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高楼矗立、熙熙攘攘的沙田新市镇,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岗,山岗上有一组别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面向清风的习习吹拂,无论是早晨或是黄昏,它们都是那么安静与优美。通常,访客走近了才惊讶地发现,这充满中国传统建筑韵味的地方竟然是香港著名的道风山基督教丛林。

一座用来接待佛教道友的基督教丛林

道风山位于九广铁路香港沙田站与大围站之间的北面,从沙田站出发,沿道风山路直上,约20分钟便可抵达。道风山基督教丛林由挪威传教士艾香德于1930年创办,它的发展从某个层面折射出近代中国在现代化历程中艰难的历程。

上世纪是西方帝国主义冒进的时代,也是东西方文明大碰撞的年代。1840年鸦片战争的硝烟未散,1911年辛亥革命的枪声又起,此后连年的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使得大好河山变得满目疮痍,民不聊生。1902年,艾香德牧师来到湖南传教,所面对的正是列强虎视眈眈的积弱中国。艾香德与一般无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教士不一样,他在中国传道时,非常认真地研究了中国的宗教。有一次,艾香德拜访湖南佛教圣地大沩山寺院。每天清晨,他都听见寺内钟鼓齐鸣,见到僧众列队齐集大雄宝殿做早课。看见这些僧侣如此虔诚,艾香德非常感动,心想基督教徒如果有此无畏的信心,那必然是一种在地如天的生活。

艾香德相信所有宗教和文化中,都存在着真理与美善,所以,真诚的灵性追寻者,无论是遵循何种宗教传统,都可以成为结伴同行的“道友”。这个期望最后凝聚在道风山基督教丛林著名的“莲花十字架”标志中,这是佛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有机交融。

有人说艾香德是一个传道的朝圣客,或者是一名朝圣的传教士。意思是说作为一位基督教牧师,他有强烈与人分享基督教信仰的心愿。他的云游旅程不仅加深了他对中国宗教的理解,也考验着他自己的基督教信仰,结果为后人留下中西文化及信仰交融的精彩例证。1928年,艾香德辗转来到香港。在他看来,在香港建设一座能够用来接待佛教道友的基督教丛林,是他报答云游传道时在众多佛教寺院中被热情款待的举措。艾香德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传教士,佛教僧人的敬虔、坐禅的氛围以及寺庙的肃穆安宁,深深地打动了他,因而他设想的基督教丛林应该有佛教寺院所需要的所有元素:法堂、禅堂、藏经阁、方丈室等。1930年,在丹麦建筑师艾术华的帮助下,艾香德开始了道风山基督教丛林的建设工作。

一座十字架与莲花座共存的基督圣殿

道风山基督教丛林是一个糅合了中西文化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建筑群,而且名字中有一“道”字,不禁令人联想到中国的宗教,故常常被人误会为一座中式庙宇群。

当年,艾香德非常重视就地取材,他追求那些“已经呈现在那里的东西”,而不是破坏环境,修整地形。他要建筑师“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聆听大地所说的言语”。所以,道风山基督教丛林山墙的花岗岩取自当地的矿场,所用的其他材料包括墙砖、柚木、花瓷砖、琉璃瓦都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丛林的建筑顺着山势而建,一幢接着一幢,沿着道风山背脊的曲线,平缓地向南北两翼展开。

丛林入口为一道石拱山门,巧妙地与会议厅联成一体。山门上一面刻有“道风境界”4个大字,表达出丛林即道场的理念。另一面则刻有“道风大千”4个大字。“大千”是佛教的宇宙论术语,指无穷无尽的宇宙万象。艾香德和他的同道们,借此表达基督的圣风,伴随着那些离开丛林的人,吹向无穷无尽的世界。

丛林的核心部分是圣殿。这座原来设计用做祈祷小堂的圣殿呈八角形,蓝瓦红梁,檐角飞翘,尖顶中央竖立一十字架,每一檐角上,竖立青瓷瑞兽,并有神态各异的云游僧人塑像,表达出基督教丛林对传统中国僧侣的期待与迎候。圣殿内外共有40根圆柱,其中殿外32根,殿内8根。圆柱都漆成红色,代表着吉祥与喜庆。圣殿的窗有两种式样,下层为七扇八角形窗,采用江南菱形图案;上层采用了哥特式教堂的排窗棂,具有透光通气之功效。

圣殿内有讲课室,是牧师讲道的地方,两旁有联语:“道与上帝同在,风随意思而吹”。圣殿下方为静室,名“莲花洞”,内悬长明灯,十字架下安放莲花座,仿如佛堂静室。

艾香德在香港道风山期间,一直很重视与中国僧人的来往,并向他们传教。虽然世人对他向中国僧人传教的做法褒贬不一,无论在基督宗教中还是在中国宗教中,都有批评的声音。不过,可以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艾香德所创建的道风山基督教丛林建筑,从许多方面启发了中国基督教在本色化信仰上的构建工作。艾香德不是一个手里挥舞着圣经,利用佛教来伪装自己的传教士。他虽然活在自己的时代,但是,他以超前的眼光,开展宗教对话,推动宗教友谊,促进宗教和平,在东西方大碰撞的时代,竭尽所能,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基督文化的融合落实在他对丛林建设的历程中。

在香港高楼矗立、熙熙攘攘的沙田新市镇,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岗,山岗上有一组别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面向清风的习习吹拂,无论是早晨或是黄昏,它们都是那么安静与优美。通常,访客走近了才惊讶地发现,这充满中国传统建筑韵味的地方竟然是香港著名的道风山基督教丛林。

一座用来接待佛教道友的基督教丛林

道风山位于九广铁路香港沙田站与大围站之间的北面,从沙田站出发,沿道风山路直上,约20分钟便可抵达。道风山基督教丛林由挪威传教士艾香德于1930年创办,它的发展从某个层面折射出近代中国在现代化历程中艰难的历程。

上世纪是西方帝国主义冒进的时代,也是东西方文明大碰撞的年代。1840年鸦片战争的硝烟未散,1911年辛亥革命的枪声又起,此后连年的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使得大好河山变得满目疮痍,民不聊生。1902年,艾香德牧师来到湖南传教,所面对的正是列强虎视眈眈的积弱中国。艾香德与一般无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教士不一样,他在中国传道时,非常认真地研究了中国的宗教。有一次,艾香德拜访湖南佛教圣地大沩山寺院。每天清晨,他都听见寺内钟鼓齐鸣,见到僧众列队齐集大雄宝殿做早课。看见这些僧侣如此虔诚,艾香德非常感动,心想基督教徒如果有此无畏的信心,那必然是一种在地如天的生活。

艾香德相信所有宗教和文化中,都存在着真理与美善,所以,真诚的灵性追寻者,无论是遵循何种宗教传统,都可以成为结伴同行的“道友”。这个期望最后凝聚在道风山基督教丛林著名的“莲花十字架”标志中,这是佛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有机交融。

有人说艾香德是一个传道的朝圣客,或者是一名朝圣的传教士。意思是说作为一位基督教牧师,他有强烈与人分享基督教信仰的心愿。他的云游旅程不仅加深了他对中国宗教的理解,也考验着他自己的基督教信仰,结果为后人留下中西文化及信仰交融的精彩例证。1928年,艾香德辗转来到香港。在他看来,在香港建设一座能够用来接待佛教道友的基督教丛林,是他报答云游传道时在众多佛教寺院中被热情款待的举措。艾香德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传教士,佛教僧人的敬虔、坐禅的氛围以及寺庙的肃穆安宁,深深地打动了他,因而他设想的基督教丛林应该有佛教寺院所需要的所有元素:法堂、禅堂、藏经阁、方丈室等。1930年,在丹麦建筑师艾术华的帮助下,艾香德开始了道风山基督教丛林的建设工作。

一座十字架与莲花座共存的基督圣殿

道风山基督教丛林是一个糅合了中西文化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建筑群,而且名字中有一“道”字,不禁令人联想到中国的宗教,故常常被人误会为一座中式庙宇群。

当年,艾香德非常重视就地取材,他追求那些“已经呈现在那里的东西”,而不是破坏环境,修整地形。他要建筑师“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聆听大地所说的言语”。所以,道风山基督教丛林山墙的花岗岩取自当地的矿场,所用的其他材料包括墙砖、柚木、花瓷砖、琉璃瓦都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丛林的建筑顺着山势而建,一幢接着一幢,沿着道风山背脊的曲线,平缓地向南北两翼展开。

丛林入口为一道石拱山门,巧妙地与会议厅联成一体。山门上一面刻有“道风境界”4个大字,表达出丛林即道场的理念。另一面则刻有“道风大千”4个大字。“大千”是佛教的宇宙论术语,指无穷无尽的宇宙万象。艾香德和他的同道们,借此表达基督的圣风,伴随着那些离开丛林的人,吹向无穷无尽的世界。

丛林的核心部分是圣殿。这座原来设计用做祈祷小堂的圣殿呈八角形,蓝瓦红梁,檐角飞翘,尖顶中央竖立一十字架,每一檐角上,竖立青瓷瑞兽,并有神态各异的云游僧人塑像,表达出基督教丛林对传统中国僧侣的期待与迎候。圣殿内外共有40根圆柱,其中殿外32根,殿内8根。圆柱都漆成红色,代表着吉祥与喜庆。圣殿的窗有两种式样,下层为七扇八角形窗,采用江南菱形图案;上层采用了哥特式教堂的排窗棂,具有透光通气之功效。

圣殿内有讲课室,是牧师讲道的地方,两旁有联语:“道与上帝同在,风随意思而吹”。圣殿下方为静室,名“莲花洞”,内悬长明灯,十字架下安放莲花座,仿如佛堂静室。

艾香德在香港道风山期间,一直很重视与中国僧人的来往,并向他们传教。虽然世人对他向中国僧人传教的做法褒贬不一,无论在基督宗教中还是在中国宗教中,都有批评的声音。不过,可以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艾香德所创建的道风山基督教丛林建筑,从许多方面启发了中国基督教在本色化信仰上的构建工作。艾香德不是一个手里挥舞着圣经,利用佛教来伪装自己的传教士。他虽然活在自己的时代,但是,他以超前的眼光,开展宗教对话,推动宗教友谊,促进宗教和平,在东西方大碰撞的时代,竭尽所能,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基督文化的融合落实在他对丛林建设的历程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