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来看,真正对老百姓有利益和有好处的事情莫过于国家的稳定!只要稳定,就能对老百姓有好处,所以我们国家领导人一直以来都把民生和稳定问题作为执政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关心民众疾苦,倾听民众心声,热情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当中的困难,确保社会稳定和谐。”今年,国家的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强调的也是稳定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对众生安乐、社会稳定的重视程度。我们作为佛教徒,肩担如来家业,分享菩萨的慈悲。菩萨的慈悲不是我们在课堂上讲两句佛经,说两件菩萨的事迹就可以,要真正在生活当中去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和社会的稳定,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应该做的事情。

1、∵随喜

《佛说四十二章经》告诉我们:“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当我们看到别人去布施的时候应该随喜。又如《普贤菩萨行愿品》中也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真正的能够做到随喜是很大的功德。

而我们随喜什么呢?先从小的方面来看,当别人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我们是否能随喜。比如,大学生在勤工俭学的时候;残疾人在自己的身体能力范围之内,自主创业的时候;当我们看见农民工做的很多我们不能做的工作的时候;当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来向你寻求帮助的时候,或者说在接到一些营销电话的时候,你能不能和颜悦色地说,需要或者不需要,而不是给一句很难听的话,或是一句很不礼貌的话。如果你做到了,不仅可以成就他(她)的一份正业,起码从他(她)内心当中,是安乐和安逸的,而不会因为你一句话灰心丧气。正是“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不就是随喜吗?我们的一句好话,一个笑容,可以让他人坚定自己的职业,这不就是成就了他人的一份正业吗?这就是随喜功德。

这是从小处来讲,那么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要随喜国家的成就,还要随喜国家在积极应对各种问题时的政策,这是我们能做到的。

2、∵布施

《八大人觉经》中说:“贫苦多怨,横结恶缘,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说的是让我们平等地去布施。我们不要一到寺院里来,就说我要供养师父,我要布施,可出了门之后,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你却生不起布施的心来,这是不对的。我们可以怎么去帮助他们呢?佛在《四十二章经》讲到∵“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等等,最后讲“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大家知道,在《四十二章经》中讲人有“二十难”,其中讲到“贫穷布施难”。比如有些人很贫穷,怎么能布施呢?但我们也应该知道因果的关系,人之所以贫穷,就是因为没有去布施。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讲,在实践佛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自己修持,还要去布施,做到福慧***。福慧***并不是让你出多少钱,出大额的钱,去做一个大的事情,而是要学会布施,把布施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

首先要学会以布施心态来生活,那么什么是以布施的心态来生活呢?举个例子:晚上我们吃过饭散步,看到路边有摆地摊的,我们内心会不会想,如果家境好一点,谁会在寒冷夜里摆地摊呢?于是拿出一部分钱来,买他一点东西,成就他一份正业,那么以这样的心态去买,不就是布施的心态吗?反过来大家想一下,我们如果并不需要他的东西,直接给他钱,这会是一种怜悯吗?我们买了他(她)的东西,不仅给了他(她)鼓励和帮助,你还得到一些物品,如果并不需要,你再送给需要的人,这又是一份功德,对不对?这也是我们修布施的一种方式,所以说要带着布施的心去做这事情,学会让布施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把佛陀所讲的道理融入生活,我们不就是活菩萨了吗?何必非要某一天,非要包大红包去供养某一个人呢?那还不是有所攀缘,有所求吗?

3、∵增强信心

刚才我们也讲到了,要随喜国家的改革开放的成就,要随喜国家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于这些,我们都要增强信心。信心是非常关键的。当记者提问:“中国的经济还有多大的前景?”时,我们的总理回答说:“我只强调3点,第一,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也处在消费扩大,结构升级的时期,中国13亿人口,其中有8亿人口是农民,如果你到农村去看,我认为,有多少投资都不算多,中国的市场,无论从人口和面积上来说,都比欧美市场要大,经济上有这样一个很大的市场,国家只要关注问题,那就不是什么很难办的问题,只是关注不关注,既然已经关注了,我想,这个事情就好办了。第二,中国有充裕的劳动力,自然有众多的人才优势,虽然当前就业存在困难,但从长远看,这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像西方的很多国家,很发达,但是劳动力,非常的缺乏,但我们中国的劳动力,以及这种人才是不缺乏的,从长远来看,对我们中国的经济复苏,是很好的事情。第三,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10年的改革,中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健康和稳定的,这是对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们的金融体系,我们的银行,都是在国家的直接领导下去做的,是有保障的,并不是私人的所以从这3方面来强调,中国要更加信心十足的面对金融危机,将来会有很好的发展。”

这就是告诉我们,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看到一个很好的前景,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四十二章经》告诉我们:“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百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我们不应该被眼前的一些困难、一些不如意,所吓倒乃至灰心。我们应该勇猛精进,面对困难,坚定信心。不光自己要有这个信心,当你遇到一些人,灰心丧气的时候,你应该给他以信心,使他有更强的信心去生活,让他们有更大的愿望,去为自己为社会做一些事情,就像总理所说的:“信心比金钱还重要!”

4、∵修忍辱

《四十二章经》云“被辱不嗔难”,也就是说被别人侮辱的时候,不起嗔恨心是很难的。我刚才给大家讲过随喜的功德,我们在去修布施,在随喜别人功德的时候,而恰恰是我们修忍辱的时候!布施时大家不要期待回报,如果你期待有回报,就是“着相布施”。《金刚经》云:“不着相而行于布施”。我们在修布施的时候,应该就像泼脏水一样,尽量泼得远远的,何必非要向别人要一个很好的眼神,一个很好的微笑,一个很好的感谢呢?我们只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即使布施的人有些不尽如人意的举动,伤到我们的内心,此处正是我们用功夫的地方,也正是看我们的忍辱和心量的时候。《四十二章经》还告诉我们,“恶人闻善,故来扰乱,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你自己内心没有不平和愤怒,他们来嗔恨我们,最后受伤害的是他自己。∵“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佛还说,“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在修忍辱的时候,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我们的胸怀,就像弥勒菩萨一样,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我们看菩萨“六度万行”,六度当中有忍辱。佛在因地上,曾是忍辱仙人,忍受的是割截肢体的迫害,佛都没有怨言,我们只是对他人进行了一点小小的布施,为什么要期待那么多呢?《遗教经》云:“若此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智慧人也。所以

者何,瞋恚之害,则破

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这种功德,是持戒、苦行所达不到的。如果能行忍,才能成为大善知识、大善菩萨,所以说,忍辱是很重要的。这种“忍”并不是强制压抑自己,而是真正从修行的角度,对外贪求少一些。不要让自己这种知足的人,在别人眼里看作不知足的人;不要让不富足的人来怜悯你这种富足的人。∵

5、∵持戒

作为佛弟子,我们应该遵从佛的教戒,成为世间人的榜样。而佛的教戒当中有一条就是:“不犯国律”。《四十二章经》云:“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虽然我们现在离释迦摩尼佛已经二千多年了,如果还能够按照佛所教导的教戒去做的话,就像在佛身边一样,必在将来有所成就。《遗教经》云:“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这个“波罗提木叉”就是“戒”的意思,我们应该以戒为师,按照佛的教戒来生活学习,作为社会的榜样,让众生得到安定、安稳,这才是众生真正的安乐。众生安乐,才是真正的福气!《四十二章经》云:“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

如上所述,我们应该随喜、布施、忍辱、持戒。按照佛所说的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那才能够得到佛所说的种种利益。《遗教经》云:“大悲释尊,所说利益,皆于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

四、∵期许

佛陀就像一位医生,因病予药。服与不服全在个人。《八大人觉经》中的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梵行高远,慈悲一切。”对于财、色、名、食、睡这五欲,我们世俗人应时时想起出家人的生活——安贫乐道,少欲知足。同时也应慈悲一切众生,正如公案里所说:有个乞丐,自己身无分文,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当大雪纷飞的时候,到一个砖窑里,虽然砖已经运出,炭灰还有些温度,他席地而躺把瓢盖在头上,冻得哆哆嗦嗦,可这时他却说:“身卧青灰头盖瓢,天上降下白鹅毛,我在此处还倒好,更有穷人怎么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连一个乞丐都能这样想,何况我们出家人,或者各位居士呢?大家都是圣人的门徒,身上荷担如来家业,分享着菩萨的慈悲,我们怎么能不去做呢?怎么能够不去慈悲对众生呢?《八大人觉经》云,“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菩萨应该升起这样的心来。

面对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很多人的生活非常艰苦,我们应该在这里发起一个大的心愿来:“依教奉行”。随喜、布施、忍辱、持戒,与众生结下善缘,利益一切苦难众生;愿意代众生受苦,令众生得到大的安乐!

最后,希望大家身体安康,生活幸福,在解脱道上,永远自在!

阿弥陀佛!(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