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最重要的是实践,而说到实践的核心,正如那首著名的偈颂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自然是通过受持戒律来达成,虽然做起来颇不容易,但还是有其明确的大纲的,杀盗淫妄酒几乎是每个佛教徒都知道的常识。

而众善奉行,人人都知道它很重要,但什么是善?我们每天到底修了多少善?如何掌握修善的要点?恐怕不是每个学佛人都能清楚的。

说到行善,大乘佛教里最著名的当然是普贤十大愿王,而在南传佛教里,论师们也提到有十种我们可以经常造作的善心和善行,比较适合在日常生活中来实践的。

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这两条大家都熟悉,也是现今多数学佛者比较下功夫的,不必多说。

第三是禅修。这里的禅修包括了各种调整心灵的修行方法,一般大家常修的各种禅定,以及正念、内观、念佛、诵经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善法。这也是学佛入门者多数人每天或多或少都会做一些的吧。

第四是恭敬。例如:佛陀是值得恭敬的,佛弟子是值得恭敬的,父母、老师、族中的尊长、有德有恩者都是值得我们恭敬的对象。您也许未曾想到,一合掌、一微笑之间,诸多善的种子已悄然安布于心田。

第五是服务。服务就是出力。在家帮助父母,在寺院服务三宝,在社会上服务大众。无论服务的对象是寺院、僧团或者是社区,乃至赈灾、做社会福利、照顾孤寡老人等等。只要有一颗发心,这类的善法还是很容易修到的。特别是现在的义工们,如果有颗服务的心,那每天所作所为无非都是在积累善法。

第六是回向(分享功德)。这和大乘的法门也非常相似,做了善法,如果能以分享的心把功德回向,本身又成为一件很好的善行。

第七是随喜。看到别人的善事美行,自己生起赞同和欢喜的心态。这种修善的方法省力无限,但真要落实,确实要警惕自己嫉妒或挑刺的惯性。

第八是听闻佛法。听闻佛法是智慧之因,只要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想学佛的人,这种善行当然修得不少。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去道场闻法,但是通过网络或光碟,乃至自己研读经教,应该也算得上了吧。

第九是弘扬正法。不一定是登台演讲、开大座讲经,生活中简单的一句法义分享,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善行。

第十是正直己见。通过学修,不断调整增进我们的认识,不断去领悟生命与生活的真谛,这该是多么快乐的一种善行呀!

看了上面的十种善行,可能我们会觉得只要稍加用心,生活中行善应该能做的不少吧?

不过也别忘了,在行持这些善法的时候,心态不同,熏习形成善果报的力量也不一样。三种因素很重要:第一、是悦俱的还是舍俱的?第二、是否与智慧相应?第三、是否是主动而为?

在修善业时欢喜地做和感受平平地做,差别很大,前者的力度要大得多。只有在修到高级观智,比如行舍智的时候,这时舍俱智相应的力量要比悦俱的大,而在平时的善行中,都是悦俱的更有力。

而智慧,包括了世间的智慧——业果智,和出世间的智慧——空性、无我等。同样在寺院里捡起了地上的一片垃圾,如果知道这是一个善法,知道这是净化道场,那就是与智相应的。如果只是出于个人的卫生习惯,当然也是善法,却比前一种智相应的,形成善果报的力量要弱。

如果我们在家打扫卫生是自己主动做的,其善的熏习力也要超过父母让我们做,我们才做,这样一种要别人推动、督促、要求的被动模式。

愿我了知,我的善念是我安乐的因;

愿我了知,我的善念是众生安乐的缘;

愿我了知,我的善念在心中生起,立即遍布整个宇宙;

愿善念常在我心中生起。

愿我了知,我的恶念是我痛苦的因;

愿我了知,我的恶念是众生痛苦的缘;

愿我了知,我的恶念在心中生起,立即遍布整个宇宙;

愿恶念永远不在我心中生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