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三)∵∵(第二集)∵∵1999/3/18∵∵香港九龙∵∵档名:12-021-0002

容公老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德们:

请掀开讲义,接着昨天晚上,看第一段里面第二个小段。在这一段里面,为我们介绍诸佛菩萨名号的来源、名号的意义,这一点我们学佛一定要晓得。佛菩萨的名号,换句话就是他教学的宗旨。在这个时代、这个地区,菩萨示现成佛,名号一定要用「释迦牟尼」,为什么?必须针对现前众生毛病而设,真的所谓是「对癥下药,药到病除」。我们众生的病很多,很多病里面有一个最严重的病根:那就是自己心里头不清净,妄想太多、思虑太多、烦恼太多,对别人没有慈悲心、没有同情心,所以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损人利己。其实他搞错了,损人决定不利己;他不懂得利人才是真正利己,哪有损人会利己的?可是他以为损人会利己。因此菩萨示现在这个地区教化众生,名号就要针对众生的弊病而建立。

名号里面的「释迦」是能仁,能够以仁慈对待一切众生,这是对人;「牟尼」是寂静,也翻作寂灭。寂是寂静的意思;灭是灭烦恼、灭妄想、灭杂念。你看他这个名号,岂不是就是针对我们毛病而建立的吗?所以我们受持名号,受持不是每天念着「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这叫受持名号吗?这不是的,那个叫口唱名号,不是受持。口唱,小孩也会唱,很多同修家里养的鸟,八哥也会唱,鹦鹉也会唱,那是口唱名号,不是受持。受持是什么?真正懂得这个意思,念「释迦」,就是以仁慈的心对待一切众生;念「牟尼」,就是自己收敛恢复到清净无为;那叫受持。受持跟唱名号不一样,唱名号是把名号当作歌来唱。这是我们学佛第一步,第一步要是错了,那就错到底。所以名号意义要知道,都是表法的。第二小段:

【普贤、文殊为上首。】

这在本经里面,特别是《华严》把普贤排在第一,文殊排在第二,这是大乘圆教。大乘教一般的排名是地藏摆在第一,观音摆在第二,文殊在第三,普贤在第四,都是表法的。「地藏」表孝,代表的是孝亲尊师,这是我们求学、求道的根基。佛法是孝道,佛法是师道,师道跟孝道都要从心地上做起,「地」是代表心地,这是把地藏摆在第一。诸位都念过《地藏菩萨本愿经》,释迦牟尼佛灭度,特别是末法时期,这个就一万年。末法以后的灭法时期,一直等弥勒菩萨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为止。这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世间没有佛教化众生,世尊把教化众生的使命,委托给地藏菩萨。诸位想想:他为什么不委托给观音菩萨?为什么不委托给普贤菩萨,要委托给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在佛没有出世之前代理佛,观音、文殊、普贤,包括弥勒菩萨,辅助他、帮助他,地藏是主。这是说明什么?佛不在世,孝道、师道最重要,地藏代表这个。无佛出世,教化众生最重要的是教孝、教敬,尊师重道,孝顺父母。你能把这个做到,你就不会堕三恶道,纵然不能脱离轮回,你在三善道流转,不会堕落在三恶道,道理在此地。这是通途法门。

华严是特别法门、***大教,所以「普贤为上首,文殊为庶男」。文殊排名在第二,普贤排名在第一,代表什么?我们现在的话讲「落实」。佛法不是空谈,谈玄说妙无济于事,一定要把佛法变成为我们实际的生活行为。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得到大乘究竟圆满真实的受用,「普贤」代表落实、普贤代表实践;要落实决不能离开智慧,「文殊」表智慧。换句话说,《华严经》就是究竟圆满智慧的落实,就这么回事情,然后你才懂得《华严》之美,《华严》之善,《华严》的真实。下面第三小段讲:

【初十胜智以表十住,住名解故。】

「文殊」表信,信表智慧,没有真实的智慧,你怎么会相信、你怎么会接受?信了之后要解,五十三参文殊菩萨代表信位。经上给我们举出十位『胜智』菩萨,这十个人代表十住,从初住、二住到十住。十位菩萨名号不同,但是名号里面都有「胜智」这两个字,这就是告诉我们: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同不妨碍异,异不妨碍同,你看看多美!同异无碍,显示出「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华严境界。『住名解故』,他「住」在哪里?住佛知佛见,这是从信位提升,他的思想见解跟佛一样,所以这叫解;住是解,住佛之知见。第二段:

【有十幢表向】

也有十位上首菩萨来表法。菩萨名号不一样,但是菩萨名号都有一个『幢』,「幢」是表十回向。我们通常讲十住、十行、十回向,它把十回向摆在第二,十行摆在后面,我们按照经的顺序来说,它有特别用意。回向。

【行德高出故】

这个说法意义很深,说明了这个人由信到解,真正明解之后,他一定是发心为一切众生服务,这个『德行』就『高出』。我们看六道众生,大多数念念都为自己,不肯为大众、为社会服务。虽然他为人服务,那个圈圈很小,为我这个地方服务,为我的家族服务,为我的亲戚朋友服务,为我的邻里乡党服务,再扩大为我们这一个都市服务,为我们这个国家服务,大概就到此为止,范围很小。几个人发心为全世界众生服务?不多见。我们在许多地区看到,民族英雄为自己国家民族服务的人,有;为全世界一切众生服务的人,没有看到。哪些人为全世界一切众生服务?佛菩萨、上帝、天主,这都是为全世界众生服务的;我们今天讲宗教家、教育家,他们为全世界众生服务,很难得!又有谁能够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服务?没听说了。只有佛、只有菩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无条件的服务,这叫回向,回向是这个意思。所以「行德高出」,这太高了,这世间民族英雄,乃至于一些宗教家们都比不上他,他们的范围多大?这个菩萨范围广大没有边际。这是十回向。第三:

【有十光表行】

这十位菩萨名号里面都有『光』,有这个字。这十位菩萨代表十行位,十行位是真干!为什么要用「光」?智光表智慧。

【智光照行故】

我们在讲席里面常常跟诸位同修会报,菩萨的生活是生活在高度究竟圆满智慧之中,跟我们凡夫不一样;我们凡夫是生活在烦恼之中,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在中国古大德有榜样,他们做得到,我为什么做不到?我相信在座同修有很多都读过《坛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跟我们这个地方缘很深,他老人家一生教学的活动都在广东这个地区,广州跟南华是他教学的道场。你看看惠能大师初见五祖的时候,他跟五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跟我们不一样,我们见到五祖一定说:「五祖大师,弟子心中常生烦恼。」我们常生烦恼,他常生智慧。常生智慧的人,十行位的菩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智光照行』,他生活在高度智慧之中,这跟我们怎么会一样?我们学佛就要学智慧,哪一天见到人,「我生活常生智慧」,你的功夫就得力了。你常常遇到一些人,「我烦恼很多,我很苦」,这个不是好事情,为什么?这种心情跟三恶道相应。几时我们很轻松很愉快,能跟智慧相应,这就很有可能超越六道、超越十界,这一生作菩萨、作佛去了,这是我们要认真去干的,学佛就是学这桩事情。所以佛法一落实到生活里面,你过的就是佛菩萨的生活,高度智慧的生活,人生最高的享受;佛法对我们真有用处,提升我们生活的品质。

【行向前却者,行愿相扶,无前后故。】

这是大师特别给我们提出来,为什么在排列顺序上,先说十回向再说十行?告诉我们:「十行跟十向,实在讲是分不开的。」我们想想,没错!你看看,我们每一天念佛诵经完了之后,不是都要回向吗?我们念佛诵经是行,行完之后马上就回向,可见得回向跟行、这个行门是一桩事情。回向就是愿望,行帮助愿,以行践愿,实践你的愿望,以愿导行;所以说『行愿相扶,无前后故』。这是破除我们的执着,通常一定执着,一定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是告诉我们:在本经「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圆教的观念,决定要破除一切分别执着,它用意在这个地方。信位、住位、行位、向位这四个位次,都是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而且一即是四,四即是一;不但行向相扶,信解行愿无一不是相辅相成。只要诸位细心去体会、细心去观察,你自然就明了,你也会很清楚。下面这一段,第四:

【有十藏表地,生成住持故】

这是成就的。地前是修行位,地上是证果位;你前面耕耘,后面当然就有收获。十地是收成,所以用『藏』来表示。在我们中国古代古书里面我们常常读到,一年四季自然的运转,春生,我们种的这些植物,春天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藏是收成之后,就把它藏起来。前面信位、住位、行位、向位,就是春生、夏长、秋收,登地就收藏了,你看看多有味道!这成就了,所以用「藏」来表;藏是收藏,有收成,表「地」位,这地上菩萨。

心地发明了,心地开朗了,『生成住持故』。这个「住持」是住持一切佛法;「生成」,可见得不是修得,自性里头本具的,佛法当中常讲「法尔如是」,法尔就是自自然然是这个样子。我们今天自性的性德不能现前,是被妄想分别执着障碍了。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妄想分别执着断了,再也没有了,彻底放下了,性德圆满现前了。自性无尽的宝藏,我们通常讲智慧、德能、才艺、福德,无尽无量统统现前,这个叫藏,这个叫地。也有十位菩萨做代表,这十位菩萨名号里面都有「藏」这个字。十个名号代表自性十种不同的德能,无一不称性。性德,实在讲无量无边,十个菩萨,十个名号,怎么能说得完?那是略举几个例子而已。也可以说,这十个是分为十大类,每一类里面无尽无量,这个我们在《华严经》上经文里面常常看到。末后:

【五有十一眼表等觉,亲照寂故。】

这一段里面有十一位菩萨,名号里头都有一个『眼』,「眼」代表见。「十」代表圆满,十还要加一个,这什么意思?表圆满当中的大圆满。观音菩萨千手千眼,就表这个意思,这是等觉菩萨,这『十一眼』表等觉菩萨。『亲照寂故』,「寂」是什么?是法性,照见一切众生的性体。佛法讲「性体」,一般人不好懂;哲学里面讲「本体」,大家比较好懂,这是学术名词,宇宙万有之本体,他见到了,亲眼见到了;佛经里面讲「彻法底源」,彻法根源。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从哪里来的?根在哪里?源头在哪里?我们讲宇宙从哪里来的?无量的星球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根源看到了,根源是自性、是法性;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究竟圆满的境界,用「十一眼」来表法。

既然照见根源,当然,从根源怎么样的发展、怎么样的演变,哪有不知道的?所以诸位晓得,等觉菩萨跟如来果位上,尽虚空、遍法界,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没有一样不知道,为什么?亲眼见到的。这个话能相信吗?古时候说这个话,一般人听到相信,我实在是很佩服,他怎么可能相信?我们不能不佩服。现在人你跟他讲,他摇头,他不相信,跟我讲我也不相信,为什么?你说你能够知道过去、未来,这总有个道理,你是凭什么道理而知道的?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没有搞清楚,我们就很不容易接受。现在这个道理科学家发明出来了,我们懂得了,科学家告诉我们:「时间跟空间是无尽的。」但是我们众生只能在无尽时空里面,占有一个时段的时空;就好像我们现在的无线电广播,有许许多多的频道,我们的范围只能在许多频道里面占一个频道。我们打开无线电,听佛学讲座,只有一个频道,拨对了,你就听到,拨不对,你听不到。

时空也是如此,所以科学家告诉我们,有二度空间、三度空间。我们看到许多爬虫、蚂蚁,它们的生活空间是二度,所以它爬到天花板上不会掉下来,因为它是二度空间。我们是三度空间,爬到天花板会掉下来;如果我们是二度,爬到上面不会掉下来。我们生活的时空不一样,有四度空间、五度空间、无限度的空间,所以我们的生活圈子很小。科学家发现这个事实,证明无限度空间的存在,现在还想不出方法突破。如果我们能够突破一度到四度空间,你就能知道过去、就知道未来;四度空间是时间,把时间突破了,过去跟未来那个障碍突破了。现在不晓得用什么方法,科学家还在研究。换句话说,佛说他能知道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法的根源、发展、演变;换句话说,他能够亲眼看到无限度时空,他有这个能力,也就是说他突破了,我们不能突破,他突破了。

他用什么方法突破?甚深禅定,他不是用的科学仪器,他用禅定功夫。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这些空间的来源,时空来源怎么来的。佛告诉我们:「法界原来是一真。」华藏是一真法界,极乐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头没有时空的障碍。所以清凉大师跟我们讲这个经,尤其是这一品末后四十卷,「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解脱什么?所有无限的时空全部解脱了,全部突破了;因为他知道这些不同时空,是从什么地方变现出来的?妄想、分别、执着,佛经里面还有一个名词,无明、尘沙、见思。无明就是妄想,尘沙就是分别,见思就是执着;说法不一样,意思相同,无尽的时空是这么一个道理变现出来的。菩萨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所以他没有障碍,他把障碍突破了。所以我们讲到定,讲到禅定,大家不要以为每天盘腿面壁打坐,那叫禅定,那你就错了!行住坐卧都在定中,经上常讲「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什么叫做禅定?《金刚经》上说了两句话,世尊教给须菩提***,弘法利生没有定慧,办不到。什么是定?「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八个字是世尊传给须菩提***的。不取于相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被外面境界诱惑;古人讲不着相,不着相还是不好懂。你看今天这个世界,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我们六根接触的时候都在诱惑人,你不被它诱惑,这个叫禅。不但世间法不能诱惑你,出世间法也不能诱惑你,世出世间法里面,不取于相,不会被诱惑,心有主宰,如如不动,这叫禅定。外面六尘境界,世出世法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是智慧。你看菩萨修行,「定慧等学」,他在哪里修?他在日常生活,在穿衣吃饭、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真修行;跟我们不一样,我们还要做早晚课、还要诵经、还要拜佛、还要敲木鱼,人家什么都不要了,人家没有这些形式,得的是大自在。我们今天被约束,一定要做早晚课,一定到时候要诵经、要拜忏,是一点都不自在。他们穿衣、吃饭、逛街都是修行,没有一样不是修行;在家里看电视、唱歌、跳舞都是修行。他修什么?不被外境诱惑,如如不动,了了分明。人家是真修,我们是假修,样子是修行,心里头妄念,妄想分别执着一大堆,一分也没有减少。

这个我们要懂,理事都要懂,然后你才知道我们搞了这么多年,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不得力?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搞错了。如果是如理如法,功夫哪有不得力的道理?决定是烦恼轻,智慧长,这是功夫得力了。境界不断在提升,不一样,从信位提升到十住,从十住提升到十行、十回向、十地,不断向上提升;这是功夫得力的好样子、好现象。这是第一段,再看底下第二段:

【天冠菩萨法界光明觉菩萨。共有一百一人,别表十地十度。】

佛给我们讲经说法,我们从这个地方看他的方法,他表达的艺术,我们要学习;学习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会用。首先是概略的介绍,像前面,住、向、行、地、等觉是个很简单、很概略的介绍,使人家一接触,在很短的时间知道你要讲的内容、纲领,然后才有兴趣听下去。否则的话,你说了老半天,不知道你说些什么,人家不耐烦,或者还另外有别的事情,他就离开了,不听了。无论是对广大群众讲话,或者是对一、两个人讲话,都要懂得说话的艺术。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佛菩萨讲话高度艺术,学佛的人如果不懂得说话的艺术,不会讲话,你没有学到;你要学到之后,你就很会说话,像佛菩萨一样辩才无碍,你看过这个方式。

第二段详细说明,前面提个纲,底下详细说,我们在这里节录出,依照这个经文节录出十个段落,经文长,哪一段给诸位说,两个小时都讲不完,我们也是在概略的介绍。

【十冠】

十位上首,菩萨名号里头都有『冠』这个字。在这一段里面总共有一百零一个人,代表十地菩萨。十地菩萨修十波罗蜜,虽然每一段说一桩事情,我们要晓得,「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每一地都修的是十波罗蜜,这个意思要懂,并不是说一个地位只修一个法门,那就错了。以一个法门为主,其他的九个法门为辅助;同时修学,决定没有先后。

【十冠,初地檀行,冠于诸地】

『冠』是帽子,戴在头顶上的。初地菩萨以修布施为主,持戒也是布施,忍辱也是布施,禅定也是布施,智慧也是布施,没有一样不是布施;「十度」全是布施,布施在第一。人不肯修布施,你就别想成佛,你可以做一个六道里面三善道的业因,要出离六道不可能,我们要懂得。人还有隐私,自己还有东西不可以告诉别人的,哪里能出得了三界、哪里可以作佛菩萨?世间的圣贤,心地都是光明的,身体都是透明的,没有见不得人的地方。不可告人,还有见不得人的地方,见不得人的地方是黑暗的、污秽的,你的身体不透明,你的身体不清净。如何做到清净?放下。怎么放下?布施;布施是舍,舍得干干净净。舍得什么都没有了,你的身体就跟琉璃一样、跟水晶一样,完全透明的,真正做到一尘不染,成就圆满的功德。我们要有信心,要向佛菩萨学习。布施是万行之首,佛菩萨无量无边的行门列在第一。

我当年初学佛的时候,第一天见章嘉大师,他老人家头一天给我开示,就教给我「布施」。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佛法,我现在知道佛法好,世间所有一切学术比不上佛法。我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就能够入门?」我向他请教,他老人家告诉我:「有!看得破,放得下,你就能入门。」我接着向他请教:「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布施。」;而且嘱咐我,「我今天给你讲六个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我也真听话,真的做了六年。六年确实有感应,有很多事情在一、两个月之后发生的事情,几乎可以能够感觉到、可以预知。所以你不能放下怎么行?我们知道,诸佛菩萨智慧福德无量无边,智慧福德从哪里来的?不是修来,自性本具的,人人皆有。我们智慧福德不能现前,被烦恼盖覆住;诸佛菩萨智慧福德现前,烦恼除掉了,把烦恼舍弃了。我们今天不肯把烦恼放下,诸佛菩萨把烦恼放得干干净净,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由此可知,布施真的重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