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论】

∵∵戊二、显示从三士门次第引导之相分二,已初必由三士道引导之意义,已二示如是次第引导之相。今初如是虽说士夫有三,然上士道亦摄余二,以彼二者为大乘道之支分故。此马鸣菩萨所说。此间非于仅得世间快乐之下士,及唯得解脱世间之中士道中而为引导。盖为将修与彼二所共同道之上士作引导前行,是为修习上士道之支分耳。

【解文意】

在“于道总建立生起决定”这部分内容中,又细分为两科:一是三士之道摄一切圣教之理;二是显示三士门次第引导之相。前者论述的重点在于说明,三士道中囊括了佛陀一切圣教,以此角度趣入能够保证对佛法领纳质正量圆。后者论述重点在于说明,按照三士道引导能够确保趣入佛法次第无误。前面已经介绍了第一部分,现在接着介绍三士道引导的次第性,这里又细分为两科:一是三士道引导的必然性;二是三士道引导的具体内涵及作用。先看为什么说佛法的引导须依三士道的引导而趣入。

“如是虽说士夫有三,然上士道亦摄余二,以彼二者为大乘道之支分故。此马鸣菩萨所说。”当初阿底峡***在《菩提道炬论》中将人根据发心的不同而分为了三类:下士、中士、上士。尽管做这样的区分,上士所行之道也包括了下士和中士所行之道。上士道即为大乘道之主干,下士道和中士道则为大乘道之支分。三士道的这种关系是马鸣菩萨在《修世俗菩提心论》中所提到的:“无害与谛实,与取及梵行,舍一切所执,此是善趣行。遍观生死苦,断故修谛道,断除二种罪,此是寂静行。亦应取此等,是出离道支。由达诸法空,生悲众生流,无边巧便行,是胜出离行。”

这里提到了三种行:善趣行、寂静行、胜出离行。从根本上来说,三种行都是出离行:善趣行是令自出离三恶趣行;寂静行是令自出离三有行;胜出离行是令一切众生出离恶趣乃至出离三有行。众生之所以会落入三恶趣,究其根本原因,无非是由于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性罪的缘故,现在把这些行为遮止了,也就把堕落的根本拔出了。平常佛法中所讲得人身需要守持的五戒里,还有一个不饮酒,这个是遮罪。酒因能乱性的缘故,因此饮酒之人往往极容易触犯四性罪,故佛制定此一戒条。所谓性罪,其行为不待佛制戒而自性有罪,能感苦果,而遮罪则是佛制定之后方始有罪。出离了三恶趣,如何更进一步出离三有呢?那个就要断除二种罪。至于二种罪是什么,有两种说法:一说为烦恼和业力;一说为性罪和遮罪。断除烦恼和业力是从体性上来说的;断除性罪和遮罪是从行相上来说的。系缚众生于轮回之中的根本力量就是烦恼和业力。要从根本上断除烦恼和业力,那就要修习戒定慧三学。而三学又以戒学为根本,这就要从诸多性罪和遮罪上努力。

上面提到的无论是善趣行还是寂静行,都是就个体生命出离而言。当我们谈到群体生命的出离时,实际上也要以个体生命的出离为基础,因此以大悲为根本而滋生无量无边方便的胜出离行,当然也要基于前面的善趣行、寂静行,但同时又超越了这些出离行。这也是为什么说“上士道亦摄余二,以彼二者为大乘道之支分故”的原因。换句话说,上士道的胜出离行,并不离开下士道的善趣行、中士道的寂静行而有,而是以此二者为其基础和前行而建立。

“此间非于仅得世间快乐之下士,及唯得解脱世间之中士道中而为引导。盖为将修与彼二所共同道之上士作引导前行,是为修习上士道之支分耳。”这里更进一步介绍下士道、中士道为上士道之支分的内涵。前面提到三士时已经说到,下士、中士、上士的划分标準在于发心的不同。下士的发心,乃求一己之世间快乐;中士的发心,乃求一己之出世间快乐;上士的发心,则超越了个人的苦乐,所追求的乃是一切有情世、出世间之乐(以世间乐为方便,以出世间乐为究竟)。从发心来看,三者相差甚远,但从所行方便来说,下士人所行之道、中士人所行之道,对于上士人来说一样要去行持,就这一点来说是共同的。不共的是,同样是下士道的五戒十善,同样是中士道的戒定慧三学,上士人在行持时,因所发心乃上士之发心而具有前二士道所不共的内涵。

【列正文】

∵∵己二、如是次第引导之相分二,庚初正明其相,庚二明其要义。今初趣入大乘之门者,即于最胜菩提发心是。若发此心,如《入行论》云:“剎那才发菩提心,虽系轮回三界狱,亦当说为善逝子。”谓发心即得菩萨名,彼身即入大乘数。若失此心,则从大乘而退出故。以是诸欲入大乘者,须于多门励力,务令此心发起。

∵∵【解文意】

从这一段开始介绍三士道次第引导的具体内涵及功用。“趣入大乘之门者,即于最胜菩提发心是。”这里讲到了入大乘门的标準,是以是否发起菩提心而为判别的。“若发此心,如《入行论》云:“剎那才发菩提心,虽系轮回三界狱,亦当说为善逝子。”谓发心即得菩萨名,彼身即入大乘数。”一旦发起菩提心,虽然仍被系缚在三界轮回之中,也不管是以何趣身存在,都可以称为佛子,也就是获得菩萨之名,这个时候也便进入了大乘之门。“若失此心,则从大乘而退出故。”若是失去了菩提发心,也就从大乘门中又退出了。“以是诸欲入大乘者,须于多门励力,务令此心发起。”因此,若是希望能入大乘之门,就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来努力发起殊胜的菩提心。

∵【列正文】

∵∵然欲发起此心,又必须先修发心胜利,于其胜利增长勇悍,并须具有七支皈依。《集菩萨学论》及《入行论》皆作此说。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谓权时及究竟胜利也。初中复有不堕恶道及生乐趣二种胜利,若发此心,于昔积集恶趣之因即得清净,并能断绝未来相续。于先已集乐趣之因,以有此心所摄持故,将更增长广大,诸新所作亦能引起,令无终尽之边际焉。

∵∵【解文意】

那么如何来发起菩提心呢?“然欲发起此心,又必须先修发心胜利,于其胜利增长勇悍,并须具有七支皈依。”发菩提心需要以七支行愿及皈依作为基础,并数数于发心胜利多多思维串习,因见功德胜利故而作为发心的因缘。这样发心的方便在寂天菩萨所造的《集菩萨学论》及《入行论》中都有提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发菩提心需要以皈依而作基础。发菩提心之后即名为佛子,也就是有了菩萨的称呼。那么什么时候可以称为佛弟子呢?就是以皈依而做判别。这个皈依,即以佛法僧三宝为皈依境。受持皈依,也是佛弟子更进一步受持一切律仪的基础。这里发菩提心也是如此,若内心尚没有抉择皈依三宝,发菩提心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根基。当然发心,还需要相应的发心资粮,七支行愿就是累积发心资粮极为殊胜的途径。

“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谓权时及究竟胜利也。”具体来说,发心胜利又是什么呢?这个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眼前的好处,也就是现前增上生方面;一个是究竟的好处,也就是毕竟决定胜方面。“初中复有不堕恶道及生乐趣二种胜利。”就现前增上生来说,发了菩提心就能够不堕恶趣,乃至更生善趣。这是为什么呢?“若发此心,于昔积集恶趣之因即得清净,并能断绝未来相续。”堕恶趣必因恶业所牵引,而发了菩提心之后,过去所累积的堕入恶趣之恶业,便能够得以清净。不但如此,发了菩提心,未来也不会更造诸恶业。为什么发菩提心能净化往昔恶业呢?谈到恶业的净化,一般来说有四个途径,又叫做四力对治:破坏现行、对治现行、遮止罪恶、依止力。

为了说明这四力各自的所指,通过十二缘起简要说明一下业感果的过程。最初因为无明而造业,成为业种子潜藏在阿赖耶识。一般来说,这些业不会当生感果,而会带到下一生。到了下一生,这些宿生的业种子在面对杂染的境时,又会经过爱、取的滋润而增长势力,最终成为有。业一旦成为有,那就具有了感果的功能。所以我们一般称当生要证得阿罗汉果的人为最后有者,也就是这个意思。基于业感果的过程,我们再看看四力各自的所指。破坏现行,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忏悔,对过去的恶业深生追悔,也就是对宿生恶业种子的感果功能进行直接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恶业种子自然就不容易现行。对治现行,因为过去所造恶业无量无边,一旦外缘触发,恶业就很容易现行。因此平时需要尽量遮止恶业感果的诸多外缘,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对治现行。拿什么来对治呢?比如念佛、礼佛、供养三宝,或者持咒、诵经,乃至于这个时候观待空性的道理,这些都是靠一些善所缘境来对治恶业现行,以衰减被爱、取润发而继续增长恶业的力量。有了前面的破坏和对治现行,还要更进一步遮止罪恶。这个遮止罪恶,就是要付出实际行动不再造作诸恶。唯有能够励力防护遮止,方能证明悔心之真切。

前面三种净化力量,是放在整个造业过程中来理解的,最后还有一种力量叫做依止力。这个依止力,具体来说就是修皈依和发菩提心,也就是依靠皈依和菩提心的力量。实际上,就净化恶业来说,这个依止力是大的背景。前面破坏现行与遮止罪恶,靠的是皈依法的力量;对治现行,靠的是皈依佛、皈依法乃至皈依僧的力量。通过皈依来对治恶业是总说,而前面三个则是分说。除了靠皈依的力量,还有一种最殊胜的力量来对治恶业,这个就是菩提心。俗话说:一灯能破千年暗。菩提心就如同那盏灯。发了菩提心,就如同点亮了那盏心灯,将我们无始以来延续的杂染相续及累积的恶业,都能够消融。在《优婆塞戒经》中有提到:“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因此,当人们面对艰难困苦的境界时,除了思维业果的道理,深生忏悔之心之外,更重要的是,面对困境广发正愿,以此便能消除往昔无量恶业。

“于先已集乐趣之因,以有此心所摄持故,将更增长广大,诸新所作亦能引起,令无终尽之边际焉。”前面讲的是发菩提心对恶业的消除状况。恶业消除了,那么堕恶趣的因缘也就消除了。这里更进一步讲发菩提心对善业的增长。善业若能增长,那么生善趣的因缘也就逐渐具足了。过去曾造作的善业,因为发菩提心的缘故而能增长广大;当下正在造作的善业,也能因为菩提心的缘故而使得未来感果无尽。菩提心所对应的乃是一种无量的发心,不但所缘境是无限的,发心的内涵也是无限的。因为这样一种纯粹而又无限的动机,让当下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具足了无限的价值。

——2011年10月10日网络课堂备课笔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网络讲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