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寺院是佛教活动的中心,是信仰理念展现和发挥的枢纽,是修行实践和社会教化的基地,是反映佛教面貌的一面镜子,是了解佛教精神的一个窗口,是佛教荣辱兴衰的一种象征。因此,寺院的社会价值不应仅仅在于其艺术形式的壮美,而主要在于其精神内涵的崇高,在于其价值取向的积极意义。所以,寺院不但是佛教活动的物质载体,而且更是佛教信仰的精神实体,其信仰建设才是根本。

寺院主要由出家僧众住持,因此,信仰建设首先应从出家僧众开始。更重要的,他们(她们)是在家信众的领路人,是他们的精神导师和人格楷模。对一般信仰者来说,佛、法、僧三宝中,佛宝是基础,法宝是中心,僧宝是关键。僧宝是众生最亲近的佛法住持者,其一举一动都具有示范性,其人格形象是效仿的榜样,是衡量佛法品位的依据。称赞僧人是“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珍宝,其言不虚。综观佛教兴衰的历史,僧宝能够弘扬正法,尽职尽责,佛法则兴;相反,如果他们消极避世、妄行邪见,或者醉心名利、混同世俗,或者欺诳信众、胡作非为,把寺院作为自己苟活偷安、躲避责任的场所,抑或发家致富、营私盗名的工具,则佛教必衰。僧宝应以成佛作祖为追求,应以导世化俗为旨归。《大方便佛报恩经》云:“佛以法为师,法是佛之母,佛以法为住。”成佛作祖,必须是正法的体现,必须首先以正法为依归。也就是说,寺院信仰建设的根本就是僧宝正法理念的确立,这是信仰活动的前提,也是佛教发挥积极作用的保证。

正法理念的确立,特指寺院信仰活动要突出体现佛教信仰的主体精神,反映出佛教积极的精神风尚。佛教的产生、发展、变化,都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密切相关,都是在不断地调整、适应其生存环境,因而,其中存在一些有违于佛法根本精神的现象,诸如具有封建迷信特点的民俗习惯,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它终究不是应该弘扬和发展下去的,而是要逐渐淡化并最终抛弃的,至少不应该成为寺院信仰活动的主要内容,更不能成为寺院和某些人赖以生存或攫取钱财的手段。长此以往,不仅有损于佛教的形象,而且会根本动摇佛教在社会上的存在。正法理念的实践者首先就是僧宝,通过他们的切实教化和影响,在广大信徒中发扬光大。身体力行而切合正法,发挥积极的利世度人的菩萨心行,从而树立起崇高的人格形象,这应是广大佛教信徒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和理想信念。这正是大乘佛教的精神特质。

本文就是基于这些考虑,对上海法藏寺进行了考察、分析。

二、兴慈法师与法藏寺

1、简介。法藏寺又叫法藏讲寺,位于上海市卢湾区吉安路271号,是1924年由近代天台宗高僧兴慈法师(1881—1950)主持修建的。兴慈法师,俗姓陈,法名悟云,别号观月,又号瞻风子,浙江新昌人。家世业儒,敬信三宝,一家八口先后出家。幼年时依母住庵,后随父到天台山的下方广寺出家。14岁时,依父剃度当小沙弥。之后,依国清寺从镜法师受具足戒。他从小就到江浙一带的寺院听经,潜心禅观,并立志研究《法华经》、《楞严经》、《阿弥陀经》等,精勤不怠。27岁就登台讲经,先后在江苏扬州高旻寺、苏州隆庆寺等地讲《金刚经》、《地藏经》等,很受欢迎。34岁时,在天台山高明寺开坛传戒。1915年,天台山中方广寺被大火烧毁,他历时十年募化,恢复原貌,同时也修缮了下方广寺。1918年,他应上海富商哈同夫人罗迦陵之请,到上海爱俪园讲授《天台四教义集注》。后来到一位名叫沈映泉居士捐建的超尘精舍(在今南市区小南门青龙桥)讲经说法,四方信徒闻风而来。因房屋窄小,难以容纳,后在著名居士王一亭(1867—1938)等的赞助和支持下,于1924年在吉安路购地5亩,筹建寺院,到1929年建成,依据《佛说无量寿佛经》法藏比丘在佛前发四十八愿度众生的故事而取名“法藏寺”。范古农居士(1881—1951)在《法藏讲寺净土道场真实功德说》一文中说:“师以净土法宣示于释迦教典,根据于弥陀佛国,因缘于法藏愿海,欲同弥陀之庄严妙果,应学于法藏之培植胜因,于是建立伽蓝,名曰法藏。”该寺融汇东西方建筑艺术风格,实用、和谐、壮观。寺院的主体建筑有弥勒殿、大雄宝殿等。其中,大雄宝殿外型为飞檐宝塔型,自下而上有四层,错落有致,别致新颖。依次是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能容纳600多人;主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坐像,两旁侍立有阿难、大迦叶像,另有十八罗汉情态生动,栩栩如生;三、四层是藏经阁,内有明刻《南藏》、清刻《龙藏》等版本的大藏经,十分丰富。特别是在大雄宝殿内外四周巨大的石柱上,刻有当时名德印光、谛闲、持松、兴慈和众多社会名流如章太炎、李烈钧、于右任、戴季陶、王一亭、叶恭绰、李本源等人的书法作品、偈语诗词,涵义深远。

2、简史。法藏寺建成之后,在兴慈法师的领导下,很快成为一座著名的十方丛林,与玉佛寺、龙华寺、静安寺被称为当时上海四大丛林,是上海佛教唯一的天台宗道场和净土名刹。法藏寺创建后不久,于1925年,兴慈法师聘请月泉为住持;1928年,由慧莲继任;1934年,请圆瑛法师(1878—1953)等证明,公推慧开任住持;1937年,性如任住持;1942年,兴慈法师改订寺规,推如三为住持,并聘请亦幻、根慧、芝峰、墨禅、静培、惟云等分管寺务、会计、寺规、佛学等。当时寺院常住僧有300多人。1949年建国后,还有僧俗职工100余人。当时兴慈法师年已衰迈,退居到上海江湾镇的三官堂,静居念佛。1950年6月2日(农历四月十七日)兴慈法师圆寂,在上海佛教会的主持下,成立了“上海市佛教会法藏寺委员会”,推苇舫为主席,达圆为副主席,并公推达圆到法藏寺协助整理寺务。1954年,达圆辞职,该委员会结束。1954年7月,寺内尚有僧人53名,职工26人,慧莲重任住持。1963年如三再任住持至1965年圆寂。“文革”中,该寺被四、五个单位侵占。1990年9月6日,上海市***批准重新恢复法藏寺。1993年7月,上海佛教协会成立了以会长真禅法师为主任的法藏寺修复委员会,开始修复工作。原法藏寺僧人、寺院修复办公室主任觉慧法师在有关部门领导及广大信众的支持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7年后,开始重建大雄宝殿,1999年10月完成主体工程。2000年3月5日,上海佛教协会正式任命光慧法师为法藏寺寺务处主任,负责该寺的全面工作。光慧法师于1988年毕业于北京中国佛学院,现任上海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兼文化部主任、上海佛学院教务长,一直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为人谦和纯朴。修复中的法藏寺被规划为上海佛教的天台宗道场和文化教育基地。

三、信仰建设与社会实践

法藏寺创建之初,兴慈法师针对当时佛教界存在的弊病,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章,进行寺院的信仰建设。寺院内部的规范是为了主体信仰的确立,这是佛教导世化俗的基础。之后,开展利世度人的社会实践,才能够发挥佛教信仰的主体精神,即大乘菩萨心行,服务众生,实现佛教的崇高理想。由内而外,内外兼顾,互为表里,互相促进,共同构成寺院信仰建设的实质内容。

1、制定寺规,标明宗旨。1942年,兴慈法师亲订寺规,树立寺院宗风。他在《法藏讲寺净土道场创建因缘》一文中指出:“老衲既忝为佛子,不忍睹宝镜之久埋,于民国甲子年创建法藏讲寺。宗标净土,以‘万修万人去’之称念佛号法门自行化人。常演大乘经论、天台教观,俾使行解相应,庄严净土,迄今已易二十寒暑矣!唯以十余年来,为建造殿堂、寮舍耗资甚巨,非赖众缘之助莫能成就,无已乃特开权宜,暂应水陆经忏等法事;讵知事与愿违,弊窦丛生,所作所办,非独于教无益,且与弘法办道之旨相去日远,忧心日逼,不遑宁处;因于壬午之冬,仰白三宝,一革旧有积习。幸荷龙天垂护,四众同心,改订寺规,策励大众。流俗佛事,一概谢绝;饮酒斗牌,一概禁止。既应酬信徒入寺营斋修建,一以诚敬清净为主。诸凡祈福度亡,亦惟以两序僧众日常修持念佛法门,晚放蒙山施食,而为回向,期生者增长福寿,亡者超升莲池。”兴慈法师制定的寺规是:(1)制度:永为十方丛林,选贤住持,即使兴慈法师本人的法剃两派,也不准继承住持。(2)住持:德学兼优,行解并茂,修持净土,接引有缘,弘扬经论,教导新学,始能负领众行道之责。(3)同住:寺内分净业堂与学社两部。入净业堂者,二六时中专门念佛,无如是愿者,即不共住;入学社者,以研究天台宗为主,旁究其它宗乘,驰心外务、懈怠自弃者即不共住。(4)佛事:除为施主念佛施放蒙山外,概不应酬其它佛事。

从以上的文意中可以看出,兴慈法师创建寺院原本的宗旨是——宗标净土,自行化人;天台教观,行解相应。而他决心制定寺规、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过去为修建寺院、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曾经把经忏等活动作为权宜之计,因此“弊窦丛生”,而“于教无益”,认为是与“弘法办道之旨相去日远”,“忧心日逼”。其目的是——僧人要一概谢绝“流俗佛事”,要一概禁止“饮酒斗牌”;即使必要的佛事活动也必须作到“诚敬清净”,不能是为了赚钱或者为了达到其它目的,污染神圣的佛法。其具体方法是——完善制度、选贤任能、修学并进、严格自律。这些制度实行之后,在一段时间内,法藏寺内确实积习廓清,僧众三学并进,道风清净,被誉为上海的“灵岩山”,名声远播。

2、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兴慈法师不但热心佛学教育,而且还积极兴办社会教育,遵照一般的社会教育规律,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1)佛学教育。在寺院建立之初,就在寺内开设了瞻风学社,1943年改称法藏学社,1944年更名为法藏学院,主要培养能够弘法布教的出家僧才。课程设置以天台教观为主,兼授其它宗派学说及有关社会知识。课程除有《摩诃止观》、《天台四教义》等佛学课外,还有历史、语文等。当时设有专修、讲习两个班,学制两年。学生生活、学习等一切费用,都由学院供给,每月还有津贴。当时学生有近百人,其中讲习班有20余人。教员除兴慈、理权、墨禅、亦幻、雪亮等法师外,还有夏丏尊(1886—1946)、阮伯康等著名居士分别讲授语文等课。法藏学院在开办两年之后,附设到创办的兴慈中学内(即育僧会)而停办。(2)普通教育。1946年秋,鉴于当时社会民生凋敝,失学青年众多,即在法藏寺内开设慈光补习学校,招收贫苦市民子弟进行初中教育。1946年底,他的弟子惟云捐献自己“一心兰若”(在今上海市闸北区闸北公园后),扩建成学校,于1947年1月,兴办了兴慈中学。聘请一批著名的社会贤达担任管理和教学工作,由屈映光(1883—?)、章士钊、范梅僧、陆渊雷、惟云等18人为校董,组成学校董事会。其中,屈映光任董事长,范梅僧为校长,惟云为董事会秘书。校内附设育僧会,聘请慧三法师任主任,招收青年学僧30余人。其它则按普通教育规范招收学生。学校组织健全,有自己的校徽、校训、校歌。其训育原则是:(1)发扬兴慈法师济世度人的精神。(2)陶融美德。(3)信仰自由,但不得毁损佛教。(4)培育优良学风,严禁参加外界活动。(5)发展个性,奖掖天才。(6)提倡素食,励行节约。1947年12月,兴慈中学扩招,初中一年级学生80名,初二插班生20名。1948年12月,又分别招收80名和30名,另外招收全部***(膳食、学杂费)生30名。同时,还开办有同乐小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