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语:萨波达王舍身救鸽

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修学菩萨道,有一世曾是做萨波达国的国王。为保护一只被老鹰追逐的鸽子,同时也为了满足老鹰,释迦牟尼佛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放在秤上交换鸽子,甚至愿意布施整个身体来饲鹰保鸽。

释迦牟尼佛在无尽的历史时空当中,无数次地修习过菩萨的六度梵行,为了志求无上的菩提,他对自己为众生所作的奉献、付出,诸多苦楚,没有一点点怨恨和悔恨,这就是菩萨的大悲心。

二、总述菩萨行位

(一)菩萨行法

菩萨行位分做二个部分:菩萨行法和菩萨阶位。第一是菩萨的行法,就是菩萨所修行的方法或者法门。菩萨修行方法的核心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与六度常常一起相提并论的就是“四摄”,四摄是摄服、帮助、利益众生的方法,四摄的第一个就是布施。

(二)菩萨阶位

关于菩萨要经过的修证的历程,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列举了五十二个阶位。首先是“十信”位,这个“十信”位是菩萨修行的外凡位。所谓外凡,就是虽然他还是凡夫,但已经开始迈向菩提道的方向了。

《华严经》说:“初发心时即成正觉”,它所指的这个位次是什么位呢?是指发心住——初住。这个初住、这个发心,就是他已经开发出自己心地的光明,开始真正地步入了佛法修学的大道,在这个时候他所修学的主要的波罗蜜多就是布施。

三、“波罗蜜多”的涵义

《大智度论》说:“何以故名般若波罗蜜者,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这几个形容词是讲波罗蜜多的,“般若”翻译过来叫做“智慧”,“波罗蜜多”叫做“到彼岸”,就是以智慧能够到达不生不灭的彼岸,到达最究竟圆满的彼岸。般若是智慧,但这种智慧跟世俗的智慧不一样,这种智慧是所有智慧当中最上无比的。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说:“云何布施波罗蜜多?谓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自舍一切内外所有,亦劝他舍内外诸物,持此善根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为布施波罗蜜多。”“波罗蜜多”和∵“布施”连接起来,就是说在所有的布施中,菩萨的布施是最为无上、最为第一的,是为布施波罗蜜多。

四、依三心圆满六度

菩萨依三心圆满六度。六波罗蜜多是修习的具体方法,《般若经》中常提到:“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在修习六波罗蜜多的时候,你能够发起三种心——菩提心、大悲心、空慧,才能真正步入波罗蜜多的修学。

首先,“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实际上就是菩提心。一切智智是佛所证得的圆满智慧,一切智智跟菩提心相应,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发心追寻、去圆满一切智智的时候,就是发的菩提心、上求佛道的心。

第二,大悲为上首。大悲是一个倾向于菩萨感性的、情感方面的一种圆满,这种圆满代表他的梵行的殊胜,他不忍众生受苦而要去救度,纯粹是基于对所有生命的一种悲悯,以大悲为情,成就了动机。

第三,菩萨是“以无所得为方便”,这里的无所得也就是空性的智慧,他是以空性的智慧作为自己利益众生的指引。菩萨在空性中布施、度化众生,是平等无碍的、没有爱着的、远离种种局限的,才最能考虑到有情众生的需要,才不会带来反面的、不良的东西。

五、布施波罗蜜多详释

(一)布施在佛法中的位置

布施在佛法的五乘共法中是属于三种福业的一种。第一种是施福业,就是布施;第二种是平等福业,是指平等地慈悲爱护一切众生;第三种是思维福业,思维是指对于出世间的解脱的原理、解脱法的思维。这三种福业是五乘共法的共通内容,在大乘菩萨的不共法当中,布施也是修道的一个核心内容。

(二)布施的意义

布施是以己所有来给予他者。布施的意义首先是舍己之悭贪,就是要打破内心里面吝啬计较等自我局限的心理。我们只要打破自我内在的种种局限,对于所拥有的种种以及“自我”这样一个坚固的概念就会削弱,最后就能够成就无我的大舍平等之心。

布施的第二重意义是利他。所谓的利他就是在布施的行为中与众生广结善缘,然后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他们能够解脱烦恼、发心成佛,这样的发心是菩萨的布施。

(三)如何增益布施心

菩萨的布施,发心何等庄严,让人震撼。如何通过一种方法使自己愿布施的心有所增长、提升、扩展呢?那就需要我们学习、思维了。

第一,思悭贪之过失,这样才能够增益布施。身体处在败坏之中,财富也是聚散无常,所以喜欢布施的人就能够在无常中去布施、去增长自己的福德。一个愚痴的人却维护这些财富,好像所拥有的财富会越来越显赫,但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你八十年后还会真正地拥有它吗?最后你只能带走下一世的果报。

第二,思布施的利益。布施的利益,古代梵文叫做“檀那”,经典当中讲∵“檀为宝藏,常随逐人”,布施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宝藏,常常都跟随着你。“能檀为善符,摄诸善人;檀为安隐,临命终时心不怖畏;檀为慈相,能济一切;檀为集乐,能破苦贼”,总结起来,檀为积善福德之门,是积累功德、积累福报的一个方法,同时也是破除贫穷、断除三恶道的一个修学核心。它是长远的解脱、涅槃的一个最初的门。

思悭贪之过失、明布施之利益之后,就要学习发大心来行布施。“勇士见敌,必期吞灭;智人慧心,深得悟理,悭贼虽强,亦能挫之,必令如意”,就像勇士看到敌人就要打败他,发起布施之心也是这样的,你越是不舍、吝啬,悭贼越强,你越要像勇士一样来破除悭贪这个敌人。

(四)布施的心境训练

第一,“难施能施”的心境训练,它包括几个层面。

一,对于自己觉得还不够用的财富能够布施出去。人都希望获得、占有,但是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拿来分享,所以“难施能施”的第一点就是对治“觉得自己不够用”的心态。

二,是自己最心爱的物品。对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若这个时候跟你兴趣一样的人有需求,你能不能够忍痛割爱,就是一个蛮大的考验。

三,是以极大的努力和牺牲得来的东西。人在获得自己人生中一些重要物品的时候都是很不容易的,别人如果向你索求,大部分人恐怕很难割舍,“难施能施”确实也要对治这样的心态。

第二,殷勤的布施。你布施时要有给人献殷勤的心态,以恭敬欢喜之心、清净之心给予,别人获得这东西的时候会无比喜悦,你也会觉得舒服。所以殷勤的布施实际上是你能够起度量、了知索求者心灵的困苦,你若能够照顾他人内心感受,自然会以柔软的心来布施。

第三,闻施心欢喜。对他人的布施,我们心里面能生起随喜之心,这种随喜的快乐要胜过世间第三禅的快乐和二乘圣者证得的寂灭的快乐。菩萨修习布施的时候,当他听闻到有人来奉献,他所生起的喜悦,超越了世间、出世间的快乐。

(五)不应布施的情况

我们是不是不了解任何情况,就要盲目地去布施呢?不是。

一者,就菩萨自己的角度来说有三种情况要审慎:

第一,菩萨本来是应该不惜身命财物来布施的,但这要渐渐修学,不带一分勉强才行,否则会障碍修行。如力气小挑起重担子,结果是反而使人畏怯退心了。我们应该渐渐修学,等到自己对于空性的智慧和悲心越来越增长的时候,就会随顺自然地去做“难舍能舍”的布施了。

第二,对于自己所修学的经典法宝,还没有完全学习、熟悉明了时,就不应

该轻易把自己所学修的法宝舍出去。为什么?因为你所学会受到障碍。

第三,出家人所必备的衣钵,为了成就道业,就不应该轻易地施舍。为什么?会给你带来生命的一种障碍或者说一种违缘从求布施的人来看,如果他是邪魔外道找上门故意给你捣乱,就一定要洞察清楚。

二者,从求布施者角度来说,如果是疯狂或者幼稚的人,他做出不合乎常理的求索时,也应审慎考察。他来索求布施总有一个动机:第一,如果是为了芝麻绿豆大的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就让你把身体、命都布施给他,你不可因小失大,就不应该去布施;第二,如果你提供的布施和帮助,能让他伤害众生,让他去做杀生、偷盗、邪淫以及其他的种种不良恶行,就不应该去布施;另外,如果乞求的目的是为了赌博游荡、不务正业,也不应该去布施。

(六)修习布施之两种分类

第一,分为“实物的布施”和“胜解的布施”。所谓“实物的布施”就是可见的、具体的物体,布施给他人带来具体的需求的满足。第二种是胜解的布施。所谓的“胜解”,就跟智慧、思维有关,“胜解的布施”就是能生起随喜之心,使自己生起能布施的意愿。胜解的布施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中出现呢?是在安静的禅心当中,你虽然没有具体的东西拿来供给别人,但是心灵中有一种悲悯的意愿,以这禅定中很强的禅心力量,现起广大无量的资财,如此在心意当中就能够去供养诸佛、供给众生。

第二,布施分为:“世间的布施”和“出世间的布施”。“世间的布施”和“出世间的布施”差异非常清楚,世间的布施是有三种执着、束缚的布施——就是有施者、受者、施物的相状,这是有分别的布施。而出世间的布施,是你能够安住于无所得当中,没有所谓布施的这样一个人——自我,没有所布施的这个对象——他人,没有布施的这个物体,在这种无所得当中,你不取着有一个实际的自我,这种出世间的布施也叫三轮体空的布施,它是跟空性的智慧相应的。

关于世间和出世间的布施,在《大智度论》当中有仔细分辨。“云何世间檀波罗蜜?云何出世间檀波罗蜜?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作施主,能施沙门、婆罗门、贫穷、乞人,须食与食,须饮与饮,须衣与衣,卧具、床榻,房舍、香华,璎珞、医药种种所须资生之物;若妻子、国土,头目、手足、支节,内、外之物,尽以给施。”有时我们努力要布施,会生起一个念头:我现在要布施,我要跟随佛法的学习来布施,我的布施是三轮体空的;心里面想:没有布施的人,也没有布施的东西,也没有布施的物。我们这种起心的动机、分辨实际上就很清楚地承认有一个自我、有一个对象。这样的想法,就是执着,这三种想法支配你的时候,你这个时候的布施就叫世间的布施。经中云:“是人布施有三碍,何等三?我相、他相、施相。着是三相布施,是名世间檀那波罗蜜。”(《大正藏》卷八,页272b.)

为什么叫做世间布施呢?“于世间中不动不出,是名世间檀波罗蜜”。为什么叫不动不出?不动不出就是说我们的心念、行为,没有中动起来、出离出来、超越出来,就是说我们没有从世间的状态中把自己的这种心跳跃出来,所以,于世间不动不出,故叫做世间的布施。

如何叫做出世间的檀波罗蜜,这里就有一个区分。在世间当中,布施就只是一个布施的行为;在出世间当中,布施的行为就叫做檀波罗蜜。为什么叫出世间檀波罗蜜?就是讲布施要跟三轮体空的无我智慧相应,才叫做出世间,所以经典讲出世间的檀波罗蜜是三分清净,这三分是菩萨摩诃萨布施时,我不可得、不见受者、施不可得,亦不望报。在整个缘起的过程中,布施是一种如梦如幻的行为,菩萨摩诃萨三分清净檀波罗蜜,就是因为这样的心境,菩萨可以不间断地、无穷尽地、平等地布施。

(七)、布施之功德

《大智度论》描述“好施之人,如人所敬,如月初出,无不爱者。”喜欢布施的人让人感觉到清凉、愉快,大家都喜欢和他接近。“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人所归仰,一切皆信。”喜欢布施的人所讲的话具有公信力,大家都会信服。“好施之人,贵人所念,贱人所敬,命欲终时,其心不怖。如是果报今世所得。譬如树华大果无量。后世福也。”今世的福和后世的福都是无尽的。“布施之福,是涅槃道资粮也”,为什么?“念施故欢喜”,你一想有做过布施,心里就自然而然地愉悦舒服。“欢喜故一心”,因为欢喜的缘故,心里就很集中、不散乱。“一心故观生灭无常得道”,由于专注,你对事物起观照时,就能够领悟实相的道理。所以无论是为积累福报还是为证得涅槃,都应该学习布施。

六、五度如盲,般若为导

《大智度论》里说:“欲行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余波罗蜜亦皆如是,以般若波罗蜜心助成故。”也就是说学习六波罗蜜当中前五种波罗蜜的任何一种,都少不了般若波罗蜜的修学。

布施需要般若智慧的引导,譬如“群盲无导”,若是一堆没有眼睛的瞎子,“不能有所至”,就是你想到哪里也达不到,般若波罗蜜能够引导带领我们修学其它包括布施在内的五种波罗蜜,“令至萨婆若”,能引导其他波罗蜜到达圆满的菩提。有了般若波罗蜜之后,修学其他的波罗蜜才能增长圆满。

七、结语

第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布施实际上是破除自我的悭贪,开放自我的内心;能舍的人就能够富饶,越贪的人,他越可能没有。

第二,用慈悲的心,去帮助他人所需的时候,要用智慧也要善于观察,所以从智慧的善观察当中,我们去积累点点滴滴的善法,一点一滴的雨水,也会汇成江河,所以渐渐增广圆满。

第三,布施,我们看起来是一个行为,但是真正的布施是缘自于内心当中的一种志愿、意愿。即使没有地位、没有钱财,每个人都可以布施自己的善良、柔软的语言、自己的微笑,每一个人都可以利益他人,所以只要自己真心诚意,就可以从点点滴滴的付出中开始自己的布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