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中华文化思想核心的儒、佛、道三家哲学,都是崇尚中道的哲学,而形态各有不同。中和之道使中华文明形成,多元通和模式。表现为:包容性大,排他性小,它是多样的、开放的、和谐的,各种学说和各类宗教渐行渐近,相互吸收,汇合融通。

孔子之学是仁礼之学。从广义上说,仁是爱人之心,礼是社会秩序。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中和之道。中,孔子称之为中庸,程子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四书集注》)用现代语言说,“中”是以人为本,顺乎时代,合乎民心,不走极端,无过与不及之失,所以是行仁的正道;庸是社会人生常态常道,必然规律,平凡正大,不诡异神秘,人人得而行之。

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受孔子和儒学的影响,中和之道成为主流的核心的意识,左右中华思想发展的方向和中华文化的生态。始终高举仁爱、礼义的大旗,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奋斗目标。

道教讲阴阳中和之道,老子主张“守中”,“知和曰常”,以中和为贵,庄子有“天和”、“人和”之说,《太平经》谓:“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成为一条思想主脉。

佛教哲学可称为缘起中和之道,主张离断常见,不执于有,不执于无,亦不执于不执,是谓中道,即俗即真,即心即佛,平常心是佛,而人间佛教就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行其中道。由此之故,在中国思想史上,原教旨主义、极端主义、诡秘主义皆无大的市场,不能成为主流意识,人文与宗教、信仰与理性能够互制互补,各种学说中形成温和主义占主导的传统,避免了大的宗教狂热和反宗教狂热。同时和而不同成为一种稳定的文化认知传统,已深入人心。

清末改良主义思想家提出“仁以通为第一义”,当代哲学家提出“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当代民族学家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十六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一条贯穿古今的红线,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彼此的尊重与合作。

当今时代,并不缺乏推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智慧,缺乏的是保持社会发展健康方向和协调群际关系的智慧。中和之道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和之道主张社会进步,但要稳步推进,既不守旧,也不冒进,适合大多数人的需求,也能为大多数人理解。中和之道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矛盾的普遍性,而主张海纳百川、彼此尊重,不赞成“仇必仇到底”,主张“仇必和而解”,实现四海一家、世界大同。中和之道的天人合一论、天下一家论、殊途同归论、和而不同论,正是可以对治生态危机、唯我***、单边主义、极端主义的佳方良药。

中和之道是温和主义的哲学,温和主义哲学的精要:一是稳步改良,避免躁进;二是合情合理,不走极端;三是兼顾各方,不偏不党;四是尊重他者,平等相处;五是善于妥协,实现共赢。中和之道的温和性质,它发出的声音不只是传播一种思想,主要是向世界提供多样性文化、和谐共处的智慧,因此它不会威胁任何其他文明,却能够促进文明对话与和解,给世界带来和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