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正文】

∵∵∵∵乙三、易得佛密意之殊胜。

诸广经论,虽皆为殊胜教授,然在初业有情,若弗先依现前人师之教授,虽欲直入于彼等而不得密意,设复有得,亦须观待长时功力。倘能依兹道炬及与道炬相类之著述,当速通达。

∵∵∵【解文意】

“乙三、易得佛密意之殊胜。”既然是密意,那就是佛讲一切法背后的意趣。因为时机因缘不成熟,所以佛没办法直接说,只好隐藏在他讲每座法的后面。那么这个密意是什么呢?其实后面有讲到:“如《法华经》及《宝积经·谛者品》,皆诠一切佛语以权实二意示成佛方便。”也就是说,佛讲的每一座法,其究竟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听的人能趣入究竟的佛道,而不是说讲人天乘的善法,目的仅仅为了满足众生追求人天富乐的果报;讲四谛十二缘起,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声闻缘觉得到个体生命的解脱,实际上都是为了次第将所化机导向成佛之路。由此可见,佛真是用心良苦。他已经得到最好的了,可是又不能直接告诉所有的人。为什么?因为人们意识不到。意识不到,也就是时机因缘不到,这个时候,法再好,没用!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只好一步一步来。所以孔子也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里面就有三士的概念,中人以上,是上士,这个时候就可以讲菩萨道;中人以下,是下士,这个时候,就不能贸贸然讲上士道的法。讲了,不但不能起信心,反而因为做不到,还会坏善根。上面是的密意是总,总的下面还有别,即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此不赘述。

“诸广经论,虽皆为殊胜教授。”佛所造的经,菩萨所造的论,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者能依之修证而得解脱,因此都是殊胜的修行教授。“然在初业有情,若弗先依现前人师之教授,虽欲直入于彼等而不得密意。”尽管如此,但对于初发业的有情,如果不先依止当前善知识的引导,虽然希望能够直接趣入彼等经论,但却无法获得其中密意。这种状况,就如同我们到宝山去挖宝藏,虽然宝山的宝藏很多,但没有遇到好向导,不知道宝贝是什么,也不知道宝贝具体在什么地方。这样一来,虽然辛辛苦苦跑遍了整个宝山,到最后也十有八九空手而归。为什么呢?这也是初业有情的特点所决定的。有情在无始生死以来,都习惯流转道,却不习惯解脱道。因此虽然研读诸大经论,但对于其中趋向于解脱的内涵却没办法把握。“设复有得,亦须观待长时功力。”当然也有可能幸运地碰撞上其内涵之一二,却要花费非常常的时间,付出非常大的艰辛。“倘能依兹道炬及与道炬相类之著述,当速通达。”如果能够依止《菩提道炬论》或者此论相关的著述,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或者《菩提道次第广论》,那么对于佛的密意何在,就非常容易通达。由此可见此论对于通达诸大经论之独特的引导作用。

∵∵【列正文】

乙四、自能灭除极大恶行之殊胜。

如《法华经》及《宝积经谛者品》,皆诠一切佛语,以权实二意示成佛之方便。倘不解此,妄分胜劣,谓某也大乘所当学,某也成佛之障碍所当弃。如斯邪谬,当成谤法。谤法业障,细微难知,过患尤重。《三昧地王经》云:“纵毁赡部洲,一切佛塔庙,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恒沙阿罗汉,一时顿杀却,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总之,能生谤法业之因,虽有多门,而无知妄说,最为易犯。智者于此,当努力断灭。但于前所说,能生决定知,自能灭除谤法恶行。此之决定,若多读《谛者品》及《法华经》,即能获得。其谤法余门,更可于《集一切研窍经》中求之。

∵∵【解文意】

“乙四、自能灭除极大恶行之殊胜。这一段开始讲《菩提道炬论》所具有的第四个殊胜:自能灭除极大恶行。这里的极大恶行即是谤法。如果能通达道炬论的话,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而灭除谤法之罪。∵“如《法华经》及《宝积经谛者品》,皆诠一切佛语,以权实二意示成佛之方便。”此处便是一切佛语之总密意,在《法华经》和《宝积经谛者品》中说,佛所讲一切法,无论是分五乘道、三乘道的权讲,还是一乘道的实讲,其目的无不是为了引导所化机走向成佛的境地。“倘不解此,妄分胜劣,谓某也大乘所当学,某也成佛之障碍所当弃。如斯邪谬,当成谤法。”如果不了解佛这样的密意,认为这个法高,那个法矮,这个法是成佛之法,那个是成佛的障碍。如果有这种想法,就成了谤法。比如,我们会觉得人天乘所行十善法不如菩萨乘所行六度万行高,所以呢?要学,我们就学菩萨,行六度,这样才能成佛。十善道嘛,那是想得到人天福乐的人学的,我们不需要学。乃至于二乘四谛法和十二缘起法,亦复如是。如果有这样的作意,那就是在谤法。实际上,大家知道,这些法本身无高下,有高下的,就是我们那颗发心。所以《菩提道炬论》一开始分三士道的时候,并不是以法类来,而是以人的发心来分。根据人的发心,首先分为三士,为了满足这些发心,然后再看行持的方便。这些方便是什么呢?就是皈依、业果;戒定慧三学等等。虽然这样分类,但对于上等发心的人,下士或中士所有的法类亦当修学,因为发心为大乘,所以这些法类也就都成了大乘的法,成为了成佛的方便。所以子贡有句话说:“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子贡说这句话,是因为听到有人说:哎呀,先生啊,您太谦虚了吧,难道仲尼比你还要厉害?子贡一听,便说了这句话。其实我们对于佛法的知见也是如此,大小、显密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如果不能正确了解,就会彼此矛盾,彼此诽谤,只要这样的话一出口,人智慧的高低就已经显露无遗。“谤法业障,细微难知,过患尤重。”诽谤佛法的业障,是非常微细的,所以不可以慎重,不可以随便诋毁;诽谤佛法的果报,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不可以不怀着戒慎恐惧之心。“《三昧地王经》云:‘纵毁赡部洲,一切佛塔庙,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恒沙阿罗汉,一时顿杀却,较之谤法罪,多分不及一。’”诽谤佛法的果报到底有多严重呢?这里略举了《三昧地王经》中的描述:即使毁坏了南瞻部洲的一切佛塔和寺庙,这样的罪障与谤法比较起来,多分不及一;即使杀害如恒河沙般的阿罗汉,与谤法的罪障比较起来,也是多分不及一。大家知道,杀阿罗汉已经属于五无间罪,死后要堕入无间地狱,可是谤法的罪障比这个还要严重得多。“总之,能生谤法业之因,虽有多门,而无知妄说,最为易犯。智者于此,当努力断灭。”谤法的罪障极大,而实际上谤法的行为又很容易发生。在所有谤法的行为里面,最容易犯的一种,就是无知妄说。明明不知道,不懂,但却随意去批判,这个就是无知妄说。实际上,当有因缘真正系统学习之后,想让你谤,你也谤不出来了。这种状况就如同我们上学,先上幼儿园,后上小学,再上中学,然后上大学,最后上研究所。当我们读了大学和研究所之后,会不会反过来嘲笑、诽谤、诋毁幼儿园和小学生学的东西啊?当然不会。不但不会,反而会感恩,因为那是基础。没有那个基础,自己又怎么可能读中学,怎么可能读大学、读研究生呢?根本不可能。其实佛法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有机会次第学习诸大经论,自然对于所有的佛法都能生起一种敬重之心。怕就怕在今天到小学逛一逛,明天到大学逛一逛,今天到中学逛一逛,后天再到研究所待一待。自己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哐当。这样一来,越学,问题越多。貌似问题很高深,实际上都是因为基本功不扎实所导致的。有了基本功,这些大部分疑惑都自然消解。“但于前所说,能生决定者,自能灭除谤法恶行。”这种次第学修的概念,通过《菩提道炬论》或者《菩提道次第论》的学习,就能够建立起来。因此所有谤法的业障,因为内在树立了圆满的知见而自然消减。“此之决定,若多读《谛者品》及《法华经》,即能获得。”此之决定,是讲什么决定呢?就是在讲一切佛语,都是在讲成佛之方便。既然如此,就不应该厚此薄彼,是此非彼。“其谤法余门,更可于《集一切研窍经》中求之。”对于谤法的其它行相,则可以参照《集一切研窍经》中去了解。

到此为止,有关法之重要的四个方面都一一做了介绍。总的来看,第一个方面“会通佛说一切经教互不相违”,即是在讲此论教授质正量圆;第二个方面“显示一切经皆为教授之殊胜”,即是在讲此论教授次第无误;第三个方面“易得佛密意之殊胜”,即是在讲若能获得此论教授,便能很方便地获得佛的密意;第四个方面“自能灭除极大恶行”,即是在讲若能获得此论教授,便能自然而然地灭除谤法业障。如果说前两个特点是此论教授的根本特点,是体,那么后两个特点则是此论教授的主要功效,是用。

【列正文】

∵∵【解文意】

1042年前后,阿底峡***应菩提光王之请造了《菩提道炬论》,可是我们并不是菩提光王;公元1402年,宗喀巴大师应胜依法王等众人之请造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可是我们并不是胜依法王等人。因此,当我们再学习这些教授的时候,能否将离我们如此久远的***及大师对佛法的体悟和修证经验準确地领纳到,这就是问题所在。幸运的时候,道次第教授自从***到大师,自从大师到今天,其传承历经诸大善知识的薪火相传而从未中断,靠着现前善知识的引导,我们方能方便且準确地趣入道次第教授之精要。为了让这殊胜的教授继续传承不断,那么当前听的人和讲的人当如何来做?就是这一科所要介绍的内容。

“初又分三,丙初思惟闻法之胜利,丙二于法及说法者生起承事,丙三正明听之规律。”下面先看听的人当如何来做,方能从听的过程中真正受益。这一科细分为三:首先明了闻法有什么好处,其次对于所要听的法以及讲法的法师发起恭敬承事,最后在正听的时候当如何做。大家知道,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会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也就是对这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这一点有认识了,就会发起一个决定:我要去做!这个就是发心。有了发心,为了正式开始做这件事,还需要一些前期的準备工作。準备工作做好了,时机因缘到了,那就可以开始做了。等做完之后,还要做一个回顾与总结,这就是做一件事情的完整过程。如果用道次第的语言来描述,我们分别称这四个方面为:前行、加行、正行、结行。前行要解决的是内心意乐的问题,加行要解决的是实际操作的问题,正行就是将规划具体落实的过程,而结行则是对前三个阶段做整个回顾。就听闻佛法这件事情来看,前行就是要提策闻法的意乐,通过什么方便来提策呢?通过思维闻法的胜利;加行即是对要闻的法以及讲法的老师以至诚恭敬的心来承事,包括布置场地、安放法宝、迎请老师等等各种身语承事,直接为顺利听法做準备;正行呢?就是老师开始讲法了,然后自己就专注去听,听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事项,乃至于听完之后的完结。这两部分后面还会有讲,此处先不赘述。

∵∵【列正文】

今初∵《听闻集》云:‘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此颂谓依于闻法,如其次第,能知取舍处;知已乃持止恶之戒;以遮止无益已,则心安住于善所缘,自能发生定也;次以通达无我真实之慧,断世间系缚根本,遂得解脱。《本生经》云:“若人由闻起正信,当成坚固妙欢喜,慧生愚癡即当无,以自肉买亦应理。闻为破暗之明灯,贼所难劫殊胜财,是杀癡暗仇人剑,教示方便胜伴侣,虽贫不弃是亲友,无损疗除忧病药,摧大罪军胜眷属,复是胜名德珍藏,上流相遇好赠品,众中英俊所爱乐。”又云:“闻后以修为心要,少功即脱生死城。”于诸闻法胜利等,数数思惟,应当发起胜解。

∵∵【解文意】

“今初∵《听闻集》云:‘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此颂谓依于闻法,如其次第,能知取舍处;知已乃持止恶之戒;以遮止无益已,则心安住于善所缘,自能发生定也;次以通达无我真实之慧,断世间系缚根本,遂得解脱。”《听闻集》相传为阿罗汉纂辑佛语而成。“多闻能知法”,通过多闻,能够了知诸法的取舍处。若能了知,即得闻慧,然后再进一步通过思维而得到思慧。若只是得到闻慧,知见尚不坚固,唯有进一步得到思慧,方能发生定解,此时方能转化为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的力量。尽管如此,应当明了,思慧是由闻慧得来,闻慧之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连我们的孔老夫子都说过这样的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若不以学为先决条件,那么思也就缺少必需的内容。就像如果不先去吃饭,那么胃又消化什么呢?没有胃的消化,又怎么去为身体补充必备的营养呢?“多闻能远恶”,通过闻法启发了内在的抉择智慧,便能面对境界而远离诸多造恶之因缘,这个便是戒。“多闻舍无义”,远离了恶缘,内心便能安住善法,自然舍去了诸多无义之造作,自然容易得定。“多闻得涅槃”,在定中更加增长无我智慧,以断除系缚有情生死的根本而得解脱。因《听闻集》为阿罗汉所纂辑,所以主体内容当是关注戒定慧三学之道。由此一颂的内容可以知道,解脱道的起点便是从听闻开始,通过听闻而具足如理抉择的智慧,生命的品质由此开始改观。人们都希望改善自己的命运,而命运常由人的性格决定,性格由习惯决定,习惯由行为决定,而行为则是由思想观念决定。所以,如果一个人真正想改善自己的命运,那就要从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开始。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则由听闻佛法开始。

“《本生经》云:‘若人由闻起正信,当成坚固妙欢喜,慧生愚癡即当无,以自肉买亦应理。闻为破暗之明灯,贼所难劫殊胜财,是杀癡暗仇人剑,教示方便胜伴侣,虽贫不弃是亲友,无损疗除忧病药,摧大罪军胜眷属,复是胜名德珍藏,上流相遇好赠品,众中英俊所爱乐。’”《本生经》为十二部经之一,其内容主要记载了佛陀往昔为菩萨而行菩萨道之种种行宜。佛说这个颂子的因缘是什么呢?据说当时佛为月王子的时候,曾经向一清净仙人讨教四句偈,每句供以黄金千两,他的父王觉得这样做也太离谱了,实不值得。月王子回应说:“清净正法为无价,岂值四千两黄金而已。”并接着做了上面这组偈颂。“若人由闻起正信,当成坚固妙欢喜,慧生愚癡即当无,以自肉买亦应理”若是通过听闻对佛法产生正信,由此即能充满欢喜,并对于法的执持变得坚固,从而开启智远离愚癡。闻法能有此种种受益,即使用自己的身体生命来换取都是应该的,更何况这四千两黄金了呢?听闻佛法而产生正信,这个信不是盲信,更不是迷信。根据窥基大师对《大乘百法明门论》的解释可以知道,信的内容为:三宝、业果、诸谛。因此这里的正信,也当是对三宝、业果、诸谛产生信心。这样的信心,也是诸善功德增长以及诸恶烦恼净化的起点。“闻为破暗之明灯,贼所难劫殊胜财,是杀癡暗仇人剑,教示方便胜伴侣,虽贫不弃是亲友,无损疗除忧病药,摧大罪军胜眷属,复是胜名德珍藏,上流相遇好赠品,众中英俊所爱乐。”下面用种种比喻来说明闻法之重要,以让人对闻法的重要性产生定解。闻法就像明灯一样,能够开启我们的智慧,破除内心的无明;闻法能增长自己的法财,而这些法财盗贼是无法抢走的,即使抢走那更好,恰为法布施;人们最大的仇人通常并不在外,而在内,即是愚癡,它能蒙蔽人们的慧眼,让人们的行为失去向上的动力,而闻法恰如一把锋利的宝剑,足以威慑此劲敌;闻法是生命中最殊胜的伴侣,它能告诉人们导向解脱的各种方便;闻法是人们最忠诚的亲友,不会因为人们的贫穷低贱而远离人们;闻法是最优质的良药,能够疗治人们的心病而没有任何的副作用;闻法是摧毁无量罪业的最好的军队眷属;闻法亦是胜名、胜德与最胜宝藏;也是在上流善士中可以相馈赠的最好的礼品,并因此而得到大众中有智人的喜爱。“又云:‘闻后以修为心要,少功即脱生死城。’”闻法之后,若能结合相续而修,即便少用功力,也能比较容易地脱离生死轮回的大城。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又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若能善巧利用信力作用下的闻法之功,便能扭转无始以来的无明业习,不断开显生命新的境界。《三国志》中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在孙权的劝导下勤奋苦学的事情,后来长进非常大,令本来轻视他的鲁肃刮目相看,吕蒙说:“士别三日,更当刮目相看。”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学习对于改变一个人的作用。曾国藩在给纪泽的信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乃至可以变换骨相。虽如是,欲求真实之变更,当先立坚定卓越之志向。我们学佛,更应当如此,先立下坚定明确之志向,然后以此志向来统摄一切闻法,从而发挥闻法之大功用。

“于诸闻法胜利等,数数思惟,应当发起胜解。”对于闻法的诸多胜利,应当数数思维,并于此等胜利而发决定解。定解一旦产生,便不再容易动摇,从此风雨无阻,坚持不懈,水滴石穿,功夫自能渐渐养成。若是一曝十寒,做也可,不做也可,又怎能获得真实利益?

∵∵【列正文】

丙二、于法及说法者生起承事。如《地藏经》云:“专以信敬而听法,于彼不应生讥谤,说法师前兴供养,于彼当生如佛想。”视之同佛,当以狮子座等恭敬利养而行礼供,断除不敬。又《菩萨地》云:“当离高举与轻蔑。于法与说法人二者应当敬重。”又《本生经》云:“当处(住)极下座,生起调伏德,喜眼而瞻视,如饮甘露语。敬重专一礼,净信无垢意,如病听医言,起承事听法。”

∵∵【解文意】

“丙二、于法及说法者生起承事。”通过前面思维闻法的胜利,实际上也是明确闻法动机的一个过程,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闻法,闻法对于自身生命提升的意义何在。随着对这个问题思考的深入,我们对法以及讲法师的尊重之心也就越来越真切。要不然,提不起那颗珍视的心情。“如《地藏经》云:‘专以信敬而听法,于彼不应生讥谤,说法师前兴供养,于彼当生如佛想。’视之同佛,当以狮子座等恭敬利养而行礼供,断除不敬。”这里的《地藏经》当是指《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玄奘法师翻译的版本内容为:“常恭敬听法,深信不毁谤,供养说法师,如佛世尊想。”这个偈颂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对法的态度,一个是对讲法师的态度。对法的态度便是以信敬之心:之所以信,是因为这是佛陀亲证的经验总结,此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圆满一切功德,法之功德不可思议;之所以敬,是因为这是佛陀花了三大阿僧祇劫,不断舍头目脑髓,花了无量勤苦累积而来的智慧宝藏,法之恩德亦不可思议。正面的是信敬之心,反面的就是不应讥毁和诽谤。若是随便讥谤,只能增加无量的谤法业障,甚为可惜。对讲法师的态度,当以承事佛之心而兴供养,断除不恭敬。乍一看,这种地位的安立实在是太高了!我们会担心,讲法师能否承受得起。其实讲法师如何作意,那是讲法师的事情,后面还会有讲述,这里最重要的是听法人内心当如何安立,安立好了,就能得到受用;安立不好,不但不会受用,反而会受到很大的衰损。其实讲法师所讲乃佛陀之法,也即是在代佛讲法。因此在修学佛法过程中,凡遇到周遭有讲法的师友,不妨都将之看作是佛之化身,为我们送来佛的法雨甘露,都应当以一颗恭敬的心情去聆听。“又《菩萨地》云:‘当离高举与轻蔑,于法与说法人二者应当敬重。’”这里又引用《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中的内容,来说明对于要听闻的法以及说法人都应当敬重,远离高举与轻蔑。高举是抬高自己,轻蔑是贬低他人。我们学习,应当将自己放在低处,而将学习的对象放在高处,心生仰望,功德才能流进来。不然的话,功德一点一点地都被慢心给侵蚀了,而不自知。

“又《本生经》云:‘当处极下座,生起调伏德,喜眼而瞻视,如饮甘露语。敬重专一礼,净信无垢意,如病听医言,起承事听法。’”这里又举《本生经》中的例子来说明在前往善知识处听法时当如何做。据《略论释》中记载,这也是佛为月王子的时候发生的故事。当时有一国王为仙人邪咒所咒,化为非人罗剎,常需人食。太子有一次前往听法的路上,遇到了这个罗剎,将要被他吃掉。太子就给他商量,说自己将要去听法,要不等听法后,再来罗剎的地方,以作他食。罗剎听了之后,感到非常的惊奇,就问他听法的事宜。这个时候太子就说了这个颂子。由此可知,这是一个生命面临危难的人所说的话!足以体会闻法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生命自身的重要性。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也同样传递了闻道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011年7月25日网络课堂备课笔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网络讲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