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心灵春天的地铁

天心月圆

一、佛学是医“心”的高级心理学

人啊,认识你自己!

这是古希腊神庙上的一句名言,然而却足以代表所有探索人类心理奥秘、追求人类幸福的人们的心声。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繁杂,各种各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着,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难避免。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度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些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无端打骂他人;有些人似乎好斗成性,经常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些人常年一副病秧子,身患多种疾患,以医院、诊所为家,缺乏健康活力;有些人患有心理疾病,生活在绝望、失意、潦倒、颓丧之中;有些人不能和人正常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疾病而苦恼,导致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

为了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学家从科学主义的角度出发,采用科学的研究范式,展开了对各种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心理咨询学和心理治疗学。

无独有偶,几千年来,佛教从另一个与科学主义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探讨着人类的心灵世界。佛教作为人类文化成果的一枝奇葩,为我们理解世界、理解人类本身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不难发现,佛教思想中许多关于人心理的论述与现代心理学思想不谋而合,佛教的某些修行方法也可以给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以启示。

现代心理治疗学的三大任务是防治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佛法中包含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在心理卫生健康方面可以给我们很多帮助。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佛教也看出了世人在精神世界中出现的问题,将贪嗔痴与无明看作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对此不可过于执着,否则就会产生烦恼乃至痛苦。这和现代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所追求的身心和谐、统一和平衡的目标十分相似。

二、佛法看人的心理健康

佛教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的哲学思想,蕴藏着极其高深的智慧,如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意识的分析,都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自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它的独特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给人们以许多新的启发。

对于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理论流派角度进行了阐述。古典精神分析学派把无意识的心理冲突看作是神经症的根本原因,由于神经症病人的自我不够强健有力,因而无法正常有效地调节自我、超我以及外界现实之间的冲突,从而表现出各种心理症状;分析心理学派创始人荣格认为,个体潜意识中存在着和人的情感、记忆、思维等相关联的各种情结,这些情结与自我分离导致个体表现出各种心理疾病的症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则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即“社会兴趣”,如果一个人无法认识到自己具有这种潜能,就很可能成为精神病患者或者更糟糕的人;自我心理学的代表艾里克森则认为,自我的同一性对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佛教的一切教义都是围绕着“心”展开,强调“心能生万法”,并以此为出发点阐释宇宙人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佛教与心理学研究的主旨都是为了使人的行为适宜并最终获得心灵的幸福。可以看出,在探讨人的心理健康时,无论是从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到其弟子荣格,还是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到另一位卓越的人本主义者弗洛姆,一直到新近由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分化出来的“超越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弗兰克,这些心理学家们的重要思想无不与佛教思想中的闪光之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譬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足见佛教心理学凌驾于西方心理学之上。

佛教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佛陀说法49年,无论是讲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种种法门,都没有离开心。因为心主宰人的一切行为:一个内心清净的人,所行所言所思必定是清净的;若心杂染,所见所闻必然是污秽的。

再来看看佛教如何解释人类的烦恼。“烦恼”就是烦扰恼乱众生身心,使之迷惑、苦恼、不得寂静。它泛指与佛教主张的寂静状态相对立的一切思想活动和欲求情绪。烦恼的种类主要有6种:贪、嗔、痴、慢、疑、邪见。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的这些烦恼、痛苦都根源于“我执”,即太执着于“自我”。“我执”是佛教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人类内心都有一种主观的潜在期望,即“世上每件事情都要符合我的心意”。由于“我执”产生欲望,人的各种行为又围绕着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产生。当个体执着于自我时,就会产生错误的认知并且带来负面的情绪,用佛教用语说,“我执”即会导致贪、嗔、痴等烦恼。其中“贪”是指对于名、利、财等过分、非分地追求;“嗔”是指对违背自己心意的人或事因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痴”是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如果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表述,“痴”可以被理解为不合理的信念。

如此看来,无论是用怎样的概念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现代心理治疗学和佛教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人的情绪、人的认知、人的行为来讨论人的心理健康的。只不过相比之下,佛教的体系更加圆融,更加智慧,更加契机契理。

三、佛法要义的心理学阐释

佛法认为,人类的心理问题根本源头在于“心”,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法从心的角度观照宇宙万物以及芸芸众生,并对人的行为内在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已经构建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学思想体系。佛家基本理论就是围绕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人的心理困惑而展开。我们试撷取佛学理论中的要点,作以心理学意义的分析。

1、苦。佛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生痛苦的原因来源于永无止境的欲望,人们总是由于贪嗔痴而生出种种痛苦,陷入生死轮回的流转之中不能自拔。佛法认为,只有消灭或去除对世俗生活的贪求和执着,才能彻底铲除人生痛苦的根源。人生皆苦的理论有助于人们作好心理准备,以坦然面对艰辛的人生;有利于促使人们克服狂放之态,以低调的人生态度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勤修苦修、辛勤劳作,取得心态的平静和行为的自适。

2、空。佛教里的“空”是指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独立的存在。这种空的隐喻就是告诉我们,对世间的事情要能看得开,要放得下,不必太耿耿于怀。“空”实际上也是一种“取舍”,要得必先失。佛经里说,当解脱之时,一切皆空,就连“空”这个概念也要空掉,做到“空空”。佛教的“空”以豁达、开放的态度看待人生,以淡泊、宁静的心境体味人生,以进取、积极的态度创造人生。有了这种“空”的境界,人就能安于平淡,甘于宁静,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3、无常与无我。佛法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永无常态。人生也是一样,天天在活动,一切都虚妄不实,转瞬即逝。佛家承认世界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事物不断转化的发展过程,从而不自缚于一时一地的人、事纠缠。

4、慈悲。佛教慈悲观中的“慈”是指把快乐带给别人,“悲”是指帮助别人解除痛苦。佛教提倡的慈悲理念,符合人性的弱点与优点共存的本质、去恶从善的要求、离苦得乐的愿望,以及平等博爱的追求。提倡慈悲理念,必将有助于发扬团结和互助友爱的精神,有助于实践无私奉献、济世利人、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等美德善行,有助于个人道德的完美与社会公德的提高。

5、业报轮回。人生的命运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其中决定的因素是人自身在其生命过程中所造的业,即个人的所作所为,也就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的“我”是过去造就的,而“我”未来的命运,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佛法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就是业报轮回。所以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理论给予人们的行为以极强的外在约束力,它要求人们不断内省自己的言行,从而去恶从善。

6、解脱。人生是苦的,但人不能在苦难的深渊中长期沉沦。人应该了解佛法,获得解脱,也就是断除一切烦恼、迷妄,摆脱人生疾苦,脱离被束缚、被奴役的生活,而获得自主自由的地位。佛教对于排解心理烦恼、治疗心理疾患是持十分积极的态度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7、忏悔。佛教“忏悔”具有自己承认并对人发露所犯罪过以求容忍宽恕之义。忏悔,能使人离恶从善,身心得到安定、祥和。忏悔是认识罪业的良心,是祛恶向善的方法,是净化身心的力量。

8、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佛教认为,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它肯定善良战胜邪恶的必然性,强调了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具有明确的道德导向性。这一点,尤其对人的行为具有相当正面的激励作用和心理的安慰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善良、宽待别人、乐于助人的人,可以得到人们对他的友爱和感激之情,从中获得尊重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满足。这种心理满足,能够填补人们心灵的空虚和孤独,从而深感人间有情。

四、佛法的心灵净化之道

心理治疗是指人们运用心理保健的知识,对自己身边发生的引起自身心理冲突和矛盾的人和事,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排除心理上的困扰和不适,寻求新的心理平衡,保持身心健康的过程。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身心健康,这与佛家的主要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佛家的理论和方法,完全可以为现代人的心理调适所借用。

“天上天下,唯我***”是释迦牟尼诞生时说的一句话。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佛教对人性的基本界定。这句话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人在宇宙中是挺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首先要树立对佛学的正确认识。一般人认为佛教就是逃避现实,这是对佛教的极大误解。佛的真正含义是觉悟,佛家所说的“出世间”,也就是人生的觉悟。那么,研究佛学理论,掌握佛家智慧,明了宇宙与人生的真谛,心地清净,烦恼不生,体悟永恒,实现对人生的超越,也就是觉悟。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家的真精神是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它要求人们发现自我,找回真我,让人生觉悟,不执迷于狭隘的个人小天地,从超重的精神重负下解放出来,成就完美人格。这正是当今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其次,用佛教修行方法进行心理锻炼。佛家认为人生烦恼的解脱,要靠人们勤修戒、定、慧“三学”来达成,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渐次修行,获得最终的生命自在。

戒,就是按照佛家的戒律为人处事,防止行为、语言和思想“三业”的过失,调整身心,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相当于现代心理治疗中的行为治疗。在我们的人性中,贪、嗔、痴是危害我们心理健康的三大毒素,当它们发作时,就会带来杀、盗、淫、妄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不仅会纵容我们的烦恼,张扬人性中邪恶的力量,伤害我们的心灵健康,更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佛教戒律正是着眼于现实人生的道德培育和心灵重塑。受持戒律,主要是帮助我们克服贪、嗔、痴的烦恼习气,帮助我们制止不善的行为。因此,戒律具有防罪止恶的功能,能调伏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所以说,佛教戒律既是佛教徒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人们构建和谐、健康、美好的心灵家园的重要因素。如果现实生活中多一个人受持戒律,世界就会多一份安宁,多一份和谐,多一份美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佛教的戒律,能够消除我们心灵上的负担,能够使我们拥有一颗独立的心,能够使我们减少无谓的妄念,能够使我们解脱烦恼,能够使我们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能够使我们干枯的心灵得到和风细雨般的滋润,能够使我们真正实现心理健康。

定,就是心念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常称“禅定”,为佛门弟子日常的必修课。方法是正身端坐,专心一致,排除杂念,精神集中,身心寂静,相当于现代心理治疗中的放松治疗。禅定是一种训练心意的功夫,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静坐。禅定的目的在于“聚精会神”,从而可以集中精神而不致其涣散。现代医学和心理学认为,任何禅定方式的共同特征是“静心”。哈佛大学医学院做的“沉思”实验表明,在沉思期间,人的氧气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呼吸率、每分钟通气量、以及动脉血乳酸盐水平等均显着下降。这种“沉思”练习,对焦虑和恐慌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初级的静心可以起到放松肌肉和神经的作用,高级的静心可以伴随着注意和意识范围的缩小,达到杂念全消、心境清澈透明的“涅盘”境界。在内观禅修时,修习者要对本身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进行巨细无遗的内省、反思。这样经过深刻反省自己以后,会产生很多情感体验,包括罪恶感、被爱感、发现自我和他人的喜悦,通过接受自我和他人所产生的安心,精神上获得解放感。

慧,就是通过用心修行,观达宇宙和人生的真相,根绝无明烦恼,获得自在解脱,相当于现代心理治疗中的认知疗法。贝克的认知疗法、辩证行为疗法、佛教正念疗法、正念训练等心理治疗方法都是认知疗法与佛教修行方法整合的成果,这些方法都遵照“禅”的精神展开,其最终目的是解除心理疾患者的苦恼,重建患者的认知系统。这些方法大多强调注重当下,并通过内省、反思、识别不合理信念,远离不合理信念,建构体验、培育积极信念等,达到与“痛苦”的分离,从而摆脱神经症的病态。例如,正念训练要求患者把身体感觉当成一个整体来觉察,如果患者的某个特定区域有强烈的痛感或积蓄已久的情绪困扰,他们就可以选择专注这个区域或这种情绪困扰;如果患者没有这种躯体痛感或明确的情绪困扰,则专注整个身体。在观察身心的过程中,即使发现了身心的某种变化,也无需跟随这种即时产生的思绪,而只需继续专注。这种训练方法能让患者学会采取一种非评价的方式对待各种身心反应,从而发展出对自我的觉知能力。正念训练可以使患者建立起脑内新的神经通路,并使他们对生活产生更加平衡的态度。

最后,以菩提心对治烦恼心。佛法告诉我们治心的方法有:

1、以“空”心对治“色”心。佛家认为大千世界变化无常,一切事物都无独立的实体,都只是暂时的、相对的。世界的真相是虚幻不实的,“生者必灭,会者必离”,转眼都成过眼烟云。佛家“空”的观念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生命,那清静之中的平和,空寂之中的永恒,给予人们新的生存启示,使人从烦恼的现实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另一层欢悦,在远离红尘的清净太虚中得到了生命的圆满自足,这就是人生的最高智慧。拥有一颗空心,就不会被世俗的污泥浊水冲得七零八落,就能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保持平静的心胸。

2、以静心对治动心。现代生活紧张快速,大多数的人都患有浮躁不安的通病。因此,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至少必须有几分钟的静心时间,来做涤清尘虑、自我宁静的训练工夫,让心湖的污垢沉淀,由此生定发慧。

3、以信心对治疑心。世间上有不少悲剧导因于猜疑,怀疑朋友不义、伴侣不忠、亲人不睦。疑念一起,如绳缚身,寸步难行。佛家有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建立信心不仅让我们与佛法真理相应,也让我们更能包容、接纳世间的一切,坚定我们的信仰。

4、以包容心对治狭隘心。我们的心要如同大海,汇集百川而不改原味;要如虚空,荣誉毁辱都不随境转。唯有尊重与包容的宽大心胸,才能救度我们忌妒、狭隘的心。

5、以平常心对治好奇心。现代人喜欢标新立异,事事好奇,更有不肖份子以光怪陆离的招术迷惑人心,污染社会。禅宗说:“平常心是道。”用平常心来生活,必能体会到“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的光风霁月。

……

个人拥有了空心、静心、信心、包容心、平常心,破除了色心、动心、疑心、狭隘心、好奇心,生活态度就会变得乐观、豁达,生活一定会显现出超凡脱俗的风格。在佛家思想的启迪下,人的角色定位、价值观念和情感标准会发生转变,重新体悟生命的意义,重新确认自我的价值,这些转变无疑会对个体发生积极的效应,使心理调适顺利地进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