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法门

列表

佛教量论重要梵文名相汇编

因明研究“佛教量论重要梵文名相汇编”。佛教量论重要梵文名相汇编abhava∵(non-existence;∵absence),∵无;非存在:正理-胜论学派的第七个范畴,区分为anyonyabhava与atyantabhava二大类。abhidheya∵(expressee;∵that∵which∵is∵expressed),∵所诠物:字...

为什么说梦境也是意识心的现量境界而非比量境界?

因明研究“为什么说梦境也是意识心的现量境界而非比量境界?”。问:末学先前曾请问做梦的问题〔见《电子报》第12期〈般若信箱〉问九〕,〈般若信箱〉答复说:「梦境与发疯的境界,都是当事人意识心的现量,无所谓非量可言,因为都是真实带质境,都同样是由如来藏所出生的真实相分。」但末学还是有些疑惑在,因「现量」系如镜对物,量知现在之境,不分别计度;但在梦中有时还是会作判断...

何为因明及与逻辑的异同

因明研究“何为因明及与逻辑的异同”。因明,梵言希都废陀,古印度定义为:考定正邪,研核真假的方法。窥基法师在《因明大疏》中说:“因乃诸法之因,明乃彻法之智,乃至万法之因,明了无碍。”即探求事物本原的学问。∵因明起源于辩论,本来就是立敌双方的论辩方法和对一个命题的论证技术。后来扩充为获得新知的方法——自比量,这是佛教以前的因明界定。后来佛...

因明喻支

因明研究“因明喻支”。因明喻支前面谈了三支作法的第二支因━━正因条件和似因种类。正因必须三相具足,三相是否具足体现在因与有法、因与宗法的关系上。因与有法有没有关系,是遍还是非遍,可以从宗因二支上直接观察到,从而判定因的第一相遍是宗法性是否完成。可是因与宗法的关系,涉及到宗的同品是否定有因,宗的异品是否遍无因。而同品是否定...

随理唯识和随教唯识二者的异同

因明研究“随理唯识和随教唯识二者的异同”。源悟法师:唯识分为随教行派与随理行派两种。随教唯识者随行《瑜伽师地论》,又称前代唯识派,主要随行无著菩萨的观点。全知麦彭***于《大乘庄严经论释?胜乘甘露喜筵》中说:“大乘圣者无著证悟中观了义见解是毋庸置疑的,因彼为圣者故。”随教唯识究竟了义的观点根本不承许依他起为自相实有的唯识,唯一承许现空双运或...

喻的意义和组成

因明研究“喻的意义和组成”。喻的意义和组成喻也是推理论证的依据。据《因明入正理论疏》说,“喻”梵语又称“达利瑟致案多”,本义是“见边”,就是以喻这个所见之边,去推断宗这个未见之边。故无著《阿毗达磨集论》卷七云:“立喻者,谓以所见边与未所见边和会正说。”如以瓶喻声,瓶就是所见边,声就是未所见边。从瓶有所作性因而是无常的,比知声有...

喻义集要

因明研究“喻义集要”。喻义集要一、引言前面谈了三支作法的第二支因∵━━∵正因条件和似因种类。正因必须三相具足,三相是否具足体现在因与有法、因与宗法、因与非宗法的关系上。因与有法有没有关系,是遍还是非遍,可以从宗因二支上直接观察到,从而判定因的第一相遍是宗法性是否完成。可是因与宗法的关系,涉及到宗的同品是否定有因,因与非宗...

胜义简

因明研究“胜义简”。【胜义简】----------------------------------------------------------------------------------------------------因明用语。简,指简别语。乃因明对论中,立者(立论者)为避免论法上之过误,特别冠于宗(命题)...

喻支的地位

因明研究“喻支的地位”。喻支的地位宗、因、喻为新因明的三支。宗者,立论之人尊重、崇奉、主张、建立之言论也;因者,原因、理由、推理之依据也∵;喻者,譬也,况也,事实之例证也。通俗而言,宗即是立主张,因即是讲道理,喻即是摆事实。一个主张的建立,必定欲有成立此一主张的理由;除此理由之外,还要有铁一般的事实依据。前面讲过,宗是所立...

喻支的重要性

因明研究“喻支的重要性”。喻支的重要性∵∵喻支的重要性,在缺无同品与相违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立者曰“声是无常”,“所闻性故”;破者曰“声是常住”,“所闻性故”。两宗对立,似不能决。然立者曰“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若是所作,见彼无常”,如“锅碗盆……”。只要你愿意,有举不尽的同喻依。而破者曰“声是常”,“所作性故”,“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