∵实际上,每一位念佛的同修都要知道,佛号念熟之后,无论在什么地方,心静下来就会听到佛号在耳朵。如果有这个境界,你就晓得这是念佛的初步功夫,证明你的功夫刚刚得力,应该继续努力,从这个功夫再进一步才是功夫成片,然后才是一心不乱。如果这个境界现前,那的确在林谷之中,心一清净,你就会听到念佛的声音。

∵∵疏【音彻者,唐法照。】

∵∵提倡五会念佛的法照禅师,是净土宗第四代的祖师。

∵∵疏【于并州五会念佛。】

∵∵他是遇到文殊菩萨。这个人是个参禅的,本来住在湖南衡州,就是现在的衡山。有一天早晨,禅堂里面吃早粥,那个时候出家人都用钵吃早粥。钵里面就现相,这也是不可思议的感应,就像看电视一样,钵里像电视画面,现的是五台山,清清楚楚。他看到之后,就把这个情形问一个老同参。那个人曾经去过五台山,听到他讲这个情形,他说:这是五台山。就劝他去朝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