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圆教的时代

达∵照

一、前∵言

天台宗的根本思想就是圆教思想。因此,天台宗的伟大,也就在于圆教思想的伟大!而圆教思想的核心,则是“诸法实相论”,这个“诸法实相”的提出,见于《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卷一的〈方便品〉第二,所以《法华经》也就成为天台宗建立宗派的根本依据。天台宗的圆教思想就是从《法华经》的“诸法实相”而来的,在整部《法华经》中,对于开示悟入诸法实相(佛之知见)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方法,又作了明确的指示。所以,这是一部极为殊胜的大乘宝典,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它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特别具有契理契机的内在功用。

圆教思想真是圆融微妙不可思议的思想!其甚深的哲思,那么伟岸高妙,却又不离现实生活的一举一动;其丰裕的内涵,如此包罗万象,却又简洁明了,不留痕迹;其实践的次第,这般清晰可循,却又无有高下,不落阶梯;其适应的力度,何等契理契机,却又不失庄严神圣,博大精深!《法华经》中一再强调,诸佛如来出现于世,唯一目的就是“但说实相印”,并使听闻到诸法实相的众生,能够进一步的悟入诸法实相。而天台宗的实践法门,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如来禅为脉络的止观法门”,二是“以实相论为融摄的修行方法”。其中,止观法门自成体系,在佛教修行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于此毋庸多言。而“以实相论为融摄的修行方法”,则以其独特圆满的思想理论和丰富准确的可行性,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应具有更为宽大的活动舞台,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现代文明的趋向是多元文化的和睦共存;圆教思想就是一多相融并摄,并且体现出微小脆弱的个体也具有内在的整体完美性。其次,现代道德的回归是自己和他人的心灵满足与自由;圆教思想就是随时随地都处于自由满足的心态下,再进行生命无穷尽的奋斗。再次,现代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个性突出、与共性并存;圆教思想就是直显自身即佛的个性突出,和心佛众生三法无差的共性并存。再者,现代生活的导航是富有力量而轻松自在;圆教思想的性具善恶说,就是极富力量而轻松自在的最好写照了。最后,现代修行的关钥是自觉内证的实修,和外在的科学弘法,且需具有时代性;圆教思想就是首重自证,同时博闻强记,普利群生,广设方便而寓意深远。从这五点来看,天台的圆教思想,在新时代的社会浪潮中,应具有非常难得的机遇。换句话说,这个呼唤圆教思想的时代已经到来,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更加速了这种思想的形成、普及和实用。是故作此抛砖,期盼台宗乃至佛教能够在新的世纪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祈诸方大德,热烈参与讨论,并予以指正![1]

二、圆教思想的诠释

什么是圆教思想?

关于这个问题,一般人认为在印度没有这种说法,这只是中国佛教徒所创造的一种哲学论题而已。其实不然。就“圆教思想”这个名词,虽然没有在大小乘经典当中提出来,但有“圆满修多罗”或者“圆满经”的说法,如《华严经》卷第五十五说:

尔时,如来知诸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时,彼大众闻正法已,八十那由他众生,皆起离垢清净法眼,得无学地;一万众生得大乘道,满足普贤菩萨行愿,见十方佛转正***,现自在力;百佛世界微尘等众生,具摩诃衍,灭十方世界无量众生恶道苦难,生天人趣。[2]

这里所说的“圆满因缘修多罗”正是圆教思想的体现,从其听法者所获得的法喜和智慧,就能看出大乘圆教的微妙受用。该卷又说:“知众生根熟,往诣大众所,显现自在力,演说圆满经。无量诸众生,悉授菩提记。”[3]这里的一个“悉授菩提记”,就把圆教思想完全彰显出来了。所以说“圆教思想”是佛经中原有的思想,也就是印度佛教本来就存在的,并非中国人所创造。

但是,对于圆教思想的特别重视和极力弘扬,则可以说是中国的历代祖师大德的功劳。从南北朝开始,我国就对这一圆教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直到现在还备受学人所钟爱。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天台宗的角度来了解和诠释圆教思想。我们追索圆教思想的依据,《法华经》里面提到的“诸法实相”,实际上就是天台宗圆教思想的核心,也是圆教思想在佛经中的完美展现。如《法华经》卷一说: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4]

这是把圆教思想浓缩起来,从最根本的角度提出来的。从思想方面看,《法华经》中所显示的圆教思想是“开权显实”和“发迹显本”,整部《法华经》的主要思想也就这八个字了。开权显实主要在〈方便品〉里阐述(包括前十四品),发迹显本则在〈如来寿量品〉中指出(蕴含后十四品)。但从实践方面看,圆教的修行落实在具体的身心行为之中,也表现在“自行”和“化他”两个方面,自行是在〈安乐行品〉里提出,化他则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强调。因此,这四品也被称为“法华四要品”。

1、开权显实

就是开除权教的方便与执着,显示真实的义理。“开”含有开除、开发、开拓等义;开除是从佛听闻一乘妙法而除却权教的执着,开发是由内在机缘纯熟而摆脱了权教的执着,开拓是明白了“权巧即真实”的道理从而拓广体相的意思。亦即开除了三乘的权巧方便,显示了一乘的究竟真实。《法华经》卷四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5]据此,方便门是指《法华经》之前所说的三乘教法,真实相则是指《法华经》中所说的一乘妙法。

关于“一佛乘”的思想,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6]、“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7]、“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8]、“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9]、“未来世诸佛,虽说百千亿。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10]这里提到的一佛乘思想,即是我们讨论的圆教思想。

《法华经》一再的强调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教法只是一时的权巧方便而已,唯有一佛乘才是最为究竟真实的教法,此即“会三归一”之意。如《法华文句》解释“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时说:“五乘是曲而非直,通别偏傍而非正。今皆舍彼偏曲,但说正直一道也。”[11]这显示了一切佛法都是以正直的无上道——佛乘为终极目标的。又如《法华玄义》卷七说:“华合未开,譬隐一乘,分别说三。华叶正开,譬会三归一,但说一乘。华落莲存,譬绝教冥理。”这是天台圆教思想的总持,具有三层含义:

第一、为一说三:佛陀成道之后,原想直接把自己所悟到的真理传给所有众生,可是执着而又偏见的人们怎么能一下子就理解领悟呢[12]?为了让他们能够获得“诸法实相”的认识,迫于众生根机的无奈,便到鹿野苑初转***,隐含了一乘妙法,开始宣说三乘教法。实际上,在佛陀本人来说,说一乘还是说三乘并无什么区别,而且一乘妙法本来也是不妨演绎为三乘来说的。换言之,为了一乘而说三乘教法,这三乘之中也就自然是以一乘为基础或者背景了。特别是对于圆教思想来说,圆教就是没有任何局限的圆满具足之意,如果连三乘法都不能容纳摄受而给众生开示,那岂不是还有不能圆满的地方了吗?所以,天台宗把高高在上的深妙奥义判为“别教”。从这一点上说,三乘法的本身就是圆教的一种妙用,如果能够在修习三乘法的时候,契入圆满一乘,那也是随时都能够获得圆教微妙之“佛之知见”的。所谓“虽复说三乘,但为教菩萨。”[13]此处之“菩萨”就是指圆教的菩萨,而非三乘中的菩萨。

由此可见,在一乘真实的圆教思想面前,任何三乘、五乘之法,都是可以用来教化济度众生的,这对掌握或者证悟圆教的人来说,并无难处,因为佛陀已经在此经中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了。其实,何止三乘、五乘而已?一切世出世间诸法,都可以在圆教理念之下,借来作为度化众生的方便法门。正如经典中所说的:佛陀已说之法如爪上尘,未说之法如大地土。这里显示出了圆教本身的“融摄性”,这在思想上就是一个具有无穷潜力的思维模式,保持根本思想的立场(为一),而不舍弃任何可资作用的方便手段(说三),契理契机的弘扬佛法,必须明了此种妙处,方不愧为佛教学者啊!

第二、会三归一:这是指在《法华经》以前,佛所说的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到了《法华经》的时候,悉皆会归入一乘(佛乘)。说明佛在《法华经》以前诸经所说的声闻等三乘,是将一佛乘加以分别,用以适应未成熟之根机而施设善巧方便。所以,并未开显真实之教,仅是权法而已。然根机圆熟之后,则应会三乘而成为一乘。如果能够脱落隔历的情执,那就权即是实,三即是一,唯有一佛乘了。这样,三乘开会归于一乘,就是“会三归一”的意思。针对于前面的“为一说三”的偏重“契机”之说三乘,这里则是引导众生归入实相,应该是“契理契机”的体现。由于机缘已经成熟,所以就直接指示他们归入一佛乘之中。如《法华玄义》序说:“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与记莂。”[14]

可见这里所谓的“会三”,也并不是仅仅会“三乘”而已,同时包含了“众善之小行”,这个理念非常了不起,真正体现出“佛事门中,一法不舍”的融摄性,这是圆教思想在对待“方便法”上的一个博大精深之处。站在法界全体的立场上,看待一切众生的需要,而予以拯救度脱,梯阶了然而目标明确,并不以“方便”的设施为满足,一心导归一佛乘的圆满教法之中。犹如众流归海,举手投足皆入佛道,何等豪迈广博!

第三、废三显一:这是指佛陀说《法华经》以前的三乘教法都是属于权施化用,到了说《法华经》的揭示诸法实相的时候,就废舍了前面权教三乘,从而开显了真实一乘。如《法华玄义》卷七下说:“华落莲成,即喻废三显一。”[15]这里显示出来的“一乘妙法”,就是特别强调了一佛乘的纯圆独妙。针对于契理契机的角度而言,这里已经是机缘都成熟了,所以不管是什么样根机的人,只要能够在法华会上听闻佛陀的教导,就可以直接契入于纯圆独妙的一佛乘之中,从此得佛授记,也就自知当作佛,而庆快平生了。如《释籖》说:“法本自妙,粗由物情,但开其情,理自复本。”[16]意为:一切法本来都是微妙不可思议的,之所以有粗浅等等的区别,是因为众生的根性情况而导致的。只要把这些众生根性粗浅的情况开显出来了,内在的思想理论上就自然能够恢复到本来微妙不可思议的境界上来。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废舍方便”并不是说废舍了四谛、十二因缘等方便之法,而是说在“一乘真实”的面前,就不再有“方便”这个名称和内涵了,一切法都是究竟真实之妙法,全部都会归于纯圆独妙了。如《法华文句》卷三(上)说:“体外方便,化物之权随他意语。……同体方便,即是自行权随自意语。”[17]所谓体外方便,就是指《法华经》之前诸经所说的教法,乃是对望真实而立的方便法门;同体方便,也叫做体内方便,则是指《法华经》所开显的真实法,即真实的无上方便,这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方便法。此时的“方便”也就全都纳入于“真实”之中,成为不思议之分别了。换句话说,在法华会上的废三立一之后,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无一不是究竟圆满的妙法了,你想再寻找方便法门,已经是了不可得,因为所有的“方便”都已被废舍了。所以《法华经》说:

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

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18]

此处的“已”字值得注意!经中所说都是“皆已成佛道”,并不是将来成佛道,也不是“皆共成佛道”。可见在法华会归一乘之后,其“方便法门”可以说更是丰富多彩了,举手低头皆成佛道,何其***微妙啊!但这已不再是相对待的方便,而是究竟真实的具体表现了。圆教思想在这里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2、开迹显本

《法华经》中有“本迹二门”的开显,前十四品就是迹门的开显,后十四品则是本门的开显。其本门的开显,就佛身而言,就称之为“开迹显本”,也就是开除以释迦佛为菩提伽耶近成垂迹示现之权佛的情执,以显示久远实成之本地的本佛。本佛,就是指原本早就成道的佛,即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成佛,乃非今生之事,早于旷古之前已然成佛,现今仅为救度众生而来此人间,实则佛陀已往来此娑婆世界无数次了。如《法华经》卷五所说:

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19]

可见释迦佛一生说法度生之经历,也都是本佛的示现。这就说明了本佛可以毫无拘束、毫无局限地进入到十法界当中广度众生,而迹门示现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使众生能够明白本佛的存在。也就是说“从本垂迹”,就是为了“废迹立本”,而在法华会上的说法,正是“开迹显本”的关键时刻。

这“本迹二门”构成了法华实相论的基本模式,同时也是天台圆教思想的根本背景。如《法华玄义》卷七说:“发迹显本者,还指最初为本,中间示现发迹显本。”又说:“开迹中佛界十如,显出本中佛界十如。”[20]与上述“开权显实”的原理一样,本门最后的“废迹立本”也就是显示了迹门的思想根源之所在。在废迹立本之后,一切迹门的名称和内涵也就不复存在,而全体展现出纯粹圆满极致的本门之本佛。这也同样是圆教思想的极致表现。

总而言之,法华一乘的圆教思想,就是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够会归到“诸法实相”上来,在十如是当中的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都是可以直接契入诸法实相的。如牟宗三先生《中国哲学十九讲》说:

此种圆实是相应法华开权显实,发迹显本,在“三道即三德”下,在“不断断”中而说成者。《法华经》是“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法华》会上一切不隔,故其为圆纯一无杂。《法华经》只是开权显实,发迹显本,明一切皆受记成佛,皆归于佛乘。它无分别说的特殊教义,它只是佛教之大纲,一切纲目皆置不论。它的问题只是第二序上的开权显实。开者决了义。决了一切权教而畅通之,皆归于实。

通过上述的简要概括,从“开权显实”和“开迹显本”的角度,可以看出圆教思想的核心就在于“一切皆实”。但必须在会归一乘之后,才能洞达如此圆满纯粹的思想境界。当然,在如来“开显第一义”的《法华经》中道实相之后,天台家更加重视总结这种微妙的思想理论,特别是关于圆教思想的阐述方面,尤其显示了祖师大德门实修实证的功夫,除了本门十妙和迹门十妙之外,诸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性具善恶等等思想,都是属于圆教思想的范畴,简单的说,天台圆教思想的关键就在于“一乘真实”。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之下,圆教的实践法门也就显得倍加微妙了。

三、圆教思想的时代呼唤

目前全国都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时机,提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给我们一个“现代契机”的指导方针和管理政策,我们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客观而有效的,应该落实到佛法的思想理论和实际修学的指导上来。简单地说,这句话的本身就是佛法流传世间的不易定律,即是“契理契机”。佛教,就是指“契理”而言,这一定要符合佛法的精神实质;社会主义,则是指“契机”来说;那么相适应就是默契,这是指佛教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法门一定要与现代社会,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文明相默契。

圆教思想在现代社会既具有极为优越的前沿指导性,也具有更好的和社会发展相吻合的相契点。就社会发展的角度,我们从现代文明的趋向、道德的回归、价值的标准、生活的导航、修行的关钥等方面,来理解圆教思想,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完全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各个领域相默契,并且还能够更进一步实现“和谐世界”与“人间净土”的伟大理想,使我们充满信心与热情,为此努力不已,奋斗不已!

1、现代文明的趋向——多元文化的和睦共存

现代文明是包括现代世界的各种文化形态和思想形态。文化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或象征,但不足以表达所有的思想;思想是文化的内在根底,却必须通过文化的外在形态来展示,使其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没有外在形式的表现,也就无法让世界知道你内在的思想。从这个角度上说,思想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就是文明的“体”和“用”,通过外在形式体现出内在的真实。就这样的“体”和“用”,也是多种性质的,又可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就从物质和精神的两个角度来说,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前沿位置,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文明的趋向是“多元文化的和睦共存”,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要求了。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人心的取向,都表明了这种“多元共存”的趋向。而天台圆教思想就是“一多并摄,相即相具”,并且体现出微小脆弱的个体也具有内在整体的完美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在“为实施权”的时候,说明了在最高理念的诸法实相一乘妙法当中,不妨开出方便权巧的三乘之法,乃至佛法的五乘正法,以及“淫怒痴即是佛法”的广大之方便,如《法华经》说:“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21]此处“种种分别”就是在根本一乘思想的原则下,完全可以“多元性”地予以解说指导,这是圆教思想在现实世界的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也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说明整体思想指导之下的“多元共存”之精神。特别是圆教思想的“具”和“即”二字,尤其显示了“多元共存”的思想内涵。这个“具”和“即”的具体内容,也是天台宗的主导思想,所以怀则说“只一具字,弥显今宗。”[22]在一乘佛法中,“即”为教理之根本,天台依据《大智度论》的“三智一心中得”和《中论》的“三是偈”而建立了“一心三观”的法门,乃至“六即佛”的排布,都是显示了“多元共存”的精神特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