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体验与涅槃大乐

陶贵堂

《坛经·无相颂》引句:“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敬礼,无上卓越的人类心灵导师们!

一、简述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提出的一个心理概念,特指人的内心愿望得到满足时——即自我实现时,其内心中所产生的一种瞬时的狂喜经验。

根据马斯洛先生《谈谈高峰体验》(陈维正译)一文的描述,高峰体验乃是一种“极度强烈的幸福感”,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癡、欢乐至极的感觉”。

马斯洛先生调查发现,高峰体验产生时,当事人常常会有这样的经验:“他们沉浸在一片纯净而完美的幸福中,摆脱了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他们的自我意识也悄然消逝。他们不再感到自己与世界之间存在着任何距离而相互隔绝,相反,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与世界紧紧相连融为一体。”“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他们都声称在这类体验中感到自己窥见了终极真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仿佛遮掩知识的帷幕一下给拉开了。”“产生这种体验的人像突然步入了天堂,实现了奇迹,达到了尽善尽美。”

马斯洛先生在文章中还特别指出,“这类体验都是自然产生,绝非迷信,”“那些对我讲述过或撰文描写过此类体验的人无不健康正常。”“这类体验大多与宗教无关,至少从通常的迷信意义上看是如此。这些美好的瞬时体验来自爱情、和异性结合,来自审美感受(特别是对音乐),来自创造沖动和创造激情(伟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顿悟和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在森林里,海滩上,在群山中,等等),来自某种体育运动,如潜泳,来自翩翩起舞时……。”“显然有多种途径达到这些狂喜神迷的体验,……在任何行业中的任何常人都可能在生活中得到这种体验。”

鑒于高峰体验的发现,马斯洛先生说,“对于那些论述禅宗的著作家来说,这对他们的学说无疑是一种支持。”“总的来说,我相信我的这些发现与佛教禅宗和道家哲学更吻合,远远超过其它任何宗教神秘主义。”此外,马斯洛先生还同时指出,“我发现高峰体验有一点与神秘主义、特别是与东方的神秘主义相反,即所有的高峰体验都是转瞬即逝的,而非永存不变。虽然其影响和作用可能长期存在,但是体验出现一剎那却是短暂的。”

二、简述印度的涅槃说

那么,在佛教禅宗或者东方神秘文化中,有什么东西同高峰体验如此相关呢?笔者认为,其中最为相关的当属佛教的涅之说。

关于涅这个概念,现代人往往把它理解为死亡,这是错误的。涅槃一词,原是印度语,本义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其汉语意义为灭度、寂静,在印度宗教文化中,特指心身烦恼的熄灭与内心的自在安乐。在佛教中,它还表示觉悟——一种超意识的深层次觉受经验。佛教《杂阿含经》说,“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癡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胜鬘经》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者,即是涅。”《大般涅槃经》指出,离欲无为、烦恼火灭、常住解脱、究竟安乐,是名涅。

涅之说,在印度宗教文化中历史悠远。《入楞伽经》记载,在佛教产生之前,许多印度的原始宗教就已经采用涅这个概念,并且形成了大约二十种不同的涅说法。其内容包括以现世五欲的快乐与得四禅定的“现法涅槃”、以达到梵我合一的“梵涅”,以及自体相涅槃、种种相有无涅、自觉体有无涅槃、诸阴自相同相断相续体涅槃,等等。

佛教的涅之说,与一般印度宗教的定义有所不同。佛教认为,其他宗教依种种外相而建立的“有相涅”并非究竟,只有超绝外相的“无相涅”才是真正的解脱。《大乘起信论》说,“心相不起……境界相灭……心相都灭,名得涅槃。”《大般涅槃经》亦指出,“无相定者名大涅槃”。为此,佛教唯识理论将涅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有余依涅、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其中,有余依涅槃,指心得寂灭而身业烦恼未尽的涅槃;无余依涅槃,指身心俱归寂灭的涅槃;本来自性清净的涅槃,指万物本来不变的真空本性,亦即真如;无住处涅槃,指菩萨觉悟诸法空相,大悲救助众生,行种种方便而无染无惑的涅槃。

三、相似的大乐特征对照

那么,高峰体验与涅到底有什么相似之处呢?笔者以为,其中最为相似的,首先当属二者所共同具有的“无比大乐”。

《大般涅槃经》说,“乐者是涅义”,“涅槃虽乐,乃是上妙寂灭之乐。”而且,涅槃之乐,不是单一的快乐,而是由四种绝妙大乐共同构成的无比大乐。据《大般涅槃经》所说,涅所具有的这“四种大乐”是:

①无苦乐,谓世间之乐即是苦因,若断世间之苦乐,则无苦无乐。

②大寂静乐,谓涅槃之性远离一切愦闹之法,故为大寂静。

③大知乐,谓诸佛如来具有大智慧,于一切法悉知悉见。

④不坏乐,谓如来这身犹如金刚之不能毁坏,以身不坏之故,称为大乐。

高峰体验中所产生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欣喜若狂、如醉如癡、欢乐至极的感觉”,“摆脱了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觉得自己已经与世界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等体验,与上述四种涅槃大乐相比较,除了“不坏乐”之外,其余的“无苦乐”、“大寂静乐”等特征基本一一具备。尤其是“窥见终极真理”之说,与禅宗的开悟和道家的得道之说的内容极为相似。——所以,对高峰体验现象的发现,马斯洛先生无不感慨地指出:“对于那些论述禅宗的著作家来说,这对他们的学说无疑是一种支持。”

四、不同的大乐时效辩析

那么,为什么与佛教“常住究竟安乐”式的涅槃有些相反,“高峰体验都是转瞬即逝的”呢?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达成高峰体验的途径与方式。

马斯洛先生所发现的高峰体验现象,一般都是由当事人内心意愿的实现而达成的。这种快乐的产生,主要来自内心中依靠外在事相而建立的心理平衡,其快乐乃是现世五欲的快乐。由于处在事物不断“成住坏灭”的无常特性,以及当事人内心中依贪欲而产生的本能沖动的存在,构成这种快乐的心理平衡是极其不稳定的,一旦外在事相发生变化或者内心产生本能沖动,其快乐就会随着内心平衡的打破而立刻消失。——这一点,也就是佛教之所以反对借助“心外之物”建立“有相涅槃”的理由所在。

佛教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教的涅槃,所以能“常住究意安乐”,其根本的关键,在于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涅槃见解。所谓“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的涅槃,乃是一种无相离念式的涅槃,它是用息心无为、反观自性的方式,通过净除自心无明和贪欲习气的影响而实现的。其所获得的内心平衡,并不是人为造作而产生的,而人的自性中本来具足的平衡,一种无条件的自然和谐的本体平衡。——所以,由这种平衡所产生的安乐,是一种常住不变的终极安乐。

五、本来自性清净涅的普遍性

众生的自性中本来具足的平衡——即本来自性清净涅(简称自性涅槃),乃是佛教祖师释迦牟尼的一个伟大的发现。

大约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释迦牟尼经过对当时印度的六种涅学说的实践验证,终于失望地告别了为期六年的苦行。他离开同伴,用河水洗净身上的污垢,又饮了一位牧女奉献的牛奶,走到一棵茂硕的菩提树下,用厚厚的软草铺成坐垫坐下,发誓不证涅决不起身。他努力抛尽所学的一切方法,清净地进入静虑。就这样,日复一日,直到第四十九日的夜深人静之际,他终于灭尽了内心所有沖动,于是,他轻松地抬起头,当他看见夜空里的星光时,蓦然,他觉悟到了内心中与虚空万物相通的本妙觉悟,并发现了其中所包含的永无穷尽的大乐、真知和力量。于是,他深深感慨地说:“奇哉!奇哉!原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皆因妄想执着,未能证得。”

据《六祖坛经》记载,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经五祖弘忍大师的引导而悟明自心时,也有同样的感慨:“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因此,每个众生的内心本来就是平衡、和谐与快乐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无时无刻不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我们的意识能够不为外相所惑,自性涅的快乐应会立刻显现。

正如马斯洛先生所发现的,高峰体验现象之所以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并出现在“任何行业中的任何常人”身上,构成这种普遍性特征的根本关键,这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存在着与万物相通的本妙觉性,以及这种觉性所具足的无限平衡与大乐。

根据禅宗有关《传灯录》记载,古今许多禅师之所以能够在锄草、吃茶、赏花、听歌时,甚至在拳脚、棍棒、吼喝下得到觉悟,其道理也在于此。禅门中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其根本也就在于本来自性清净涅的普遍性。

六、意志力的活动与快乐抑制

马斯洛先生在研究高峰体验时发现,“能否根据自己的意志产生这些体验呢?不!几乎完全不能!”“高峰体验降临于人,而人必须能够做到听其自然。人不能强迫、控制或支配高峰体验,……意志力的干涉似乎只能抑制高峰体验。”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产生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问题的关键与意志力产生时的心身行为的失衡情况有关。现代生理学的研究说明:动物体内的一切作用力,都是由该动物心理紧张与生理紧张激发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与动物体内相关肌肉的收缩有关。人的意志力的产生,其本质是一种心理强迫作用,其生理形成过程,与人的心、喉、脑等部位的肌肉收缩密切相关。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意志力的产生及其作用,不仅会使自己产生内心的压迫和紧张,同时也会产生肌体的压迫和紧张。这些情形,都可能造成心身的失衡状态,并由此打破心身中的和谐感受,让人失去快乐。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意志力的活动,对于高峰体验与涅槃等心身大乐的建立,乃是的一个重要的障碍。为此,在尚未获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体验之前,有效地控制与止息意志力的活动,乃是获得内心和谐与安乐的一个重要关键。

在这一点上,佛教“诸行无常,涅槃寂静”的见解,以及“舍念清净”、“自净其意”的修心方法,与中国道教“遣其欲”、“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修行方式,以及儒家“惩忿窒欲”、“诚意格物”的修身理念,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七、妙用意志力与无住涅

那么,是否等于涅槃大乐与意志力就绝对不可以共同存在呢?

答案是否定的,也是辩证的。其理由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从意志力的生成上分析——意志力对于内心平衡的影响,关键并不在于意志力的大小,而在于意志力作用的倾向性。如果意志力的作用无偏无邪,就不会打破内心的和谐。

第二、从反意志力的接收上分析——意志力的反作用是否会导致心身失衡,关键在于自身对外力的应激行为。如果自心能够对外力毫无排斥地加以包容,心身的和谐就不会改变。

第三、从快乐感受的建立上分析——快乐是一种和谐的感受,其感受的建立是以自心的觉察力为基础的。意志力的产生与反作用所构成的心身紧张,是否会影响到心身的和谐感受,关键要看当事人的觉察力。如果其觉察力绝对清净入微,能够无碍地透入意志力构成的种种感觉障碍(包括人体肌肉紧张在内),其和谐感受也将不会受到自身行为的影响。

所以,意志力的活动与心身的快乐是可以共同存在的。其中最关键的,只是如何妙用意志力的问题,在这方面,最具智慧性的理论,当推大乘佛教的无住涅槃学说。

无住涅槃,乃是与佛教的成所作智相对应的不空事业成就,又叫自在神通游戏三昧。其与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极为相似,乃是“自净其意”达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后,依靠由此获得的圆满觉察智慧而建立的一种“事事无碍”的、更加自由的绝妙安乐。

无住涅槃理论对意志力的妙用,主要分三种方式:

(一)以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的开放心态来引导意志力的作用方向;

(二)以离执无我、随缘自在、大喜大舍的态度来对待与接受意志力的反作用力;

(三)通过对本来自性清净涅的体认,由此达成明心见性——获得能够通透虚空万物的圆满觉察智慧,从而超越一切感觉障碍,然后依大悲任运意志力,进入自在神通游戏三昧。

以上三种方式,前两种属于相似方便,后一种属于真实妙行。只有后者,才完全解脱心身行为对自心安乐的影响,由此达成心身行为的绝对自由。这一点,乃是佛法大成就者之所以能够广泛利益众生、从事各种息灾、增福、摄招及降伏事业,而又恒时不离自心安乐的关键。《六祖坛经》说:“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

所以,只有无住涅槃,才是佛教修行的最后目的,它不仅是人类心身的毕竟安乐,同时也是人类行为自由的最高境界。

八、涅槃大乐的实在性和宗教神秘主义

马斯洛先生介绍高峰体验时指出,“这类体验都是自然产生,绝非迷信,”“总的来说,我相信我的这些发现与佛教禅宗和道家哲学更吻合,远远超过其它任何宗教神秘主义。”

那么,佛教禅宗和道家哲学与其它任何宗教神秘主义到底有何不同呢?

由于历史与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般现代人都比较注重新知识的吸收,而较少关注一些传统的文化知识,尤其对传统哲学及宗教知识,很少有人能够正视其中的价值和差别,由此形成辩证的看法。也正是如此,佛教禅宗与道家哲学,也常常被人们当作宗教迷信而等閑视之。

其实,佛教禅宗与道家哲学,其很多见解都是相当客观实际和极富理性智慧的。如果说它们是宗教,从一种学说的传承与发扬上说,似乎还有点象。如果说它们是迷信,则毫无相干之处。因为它们既不迷信任何外在事物,也不迷信自己感受和思想经验,它们所相信的,唯有自己内心中能够超离外在事物影响的平衡与安乐,以及这平衡安乐中本来清净自在的本体知觉。——这种信仰,其对象不仅在理论是存在的,在事实上也是可以验证的。高峰体验现象的发现,可以说就是一种部分的验证。

而就一般宗教神秘主义而言,它们所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大多都是自我心身以外的、某种不知来由的神秘力量或者实体。其信仰的目的,主要是企求借助外在神秘力量的支持,以平衡与改变现实生活中的压力,由此达成自我心身的安定状态。——这些信仰其对象是可知的,其理论是非逻辑的,其行为是盲目的。其所建立的心身平衡,乃是借助妄想而达成强制平衡,由于其缺乏轻松和谐的特性,因而,也就难以形成与高峰体验相似的强烈大乐。

所以,佛教禅宗和道家哲学,与一般宗教神秘主义相比,其建立内心平衡的方式有本质差别的。禅宗与道家所达成的,乃是完全超越外在事物影响的绝对本体性和谐。而一般宗教神秘主义所达成的,只是借助自心妄想而建立的一种强制平衡。此二者,一个理性,一个迷信,不论是智慧,还是所能建立的安乐,彼此间皆有天壤之别。——这一点,望有关现代人能够有所明鑒。

愿人人都能觉悟内在的平衡与安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