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论】

∵∵究竟胜利者,解脱及正遍知等,亦依此心速疾成就。若不先于权时究竟之胜利实欲证得,但云彼诸胜利从发心出生,于彼发心应当励力。虽作此说,唯是空言,返观身心,甚为明晰。此中先于现上决定二种胜利发欲得心,即须修习共中下士所有意乐,如是则于二种胜利生起欲得。若修此具有胜利之心者,更须生起为此心根本之慈与悲怜。但若念及自身之乐乏苦逼,流转世间,尚不能令身毛竖动者,则于他之乐乏苦逼,而谓不能堪忍,必无是处。《入行论》云:“于利有情前,且不思自苦,若梦犹未梦,利他云何生。”是故于下士时,想自身当受恶趣苦恼,及中士时,观于善趣,亦唯是苦,无寂灭乐。既思惟已,例己推及于诸亲属等一切有情而修习之,当成发起慈悲之因,从彼发起菩提心故。故修共同下中意乐者,实是引发无为菩提心之方便。

【解文意】

上面谈到了发菩提心的现前利益,这里接着谈发菩提心的究竟利益,“究竟胜利者,解脱及正遍知等,亦依此心速疾成就。”因为发了菩提心的缘故,就能够快速证得解脱及一切智智的境界。这里有个问题:发了菩提心,所得到的不是究竟的一切智智的果吗?为什么这里还要提解脱呢?其实这里与上面谈到的现前利益有其共同的目的。人们的所求无非三个方面:一个是世间安乐;一个是解脱世间;一个是一切智智。就世间安乐和解脱世间来说,不发菩提心也同样能获得,但若发了菩提心则能更好更快速地获得。当了知了这样一点之后,即便为了获得世间安乐乃至解脱世间也应当发菩提心。这里之所以罗列这些利益,也是希望能够策发各种所求的人都能发起菩提心,这是其一。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即便是以希求成就一切智智为目标的人,也需要具足现前的利益乃至解脱世间的功德,才能更好地圆满一切智智的功德。

“若不先于权时究竟之胜利实欲证得,但云彼诸胜利从发心出生,于彼发心应当励力。虽作此说,唯是空言,返观身心,甚为明晰。”前面讲到了发菩提心的权时和究竟两个方面的利益。看到了这些利益,若对这些利益不能发生真实的希求,那么尽管也知道这些利益能从发心中获得,应当策励自己发心,虽然口里这么说,也是等同空言,因此应当在内心深处对于现前乃至究竟利益发欲得心,对于菩提发心的希求方能真切。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如果说是为了获得利益而发菩提心,这样是不是显得太过功利化了?比如说:我要获得人天安乐,我要获得寂灭之乐,我要获得一切智智,为了能够得到这些而策发自己发心。这样是不是显得很自私?事实上,对初学来说,这里的确是一种引导的方便。引导的方便并不是说不存在这些利益,而是说先认识到有利益然后去发心。这与有了正确的发心,然后自然而然获得这些利益,还是有所不同。对于初学来说,我们尚未发起真实的菩提心,乃至于对菩提心是什么,都尚未有真实的了解。这里只是告诉我们,发菩提心有很大的好处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学者必定是抱着得到这些好处和利益而希望自己能发起菩提心,这就是一种有所求、有所得的心态,事实上还是世间人的一种心态。世间人做任何事情,即便是再善良的人,内心也都很难保证没有任何所求。一旦人内心有所求,当所求满足不了的时候,就会对善法失去信心,因此这些善心和善行也往往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当人们在初入佛门时,尽管也开始学习佛法,但内心相续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往往会怀着有所求乃至有所得的心态来去做事。佛菩萨乃至后来的祖师大德,正是看到众生这种有所求的心态,而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发菩提心的好处,因为看到诸多的好处而策发众生求发菩提心。所以古人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们有所求、有所得,无可厚非,但需要依着正确的道路、光明的道路来实现,这里最殊胜的大道即为菩提道。因为认识到这一点,而抉择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最初策发菩提心的时候,主要是从自利的角度出发来抉择的。

“此中先于现上决定二种胜利发欲得心,即须修习共中下士所有意乐,如是则于二种胜利生起欲得。”即便从自利的角度,要真正对种种好处生起希求之心,也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们对物欲的追求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但物质世界的丰富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求,反而让人们的眼光越来越短浅,只是盯着眼前的苦乐与需要,而忘记了长远的苦乐与需要。为了让人们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为了让人们对世间的真相认知更真切一点,从而真正认识到现前增上生的利益乃至究竟决定胜的利益,就需要按照三士道的引导,先修习共下士及共中士意乐,这是其一。其二,修习共下及共中士之意乐,本身也是引发菩提心之前方便。为什么这么说呢?“若修此具有胜利之心者,更须生起为此心根本之慈与悲怜。”若希望修习具有种种胜利的菩提心,就应当从发生此心的根本,也就是从修慈与修悲开始。“但若念及自身之乐乏苦逼,流转世间,尚不能令身毛竖动者,则于他之乐乏苦逼,而谓不能堪忍,必无是处。”无论是慈还是悲,都是对众生而言的。这种慈与悲心的生起,需要对自身苦乐有深切的体验。如果对自身缺少快乐,又对被痛苦所逼的状况无法体验,乃至于对自己流转世间从而承受种种痛苦的事实都无法了知,对于他人所承受的痛苦就更不可能放在心上。因此为了生起慈悲心,就需要先深切体察自身之苦乐。“《入行论》云:‘于利有情前,且不思自苦,若梦犹未梦,利他云何生。’”大师引用寂天菩萨所造《入行论》中的颂说,在我们要发起利他之心之前,需要对自身的苦有深切的体认。有了这种体认,真实的自利的心才能生起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利他心不过是自利心的一种拓展而已。所以古人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己欲立”和“己欲达”即是自利的沖动,而“立人”和“达人”则是利他的行动。人若希望真正实现自利,就要通过利他来实现。不然的话,那就是南辕北辙,自利不成,反致亏损。

“是故于下士时,想自身当受恶趣苦恼,及中士时,观于善趣,亦唯是苦,无寂灭乐。”如果站在更为长远的立场上来看,生命又是怎样的乐乏苦逼呢?这就是三恶趣中的苦苦,以及人天善趣的坏苦,乃至贯穿轮回中的行苦。总之,生命只要在轮回之中,实质上并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三苦之中,苦苦行相最为粗猛,为诸有情所不爱;坏苦的行相就比较细微,因从直观感受上是快乐,而为诸有情所爱;行苦的行相就更加深细,非真正的修行人所不能体察。“既思惟已,例己推及于诸亲属等一切有情而修习之,当成发起慈悲之因,从彼发起菩提心故。”当认识到生命的真相无非为苦所摄时,再观待一切有情时,自能生起拔苦予乐的心情,慈悲心就容易滋生。有了慈悲心,菩提心就容易生发。“故修共同下中意乐者,实是引发无伪菩提心之方便。”从这个角度来看,修共下士以及共中士的意乐,实际上也是引发真实无伪菩提心的前方便。

∵∵【列正文】

∵∵如是当知,于修彼二士道时,思惟皈依业果诸意乐等,于诸门中,集净励力者,如其所应,成菩提心前行修心之方便。当知七支皈依等,亦即为发起此心方便也。此中诸下中法类,为引发胜菩提心支分之理,为师者须详开示,弟子亦须于彼获得决定。于每修时,意念此诸意义而修,最为切要。若不尔者,则上士之道与共中士下道,各各不相关涉,于未至正上士道之中间,以于菩提心未获决定故,或为发起彼心之障碍,或于其间失大义利。以故于此,当加殷重。

∵∵【解文意】

“如是当知,于修彼二士道时,思惟皈依业果诸意乐等,于诸门中,集净励力者,如其所应,成菩提心前行修心之方便。”前面提到了修习共下士及共中士的意乐,乃是引发真实无伪菩提心的方便。这里更进一步提到,当按照共下士或共中士道方便正修时,比如正修下士道之皈依、业果,以及中士道之戒学等相应法类时,于此多种渠道集聚资粮、净除罪障,也当成为引发菩提心的修心方便。“当知七支皈依等,亦即为发起此心方便也。”这句话意在说明,非仅修习共下及中士意乐为引发菩提心的方便,而且正修此二士道中的集净诸法类,也是发菩提心的前行方便。“此中诸下中法类,为引发胜菩提心支分之理,为师者须详开示,弟子亦须于彼获得决定。”有了前面分述,这里进行总结说明:下士道、中士道的诸法类,皆为引发菩提心的支分或前方便。对于这一点,引导的善知识应当详细加以解说,学者对此也应当发起决定。“于每修时,意念此诸意义而修,最为切要。”在修习每一座法时,内心牢牢把握这一点极端重要。也就是说,修共下及共中士每一座法时,都能清晰地意识到这些法类无不是导向发菩提心,这个就是以一贯之的宗旨。“若不尔者,则上士之道与共中士下道,各各不相关涉,于未至正上士道之中间,以于菩提心未获决定故,或为发起彼心之障碍,或于其间失大义利。”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共下士与共中士就成了不共道,与上士道别别无关。因为对于修学共下及共中士一切法类的宗旨——发菩提心这一点未获定解,在未抵达上士道之前所修习的每一个法类,将来要么成为发菩提心的障碍,要么失去了修法的大义利,而仅仅获取一点小义利,乃至不能获得义利。“以故于此,当加殷重。”由于这种缘故,对此应当慎重。

【列正文】

∵∵如是修已,于身心中如何方能发起无伪菩提之心,如所应作。次为令彼心极坚固故,由行不共皈依为前导已,应受发菩提愿心仪轨。受彼愿已,于诸菩萨学处开始修学。尔后于六度四摄等多修习欲学之心。若生决定欲学心已,进受清净菩萨行戒。次于根本重罪,拼命防护,莫令有染,虽中下缠,及诸恶作,亦应励力,莫为所污。倘有所犯,如其所说除罪仪轨,善为净治。

∵∵【解文意】

“如是修已,于身心中如何方能发起无伪菩提之心,如所应作。”按照上面介绍的要点修持共下和共中士每一个法类,在此基础上即能进入上士正发菩提心的修习,以此策发相续中令生真实无伪的菩提心。这里的真实无伪菩提心即为世俗菩提心,平时常说成佛需三大阿僧祇劫,这个就是以发起世俗菩提心而为起点的。那么世俗菩提心的行相是什么呢?通过共下士道的修习,了知众生身处三恶趣所受众苦;通过共中士道的修习,了知众生身处轮回所受众苦;在此基础上更一步通过七因果教授乃至自他相换教授,而对一切有情生起任运无间的大悲之心。由于这种悲心的推动而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此时深见菩提具足拔济功德而发誓愿成就无上菩提,这个发起来的就是世俗菩提之心。所以,平时常说成佛是以大悲为根本,以菩提心而为正因也是此意。“次为令彼心极坚固故,由行不共皈依为前导已,应受发菩提愿心仪轨。”为令如上发心更加坚固,应当受取愿心仪轨。在受此仪轨之前,当以不共皈依而为前提条件。在三士道之中,皈依分为共下士中士里的共皈依,以及上士道中的不共皈依。共皈依是因为看到众生在三恶趣乃至轮回中所受种种痛苦,而发起出离三恶趣乃至轮回之心,并深信三宝具足救度的能力,由此而生起皈依之心。不共的皈依,则是看到为了利益一切有情必须成佛,为成佛故而皈依三宝。以这种发心而皈依,便是最为殊胜的皈依。“受彼愿已,于诸菩萨学处开始修学。”受了愿心之后,对于菩萨诸多学处应当修学。这里的学处主要是指为了让发心在今生乃至余生不退的种种方便。今生不退方便如:修学忆念发心胜利、修学昼三夜三六次发心、学其心不舍有情,乃至修学积集福智资粮;余生不退方便如:断除能失菩提心的四种黑法、受行不失菩提心的四种白法。

“尔后于六度四摄等多修习欲学之心。若生决定欲学心已,进受清净菩萨行戒。”受取愿心仪轨之后,当更进一步受持行心仪轨,也就是正受清净菩萨戒。在受持菩萨戒之前,对于以六度四摄为主体内容的菩萨学处,当修习欲学之心,并由此欲学之心的推动而受持清净菩萨戒。“次于根本重罪,拼命防护,莫令有染,虽中下缠,及诸恶作,亦应励力,莫为所污。”一旦受持之后,对于根本罪应拼命防护,莫让其有所亏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藏地所受菩萨戒通常来自于《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品》,又叫做《瑜伽菩萨戒本》,而汉地所受菩萨戒则来自于《梵网经》,又叫做《梵网经菩萨戒本》。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一般来说,菩萨戒分为两种:一种是顿立戒,一种是渐次戒。顿立戒可以在皈依之后单独来受,但渐次戒则需要在受持三皈五戒或比丘比丘尼戒(七众别解脱戒中的任何一种)之后才能受持。依《梵网经》所受菩萨戒乃属于顿立戒,依《瑜伽师地论》所受菩萨戒乃属于渐次戒。在《梵网经》中有十重四十八轻,而在《瑜伽师地论》中则有四重四十三轻。这里所说的根本重罪,指的就是瑜伽菩萨戒本中的四种他胜处:自赞毁他戒、悭惜财法戒、嗔不受悔戒、谤乱正法戒。这里“他胜处”中的“他”是指贪嗔癡等烦恼,被烦恼所胜的状态,故名他胜处。因受持瑜伽菩萨戒之前,至少需要受持一种别解脱戒,因此在瑜伽菩萨戒的四他胜处便不再包括杀、盗、淫、妄等四种根本罪。就根本罪的毁犯程度而言,又分为上中下三缠,其中上缠最为严重,中下缠稍轻。这里的恶作,即为瑜伽菩萨戒中所涉及到的四十三种轻罪。总的来说,当受持菩萨戒之后,无论是重罪还是轻罪,都应当励力防护不犯。“倘有所犯,如其所说除罪仪轨,善为净治。”一旦违反,就应当按照忏罪仪轨来善加忏除。

∵【列正文】

∵∵此后总于六度而为修学,特别为令其心于善所缘如其所欲能安住故,于止体之静虑中更当修学。《道炬论》中谓为引发诸神通故而学止者,是少分喻,即阿底峡***亦曾于余处说为欲引发胜观故当修止也。次为断二我执缚故,于空性义见决定已,于无谬修法而为修习,应当修行慧体胜观也。如是除修止观外,于行戒学处以下悉为戒学,奢摩他者是为心学,毗钵舍那者是为慧学,此《道炬论释》中说也。

∵∵【解文意】

“此后总于六度而为修学,特别为令其心于善所缘如其所欲能安住故,于止体之静虑中更当修学。”受持菩萨戒之后,对于菩萨所应当行之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静虑度、般若度当善加修学,尤其是对于六度中的两度——静虑度、般若度更当修学。修学静虑,即为修止,让心能够安住在善所缘境上而不散乱。“《道炬论》中谓为引发诸神通故而学止者,是少分喻,即阿底峡***亦曾于余处说为欲引发胜观故当修止也。”对于修止的目的是什么呢?阿底峡***在《菩提道炬论》中有详细的论述,其中一个目的便是引发神通:“若未成就止,不能起神通。”而引发神通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好的利益有情,以迅速累积菩提资粮:“具通者日夜,所修诸福德,诸离神通者,百生不能集。”修止的第二个目的,也是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引发胜观。这里的胜观,也就是修无我,或者说修般若。“次为断二我执缚故,于空性义见决定已,于无谬修法而为修习,应当修行慧体胜观也。”***在《道炬论》中说:“瑜伽若成止,神通亦当成。离慧度瑜伽,不能尽诸障。”虽然修止能够引发神通,但要究竟尽除烦恼障和所知障,或者断除人我执和法我执,还是要修般若度。在正修般若度之前,先要闻思无我的道理,并对于诸法无自性发起决定解。昂旺朗吉***在强调无谬修法时提到,此处修当于发了菩提心之后而殷重修习,而不是在没有发起菩提心的情况下得定或空性。“如是除修止观外,于行戒学处以下悉为戒学,奢摩他者是为心学,毗钵舍那者是为慧学,此《道炬论释》中说也。”这里对大乘戒定慧三学做了区分:整个道次第中发菩提心及行四度的部分均可以归入戒学,奢摩他(即静虑度)为定学,毗钵舍那(即般若度)为慧学。就戒定慧三学的安立而言,下士道有戒定二学:戒学,如五戒、十善;定学,如四禅、四定;虽然下士道涉及因果正见,但严格来讲并无慧学,这里的慧是与无我相应的智慧。持守五戒得人身,持守十善得欲界天身;修习四禅入色界天,修习四定入无色界天。到了中士道则有戒定慧三学:戒学,如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等;定学,如在四禅四定基础上,又加一个灭受想定;此处慧学,仅为证得人无我之智慧。上士道戒定慧三学如上已释:戒学,即菩萨三聚净戒——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定学,如九次第定及出世间上上禅(不共凡夫及小乘);慧学,证得人法二种无我。这是三士道中戒定慧三学之间的一些差异。

——2011年10月17日网络课堂备课笔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网络讲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