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六)∵∵(第一集)∵∵2000/8/7∵∵香港九龙∵∵档名:12-034-0001

请掀开讲义第二面第三大段「称赞授法」。前面两个小段已经介绍过了,今天从第三个小段看起:

【善男子。我得自在决定解力。】

下面有四条:

【信眼清净。欲修念佛三昧。先当正信。信解相应。了见分明。】

我们一条一条来介绍。这是吉祥云比丘教导善财童子。善财是我们出家在家四众同学的代表,不一定真正有这个人。如果诸位想到真正有这个人,你就想错了,而是世尊用他来表法的。「善」是指善根,「财」是指福德。凡是具有善根福德的一切众生,在佛法里面都称他作「善财」,所以善财不一定是一个人,有许多人,这是佛家常讲的着相,看到观世音菩萨旁边有一个男孩、有一个女孩,大家都知道这是善财跟龙女。善财出在《华严经》,龙女是出在《法华经》,两位都是表法的。龙女,由此可知,她不是人,她是龙,龙是畜生,畜生道。而且龙女年岁很轻,八岁成佛。佛以童男童女来勉励我们大众,告诉我们成佛不难,难在我们自己没有方法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难在这个地方。如果有能力克服这个障难,众生跟佛实际上是一念之差。一念觉,众生成佛,一念迷,佛就变成众生;众生跟佛只是在迷悟之间而已。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

佛法,许多同修听了多年都有认知,佛法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一切众生最究竟、最圆满的教育。他教我们如何转恶为善,这一条非常重要,免堕三途。必须要晓得,地狱、饿鬼、畜生是人造作一切不善业所得到的结果,我们应当要警惕。教给我们怎样转迷为悟,这是佛陀教学的中心科目。迷,这才出现六道轮回的现象;觉悟之后,你就见到一真法界。所以迷悟始终是教学关键之所在。佛希求一切众生转凡成圣;佛是大圣,希望我们每个人跟他都一样。所以佛法是平等法,佛法是清净法。

刚才有一位同修非常难得,他发心希求出家,来请我给他剃度。诸位同修必须要晓得,我早年学佛承蒙章嘉大师的指点,我一生景仰印光大师。印祖一生坚守三条戒律:第一条,不作住持,不作当家;第二条,不收在家弟子,不为人剃度;第三条,不传戒,印祖一生不传戒。我非常向往这一位老人家,所以我学佛也跟他老人家学习,守这三条戒。一生自己没有道场,讲经四十一年,出家将近五十年。我没有道场,也没有徒弟,这是诸位一定要谅解的。我教学,所以有学生。无论你在哪个地方出家,出家之后,或者是没有出家,居士身分来求学,我们也都收。现在在新加坡办培训班。培训班修学期间是半年,名额三十个人。现在是中国佛协跟新加坡居士林、净宗学会合办,学生由中国佛协保送。诸位有意参加培训班,要向北京佛协报名,由佛协推荐送到新加坡。我们只负责培训,不负责招生。训练是比较严格,唯有严格,虽然短短半年的时间,决定可以学一部经论。这是我们目前在做的工作。

刚才我听到这一边同修的报告,筹募光碟的经费,这个事情说说就好了,不要认真。佛法随缘而不攀缘。攀缘,你们的心就不清净,随缘心就清净。这个事情,钱多多做,钱少少做,没有钱最好;没有钱,我们天天度假,不做了。所以这么多年来,***过去佛陀教育基金会跟华藏图书馆做得很彻底,我们一生没有化过缘,没有募过捐,始终保持古德的教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道场既然建立了,有许多同修自动捐献,这是信任我们,委托我们替他做好事,我们必须尽心尽力,不负他们所托,这是应当的。但是我们绝不自动的到外面去募化,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心,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不可以我们弘法利生,把自己的心搞乱了。

佛在经典上教我们很多,人生在世第一桩大事是要了生死、出三界,这是我们第一桩大事。弘法利生是在第二、在第三,不是第一桩大事。弘法利生对谁来讲是第一桩大事?对佛、对菩萨是第一桩大事。我们现在不是佛、不是菩萨,我们第一桩大事是要作佛、作菩萨,等到我们作佛、作菩萨了,弘法利生就是我们第一桩大事。儒家常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现在哪一个是先、哪个是后,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样样随缘而不攀缘,永远保持清净心,保持着真诚清净。换句话说,自己有把握绝对不会堕落,不但不堕落,决定往生净土,要有这个信心。

《华严经》是大本《无量寿经》,这一部大经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在娑婆世界,净宗初祖是普贤大士,中国初祖则是庐山远公大师,我们都要搞清楚、要搞明白。五十三参,这是第一参,吉祥云菩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前面三位善友代表三宝:吉祥云代表佛宝,海云代表法宝,妙住代表僧宝。首先把三宝列在前面,三宝是觉、正、净。今天这一段经文,我们讲到「称赞授法」。「授」是传授,「法」是法门。他传授的什么法门?跟诸位说,念佛法门。善财第一个老师就是念佛人,我们中国谚语常讲「先入为主」,你就晓得意义很深很深,先入为主。

在还没有正式传授之前,菩萨现身说法。你传给别人这个法门,你自己是不是修学?如果你自己不修学这个法门,你传这个法门给别人,人家不相信,必须自己也是修学这个法门。所以一开端叫着:『善男子,我得自在决定解力』。「解」是理解,对于修学的理论、方法、境界通达明了,这叫「解力」。决定丝毫不犹豫、不怀疑,你才能成就。

这里面为我们讲了四桩事情,头一桩『信眼清净』。实在讲,「信眼」就是信心,眼是心眼不是肉眼。『欲修念佛三昧,先当正信,信解相应,了见分明』。「欲」是希望、希求,我们希望修「念佛三昧」。吉祥云比丘就是修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佛经上也说它作「般舟三昧」,又有个名词称为「佛立三昧」。修学的期限有七天,有一个月,有三个月。修学这个法门,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只许可站着、走动,经行走动,不可以坐下来,不可以躺下来,所以不太容易修。尤其是以三个月为一期,九十天不能躺下来睡觉,不可以坐在椅子上;九十天只可以走动,只可以站着。由此可知,这个法门对于年岁大的人不适合,要年轻,体力很强,可以修学这个法门。在前面也曾经跟诸位说过,修这个法门「先当正信」,你对这个法门要有信心。信心从哪里来的?「信解相应」,你对于这个法门的理论明白了,方法、仪规懂得了,功德利益也知道了,你才真正发心学习。「了见分明」,这是信。第二:

【智光照耀。欲入一行三昧。先闻般若。如说修行。然后能入。】

此地讲的『一行三昧』,「一行」是专修专弘。禅宗古德所谓「识得一,万事毕」。一行之「一」是专一。我们专修哪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在理论上讲是平等的。《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在理上讲的;在事上讲,我们众生根性不平等。因此我们的修学,必须要选择适合我自己的根性,适合我自己的程度,适合我自己生活环境,修起来特别方便,没有障碍。我们要选择这一个法门,选定之后,决定不改,这叫「一行」。「三昧」是梵语,我们把心定在这个法门上。像我们现在提倡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是这个意思,要长时间的学习,一门深入。

净宗在所有宗派里面经典最少,换句话说,是最容易学习的法门。世尊传给我们的只有三经一论。三经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一论是《往生论》。后世的祖师大德们,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列在三经之后,变成四经。近代的印光老法师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附在四经的后面,成为净土五经。现在我们看到净宗五经一论,要知道从哪里来的。古大德这两样东西加在这里面非常的好。因为我们读《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一开端就告诉我们,「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第一句就说出普贤大士之德。由此可知,净宗跟《华严》的关系非常密切。无怪乎前清彭际清居士讲:《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经》。这个话有根据,不是随便说的。换句话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大本《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是小本《无量寿经》,教义都是能够贯通的。

我们选定一部经,净宗虽然是六个科目,五经一论,任何一部都可以,看我们自己的方便。如果自己工作非常忙碌,抽不出时间来学习,你就选比较短的。一般人选《佛说阿弥陀经》;或者选更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总共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短,都行。决定要一门深入,我们才会有成就。如果学多了,学杂了,就是夹杂。修行最忌讳的是夹杂,你的心不能专一,三昧很难成就。三昧不能成就,三昧就是普通所说的禅定,你的心得不到定,成就就难了。

佛家强调、重视,儒家也不例外。孔老夫子一生教学,教的什么?如果我们从《大学》里面看看它第一章,这是讲的经,孔老夫子一生教学的就这么几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这三句,孔老夫子一生教人就这三句话。以后形成了一个学派,儒家,也不离开这三句,这三句是他们的宗旨。而夫子的诠释告诉我们如何落实,他给我们说出一个纲领。第一个是知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讲得很清楚,「知止」是什么?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如果用儒家这个纲领,我们要止在什么地方?我们是念佛的人,止于西方净土,止于阿弥陀佛。我们知止,我们的心就专在这上,其他的妄念就没有了。妄念没有了,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你不就得定了?知止而后有定,「定」就是三昧,是此地讲的三昧。儒跟佛讲的道理没有两样。

所以我们要入一行三昧,『先闻般若』。《般若经》很长,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二十二年讲般若;世尊一生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当中讲般若用了二十二年。由此可知,般若是世尊一代时教里面的正宗分。现在在《大藏经》里面留下来最大篇幅的一部经典是《大般若经》,六百卷。《华严》虽然说是多,才八十卷,《般若》有六百卷。我们要问六百卷《般若》说什么?《金刚经》上给我们做了总结,世尊二十二年所讲的《般若》,两句话:「三心不可得」、「诸法无所有」,就这两句话讲了二十二年。我们抓住这个总纲领,细细的去思惟、去观察,『如说修行』。

「三心不可得」,妄想分别执着你自然就放下了。「诸法无所有」,毕竟空寂,这是事实,我们要晓得,我们的心才完全能够定下来。『然后能入』,入佛的境界,入一真法界。我们今天学佛不能成就,就是不可得的以为有得,无所有的以为它有,这就错了,与事实真相完全相违背。这个理很深很深,事很繁杂。金刚般若会上讲得很详细,过去我们讲过这部经,留着有录相带,诸位同修可以做参考,我们总共讲了两百四十八个小时。《般若》帮助我们看破放下。第三:

【普眼明彻。以如为佛。以觉为佛。心境皆佛。】

『普眼』,我们到下面经文会详细讲到,因为海云菩萨他得的是「普眼法门」,我们会在那里细说。「普」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清净平等。『以如为佛』,「如」是什么?佛的经典一展开,第一句「如是我闻」,这个「如」到底怎么讲法?在这里不能细讲,我简单的跟诸位略说。两个完全一样就叫如,不一样就不如。哪两个一样?用佛家的术语来说,性、相。性能现,相是所现,能现的性如所现的相,性如其相,相如其性,这叫如;性相一如,无二无别。如果用我们现代话来说,事跟理;事如其理,理如其事,理事一如。或者用现代人所讲的心跟物,心是能现,物是所现,心如物,物如心,心跟物是一如,不是二。由此可知,「如」这个意思,就是大乘法里面常说的「不二法门」。你能够通达了,这叫佛。我们凡夫对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有分别、有妄想、有执着就不如了。诸佛如来他们对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知道什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不是二,这叫做「以如为佛」。由此可知,佛不是一个人,佛不是一个现象,这是理事不二,性相一如。

『以觉为佛』。「觉」是知。前面那个「如」是「觉」的对象,是所觉。用佛法的术语来说,能觉的是般若,所觉的是法身,法身、般若是一不是二,能觉跟所觉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不是哲学,哲学里头能觉跟所觉是二不是一,佛法能觉跟所觉是一不是二。以觉为佛。『心境皆佛』。觉是心,如是境,心境是一不是二。这个样子我们能够体会到,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如,法法皆觉,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眼能见、耳能听,心里面能够思惟、身体有感触,见闻觉知,哪一个不是佛?这叫「普眼明彻」。所以佛心目之中,一切众生不是外人,是自己的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所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自然流露出来。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

我们今天对于这一桩事情迷失了。对人起了严重的分别执着: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这是我们的同胞,那个是外国人。分国家,分族类,还分不同宗教信仰,生起无量无边的分别执着,自己跟自己对立了。我们再仔细想想,佛教我们发愿,四弘誓愿是代表。「众生无边誓愿度」,我要问你:坏人度不度?「我专度好人,坏人不度」。众生无边誓愿度下头要加注解,坏人不度。哪有这个道理?中国人度,外国人不度,佛教徒度,基督教徒就不度,可不可以?不可以这样说,他也是众生。你仔细去观察佛所讲的话,这个经文何其圆满。他没有界限、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普度众生。怎么可以有这么多分别执着?这是我们自己错了,不解如来真实义,错解如来真实义。

所以今天这个世界,社会问题严重。我们大家受这么多的苦难,这苦难从哪里来的?都是从自己妄想分别执着里面变现出来的。如果我们跟佛一样的想法、一样的看法、一样的作法,这个世界是极乐世界,这个世界就是华藏世界。这是事实,这不是假的。我们因为妄想分别执着,把一真法界、把极乐世界,变成了苦难的娑婆世界,是这么回事情。今天能够帮助我们的,确实是大乘佛法,让我们从这里面觉悟,明白过来、省悟过来,把我们过失改正过来,我们就又能够恢复到一真法界。这个事情,单单在经典里面我们研究讨论是不够的,研究讨论一辈子也没有成就,一定要付诸于行动。也就是说,必须把经典的道理、教诲,要落实在我们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我们智慧才会开,迷关才能够突破。

「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这一点希望我们同修要细心去体会。古人常说,我初学佛的时候老师也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好,你到佛门见到佛菩萨,天天烧香磕头、供养祷告,你跟他求,有没有应?虽然也有应的,不应的占大多数;感应是少数人,不是每一个人求每个人都应。两个人竞选总统,都去佛菩萨那里求,佛菩萨就让你两个都作总统?没这回事情,总有一个选上,还有一个选不上的。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应。由此可知,感应,应有应的道理在,决不是求得来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是求什么?求它的理论,求它的方法。然后如理如法的修学,感应才会现前。

同学们告诉我,现在世界最迷信的是做生意的人,还有一些从事于公务的公务人员,常常算命、看相,去看风水,确实是迷信。我们的命运能不能改?肯定能改。诸位要晓得,算命很难改,看相、看风水都不能改。佛法给我们说道理出来,你的命、你的相。风水是什么?居住的环境。中国人讲风水,外国人讲磁场。他不叫风水,叫磁场,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风水,中国人也讲气氛,都是一个意思。佛告诉我们「依报随着正报转」,这个大道理我们要懂。

依报是什么?我们居住环境是依报,我们依靠这生存。正报是什么?正报是我们的念头、心。你心好,你的相貌就好,身体也好,居住环境也好,自然就转了。心不好,再好的风水,你到那里去一住,风水就变坏了。风水会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你自己要修福。佛在经论上常常劝勉我们积功累德,多做好事,你的相貌自然就转了。你心地很清净,心地很慈悲,人家一看到这个人:你很慈祥。心不好,天天想坏事,相貌人家一看:这个人相貌很可怕。这不就是随着心转?很现实的,还要看什么相!要懂得这些道理。这些道理佛讲,儒家也讲,其实每一个宗教里头都讲,没有一个宗教不是劝人为善的,都是帮助我们改造命运。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其中的道理。佛法必须要落实在生活当中,真正得到受用。

为人是真正为自己,为自己不肯为别人,那是害自己,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我们讲席当中常说,都是说的真话。世间人常讲「损人利己」,这个话是错误的,误导了很多很多人。损人决定害自己,利人才是真正利己。我们要想自利,多多的做有利于社会大众的事情,是真正利己。我今天到此地来,看到你们这里放「一百零一岁的年轻人」。她一生专门利益别人,一百零一岁了,天天还帮助一些苦难的穷人,帮助老人、帮助病人,她得的好处,健康长寿。一百岁,身体就跟年轻人一样,三、四十岁的人一样,这是她得到的利益。她要念念都为自己想,那个命早就没有了,哪能活得这么长寿?这些事实真相摆在我们面前,你还不觉悟,那就难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