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教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宽运

2012年欣逢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并为庆祝佛陀诞生2556年,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4月25日至27日于港举行,将延续前两届世界佛教论坛确立的“和谐”理念,故以“和谐世界,同愿同行”为主题。可见三届论坛,皆以“和谐世界”为核心与根本理念;一脉相承,立体连贯。

传统佛教强调“六和”精神,这应该是对“和谐”最早的一种诠释,现在仍然可以运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谐”始终是其重要精神之一。佛法尤其强调心灵的和谐;这种和谐的力量在于我们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从内心发出和谐的力量,从而达到自我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万物之间的和谐。

是故,承接首届“新六和”的理念,今届论坛因应“同愿同行”之主题,特别提出新“六愿”与“六行”的理念:

1.愿人心和善,自净其意,同行感恩;

2.愿家庭和乐,敦伦尽份,同行奉献;

3.愿人际和顺,自利利他,同行惜缘;

4.愿社会和睦,深信因果,同行包容;

5.愿文明和谐,多元共生,同行尊重;

6.愿世界和平,慈悲喜舍,同行分享。

笔者尝试谨就此六项愿、行:和善、和乐、和顺、和睦、和谐、和平;感恩、奉献、惜缘、包容、尊重、分享,分析其具体内容与实践意义。

一、愿人心和善,自净其意,同行感恩

人类行为之善恶、正邪之原理,建基于道德之基础上,故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规范中必须遵守之规制。孔教以仁义为人伦之道德观;基督教则强调以神爱世人之博爱精神而爱有缘人;佛教则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劝善诫恶,并禁止杀生、偷盗、邪淫、绮言、妄语、两舌、恶口、贪、瞋、痴等十恶业为其伦理思想及修行根本。

佛成道最初的十二年,僧团大众都很清净,没有犯过之人,因此佛陀并无立戒罚罪,只说“诸恶莫作”。惟十二年后,六群比丘及六群比丘尼渐渐放逸,常起恶行,引起民众讥议,佛陀遂随缘制戒摄伏僧众,并分为广教(又名“广戒”)与略教(又称“略戒”);广教有五篇七聚,是为出家比丘及比丘尼而设,并以《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为略戒,教示出家在家弟子均应奉行。

佛说末法众生慧浅福薄,多恶少善。故时下青年人多不懂礼貌、脾气暴躁、瞋恚心强、斗争炽烈、损人利己,心烦炽盛,确实应验了佛之所说。

是次论坛以“和谐世界,同愿同行”为主题,以”众善奉行”来践行佛教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净化人心,可谓正是其时。

虽然说末法众生根劣,惟人性通于善恶,极恶人亦有少善,极善人亦有少恶,倘若宿世有旧善,现今不作恶,宿善自然开发;而宿世有旧恶者,现今虽不作恶,惟新善力弱,旧恶难除,故对治之法,惟有“众善奉行”;只有强大之善业,方能将旧恶消灭;戒能伐恶,故欲止恶必须持戒。“诸恶莫作”是诫门,严持戒律,依教奉行,是故诸恶不作,诸恶不起,心不颠倒,便能除邪去愚,见思烦恼断了,本来清净心回复,是为心意清净,是为“自净其意”,三十七道品亦能成就。“众善奉行”是劝门,实不易行,因佛教之“众善”含义既深且广,非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在此仅就“存礼敬、说好话、行慈悲”等身、口、意三业之清净,用作概括说明,即是以:迎送、合掌、礼敬等为“身正行”;说实语、和合语、柔软语、利益语等为“口正行”;以慈悲、正见等为“意正行”,若人皆以此清净三业对待别人,世间自然就会安稳自在,灾难消弭。且能契合佛心,令诸佛欢喜。

《华严经》云:“譬如闇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道要人弘,法要人说,因凡夫心杂,易受环境影响。倘百人之小区,当中有十人行十善持五戒,各能影响十人持戒行善;如此类推,一万人之小区,便有一千人行善持戒,善风遍吹,善人渐可由百分之十扩展至百分之二十、三十,乃至全民行善,此所谓风教。若社会大众善多恶少,彼此包容,社会便和谐安定,人人生活愉快,不瞋不恚,不思报复,刑罚也不需要了。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一生中,常以书信形式教诫在家弟子,门人德森法师将大师之训诫归纳为八句三十二字,即:“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若能奉行大师教法,是则名为真佛子。

二、愿家庭和乐,敦伦尽份,同行奉献

对在家人而言,家庭是最重要的,要家庭和乐,必先从“敦伦尽份”入手。何谓“敦伦”?周公辅助武王建国,又于武王病笃后为年幼之成王摄政,亲自制礼作乐,教化人民,把男女婚嫁礼仪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等七种,称为“婚义七礼”;七礼最后一礼为“敦伦”,即夫妻交合之意。发展至春秋时代,礼乐崩坏,孔子重兴礼教,以六礼取代七礼,废除第七部分之“敦伦”,再加入聘书、礼书和迎书等“三书”,为婚嫁习俗之完整礼仪,称为“三书六礼”;古时没有三书六礼之男女结合被视为苟合,受人唾骂。之后,“敦伦”之“敦”字被解释为“和合”、“和睦”;而“伦”字扩展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五种人伦关系之称谓。“敦伦”遂成为“敦睦五伦”之简称。“尽份”是各尽其份。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中,把五伦的次序及责任分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一者“父子有亲”:以血缘关系来说,人从父精母血中来,故至亲莫如父母。释尊特别提倡孝道,成佛后回国省父,授记父亲及七万释迦族人往生安乐国,并为辞世之父亲担棺,以身示范孝道,留传后人。又于涅槃前三月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更常对弟子说:“父母恩重,犹如天地,怀抱十月,推干去湿,乳哺养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假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至百年,复种种供养,犹不能报父母之恩。”至心孝养父母,尚不能报父母之恩,何况弃舍违逆?佛更常教诫弟子说:“得成佛道,皆因成就孝顺之法。”纵观今日世界,孝顺儿女之父母多,孝顺父母之子女少,彼此不成比例。儿在嗷嗷待哺时,父母推干就湿,用心呵护,长大一点时,所有好物,尽给儿女,更为教育问题而大费踌躇,为怕儿女误入歧途而忧心怔忡。回忆儿在栏床时,饿索乳汁,见母即欢喜摇头摆脑,母即俯身舒手而抱,两情相悦,如水乳交融;及至长大成人,娶妇后,只亲妻儿,转疏父母,十唤九不应;犹有甚者,认为父母既生我,养我应份,于是千方百计讹骗父母钱财,待父母年高力衰时,寄托安老院,不往探望,乃至搬家亦不通知,伤心孤独之老人,彼彼皆是。

《观无量寿佛经》中,韦提希夫人因逆子弑父囚母,伤心绝望之际,厌恶此娑婆恶世,祈求佛陀指示净土,愿求生彼处,昔时韦提希之感受,正是此时末法众生之代表;故世尊慈悲,运用神力,令其观见所有佛国;至弥陀极乐净土时,夫人即欲求生彼国。世尊对她说:“欲生彼国,须修净业三福,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教示在家人欲求生净土,必须修行此世间福。

二者“君臣有义”:古封建时代,由皇帝一人专政,皇帝之话是圣谕,群臣皆要俯首听从,此是愚忠,对国家未必是好事。所以孟子云“君臣有义”,指出为臣者除要敬重君主,不能做违礼僭越之事外,对于君王之错误亦应给予劝谏及指正,非只表面尊敬;君主亦应敬重群臣,多听彼意见,常自我检讨,着重国家社稷之整体利益,不以权威压人。时至今日,帝制已废除,君主即现在之领导人,下属是群臣,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合作,是为“君臣之义”。

三者“夫妇有别”:古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男子是家庭支柱,背负养妻活儿责任,所谓男主外,女主内,不能颠倒,故称为“夫妇有别”;现在时代不同,家庭经济由夫妻分担,丈夫已没有特权,所以夫妻应互相尊重、关怀、爱护,为子女做好榜样,别动辄乱搞婚外情或离婚。

四者“长幼有序”:是指兄弟或亲族应有之次序,孝亲是仁之本,从兄是义之行。兄弟以外,于邻里亲族中,亦有次序,后辈不能走在长辈前面,此为不敬。孟子提倡长幼有序,是要我人尊重长辈,提高个人之道德修养,从而达到与人和睦相处。

五者“朋友有信”:古人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日常生活中,朋友确实重要,影响力亦大,故对朋友要用真心及讲信用,更要彼此互相帮助、信任及鼓励,但对于恶友则要远离。

三、愿人际和顺,自利利他,同行惜缘

奉行众善,必须从家庭做起,从人伦做起,欲想家庭和乐,必须各尽其份,必须无私奉献真心与爱心,互勉互励,此乃维持五伦关系之最基本条件,同时亦是维系人际关系之道德准绳。五伦关系良好,人际关系自然和顺,未见与家人不和而能和顺于人者。

中国传统精神崇尚道德。所谓“道”,即是利益他人;所谓“德”,即是自获其利。而在佛教之基本精神中,特别着重自利利他,是世间的“高尚道德”。修行大乘菩萨道终极目标是成佛,成佛前必须广作利他事业;因为唯有利他方能自利,是故大乘菩萨必修行“六度”,是为福慧***。“六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施、戒、忍”属于修福,“禅定与般若”属于修慧,而“精进”则通于福慧两种,是故六度圆满,亦即菩萨行之圆满。

(一)修行布施,不但能灭除己之悭贪心,更能令善名流布,又因布施功德之善业,无论生至何处都能财宝丰盈,此是自利。众生得布施心生欢喜,心意满足,此时教化及调伏彼之悭吝及贪心,是为利他。(二)修行持戒,能远离一切诸恶过患,常生善处,此为自利;同时教他不犯恶业,此为利他。(三)修行忍辱,被人毁骂或遇逆缘而不瞋不怒,不思报复,是远离众恶,而达到身心安乐之境界,此是自利;此时化导众生趋于和顺,是为利他。(四)修行精进,无论修何种法门都要精进;精进才会有成果,才能得世间及出世间之上妙善法,此为自利;同时教化众生勤修正法,此为利他。(五)修行禅定,不受众恶而心常悦乐,此为自利;教化众生修习正念,此为利他。(六)修行智慧,远离无明,断除烦恼障、所知障,此为自利;以智慧调伏他人,此为利他。

释迦牟尼佛来回此世间八千次,世世常行菩萨道,积功累德求佛道。往昔为救小鸽,自割身肉以代而无悔;为雪山童子时,为求半句偈语而舍性命;为摩纳仙人时,以发铺地供养燃灯佛;为萨埵王子时,救饿虎而舍身饲虎;为流水长者子时,救护十千鱼类,令生忉利天;为六牙白象时,为使猎人不空过而自愿投身网罗;为圆满福智王时,救盲者而施舍眼睛;为慈力王时,舍身出血施五夜叉;为金色鹿王时,为求正道而奋身代鹿受宰;为尸毗王时,以妻子施人而无吝惜;为最上身菩萨,以头目脑髓布施众生而无怨悔。世尊世世行利他之菩萨道,功德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不受生死,是为自利。

四、愿社会和睦,深信因果,同行包容

世间灾难,社会不和,都由人心恶而引起。众生贪婪,损人利己,水灾发生;众生瞋恚,寻仇殴斗,火灾形成;众生愚痴,不信正法,风灾掀起;众生傲慢,高低不平,引发地震。所以说世界是由人心变演,灾难亦由人恶造成,如人人心平气和,怨恨化解,社会自然和睦,天灾人祸亦自然隐没。故佛常劝诫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对人要和敬,更要深信因果,互相包容,莫种恶因。如过去已造恶,种不好因,亦不必太恐惧,盖因与果之间,要缘牵引才起现行,若从今行善,可令恶果伏匿,不起作用;最可怕是不信因果,认为恶不足惧,善不足喜之荒谬邪见;邪见令人做尽坏事而不知悔改,花报现前时却怨天骂地,不知果报在地狱,更是苦不堪言。故知,此生绝不能作恶,对于往昔所作之恶,更要真诚忏悔。

忏悔法有“事忏”与“理忏”,同时分为三种,即“作法忏”、“取相忏”及“实相忏”。“作法忏”属于“事忏”,如开罪了某人,要直接向某人认错。佛住世时,僧团大都用此忏法,如僧人犯戒,或因此影响佛教声誉,生大惭愧心,不敢覆藏,向大众真诚发露忏悔,恳切求出罪。第二“取相忏”,亦是事忏之一。佛入灭后,在家、出家众要忏罪,只能对佛像前承认罪过,以礼佛、诵经向佛菩萨忏悔,并发誓以后不再犯。又因一般人只知口念身拜,却不知该从何起忏,故古德编成多种忏悔法,特别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忏悔罪障;因一切罪障皆由六根而生,如眼见好色,便起贪心占有,百计千方谋取夺得;耳听好音,便耽着欲乐,听到不好之话,便起瞋恚怨恨,常思报复;鼻嗅所爱,任情纵欲,追求味觉享受,甚至不惜杀害生命满足欲念;舌之罪过更大,常恶口骂人、挑拨是非、说谎骗人、说绮言及淫邪绮语惑乱人心;身常以手杀害生命、打人伤人、抢劫偷盗、造邪淫罪;意念最坏,一切恶由意念生,令五根执行,故佛经说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若不忏悔,罪不能消。故一般寺院常按时举行拜忏法会,目的就是欲令信众藉此忏罪消灾。此“取相忏法”最为通行,惟礼忏时,必须身礼拜、瞻敬佛菩萨像,口中称赞、唱诵佛菩萨名号,心意观想圣容,以清净三业,忏悔过去、现在所作之罪业。

第三是“实相忏”,是观诸法实相、万法皆空之理,罪恶由妄心所造,妄心无体,因此罪恶亦空,以修空观灭除众罪,唯此忏悔法不易行,故不流行。现最通行之忏法是读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之“略忏悔”:“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一偈,及礼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古德云:“人谁无错,错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不可能没错,重要是知错能改,所以忏悔非常重要。佛说齐至等觉菩萨尚且要忏悔,何况是凡夫!故为佛弟子者应深信因果,常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然不报,时辰未到”之至理,若能时常忏除罪恶,改往修来,便是善人,便能包容别人过错。我人之心量,实可小亦可大,小者可如芥子,大者可如须弥山,大、小全凭一念。佛教有六种爱敬,称为“六和敬”,外同他善是和,内自谦卑是敬;凡事随众,不固执己见,互相忍让,社会就能和合、和睦。

五、愿文明和谐,多元共生,同行尊重

世界纷争,多由自私自利、利益冲突,或不忍辱,或固执成见而起。是故儒教圣人提倡“仁义礼智信”,并称之为“五常”,即常能做到之五事。“五常”与佛教“五戒”意义贴近,五戒的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饮酒是智,不妄语是信。而耶教“十诫”亦教人孝顺父母、不杀、不邪淫、不偷窃抢劫、不说谎话、不起贪心;回教则奉行念、礼、斋、课、朝等,凡此皆是显示圣人作则,各随因缘而导化不同民族。不同族群之文化各具独特性,故各宗教之间必须容纳多元共生,不能毁谤异己,自赞毁他。感恩本港六宗教每年共同举办“六宗教座谈会”,让六大宗教彼此有机会进行切磋交流,实行“多元共生,同行尊重”之理念。

“同行尊重”在于对人有礼;通常国家越文明,国民教育越高,人民就越有礼。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又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简言之,孟子认为人与禽兽之所以有别,在于人懂礼貌及具有仁义。君子与小人不同,是因为君子有仁义、有礼貌;而有仁义及懂得尊敬人者,必受人爱戴与尊敬。故知,要别人尊重及敬爱于我,我必先尊重及爱敬于人。因此,“普贤菩萨十大愿”中之第一大愿即是“礼敬诸佛”,第二大愿是“称赞如来”。佛亦常说“佛与众生,皆同一体”,是故礼敬众生亦即礼敬诸佛;称赞众生,亦即称赞如来。故为人处世,存好心、说好话非常重要;因人际间之误会与磨擦,都因言语而起,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一句话说得好,可使国家强盛,同样,一句话说不好,可使国家沦亡。和谐之“和”字从“千人口”,故知要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宗教和谐、世界和谐,必须从口做起,多称赞、少责备与批评,不谈论别人短处,不揭人私隐,对于别人能做到而自己做不到之事,多赞叹及随喜,此则非但能与人和谐共处,更能降伏贡高我慢及嫉妒之心。

六、愿世界和平,慈悲喜舍,同行分享

“慈、悲、喜、舍”称为“四无量心”,与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同是菩萨摄受众生之行持法。菩萨予众生乐是“慈”,拔众生苦是“悲”。不论有缘无缘,菩萨都常为众生拔苦予乐;菩萨见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后,心生喜悦,是为“喜”;施舍众生时,没有一己爱恶之心,乃至怨亲皆平等施予,是为“舍”;菩萨见修善者赞叹鼓励,见行恶者劝令断恶,对受病苦者为作良医;对失道迷人示其正路;对在黑暗之人放大光明;对贫穷人助其开发埋藏之宝藏。菩萨对任何被救济之众生,都以尊重恭敬平等心饶益于他;是故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云:“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菩萨先发愿,然后按愿逐步修行圆满成佛。

愿又分“总愿”与“别愿”;“总愿”是诸佛及菩萨共通之誓愿,佛菩萨发心之初,都是志求无上菩提,以度尽一切众生为愿,称为“总愿”,又称“弘誓愿”。如“四弘誓愿”、“普贤菩萨十大愿”等是总愿。《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受文殊菩萨教示,走访一百一十城,参谒五十三位善知识,求菩萨道之修行法门,最后至普贤菩萨处;普贤菩萨为说十大行愿,此十大行愿,不唯代表行门,且代表愿心,故称普贤行愿为“总愿”。“别愿”是诸佛菩萨各以己之意乐而所立之愿,如阿弥陀佛建立极乐净土成就众生,发四十八愿;药师佛为灭除众生诸病及贫苦,令安乐修行,发十二大愿;阿閦佛为度瞋恚淫欲、屡造十恶之人,发二十愿;师子香菩萨(阿弥陀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之名)之四十愿及观音菩萨之十二大愿,皆特别为灭除众生诸病或拔尽一切苦恼、恐怖而立之愿,菩萨按所愿修行圆满而成佛。据《悲华经》记载之“释迦五百大愿”,及《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之“弥勒十善愿”,均属“秽土成佛”本愿。地藏菩萨之本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故至今尚为菩萨,故地藏菩萨是最能拔众生苦之菩萨。如《往生要集》卷上载:“地藏菩萨每日晨朝入恒沙定,周遍法界,拔苦众生;所有悲愿,超余大士。”可见菩萨之悲愿与大行,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

是故,发愿修菩萨道、履菩萨行者,除积极修善持戒外,更应多做利益社会大众事业,如济贫兴学、矜孤怜老、帮助弱势社群乃至修桥造寺、礼佛、布施等善业,同行回向世界和平、众生和乐,将来共证菩提。

结∵语

我们如何能“同愿同行”达到“和谐世界”的理想?由以上对“行”、“愿”的分析,可见“行愿”包含了“修行”和“誓愿”在内;而诸佛菩萨的修行实离不开“行”与“愿”;“愿”与“行”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轮相承,便能跋涉万里;两翼相辅便能展翅高飞。古德说:“行如山,愿如海。”无“愿”之“行”是没导航;无“行”之“愿”是空虚不实。愿是海,行是山,海要山填,若无海,山亦无有是处;是故经云:“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大乘菩萨,初发心即誓愿救度一切众生、誓成无上正等正觉。最为人熟知者,可说是普贤菩萨十大愿;此十大愿是普贤菩萨的弘誓,于自证之心性中,发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之大行,利乐一切众生;因此愿行而生起不可思议大智慧,超越一切世出世间的束缚,证入解脱境界。

因此,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法行愿之典范。我们为佛弟子者,应效法普贤菩萨发十大愿,修十大行,当下就能与普贤菩萨的法界相应;以万行因花,庄严无上佛果,必能圆满福慧,成就如来功德,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如此,“同愿同行,众善奉行”的“和谐”理念,必然能落实于世界社会之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